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以“——那些事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军训、家里、学校里”等。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要填的是自己有内容可写并能写出感情的词语。描写的事件都不能脱离横线上词语的范围。题目中的“那些事儿”表明写作时叙述的是多件事而不是一件事,事件一般不少于三件。
要把众多的事件有机融合在一篇文章里,可选择的最好结构模式之一就是平列展开式。
记叙文的平列展开式结构基本特点有三:一、撷取几个生活片段;二、以场景和细节的连接铺陈事实,舍弃枝节性的情节;三、各个生活片段有共同的中心,也就是说要有一根红线把众多的事件串联起来。这种结构模式的好处是使文章简捷、丰富。最典型的例文是冰心先生的《笑》,文中写了三个人的笑:画中抱花的安琪儿的笑、路边抱花的小孩儿的笑、茅屋抱花的老妇人的笑。“笑”是全文的线索,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却有共同点:这三个笑都是美和善的化身,是最纯洁最美好的笑。
用平列展开式的结构模式最忌讳的是赘述每一件事情。由于所选事件较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都不厌其烦地赘述,那文章就会拖沓冗长,所以写作此文时,剪裁非常重要。
“那些事儿”,选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用一根什么红线穿起来,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既要免于俗套,又要结构严谨,中心明确。
小院那些事儿 汤璐
①在电视上看见北京的四合院那般阔绰和温馨,心里很是羡慕,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住上那样的院子。机缘巧合,爸妈调动工作,我们也搬进了这样一个院子,虽不比北京的四合院那样气派,但也很温馨,不信,请你跟我来,瞧瞧我们院子里的那些事儿。
②“刘妈,买菜去喽,超市促销了。”
③“大爷,门口有卖锅贴儿的,您要吗?我给您带俩。”
④“快拿篮子来,我家的胡萝卜特甜,带回去给您孙女吃。”
⑤清晨,院子里就热闹非凡,买菜的,买早点的,菜园劳作权当锻炼身体的,个个精神抖擞。我也凑趣地加入了热闹的队伍,在院子里自己喊口令做着广播操,贪婪地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
①开篇对比点题,指出小院的特点,点明中心。但是入题太慢,语言有些哆嗦。“温馨”一词两次用到,有重复之嫌。
②—④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清晨院子的情景,剪裁得当。不过,稍嫌单薄。
⑥午饭后,更有一番众生齐乐之景。
⑦院中有棵高大的香樟树,高高地立在那里,春去秋来,亦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⑧树下,一片人影。
⑨“走马——将军——”两位下棋的大爷头发已花白,脸上也有了岁月的沟痕。他们坐在石桌前,一脸沉思,有时还老小孩儿似的想要悔棋,这时另一方就紧紧抓住对方悔棋的手,一阵脸红脖子粗后又开始打哈哈。
⑩不远处有几个正在织毛衣的主妇,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讲述着自己的那口子,还有在外地求学的孩子,不时无所顾忌地哈哈大笑,惹得树下小憩的人们睁开了眼都朝着她们看。她们便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随即压低了声音。
⑾小孩儿们在院子跳着橡皮筋,口里念念有词:“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是个大英雄……”阳光照到她们红扑扑的脸蛋上,所有的阴霾都已远去。
⑿小院的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⒀王大叔正在督促他四岁的儿子念古诗,小孩咿咿呀呀地念着“床前明月光”,软糯的童音让人开怀,不时传来大人啧啧的赞叹声,念诗的小孩儿更加得意,声音也更加洪亮。
⒁还有几个小学生凑成一堆,借着月色在玩着什么三国杀,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有时还一阵哄抢,那个场面实在壮观。
⒂读大学放假回家的陈哥哥提着垃圾袋在捡着院里的垃圾,边捡边说:“小孩子们不要乱扔东西,都放到垃圾桶!”杨奶奶也附和道:“都要听大学生的话!”
⒃看着此情此景,眼前又不禁浮现出阳光下的小院,那些人,那些事,我不禁莞尔,小院,乃是吾心之乡。
⑥—⑾描写了中午小院的情景。下棋的大爷、谈论的妇女、跳橡皮筋的小孩,富有生活气息。但整个场景描写太“闹”,和“温馨”的主线不相吻合,且不太符合中午这个特定时间段的特点。⑾这里“阴霾”出现得突兀。
⑿—⒂描写了晚上的情景。一共写了三个场景,场景过多,使全文没有详略之分。
⒃与开头表述不相吻合。开篇表达住进了小院,结尾“浮现”二字却有回忆之感。“吾心之乡”的表述也有些突兀。
失误评析
文章撷取了小院生活的几个场景:早晨吆喝聊天,午饭后怡然自乐,晚间读书戏耍。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温馨的生活场景贯穿全文,算得上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但是仔细推敲,仍存在不少漏洞:
1.文章开头冗长拖沓,入题太慢。
2.午饭后的场景描写与实际不够吻合,不太真实。
3.文章叙述没有详略之分,致使整篇文章没有层次感。
4.语句表达不够准确严谨。
1.开篇应当更简洁一些,直接入题,效果会更好。
2.对午饭后场景的描写可以进行适当改动,把一些热闹的场景换成稍微安静的场景,这样更符合午饭后大多数人想安静休憩的现实。
3.可以把大学生捡垃圾的场景放到清晨去,这样可能更恰当;把教训的语句换成无声的行动,符合文章温馨的主题。
4.晚间月下戏耍的场景应该略写,因为午饭后的怡然自乐是全文的主体,用了大量篇幅详写,此时再详写,详略不当。
5.文章的主题可以用“爱和温暖”替代“温馨”一词,使所选的题材和主题更符合。
小院那些事儿 汤璐
每次有人提到北京的四合院,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所居住的小院,它虽不像四合院那般阔绰与宽大,却充满了爱与温暖。
以“——那些事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军训、家里、学校里”等。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要填的是自己有内容可写并能写出感情的词语。描写的事件都不能脱离横线上词语的范围。题目中的“那些事儿”表明写作时叙述的是多件事而不是一件事,事件一般不少于三件。
要把众多的事件有机融合在一篇文章里,可选择的最好结构模式之一就是平列展开式。
记叙文的平列展开式结构基本特点有三:一、撷取几个生活片段;二、以场景和细节的连接铺陈事实,舍弃枝节性的情节;三、各个生活片段有共同的中心,也就是说要有一根红线把众多的事件串联起来。这种结构模式的好处是使文章简捷、丰富。最典型的例文是冰心先生的《笑》,文中写了三个人的笑:画中抱花的安琪儿的笑、路边抱花的小孩儿的笑、茅屋抱花的老妇人的笑。“笑”是全文的线索,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却有共同点:这三个笑都是美和善的化身,是最纯洁最美好的笑。
用平列展开式的结构模式最忌讳的是赘述每一件事情。由于所选事件较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都不厌其烦地赘述,那文章就会拖沓冗长,所以写作此文时,剪裁非常重要。
“那些事儿”,选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用一根什么红线穿起来,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既要免于俗套,又要结构严谨,中心明确。
小院那些事儿 汤璐
①在电视上看见北京的四合院那般阔绰和温馨,心里很是羡慕,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住上那样的院子。机缘巧合,爸妈调动工作,我们也搬进了这样一个院子,虽不比北京的四合院那样气派,但也很温馨,不信,请你跟我来,瞧瞧我们院子里的那些事儿。
②“刘妈,买菜去喽,超市促销了。”
③“大爷,门口有卖锅贴儿的,您要吗?我给您带俩。”
④“快拿篮子来,我家的胡萝卜特甜,带回去给您孙女吃。”
⑤清晨,院子里就热闹非凡,买菜的,买早点的,菜园劳作权当锻炼身体的,个个精神抖擞。我也凑趣地加入了热闹的队伍,在院子里自己喊口令做着广播操,贪婪地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
①开篇对比点题,指出小院的特点,点明中心。但是入题太慢,语言有些哆嗦。“温馨”一词两次用到,有重复之嫌。
②—④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清晨院子的情景,剪裁得当。不过,稍嫌单薄。
⑥午饭后,更有一番众生齐乐之景。
⑦院中有棵高大的香樟树,高高地立在那里,春去秋来,亦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⑧树下,一片人影。
⑨“走马——将军——”两位下棋的大爷头发已花白,脸上也有了岁月的沟痕。他们坐在石桌前,一脸沉思,有时还老小孩儿似的想要悔棋,这时另一方就紧紧抓住对方悔棋的手,一阵脸红脖子粗后又开始打哈哈。
⑩不远处有几个正在织毛衣的主妇,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讲述着自己的那口子,还有在外地求学的孩子,不时无所顾忌地哈哈大笑,惹得树下小憩的人们睁开了眼都朝着她们看。她们便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随即压低了声音。
⑾小孩儿们在院子跳着橡皮筋,口里念念有词:“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是个大英雄……”阳光照到她们红扑扑的脸蛋上,所有的阴霾都已远去。
⑿小院的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⒀王大叔正在督促他四岁的儿子念古诗,小孩咿咿呀呀地念着“床前明月光”,软糯的童音让人开怀,不时传来大人啧啧的赞叹声,念诗的小孩儿更加得意,声音也更加洪亮。
⒁还有几个小学生凑成一堆,借着月色在玩着什么三国杀,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有时还一阵哄抢,那个场面实在壮观。
⒂读大学放假回家的陈哥哥提着垃圾袋在捡着院里的垃圾,边捡边说:“小孩子们不要乱扔东西,都放到垃圾桶!”杨奶奶也附和道:“都要听大学生的话!”
⒃看着此情此景,眼前又不禁浮现出阳光下的小院,那些人,那些事,我不禁莞尔,小院,乃是吾心之乡。
⑥—⑾描写了中午小院的情景。下棋的大爷、谈论的妇女、跳橡皮筋的小孩,富有生活气息。但整个场景描写太“闹”,和“温馨”的主线不相吻合,且不太符合中午这个特定时间段的特点。⑾这里“阴霾”出现得突兀。
⑿—⒂描写了晚上的情景。一共写了三个场景,场景过多,使全文没有详略之分。
⒃与开头表述不相吻合。开篇表达住进了小院,结尾“浮现”二字却有回忆之感。“吾心之乡”的表述也有些突兀。
失误评析
文章撷取了小院生活的几个场景:早晨吆喝聊天,午饭后怡然自乐,晚间读书戏耍。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温馨的生活场景贯穿全文,算得上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但是仔细推敲,仍存在不少漏洞:
1.文章开头冗长拖沓,入题太慢。
2.午饭后的场景描写与实际不够吻合,不太真实。
3.文章叙述没有详略之分,致使整篇文章没有层次感。
4.语句表达不够准确严谨。
1.开篇应当更简洁一些,直接入题,效果会更好。
2.对午饭后场景的描写可以进行适当改动,把一些热闹的场景换成稍微安静的场景,这样更符合午饭后大多数人想安静休憩的现实。
3.可以把大学生捡垃圾的场景放到清晨去,这样可能更恰当;把教训的语句换成无声的行动,符合文章温馨的主题。
4.晚间月下戏耍的场景应该略写,因为午饭后的怡然自乐是全文的主体,用了大量篇幅详写,此时再详写,详略不当。
5.文章的主题可以用“爱和温暖”替代“温馨”一词,使所选的题材和主题更符合。
小院那些事儿 汤璐
每次有人提到北京的四合院,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所居住的小院,它虽不像四合院那般阔绰与宽大,却充满了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