李广新 创业投资践行者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6日,上海市静安区会德丰国际大厦。
  他来了。身穿一件黄色短袖T恤,上边印着DFJ dragon(德丰杰龙脉)的标志,很像公司形象代言人,他是德丰杰龙脉基金的执行董事李广新。谦和、绅士、儒雅,这是李广新留给记者的整体印象。从事创投行业20余年,说他是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先行者一定不为过,但李广新更愿意谦虚地称自己为创业投资的“践行者”。
  积淀
  上世纪80年代,硕士毕业后的李广新选择了留校。在讲台上耕耘两年后,他毅然决定奔赴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工学博士。毕业后,他直接踏进了上海金桥现代科技园,筹建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并担任主任一职。这在当时,不仅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更是一个让大家羡慕不已的职位。
  “当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做孵化器,打造局部优化环境,扶持科技人员和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这为我日后的创投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李广新告诉记者,这些是正式步入创投行业前的沉淀期。在此期间,他参与孵化了上海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长丰智能卡技术创新型公司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当时,这些公司都是行业内的标杆,甚至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为了开拓眼界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理念,1998年,李广新再一次做出抉择,毅然放弃国内前景良好的工作,远赴重洋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后。2000年,中国的创业投资产业开始蠢蠢欲动,恰逢此时,李广新完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归国,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了他的“创投江湖”。
  李广新对于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我的一位老领导正在筹备张江创投,知道我在国外对技术转移、创投行业比较了解,就建议我留下来一起做,我也觉得很好,在见识到国外的高科技和创投产业的蓬勃发展后,我想为国内创投行业做点事情,就这样留了下来。”对于李广新而言,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2000年伊始,李广新参与筹建上海张江创业投资公司,成为中国最早进行创业投资领域的人物之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创投行业早期磕磕绊绊的发展之路。他参与过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见证了2000年国内创业板拟推出时全民参与创投的热潮以及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8年,在国际金融风暴与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财务信誉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国内很多创投机构的投资步伐几近停止,然而李广新却投资了凯利泰医疗。2012年6月,凯利泰医疗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挂牌首日上涨62.2%,成为股市新政以来一只亮丽的新股,也体验了国内资本市场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创投这条道路上,李广新一手扶植了微创科学、海泰新光光电、凯利泰医疗、望海康信科技、方恩医疗开发、聚力传媒、南广文化传播、易保科技等数十个早期技术性企业。他投资的珠海炬力2006年在美国上市,微创科学2010年在香港上市。10多年的创投经历,他与中国创业投资行业一同成长。
  发力
  真正的转折来了。
  时间回到2005年6月,李广新飞赴大洋彼岸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寻“金”。从纽约、费城到波士顿,这个华人团队让对方相信了中国市场的生命力和团队执行力。2006年3月,德丰杰龙脉基金宣布诞生,几位志同道合者怀揣1亿美金归来,这其中李广新功不可没,他从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筹到超过10%的资金。
  李广新深谙初创企业的发展规律,他从不是一个喜欢快进快出的投资人,他注重所掌管项目的稳健,他经常强调不要对企业拔苗助长。德丰杰龙脉通常会对所投资的企业持有5-8年,甚至时间更长,用李广新的话来说:“我想让拥有财富的投资人了解,创业投资更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建设。尽管在投资企业之后不会很快退出,但是我们可以获得良好回报,而且更为稳健,对实体经济发展更有意义。”2011年底,德丰杰龙脉在硅谷、洛杉矶、圣地亚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投资了约30个项目。
  李广新所强调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一句空话。在他所投资的项目中,从分布领域上更偏重医疗、信息、能源、高新技术产业。20多年来,李广新一直在默默践行着自己对于创业投资行业的理念。他说:“我们投资项目,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而是真正希望把项目打造成行业领头羊,进而能够为社会做些贡献。”这也是李广新作为创投行业践行者最值得信赖的地方。
  时下,中国创投市场并不成熟,很多资本拥有者,由于缺乏创业投资的专业认识,投进项目中的钱有去无回。作为创投行业先行者,李广新表示,他从事创投行业的理由一直很简单:“20年的从业经验使我认识到,国内创投行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从业经验,为国内创投行业做些实际的事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创业投资行业。”
  从运筹政府基金到民间基金,从掌舵境外基金到着眼国内投资,李广新是一位真正的创业投资践行者。从上海到美国,李广新为了践行自己的创投事业从未停下过脚步。这些年,因其稳定的投资眼光和职业判断力,他所投资的项目大部分都成为了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
  经历了创投行业20多年风雨的李广新已经把创业投资当做一种信仰。
  李广新的创投观
  国内创投待成长
  《投资与合作》:作为最早进入创投界的亲历者,你怎样看待国内创业投资与国外成熟创业投资的差距?在你看来,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广新:这种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制度、环境、人才、产业、产业链等。从短期看,国内目前退出渠道比国外好一些,中国一年有300多家上市公司,约占全球当年新上市公司数量的50%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对于创投而言,退出渠道自然比较好,虽然现在越来越难。
  其实,这些年,中国创投机构进步很大,特别是外资进来后,不论是理念还是人才都有进步,但整体氛围坏境仍然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外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一样,参与主体也不一样,市场准入、行业管制以及审批流程和退出的便利性都相对不够开放;二是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先进性、经营理念、合作合伙人文化仍然与成熟市场差距较大。   《投资与合作》:相比国外成熟市场,中国创业投资市场难免显得“投机”,在你的心中怎样界定创业投资的含义?
  李广新:官方定义创业投资是在高风险中追求高回报,其投资对象是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企业,甚至是仅仅处在构思之中的企业。一般情况下,创业投资往往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我个人认为,创业投资就应该这样,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发展不成熟,大家实践起来就有差别。从投资角度看,3年可以有2-3倍以上回报的Pre-IPO项目,当然要投!按目前投资回归理性的态势,5年以后,大家都会做自己专长的事。那时就是真正的创业投资了。但现在大家理念不一样,做法不一样。不过,我们的团队一直在这样做。
  《投资与合作》:目前,国内创投公司乐于扎堆pre-ipo项目,但现在IPO市场并不乐观,截至本月19日,IPO新政后上市的24只个股13只首日破发。根据公布的数据, 国内投资二级市场上持有超过1000万市值的账户,一年内减少了1万多户。有评论家分析,这些聪明的资金,绝大部分留到了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去了。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李广新:按照这位评论家所言,市场上应该有1000亿-2000亿资金流动到创投和私募股权领域。但行业内的估计数字,比这个数值还大。三年前,深圳一位同行讲,创业板推出后,会有3年的“资本市场红利“窗口,给2007年-2010年进入的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当Pre-IPO的盈利模式被一般投资者认为可以盈利时,实际上已不太可能盈利了。靠IPO退出这个独木桥的方式风险确实很大,在我看来,这些扎堆Pre-IPO项目的公司就不能称之为创投公司。
  我希望拥有财富的人走到真正的创投领域,我也提醒想要进入创投领域的人,首先要对市场有清楚的认识,深入了解行业特性,不盲目投入;其次,明确价值投资理念,做好长期作战准备,不能急功近利;第三,要具备创业投资家的专业技能素养,在选择好项目团队的同时,将创投家作用最大化。
  《投资与合作》:据我所知,德丰杰龙脉很强调投资早期项目,你认为应该如何界定早期投资项目?早期投资项目应该怎样控制风险?
  李广新:在国内,早期项目是指公司规模在300人以下,销售额3000万人民币以下,在我们所投资的早期项目中,有些公司甚至还没有成立。现在国内的创投为了适应中国环境把早期项目的定义放大,在国外,这些属于成长期项目。控制风险换个角度讲就是尽可能降低风险,创投没法控制风险,只能少犯错误。
  《投资与合作》:目前,新三板扩容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你认为会给创业投资带来好的退出渠道吗?
  李广新: 我认为新三板可能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退出渠道。新三板将会使公司股权挂牌交易,成为一个市场行为。这样只要公司发展前景好,管理诚信、有效,就会有创投青睐;证券基金可以投资非上市公众公司,给新三板带来富有经验的专业投资者,也将使这一市场充满活力;三板的交易成本、效率会很高。这也是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会积极关注、推介所投资的公司,参与三板发行。
  《投资与合作》:由于中国目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完善,你对目前国内创投行业现状有何看法,对其发展有何建议?
  李广新:目前国内创投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我特别希望国内创投机构能够采用一些国外创投的成熟经验,不要以国外创投到国内水土不服为理由而摒弃。事实上,中外创投合作起来,可以充分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投资项目成功。
  由于国内创业投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尚需完善,因此,在产业规律把握、技术和产品评估、国际市场开拓和退出机制等方面还处于探索和发展中,如果能够与外资创投合作,共同募集或局部整合管理创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上充分利用国外成熟创业投资手段,采用多样、灵活的方式进行投资,那么,才能够通过国内上市、海外上市、国际兼并等手段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投资与合作》:以你20年的创业投资经验来看,现在国内创业投资行业最缺乏的是什么?
  李广新:最缺乏的可能还是人才。当今高素质创业投资管理人才决定着创投机构投资的成败。想要驾驭创业投资,必须有高素质管理人才,目前市场急缺三种人才:创业资本运作主导型人才,创业投资高级管理人才首先应该是投资和融资才能兼备的资本运营家;输出企业管理主导型人才,对所投资企业输出管理是创业投资高级管理人才实现资本增值的基本手段和职责,也是创业投资有别于其他投资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财务分析评价主导型人才,创业投资所涉及的金融资本巨大来源往往多元化,资金的流量和变动率一般都很大,必须借助于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及其综合指标体系,进行投资判断和投资诊断,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收益最大化。
  创投路漫 前途光明
  《投资与合作》:德丰杰龙脉长期投资的等待价值在哪里?什么样的创投才算成功?
  李广新:不是我强调价值投资,而是创业投资就应该这样,就是要经得起长期等待。一家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就需要这么长时间,这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曾对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做过统计,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从成立到上市需要9-11年,这还是运气不错的。即便是百度这种发展很顺利的企业,从1999年筹备到2005年上市,也经历了6年。创业投资就是需要7年-10年。
  至于什么样的创投才算成功,应该从两个方面考量,第一,你帮投资者赚到钱;第二,你为社会做出贡献,即所投项目带动了行业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投资与合作》:在国内市场投资这么多年,你有什么困惑?
  李广新:这两年,外资基金在中国投资收益不好,国内创投成长很快。对于外资创投很多人不认可,基金管理时间长达7年,有资产的人不愿意投资,不愿意等待。我希望中国更多的财富拥有者,能够看到创业投资的价值。对于国内一些有钱人的投资方式,我觉得很可惜,他们把钱交给了没有成熟经验的机构,这是在交学费。
  《投资与合作》:你在投资过程中,怎样寻找合适的目标伙伴?最看重哪些特点或模式?你和团队怎样进行市场调研?   李广新:我和团队寻找目标伙伴的主要方式就是现场调研。在考察项目时,首先关注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项目公司生产的产品有良好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对项目公司有需求。从行业发展看产品市场需求,创业投资关注所投企业的高成长性。企业未来市场的大小和行业发展速度,基本决定了企业能够发挥的潜力和成长空间。
  至于商业模式,我们会尽量选择高成长、并能对一个行业未来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的项目。
  《投资与合作》:时至今日,有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外资创投发展?你希望管理层能给创投哪些方面的支持或关注?
  李广新:募资环境、经营成本、税收抵扣等政策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投资外资基金方面,现存主要问题之一是双重征税和清算、结算问题。因为一方用人民币,一方用美元。在募集人民币资金方面,国内除政府引导基金外,缺乏成熟的LP,因此很难募集到较长期的投资资金。
  最近讨论的合伙制企业税收问题,会对创投产生很大影响。我希望把做创投的机构不要列入这个范围之内,一定要给做创投的机构和投资人一个豁免权。在美国,创业投资被看做是保持美国经济活力、创造就业的关键之一,在监管、税收等方面都予以支持。中国目前处在建设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因此,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并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
  《投资与合作》:你是一个成功的创业投资家吗?你怎样界定这个概念?
  李广新:我对自己是否是成功的投资家并不在意,我更愿意说自己是创业投资的践行者,因为这么多年我在践行创业投资理念。
  在我看来,成功的创业投资家应该能在审查项目时,有意识地避免和克服自己对某些特定技术和行业的偏爱,因为这种偏爱很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善于管理人,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才能,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必须充当战略策划和市场开拓的角色;在投资变现问题上,创业投资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韧性,为企业策划合适的上市时间,考虑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商业周期。
  《投资与合作》:你想过离开创投行业吗?
  李广新:我喜欢新鲜事物,不喜欢呆板做事,创投行业刚好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可以接触新鲜事物、与优秀的人打交道。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能看到或亲历人性中的尔虞我诈。人生总是矛盾的,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想过离开。
  李广新简历
  国内第一代创业投资家,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创业投资a协会副会长。
  2006年至今 任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执行董事。
  2000年 先后担任上海张江创业投资公司,鼎嘉(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创投-鼎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
  1998-2000年,在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出任上海金桥现代科技园高新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提升国家实力,确保国家安全,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成为中国大国战略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能源未来竞争集中在欧亚之间和亚洲内部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仍是化石能源占主导,但是,全球能源一大格局是消费和产出地域分布不均衡。中东、中亚和俄罗
期刊
他是一位被妖魔化的人。  官二代、富二代、煤老板,但这一切头衔前面都有一个“被”字。他的企业常常躺着“中枪”,这些负面声音或是来自于同行恶性竞争,或是来自于媒体捕风捉影。但是,他从未被激怒,也不高调辟谣。但这不代表他屈服,他用行动,践行对企业的执着,这或许更为重要。  他是谁?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6月初,向来行事低调的贾跃亭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他说要打造世界级网络视频公司。  “互联网是我的梦”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VC/PE行业应运而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迅速升温,各国股权投资机构也陆续抢滩中国,与中国本土股权投资机构同台竞技,在中国本土拉开了资本大战的序幕。至此,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迎来发展黄金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机遇,抓住机会利用投资基金发展我国的新兴产业,使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出
期刊
在做了9年银行家后,陈林正离开高盛集团选择加入Permira,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投资人。一度有一种说法,在中国最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家的简历上,“前高盛银行家”的头衔正迅速成为一个亮点。这一闪耀的头衔让陈林正有了更多选择。  Permira是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早在2002年,Permira主席帕洛·科罗纳(Paolo Colonna)就计划在香港或上海设立办公室,为日后在华投资打下基础。帕洛
期刊
我曾投资过许多公司,也读过有关如何获得投资的故事。大多数故事非常无聊,他们会给你一份清单,上面列出获得融资需要执行的步骤,也会告诉你一些与获得融资相关的技术细节。但是,我现在不想写另外一篇无聊的、有关融资的文章,而是告诉你为企业融资所需的非技术层面的内容。  准备好你的故事。  在试图寻找投资之前,必须准备好一个与公司相关的故事。当然,并不是要编造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有关企业真实本质的故事,讲述是什
期刊
美欧股市起伏跌宕。中国IPO新股频频破发。  正值全球市场寒气袭人之时,6月13日,中国创业板一只小盘股——凯利泰(300326),以涨幅62.22%的佳绩,倔强地攀上19只上市新股的最高榜,让世界发现一家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公司。  时间可以赚钱  尽管上市当日,凯利泰市盈率高达45.96倍,且发行价为29.09元,但股价仍然上涨不止:开盘时,高开51.25%;10时05分,换手率超过50%而停牌;
期刊
这是一场牵动PE神经的对决。一份协议,一宗官司,一纸判决,一字之差的命运,正在PE行业中掀起波澜:中国PE史上“对赌”第一案,最终会赢吗?它将为中国PE界带来什么影响?  最后的审判  在两审被判“无效”后,饱受重创的“对赌”双方,再一次陷入资本赌局的拷问。  2012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七法庭,苏州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富投资”)与甘肃世恒有色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期刊
在2011年底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了2012年保障房建设“军令状”,将竣工量全面纳入考核。2012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量基本确定在700万套,竣工总量确定为400万套。这比2011年1000万套有了很大下降,然而投资总额并没有减少,总投资额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  各地政府保障房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土地净收入的10%,由于限购政策导致各
期刊
世界正在飞速改变,迈向一个可持续发展、以清洁技术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自然资源有限,精英们和政府承担起绿色经济的任务,爱尔兰已经为成为全球绿色企业中心做好了准备。  爱尔兰的清洁技术和绿色经济领域已经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和出口贸易,爱尔兰有能力从海外领先的清洁技术企业吸引更多投资,进一步增强本土基础,并确保该领域成为未来创造绿色职业和引领经济增长的引擎。  爱尔兰正在积极计划成为清洁技术的主要玩
期刊
2012年,全球仍处于为摆脱金融危机、寻求复苏、避免衰退寻求良方的时期,世界各地仍能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贸易摩擦的升级,海外并购风险的增加,衰退的风险及放缓的经济,让我们开始思考经济结构更深层次改革的路径。在全球经济重振背景下,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福建省政府三方强强联手将在美丽的鹭岛——厦门市召开“2012国际投资论坛”,从投资中寻找破解复苏密码。  本届“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