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式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实操课中的应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实操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目前的上课模式主要是老师先讲解,学生再操作,在学生操作时老师根据巡堂进行指导。由于种种原因,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上课时爱玩游戏,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在计算机实操课教学中采用分组式任务驱动法,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效果
  计算机实操课的实践性很强,同时技能操作水平要求也较高,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大、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男女生兴趣爱好迥异、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导致学生学习进度不同,两极分化严重。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实操课中采用分组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简称分组式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以上问题的产生,最终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分组式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依据
  计算机实操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计算机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上课时两极分化严重,如每个班都有少数几个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的巡回指导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二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在完成作业时难免有多种多样的结果,这样部分学生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达到相互的互补。三是一小部分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都能很快地完成作业,这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他们就会觉得无事可干,就会去选择玩游戏。其实,这部分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意识,喜欢分享和炫耀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他们也非常乐意去帮助同学。正因如此,我们在计算机实操课中采用分组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圆满地解决以上问题。
  “分组法”是指在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将参与该任务的人进行某种形式的分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组员的团队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更好地做人做事,这样既能突出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性,更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计算机实操课上运用“分组法”,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以此来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同时以组来进行约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任务的完成速度和质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起源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 是指将课本中出现的新知识点穿插进实际生活中要处理的某个或多个任务里面,然后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学习,找出解决该任务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理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突出实践,突出任务,以任务驱动带动知识应用。在计算机实操课中,我们采用该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中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及时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在该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它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到相应的成就感,得到心理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良好的循环过程。
  二、“分组式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分组
  (1)摸底。分组之前,教师可以先摸底了解全班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情况,如在第一堂课让每个学生填写一份关于了解学生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调查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定位。通过调查表,教师了解学生家里是否有电脑、每周上网频率、打字速度等问题,为更合理和更和谐地分组做准备。
  (2)分组。分组首先以自愿为主,其次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下选出组长,并遵循学生本人的意愿。组长选好后,学生在组长处报名。为了让每组都有1~2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通过摸清学生的情况后,指定各组组长,然后让其他学生自愿选择组长,这样能使每组实力相当,也体现了学生的自愿原则,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任务式驱动法”的实施
  (1)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指以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评价性为原则,既满足教学需要,又突出实际操作性的典型工作任务。首先教师要精通教材和教学目标,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巧妙地贯穿在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中,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性。其中科学性是指设计的任务要紧扣书本、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具体并易于操作与完成;趣味性是指设计的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通过这种趣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欲望,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心理上的成就感;可评价性是指设计的任务要具有比较直观的效果,能从视觉或质量上进行客观评价,达到学生的竞争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性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任务演示。这一步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该步骤安排在实操课教学前,这样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将任务的趣味性和重点贯穿在任务演示过程中,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渴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将任务的最终效果以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发给学生,增强其直观性。
  (3)任务实施过程。该过程是“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同时也是学生在任务中学会主动学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组长在该过程中发挥很好的榜样作用,更好地发挥组长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优势,在不断巡堂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最终任务完成的效果和质量也和组长的监督和指导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4)检测和评价。这一过程也是“任务驱动法”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有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欲。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性。评价模式应该本着以生为本的科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注重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第二,多元化。即参与评价的人要多元化,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人制评价方式改为多人参与式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如我们的做法是先由教师说明评价标准,每组组长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时,每组组长不仅可以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其他组的任务进行评价。最终由教师汇总各组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第三,灵活性。评价标准的灵活性是指教师在制定该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现有的水平,能够更灵活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第四,及时性。评价应该贯穿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任务结束时的评价。尤其是在巡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表现的发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第五,记录性。即在每次任务实施完成后都要仔细认真地填写该任务的评价表,以便及时记录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期末总结和评定时备用。
  3.任务小结和反馈
  在每一次任务结束时,教师都要进行该任务的小结,及时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进行点评,并总结该任务的重点和知识点,达到强化和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在完成一次任务后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并对做得好的小组进行评选表扬,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还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在专业的学习园地进行张贴,或通过互联网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校刊通讯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家长。
  三、“分组式任务驱动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在近几年笔者担任的班级中,学生在计算机考证和打字速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学生整体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创新意识方面也有了明显的突破,某些差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操作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
  该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实操课的教学效果,以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其教学效果见下表。
  表
  班级 考证人数 90~100 80~90 60~80 50~60 50以下 平均分 通过率 优良率
  1班 43 5 28 9 0 1 81.4 98% 77%
  2班 46 8 26 11 1 0 82.3 98% 74%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些考核指标都明显高出同类专业往年的成绩,其中打字速度比以前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在两个班的学生中,中文打字速度超过100字/分钟的有3个,超过80字/分钟的有5个,这些和其他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小结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分组式任务驱动法也同样如此。该教学法是否适合该课程,不仅与具体学科的特点有关,还与该教师的性格和上课风格有关,因此只有在各方面都谐和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该教学法实施的整个环节中,看似教师的工作量不大,实际上需要教师做的工作很多,如教师在设计任务前不仅要搜集大量关于该课程的资料,还要提炼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颖有趣的学习任务。此外,在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进行课堂巡视,耐心解答每位学生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凯民.对“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与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2]刘剑光.浅谈分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2).
  [3]王建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4]王健.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作者单位: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一种自动分类方法把GMS S·VISSR图象分成主要的几类:地表、中低云、强降水云区及卷云,并在分类云图上叠加6小时地面降水资料加以对照分析。最后,对分类后的图象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然后从树立职业信仰,乐于奉献抓好典型、榜样示范和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  关键词:师德建设 教师素养 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峻
影响华南的快速冷锋韦显智(广西区气象台,南宁530022)引言当进入我国大陆的冷锋南移到31-37°N范围内时,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两天才可移到华南沿海,但也有少部分快速冷锋,在未来一天(12-36小时)就可
现如今我国的市场中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外市场的竞争,很多企业便选择了转型来缓解自身压力,但是必须要注意到内部的管理模式优化才能最大化的改善发展运营状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完善,如今在我国各个行业领域中,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也时常出现,正因如此,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
在现今社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绝大多数的企业为追求利益而采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这一运营管理方式,在当前形势下虽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
第五讲OLR反演热带散度风及垂直环流蒋尚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热带地区常规观测资料稀少,而且由于那里盛行对流活动,非地转运动较强,风的辐散分量不仅可以和旋转分量相比,甚至还可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随着历史的潮流不断发展。本文将对烧结硬化材料用于汽车齿轮、链轮、凸轮等零件时如何进行高温烧结硬化作一分析。  关键词:烧结技术 汽车零件材料 汽车  本文主要探讨零件的制造加工和生产过程,并对其在现代汽车中齿轮、链轮以及凸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材料的开发与性能分析  1.试验程序  为了了解烧结硬化材料在汽车齿轮、链轮以及凸轮中的应用性
本文应用三种不同地表粗糙度条件下所取得的风、温廓线资料,计算了在大气近地面层中风廓线曲率β和理查孙数Ri的值。Ri和β的关系表明:在农田、草原和林网内1/2倍树高以下,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