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讨的培训备课会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提高2003年教材培训质量,教材培训备课会于2003年3月17日在南京召开。十多位编委参加了这次备课会,就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培训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地研讨,特别是对各册教材培训的讲稿作了认真的研究,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和雏形。
  17日上午,教材三位主编首先作了动员讲话。朱家珑主编讲了三点意见:第一,今天这个会研究的事情比天还大。我们大力宣传教材,但是不推销教材。我们讲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让使用我们教材的老师们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造福于孩子。我们的教材不求做得最大,只求做得最好。第二,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培训质量,这次会议要讨论个讲课标准件,以使培训的同志们更好讲。这个标准件要比教材说明再细一些,主要应从教师的角度解读教材,帮助老师们理解教材;要做好教法的设计,对老师们明确提出各类教材的教学建议。譬如,有的教材第一册就出示了汉字的部首,我们没有,一册只出示笔画,二册出示汉字偏旁,二年级才出示部首,为后面的查字典作一铺垫,目的是分散识字的难点。这类与传统教材编写变化较大的问题要说清楚。标准件的内容要充实,可以讲半天。第三,我们将来还要打造一支上课的队伍,要在全国实验区找老师上课,要注意多元文化的融合。最后,他提出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的基本要求:“有求必应,优质服务,广结善缘,不添麻烦。”
  接着,张庆主编就标准件的研制讲了具体意见。他说:今年这个会提前召开了,提早动手就主动了。老朱提出做个标准件的意见很好,有了培训的模板,老师们就不会把教材讲偏、讲漏。当然,这个模板是基本的,会给讲课的老师们留出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把对教材使用的经验、做法补充进去,这些都是一线教师们创作出来的最鲜活的东西,也是实验区一线老师们最需要的东西。关于模板的要求,我提三点建议:一是准确。即编写理念以《课标》作标准,编写意图和教材特色要讲准确,不要任意夸大和缩小;二是简明。表达要明确、清晰,不能开中药铺,要突出重点,讲其当讲;三是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要具体,也可以把我们的东西写进去,如词串识字图文的作用是什么,教学要点是什么等。最后,张主编建议标准件的编写要分工到人,先分头起草,再大家讨论,认可后才能定稿。
  李亮副主编讲话,首先强调了两位主编的讲话重要性,接着他对培训策略作了具体要求:根据一线老师对培训反馈的意见,我向大家提供以下信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受老师们欢迎的报告有以下三点:一是过于深奥,老师们听得懵懵懂懂的;二是过于繁琐,老师们听得烦躁不安的;三是照稿子念,老师们听得昏昏沉沉的。我们要重视这些意见,避免上述问题再度发生。最后,他还提出了“分析教材,框子不要太多”等建议,这些都为研制标准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会议第二个程序是与会人员讨论标准件的制定原则、要求和具体的操作程序等。培训部主任高林生先生首先结合他的培训感受作了发言:我们的培训人员一是要有紧迫感,培训越来越不好讲。我们不能以专家自居,以前有新鲜感,现在没有了,再讲那些老话题就必须高人一筹。另外,我们积累的东西讲完了,不深入研究出新东西也不行,还是要不断出新。二是新开发的实验区与老实验区要有所区别,新实验区要讲《课标》理念、教材框架和教学建议。而老实验区要在原来培训的基础上出新。三是讲的内容既要死又要活。如以读为主,第一步怎么读,第二步、第三步怎么读,既要讲怎么做,又要讲为什么这样做。四是讲稿要简明,是提纲式、链接式,有伸缩的余地。接着高老师的发言,与会的编委们也都结合自己在实验区的培训感受,对标准件的编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讨论交流后,李亮老师对一至三年级六册教材作了具体分工,要求到会人员分册讨论标准件的体例、内容等。会议由此进入到第三个程序——研制标准件。
  通过编委们的充分讨论,对各册教材介绍的讲稿都作了认真修改和打磨。限于篇幅,我仅就一些最基本、最热点或最容易被误解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 低年级教材的有关说明
  汉语拼音:第一,情境图为什么只配字母而不配音节(如b、p、m、f,不是bo、po、mo、fo)?这是为了减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而不过于追求科学化。第二,为什么有些表音表形图比较勉强?表音表形图重在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第三,为什么音节拼读练习安排得少了?音节拼读练习只是教给学生拼读方法,拼读能力主要是在识字和读书中进行实践练习。第四,汉语拼音教学要向幼儿园大班靠拢,教浅不教深,特别不要大讲发音方法。第五,汉语拼音教学不搞过关考试,不要苛求全体学生都能纯熟地拼读,只要不影响识字和读书学习就行了。
  识字:识字教材我们不叫集中识字,因为这类教材不是单纯教识字,还有其他多种功能。生字的编排原则是先简后繁,先独体后合体,先复现率高的,后复现率低的。
  写字:写字教学要落实三句话,即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练字先练姿;提笔即是练字时。张庆主编还对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师要先练好字,才有指导的本钱;二是响鼓还要重锤敲——要抓住重点,抓好示范;三是牵牛要牵牛鼻子——要抓住关键,特别要落实写字姿势的“三个一”。
  阅读:一是要加强读书兴趣的培养;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书不读熟不开讲;三是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感悟和想象,能够体会出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提倡活记乐背,杜绝死记硬背;五是课内落实识字写字任务。
  单元练习: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综合性、实践性取代了传统的单一习题练习,通过板块结构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以及生活联系了起来,既体现了工具性,又体现了人文性。第一个板块“学用字词句”,彰显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注重在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读背背”每篇都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教学的重点一是读,二是背,学生借助情境图和整合后的语境大概了解意思就行了,即“先吞噬,后反刍”。因此,教学时不要要求学生查字、词典,抄解释,也不要无限扩展,更不要打乱顺序死读等。   二、 三年级教材的有关说明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第二学段,新学段的教材编写,当然有了很多新的变化。诸如学习目标的提升、阅读课后练习的变化、单元练习的变化等。本篇我仅就习作教学加以重点说明。
  二、三两个学段(中、高年级)的教材,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两根柱子一条龙”的编写体例,即阅读和习作是并列的“两根柱子”,一以贯之地抓好写字训练是贯穿各学段各册教材之中的“一条龙”。 这之中改变最大、最需要讲清楚的还是习作教学。
  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习作编排,一改传统教材的编写思路,把习作从单元练习中分割出来,使习作教材自成体系,与每册阅读教材相对应,独立安排八或七课习作课文。课文的基本框架是:每一课大都包括了导语、要求、例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遵循《课标》的习作教学理念,大家一致认为,习作教材的编写有三个重大改变:
  一是变以考试为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写作教学以考试为本位,作文是应试的工具,一切指向考试,服从于考试,学生不敢说真话、表真情。我们的习作教材立足于“乐”,着眼于“放”,充分体现了“四多一少”的编写理念,即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实践,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想象,少一些束缚。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表达的主人,使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迸发灵性,展现个性。
  二是变单一的短线读写结合为长、短双线读写结合。传统的阅读与作文结合是指一对一的即时配合。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而素养是养成的,要有发育的过程。学生即学即写,立竿见影,可能会临时奏效,但是,过后没有了“竿子”,可能就见不到“影子”了。因此,我们的习作教材,特别是三年级的习作教材,往往是有意避开本单元的阅读主题,目的是引起教师们对读写长线结合的重视,诸如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习作的选材结合,阅读的探究文章内涵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习作的立意结合,阅读的领悟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与习作的遣词造句结合等,只要通过阅读,在学生心中逐步竖起了一根“竿子”,“影子”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显现。当然,读写短线结合我们也没有淡化,还是予以了足够的重视。
  三是变成人化的教育为童化教育。传统的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帅”。因此,教师们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以成人化的眼光、成人化的语言要求学生写作。由此而导致的是对童心、童趣的扼杀,其结果,同学们的作文普遍都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习作教材编写在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上下了大工夫,努力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自己身边的真事,快乐地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趣事等。
  这次培训备课会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深化了对教材内涵的理解,细化了培训的内容,统一了培训的讲稿等,为2003年度乃至后几年的教材培训工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 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文心理能源的“统合力”。我们要进一步追问:这里的“统合力”之本质内涵是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  语文心理能源统合的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语文心理能源统合力(心力)的本质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  如何理解?有两个问题必须回答清楚:一是用于统合的语文心理能源有哪些,二是这些心理能源是怎样统合的。  首先回答:人在“用语行事”
期刊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新理念。怎样在网络的环境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下面,我想和大家来分享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1. 微课资源——翻转我的课堂。现下,翻转课堂在教育圈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
期刊
前段时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细细研读此框架,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关于阅读方面的具体要求,我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提高读写的有效性。现结合阅读教学的课堂实际,谈谈我是
期刊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 赏析词句中,品味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我们
期刊
一、 语言拓展训练——让抽象变具体  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而感性的。在与文本对话中,同学们常常因为文本内容过于抽象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从文本的教学需要出发,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的同时,将文本内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例如,苏教版小语四下《“蚁国英雄”》一文中,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这样抽象的内容是何等的陌生,理解起来是何等的艰涩?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语言拓展训练。  师:同
期刊
【编者按】教育戏剧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旨在通过戏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自身素质修养的提升。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教学,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有广大的探索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戏剧游戏活动,利用戏剧艺术的角色扮演、构建剧情、编创台词等等方式,使学生的听说读写、交际合作能力得到锻炼,语文基本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近年来,我社刘予珠编辑对“教育戏剧写作课”教学的
期刊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带领学生快乐地识字、写字。下面,我就以一节研究课《台湾的蝴蝶谷》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有效识字。  【案例】  【活动一】感知地图,初识“台湾”  1.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读课题。  2. 你们知道台湾在哪儿吗?(映示中国地图,“台湾”标识)在我国辽阔的东海浪花里镶嵌着一座宝岛,这就是台湾。(放大呈现)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所以称它—
期刊
一、 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当我们在准备小说教学的时候,要对作者感兴趣,要对作品感兴趣,要走进作者心里,要走进作品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热情地备课。其次,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期刊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它的出现无疑为现有 的教学空间及教学人间关系改革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近年来,400片平板电脑进了我校课堂,班级服务器的设置,校园网络的覆盖,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营造了新的学习环境。该技术为学生打开了又一扇通向外界的窗户,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交流、学习
期刊
仿笔,亦可叫做“仿写”,一般指仿照给定的句式写一句话,或者仿照文本语段写片段等,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写话练习。通过仿笔,学生得以摩挲言语形式,品悟文本内容,内化作者感情,实现由符号到意象再到意蕴逐层深入的过程。那么如何仿笔呢?  一、 于细节处精摹工描,借鉴抒写技巧  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如同茉莉,语言朴实无华,意蕴却耐人寻味。作者将胸中之“意”用笔下之“言”传递给读者,像茉莉一样平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