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类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人类目前面临的许多挑战,都是因为我们现居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祖先在数百万年前演化时的场景大不相同。
  ■但是,这种差异就是人类独有的特性造成的结果:我们会驱使自己超越演化的极限。
  ●科学便是人类用来达到拓展身体及心智能力的工具之一。
  如果你有机会与人类学家一同坐下来谈论人类本质,很可能会听到这个老段子:“嗯,你要知道,人类历史的99%都是在辽阔的稀树草原上度过的,靠着小规模的狩猎与采集维生。”这是个经典的科学老生常谈,也是事实。确实,老祖宗数百万年的漫长生活促成了我们许多的招牌特征,例如直立行走与更大的脑。当然,这些超级有用的演化是有代价的:双足站立会背痛;较大又能自省的大脑皮质让我们产生绝望感。演化往往就是这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混杂了这些利弊得失的挑战(以人类悠久的历史来说,这也只是最近的事情而已),已经与以往身体与心智所适应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晚餐变得唾手可得(多亏有外送服务),不再需要追逐觅食;利用网络就能与最亲近、最挚爱的人互动,不必一辈子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他们相处。但是,人类学家用来解释人类处境的陈腔滥调就到此为止。
  我们在新时代面临的处境,已经与人类力图演化适应的环境大不同。原因是人类有另一个,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特征:人类有想要超越演化限制的冲动,并发展各种工具使我们更快、更聪明、更长寿。科学就是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创新,需要我们打破在石器时代“眼见为凭”的心态,好除掉下一个即将面临的障碍(可能是流感爆发或是气候变迁)。我们或可称之为人类的极致表现,是人类精益求精的独特本能。
  为了解天择如何把我们塑造为独特的灵长动物,让我们回到祖先的稀树草原。这种开阔的地形,与我们的猿类祖先称之为家的森林截然不同。稀树草原的骄阳炙热无比,营养价值高的蔬果食物也比较少。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我们的祖先脱去厚重的体毛以保持凉爽;他们不再只吃粗硬的素食,也开始吃草食动物的肉,于是臼齿越来越小。如今,这些臼齿已变得用处不多,表面几乎没有研磨功能。
  同时,为了应付食物短缺,我们祖先的身体逐渐变得极度节能而且善于储存热量。现在的我们,继承了同样的新陈代谢模式,却大口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结果使糖尿病成为世界性的灾难。或者试想,在一个难以遇到新病原体带原者的环境,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会有什么演进。但如今,如果你在机场某个人身旁打了个喷嚏,不用到第二天,你的鼻病毒就可能散布到12个不同的时区。
  人类的行为更有许多特异之处。身为灵长类动物,很多方面与鱼类或鸟类有极大的不同。例如特别有趣的是,灵长动物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单一配偶的物种,也就是雌性与雄性组成稳定、长期的配偶,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与性关系。一夫一妻制的雄性通常会担负一些或大多数的育幼工作,而且这些物种的雌性与雄性体型相当,外貌也非常相似,长臂猿与许多南美洲的猴子就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比武式”的物种则采取相反策略:雌性负责所有育儿工作,雄性的体型比雌性大得多,而且身上有各种艳丽的炫耀品,例如华丽又醒目的脸部色彩和有光泽的背部。这些好斗的雄性把多到离谱的时间花在展示挑衅的姿态上。后来,人类出现了,他们在解剖、生理甚至遗传上的各种表现,既不像传统的单一配偶制,也不像“比武式”,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
  然而人类也表现了另一种典型的灵长动物行为:我们具备强烈的社会性,社交是我们最高明的智慧。身为灵长动物的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对某个复杂的递移数学难题感到困惑,但却能轻易理解如果某甲比某乙优势,而某乙又比某丙优势,那么某丙在遇到某甲时最好卑躬屈膝。我们能够领会非常复杂的社交情境,也能理解某个社会规约被违背(而且察觉某人行骗的敏感度胜过注意到某人特别慷慨)。我们的脸部辨识能力更是所向无敌,人类脑部的梭状回甚至还有专门负责面部辨识的皮质区。
  高度社会化大脑的天择优势很明显,人类能够借此微调我们读取他人心思的能力,专精于社会操纵,并熟练地欺骗或吸引可能的配偶与支持者。
  事实上,在谈到灵长动物的社会智力时,人类拔得头筹。灵长动物演化的社会脑假说,就是建立在各种灵长动物之间,新大脑皮质在脑中所占的比例与该物种平均社群规模的关联性。人类社会展现的关联性(以传统社群规模来看),比其他灵长物种更紧密。换言之,人类大脑中最独特的区域,是与各种人类关系的需求共同演化的,包括谁跟谁已经不是同一伙,谁现在位居优势阶级,或者哪两个不该在一起的人正在厮混等。
  我们的大脑与行为就像身体一样,也是在过去古早的狩猎采集生活下逐渐形成的,一样必须适应截然不同的现代环境。我们能够在离出生地千里之遥的地方生活,我们能够杀死不曾谋面的陌生人,我们在迪士尼乐园排队玩太空山时遇到的人,远比我们祖先一生中遇到的人多。我的老天,我们甚至可以望着照片里的某个人产生情欲,却连这个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以哺乳动物来说,这是多么奇怪?
  (张小宁 插图)
其他文献
1  罗伯特·巴克,1945年生,美国古生物学家。他重塑了恐龙的现代理论,为部分恐龙是温血动物的推断提了佐证。他认为,恐龙是有智慧、行动快速、适应能力强的温血动物。曾为电影《侏罗纪公园》。  达林·R.斯蒂尔(以下简称“斯”):你刚上四年级的时候就决定研究恐龙,是受到什么影响吗?  巴克(以下简称“巴”):实际上,是一本杂志,1953年9月7日的《生命》。那期杂志的封面是一只恐龙。我至今还保存着这
期刊
在1995年,科学家观测一个名为MCC—6—30~15的活跃星系时,发现来自这个星系中心的X射线发生了引力红移。  所谓引力红移,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解释,就是在强引力作用下出现的时间似乎变慢(其实是光波长变长)的现象,这是非黑洞理论无法解释的。这个现象被确认,其意义就相当于直接观测到黑洞。于是,很多科学家由此达成共识: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应存在巨型黑洞,我们的银河系也不例外。  然而,2007年
期刊
C档案编号:NO.89  目击时间:2013年5月11日  白天/夜晚:白天  持续时间:不详  飞行物外形:圆盘形  飞行物颜色:黑色  飞行物数量:1个  拍摄器材:中兴U807手机  目击者姓名:边抚顺  目击地点:兴仁至中卫省道202线30千米~50千米处  备注:  我和朋友于2013年5月11日从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前往宁夏中卫市。在行驶到兴仁至中卫省道202线30千米~50千米处时(附近
期刊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空间探测技术在天文观测中的广泛应用,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高能天体物理现象,例如x射线爆发、伽马射线爆发、超新星爆发、星系的活动和爆发,以及类星体、脉冲星等。这些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用人类已知的物理学定律已无法做出解释,这就使得科学家猜测,应该有一个与黑洞特性相反的天体,它就是白洞。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描绘白洞的呢?一些科学家猜测,白洞有一个类似黑洞的封闭世界,但与黑洞不同的
期刊
星系的中心究竟有没有黑洞?宇宙空间中真实的黑洞究竟在哪里?时至今日,寻找黑洞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了,人们是否找到了黑洞的影子?  要想找到黑洞,就必须对黑洞的特性进行了解,从而为捕捉到黑洞创造条件。目前,在天文学家心目中,黑洞是这样一种奇特的天体:它的体征类似星球又不是星球。说它类似星球,是因为它也有一个圆的总体体征并汇集到一个点上,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大,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不管
期刊
有研究者指出,黑洞可以暗能量的形式存在。暗能量黑洞内部没有质量也没有密度,整体以虚空的形式产生巨大的负压以排斥有形物体,从而形成黑洞。当宇宙、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形成时,天体巨大的爆发力和坍缩力可在一瞬间达到光速,而所有达到光速的区域,都形成了暗能量黑洞。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暗能量黑洞?  研究者的解释是,我们所在的这个看得见的有形物质世界,是建立在无形暗能量世界之上的;前者有时空概念,而后者
期刊
真的有“时空隧道”吗?读者可否知道,比白洞之说更离奇的还有“虫洞”之说。虫洞是连接黑洞与白洞的某种神秘通道,在它里面可以快于光速的速度做宇宙旅行,可以使时光倒流。  此说源于1988年。美国天文学家索恩和他的两名学生,共同发表文章论述了虫洞的特性,并认为如果虫洞开通了黑洞与白洞两个奇点之间的一条神秘通道(这条通道开在现实的三维空间之外的超空间里),就可以通过这条捷径从黑洞钻进奇点,然后从另一个非常
期刊
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的引力是如此强大,能够扭曲空间与时间,将大量的物质与能量压缩到一个很小的、没有空间的奇点上,没有任何物质能够从中逃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世纪70年代,霍金是坚持黑洞奇点假说的。但根据量子力学“信息不会消失”这一基本原则,他的假设与量子力学相矛盾,并且始终无法化解这一矛盾。后来,霍金终于公开表态放弃自己关于信息消失的假设,向黑洞奇点的热议泼了一盆冷水。  美国的几位研究人
期刊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并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瓦拉塔赫”失踪之谜  1908年,英国蓝锚航运公司委托巴克利与柯尔造船公司建造一艘93万吨吨位的轮船,船长约140米。这艘万吨轮船被命名为“瓦拉塔赫”,于当年11月试航。  在这次航行中,船体一直在摇晃,险象环生。在航行中,有乘客被因摇晃而从货架上掉
期刊
第一个踏上火星土地的宇航员乘坐的飞船所使用的火箭不会是曾将“阿波罗11”号飞船送上月球的化学燃料火箭,而是更为先进的核动力火箭。化学燃料火箭无法提供足够的推进力,导致宇航员在抵达火星前不得不忍受几个月的危险太空辐射。为此,美国航空航天局将目光转向长期被忽视的核热火箭技术,用于将首批火星探险家送上这颗红色星球。  并非新技术  核热火箭并不是一项新技术。1942年,也就是在恩里科·费米成功进行核裂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