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贫困是由于经济贫困以及其他社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经济负担能力、文化与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给他们的文化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情感需求等造成巨大障碍。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态势,引导他们走出贫瘠的心理困境,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心理贫困 经济困难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96-03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贫困生现象已备受社会普遍关注。而贫困生群体中最突出的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负担能力、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部分人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比起其他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与心里动荡。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但人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却忽视他们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以及其他社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即心理贫困。心理贫困十分内隐,外人无法直接感知,很难体会到那种矛盾、困惑乃至痛苦的内心处境。因为心理贫困,他们难以跨越自己心中的屏障,难以展开自己翱翔的翅膀。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地方综合性院校,目前在校生16000多人,学生中少数民族居多,且多为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因此,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为例,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贫困态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出贫瘠的心理困境,使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1 文化适应的差异性
相对而言,文化的适应性是指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兼容,但无论如何这种兼容都不可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融合,其间必然存在着他者的关系因素。由于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交通与信息闭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对于外面社会环境的变化知之甚少。从偏远地区到繁华城市,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赋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的思维的局限性,除本民族文化语境范围,其余被当作他者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相碰撞,文化心理发生了矛盾性冲突,他们心里难以承受文化语境和价值观念的转折,造成他们对新的文化语境的不适应。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的变化,加之经济上的困难,他们处于价值观念多元化与多种文化矛盾的冲突之中,甚至是劣势状态,对他者文化缺乏实质意义的认同感,心里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或排异行为。
1.1 语言环境的差异
母语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于它是沉积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叙事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尤其在与其他民族相区别时母语显得极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首先借助的是语言,语言的表达信息沟通顺畅,决定了相互交流者是否有着相互平等的话语权和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如果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交流者之间不存在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和文化价值认同感的差异性。但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发生信息交流时则不然。例如,A和B属两个不同的民族,他们之间发生信息交流时,假如使用的交流工具是A民族的语言,对于A而言,其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表达结果是直接式的:a→a,因为A使用的是母语,在叙述过程中不存在心理和思维上的障碍,其表达结果很直接;对于B而言,则是间接式的:a→b→a,因为B使用的是A民族的语言而非母语,在叙述过程中其心理和思维存在着语言的互换关系,当其接受到A民族的语言(a)发出的信息后心理的反映是该信息在自己的母语(b)中如何表达,这种叙述过程包括了语音和意义的完成,B要在母语的语音和意义中找到与A民族的语言所叙述的相同内涵后,才能与A形成平等的话语权和产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反之亦然。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与其他民族或城市的学生交流时,首先遇到的是语言环境的差异,他们因无法直接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产生心理隔阂,生活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1.2 生活习惯的差异
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原有生活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城市人,其实,他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我走近你的身体,却走不到你的心里,我与你近在咫尺,但却相隔很远。”这句蕴含着酸楚与无奈情绪的话语,正是来自偏远地区心理困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心态描述,亦可称之为边缘心态。城市生活如今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模式而得到社会的推崇。本来,他们通过全国高考涌向城市,除了培养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外,就想寻求某种心灵解脱或心理平衡。但是,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常常存有无家的感觉,找不到生存文化的支点。他们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人,于是,他们就成了游历在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缘人。
1.3 信息素质的差异
信息素质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筛选与分辨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等三个方面。人的信息素质的提高受制于其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良好的文化教育使人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有了丰富的信息源,加之个人对文化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自然而然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因教育背景所限,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那些城市或享受良好教育资源的学生相比,偏远地区那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氛围使他们不太适应信息快速传递的文化环境。同样生活在城市当中,可他们的信息素质显得极为逊色。他们交流面窄,获取信息的能力弱,即便获得了信息,但信息的好与坏,哪些信息是有用或无用,他们的筛选与分辨能力也有限。有时即使得到了信息,可怎么使这些信息为自身服务,他们也不太清楚,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信息,错过很多自身发展的机会。
2 人际交往的排他性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从小生活于悠然自在并亲近大自然的文化语境,接受本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渲染和陶冶,意识中深深地积淀着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元素,形成以本民族文化意识为基准去关照或评价他者文化的思维范式,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以求得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平衡感。但这种交往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话语权因素。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的区别,导致人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他们与其他同学发生交互性关系时产生排他性心理,使自己的心理感知系统不能顺畅运行,交互之间达不到畅所欲言的境地。因处于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缘状态,他们对城市文化产生望尘莫及的自卑感,但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和民族自强意识,同时又因自身的事实存在因素而希望吸取他者文化和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存困境,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在心灵深处交割着,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出现孤独感与压抑感。
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他们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有融入他人世界的强烈愿望,但又因为自身的事实存在因素而导致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关爱,却又不愿接受同情和怜悯。这种本质上的排他性使他们牢牢地自我封闭起来,如果这扇自我封闭的大门不能自动打开,别人很难走进其寂寞而孤独的心灵深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本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他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中,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师或同学同事等等他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努力。由于人际交往的排他性,使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他们没有或者不愿意向周围任何人寻求支持,甚至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失去信任感。而恰恰相反,社会支持系统中任何一个人的关怀和努力都有可能起到改变事态发展的关键作用。
3 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尽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享受优惠的民族政策,在高校录取时比其他学生的分数略低,但由于偏远地区办学条件差,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窄,到大学与其他学生相比,显得后劲不足。加之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的以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维持基本生活;有的缺乏相应的学习条件,或者因校外兼职而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难而学习精力不能集中,无法全心身地投入学习知识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由此而使自己的学业和长远发展受到影响。
尽管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但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真正落实国家的素质教育政策谈何容易?比如,按理来讲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可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最后一年用来强化练习题,进行模拟考试,应付高考。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光环之下,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从上小学开始,人们就一直对我说,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但是没有人告诉我大学毕业后该怎么做。在我看来,上学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应付考试。”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真心话。上小学时老师告诉他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中学才有出路,到中学老师又告诉他,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考上大学后,他又发现,这个社会看中的还是文凭,本科不行要硕士,硕士不行还要博士,似乎只有文凭才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条件。而且,这个文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纸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要拿到文凭,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过关。所以,在学习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目的性很强,以考试及格为目标,只要考试过关,拿到文凭就行,选择课程时强调当下的实用性,认为目前对自己有用的就学,否则应付了之。这种学习目的的功利性源自于他们追求学习目标的短期效应,对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缺乏长远的预见性,对知识的吸收、掌握与运用缺乏理性认识和创新精神。
4 情感需求的抑郁性
情感抑郁性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对日常生活缺乏愉悦感,精力疲惫,自责或内疚,联想困难,思考能力下降,心情无法振作,严重者出现自杀念头,或有威胁他人行为。情感需求有渴望得到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同事及自己周围其他社会成员给予的关爱,也有对异性情爱欲望的渴求。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生活背景的缘故,他们独处生活的时间较早,长期在外求学,与父母、亲戚朋友的沟通较少,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真正交流也不多,尽管他们渴望得到关爱,却无法直截了当地与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他们就难以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情感抑郁,尤其对异性的情感需求,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与其他年轻学生一样,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也需要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避免孤独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他们也必然存在着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对异性有着情感的需求。对于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由于原有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观念的事实存在因素,与异性的交往要借助其他媒介(尤其是中间人的介绍),但是,人际交往的排他性心理,使他们的感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看着身边的同学成双成对,他们只有步入爱情殿堂的梦想。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要,他们苦苦地追寻,有的人不惜欺骗父母或买血来维持自己与异性朋友之间极为脆弱的情感纽带;有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一厢情愿,独自相思,造成心理扭曲。的确,恋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恋爱意味着经济开支的增加和精力的透支,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早已疲惫,在经历情感煎熬的同时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愤世嫉俗的无奈。
由于情感需求的抑郁性,他们饱受有愿望且愿望的实现只此一步之遥这种无法言说的情感煎熬,从而导致自卑、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因生活困难而情感受挫,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打击。面对挫折,他们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对待人生,消极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生带有浓重的抑郁色彩。
5 就业选择的盲目性
择业的盲目性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缺乏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读书上大学是为了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在城市找到一份“体面”而又收入稳定的工作。在校期间,似乎“有一份工作”就是他们读书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没有太多的深入思考,盲目地择业,盲目地就业。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来缓解经济上的困境和以有一份工作作为读书这么多年的行为结果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在择业中很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进行权衡,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他们就会产生心理困惑。
5.1 孤傲,好高骛远
他们有的过高地评价自己,尤其与同等条件的同学或与家乡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自认为优人一等,显得有些傲气,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综合条件也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他们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过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的某种追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和前途发展要求高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来说,这种高要求往往是处于迷茫状态下的没有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而盲目提出的,乃至于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他们在寻找就业岗位时,普遍要求在大城市、文化比较发达、交通便利、待遇相对较高的范围内,他们缺乏到基层就业的信心,把就业的第一目标确定在大中城市,实在不行再作回去的打算。在他们看来,自己辛辛苦苦读书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当地有失面子,甚至被认为是没有本事,不能光宗耀祖,有一种输不起的矛盾心理在作俑。这种孤高自赏心理是缺乏客观公正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使人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择业目标和现实状况产生反差。面临就业选择时,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们产生自卑、压抑、失落、愤世的心理状态,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把矛头指向社会的公平性,甚至出现仇视一切的心理。
5.2 悲观,缺乏自信
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除了孤高自赏者外,也有过于低估自己的。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与那些经济条件好或城里的同学相比,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原有的那点优越感与他人相比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于是感到自惭形秽、悲观失望,甚至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阻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5.3 谨慎,过于怯懦
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与用人单位面谈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辛辛苦苦准备的腹稿一急之下忘得干干净净;有的谨小慎微,担心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就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形象,以致不敢放开说话,该表达的未表达。他们渴望公平,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他们盼望竞争,然而在机遇面前却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用人单位选中自己时,他们又怀疑这个单位是否太差,不然怎么这样快就选中了自己?或者去征求很多人的意见,结果自己反而没有主见,错失了良机。
5.4 焦虑,心情烦躁
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受挫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映。毕业前夕,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大多表现出一种焦虑心理。心里总是在想: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实现;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又环境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怎样选择自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等等。使他们在毕业时心理负担沉重,心情烦躁、心神不定、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一提到就业问题就心理紧张,不知所为。
5.5 冷漠,回避现实
有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干脆破罐子破甩,出现情绪低落、意志麻木、情感淡漠、沮丧失落、不思进取等消极心理反映。他们自以为看破红尘,只有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其实,这是一种回避现实、缺乏勇气和竞争意识的表现,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首先,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看,改革的进程使我国出现一种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和就业形式的严峻性,给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态左右着他们,使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父母的愿望无法统一协调,造成心理矛盾冲突;第三,从学生的家庭经济期望看,多数家庭希望他们毕业后能给家里带来转机,尤其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状况。主观上,他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都不确定,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去创造和培养实现职业目标的条件;同时他们不善于构建心理平衡体系而缺乏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心理机制,在应急面前不能运用自我调节功能克服所面临的“危机”,面对职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就出现心理失衡。这些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构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源,使他们的心理出现复杂性、模糊性和多样性。
6 结语
对于贫困学生,仅仅从经济上关注还不能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从心理的角度去进行充分剖析和全面认识,我们才能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作了表现形式(非数字统计)的分析。通过他们这些主要心理表现的进一步阐释,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关心和帮助他们,真正扶持他们那颗极易受到伤害的贫瘠的心灵。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覃干超,余欣欣.浅谈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7期.
[2] 胡发稳,李丽菊.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3期.
[3] 宋术学.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5期.
[4] 张顺能,赵琦.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 朱韶晖.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关键词】心理贫困 经济困难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96-03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贫困生现象已备受社会普遍关注。而贫困生群体中最突出的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负担能力、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部分人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比起其他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与心里动荡。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但人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却忽视他们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以及其他社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即心理贫困。心理贫困十分内隐,外人无法直接感知,很难体会到那种矛盾、困惑乃至痛苦的内心处境。因为心理贫困,他们难以跨越自己心中的屏障,难以展开自己翱翔的翅膀。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地方综合性院校,目前在校生16000多人,学生中少数民族居多,且多为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因此,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为例,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贫困态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出贫瘠的心理困境,使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1 文化适应的差异性
相对而言,文化的适应性是指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兼容,但无论如何这种兼容都不可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融合,其间必然存在着他者的关系因素。由于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交通与信息闭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对于外面社会环境的变化知之甚少。从偏远地区到繁华城市,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赋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的思维的局限性,除本民族文化语境范围,其余被当作他者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相碰撞,文化心理发生了矛盾性冲突,他们心里难以承受文化语境和价值观念的转折,造成他们对新的文化语境的不适应。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的变化,加之经济上的困难,他们处于价值观念多元化与多种文化矛盾的冲突之中,甚至是劣势状态,对他者文化缺乏实质意义的认同感,心里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或排异行为。
1.1 语言环境的差异
母语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于它是沉积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叙事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尤其在与其他民族相区别时母语显得极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首先借助的是语言,语言的表达信息沟通顺畅,决定了相互交流者是否有着相互平等的话语权和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如果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交流者之间不存在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和文化价值认同感的差异性。但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发生信息交流时则不然。例如,A和B属两个不同的民族,他们之间发生信息交流时,假如使用的交流工具是A民族的语言,对于A而言,其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表达结果是直接式的:a→a,因为A使用的是母语,在叙述过程中不存在心理和思维上的障碍,其表达结果很直接;对于B而言,则是间接式的:a→b→a,因为B使用的是A民族的语言而非母语,在叙述过程中其心理和思维存在着语言的互换关系,当其接受到A民族的语言(a)发出的信息后心理的反映是该信息在自己的母语(b)中如何表达,这种叙述过程包括了语音和意义的完成,B要在母语的语音和意义中找到与A民族的语言所叙述的相同内涵后,才能与A形成平等的话语权和产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反之亦然。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与其他民族或城市的学生交流时,首先遇到的是语言环境的差异,他们因无法直接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产生心理隔阂,生活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1.2 生活习惯的差异
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原有生活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城市人,其实,他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我走近你的身体,却走不到你的心里,我与你近在咫尺,但却相隔很远。”这句蕴含着酸楚与无奈情绪的话语,正是来自偏远地区心理困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心态描述,亦可称之为边缘心态。城市生活如今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模式而得到社会的推崇。本来,他们通过全国高考涌向城市,除了培养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外,就想寻求某种心灵解脱或心理平衡。但是,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常常存有无家的感觉,找不到生存文化的支点。他们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人,于是,他们就成了游历在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缘人。
1.3 信息素质的差异
信息素质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筛选与分辨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等三个方面。人的信息素质的提高受制于其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良好的文化教育使人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有了丰富的信息源,加之个人对文化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自然而然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因教育背景所限,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那些城市或享受良好教育资源的学生相比,偏远地区那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氛围使他们不太适应信息快速传递的文化环境。同样生活在城市当中,可他们的信息素质显得极为逊色。他们交流面窄,获取信息的能力弱,即便获得了信息,但信息的好与坏,哪些信息是有用或无用,他们的筛选与分辨能力也有限。有时即使得到了信息,可怎么使这些信息为自身服务,他们也不太清楚,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信息,错过很多自身发展的机会。
2 人际交往的排他性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从小生活于悠然自在并亲近大自然的文化语境,接受本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渲染和陶冶,意识中深深地积淀着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元素,形成以本民族文化意识为基准去关照或评价他者文化的思维范式,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以求得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平衡感。但这种交往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话语权因素。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的区别,导致人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他们与其他同学发生交互性关系时产生排他性心理,使自己的心理感知系统不能顺畅运行,交互之间达不到畅所欲言的境地。因处于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缘状态,他们对城市文化产生望尘莫及的自卑感,但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和民族自强意识,同时又因自身的事实存在因素而希望吸取他者文化和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存困境,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在心灵深处交割着,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出现孤独感与压抑感。
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他们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有融入他人世界的强烈愿望,但又因为自身的事实存在因素而导致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关爱,却又不愿接受同情和怜悯。这种本质上的排他性使他们牢牢地自我封闭起来,如果这扇自我封闭的大门不能自动打开,别人很难走进其寂寞而孤独的心灵深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本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他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中,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师或同学同事等等他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努力。由于人际交往的排他性,使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他们没有或者不愿意向周围任何人寻求支持,甚至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失去信任感。而恰恰相反,社会支持系统中任何一个人的关怀和努力都有可能起到改变事态发展的关键作用。
3 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尽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享受优惠的民族政策,在高校录取时比其他学生的分数略低,但由于偏远地区办学条件差,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窄,到大学与其他学生相比,显得后劲不足。加之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的以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维持基本生活;有的缺乏相应的学习条件,或者因校外兼职而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难而学习精力不能集中,无法全心身地投入学习知识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由此而使自己的学业和长远发展受到影响。
尽管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但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真正落实国家的素质教育政策谈何容易?比如,按理来讲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可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最后一年用来强化练习题,进行模拟考试,应付高考。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光环之下,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从上小学开始,人们就一直对我说,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但是没有人告诉我大学毕业后该怎么做。在我看来,上学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应付考试。”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真心话。上小学时老师告诉他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中学才有出路,到中学老师又告诉他,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考上大学后,他又发现,这个社会看中的还是文凭,本科不行要硕士,硕士不行还要博士,似乎只有文凭才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条件。而且,这个文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纸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要拿到文凭,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过关。所以,在学习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目的性很强,以考试及格为目标,只要考试过关,拿到文凭就行,选择课程时强调当下的实用性,认为目前对自己有用的就学,否则应付了之。这种学习目的的功利性源自于他们追求学习目标的短期效应,对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缺乏长远的预见性,对知识的吸收、掌握与运用缺乏理性认识和创新精神。
4 情感需求的抑郁性
情感抑郁性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对日常生活缺乏愉悦感,精力疲惫,自责或内疚,联想困难,思考能力下降,心情无法振作,严重者出现自杀念头,或有威胁他人行为。情感需求有渴望得到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同事及自己周围其他社会成员给予的关爱,也有对异性情爱欲望的渴求。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生活背景的缘故,他们独处生活的时间较早,长期在外求学,与父母、亲戚朋友的沟通较少,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真正交流也不多,尽管他们渴望得到关爱,却无法直截了当地与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他们就难以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情感抑郁,尤其对异性的情感需求,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与其他年轻学生一样,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也需要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避免孤独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他们也必然存在着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对异性有着情感的需求。对于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由于原有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观念的事实存在因素,与异性的交往要借助其他媒介(尤其是中间人的介绍),但是,人际交往的排他性心理,使他们的感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看着身边的同学成双成对,他们只有步入爱情殿堂的梦想。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要,他们苦苦地追寻,有的人不惜欺骗父母或买血来维持自己与异性朋友之间极为脆弱的情感纽带;有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一厢情愿,独自相思,造成心理扭曲。的确,恋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恋爱意味着经济开支的增加和精力的透支,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早已疲惫,在经历情感煎熬的同时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愤世嫉俗的无奈。
由于情感需求的抑郁性,他们饱受有愿望且愿望的实现只此一步之遥这种无法言说的情感煎熬,从而导致自卑、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因生活困难而情感受挫,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打击。面对挫折,他们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对待人生,消极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生带有浓重的抑郁色彩。
5 就业选择的盲目性
择业的盲目性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缺乏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读书上大学是为了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在城市找到一份“体面”而又收入稳定的工作。在校期间,似乎“有一份工作”就是他们读书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没有太多的深入思考,盲目地择业,盲目地就业。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来缓解经济上的困境和以有一份工作作为读书这么多年的行为结果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在择业中很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进行权衡,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他们就会产生心理困惑。
5.1 孤傲,好高骛远
他们有的过高地评价自己,尤其与同等条件的同学或与家乡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自认为优人一等,显得有些傲气,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综合条件也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他们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过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的某种追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和前途发展要求高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来说,这种高要求往往是处于迷茫状态下的没有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而盲目提出的,乃至于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他们在寻找就业岗位时,普遍要求在大城市、文化比较发达、交通便利、待遇相对较高的范围内,他们缺乏到基层就业的信心,把就业的第一目标确定在大中城市,实在不行再作回去的打算。在他们看来,自己辛辛苦苦读书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当地有失面子,甚至被认为是没有本事,不能光宗耀祖,有一种输不起的矛盾心理在作俑。这种孤高自赏心理是缺乏客观公正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使人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择业目标和现实状况产生反差。面临就业选择时,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们产生自卑、压抑、失落、愤世的心理状态,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把矛头指向社会的公平性,甚至出现仇视一切的心理。
5.2 悲观,缺乏自信
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除了孤高自赏者外,也有过于低估自己的。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与那些经济条件好或城里的同学相比,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原有的那点优越感与他人相比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于是感到自惭形秽、悲观失望,甚至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阻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5.3 谨慎,过于怯懦
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与用人单位面谈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辛辛苦苦准备的腹稿一急之下忘得干干净净;有的谨小慎微,担心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就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形象,以致不敢放开说话,该表达的未表达。他们渴望公平,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他们盼望竞争,然而在机遇面前却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用人单位选中自己时,他们又怀疑这个单位是否太差,不然怎么这样快就选中了自己?或者去征求很多人的意见,结果自己反而没有主见,错失了良机。
5.4 焦虑,心情烦躁
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受挫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映。毕业前夕,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大多表现出一种焦虑心理。心里总是在想: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实现;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又环境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怎样选择自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等等。使他们在毕业时心理负担沉重,心情烦躁、心神不定、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一提到就业问题就心理紧张,不知所为。
5.5 冷漠,回避现实
有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干脆破罐子破甩,出现情绪低落、意志麻木、情感淡漠、沮丧失落、不思进取等消极心理反映。他们自以为看破红尘,只有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其实,这是一种回避现实、缺乏勇气和竞争意识的表现,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首先,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看,改革的进程使我国出现一种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和就业形式的严峻性,给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态左右着他们,使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父母的愿望无法统一协调,造成心理矛盾冲突;第三,从学生的家庭经济期望看,多数家庭希望他们毕业后能给家里带来转机,尤其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状况。主观上,他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都不确定,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去创造和培养实现职业目标的条件;同时他们不善于构建心理平衡体系而缺乏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心理机制,在应急面前不能运用自我调节功能克服所面临的“危机”,面对职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就出现心理失衡。这些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构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源,使他们的心理出现复杂性、模糊性和多样性。
6 结语
对于贫困学生,仅仅从经济上关注还不能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从心理的角度去进行充分剖析和全面认识,我们才能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作了表现形式(非数字统计)的分析。通过他们这些主要心理表现的进一步阐释,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关心和帮助他们,真正扶持他们那颗极易受到伤害的贫瘠的心灵。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覃干超,余欣欣.浅谈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7期.
[2] 胡发稳,李丽菊.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3期.
[3] 宋术学.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5期.
[4] 张顺能,赵琦.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5] 朱韶晖.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