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例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注意的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相联系,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价值的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三近”,突出“三性”。
  
  一、亲近儿童,突出情境的趣味性
  
不同年龄的儿童兴趣不同,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 话和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教者可 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

   案例一:《认识物体》情境片断
   小学一年级学生热情,乐于助人,从这点出发,教 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要举行一次科技大 赛,小兔子聪聪正在为开幕式准备节目呢!我们一起来 看看吧!”(课件展示:一只小兔子在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体和球这几个物体上表演杂技。)学生初步认识了这 些物体,接着“小猫乐乐也没闲着,他正在超市为大家 买奖品呢!你在超市能找到我们刚刚结识的好朋友吗? 请你把它挑出来”,学生们在看课件的同时思考着超市 里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刚刚认识的,学习情趣被激发了, 对这节课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引起数学 冲突,学生在质疑、竞争中引起了学习兴趣,继而探索, 达到教学的目的,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案例二:《圆的周长》情境片断
  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首先出示一个圆形的 硬纸片,怎样求它的周长呢?教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段 铁丝、皮尺、直尺、铅笔等物品,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 的周长,学生们先分小组进行了讨论,继而学生发现可 以用皮尺直接测量,也可以把铁丝沿着这个圆片围上 一圈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 计算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也可以测出圆的周长, 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 吗?”教师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 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 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 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二、贴近生活,突出情境的实践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 学来源于生活,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又应用于生 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必要性。
  
  案例三:《铺地面》情境片断
“同学们,老师想给新买的一套住房装修,选了两 种地砖,想请你们帮我设计一下,用哪种地砖更好?”继 而出示房间的格局图和地砖的样式、尺寸、价格。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 进行的。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 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尤其在班级中多 数学生家有买房、装修的经历,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教师以自己买房为导入。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房子的平 面格局图。然后出示简单的装修设计图,接着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设计,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 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三、走近数学,体现数学的可探性

  情境中必须蕴涵数学问题或思想,而探究是数学 的生命,数学教学应该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制 造探究的环境,提供探究的机会。
  
  案例四:《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课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 来当一回学生,现在,请你们出题给老师做,写出一个 你想写的多位数,并计算一下这个数是不是能被3整 除,然后报出你写的多位数,老师不需要动笔就能判断 你写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同学们相信吗?”谁先来考 考老师……经过几次试验,学生被老师的“快速抢答” 吸引住了,学生眼里充满疑惑,心想:老师到底用了什 么绝招呢?于是一种急于揭谜的心理油然而生,这样, 学生的一股创新探究的火花被激发出来,在老师的引 导下,他们沉浸在这种浓烈的探究活动之中,加深了对 知识的认识,这些富有挑战性、可探性的情境,使学生 获得了探索知识的方法,深化了认知,促进了思考,体 验到了创新的乐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 极参与活动,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 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 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数学教学情境发挥积极的 作用,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数学情境是产生数学概念,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背景、前提、基础和条件.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
随着国内公路工程建设日臻完善,公路的日常运营、养护逐渐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问题出发,重点分析了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养护物资动态仓储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为我国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机房的四大应用场景,提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着重介绍了FusionModule800和FusionModule2000两种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十三五"期
随着智慧交通时代的到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硬件资源,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分析需求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公众高速出行需求的飞速增长,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显。如何科学地管理调度道路资源,保证道路安全保障,及时地为公众出行提
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出其他一些好题,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数学家们总是不满足于某些问题具体结果或结论的获得。并总是希望能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而后者不仅直接导致了对于严格的逻辑证明的寻求。也促使着数学家进一步开展数学研究,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性,下面我们以一道高中抛物线问题为例进行拓展研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
随着联网收费路段的不断增多,联网收费的范围不断扩大,车道系统和收赞便携机系统不断增多,安装在读写器中的密钥卡(PSAM卡)非法使用甚至流失的风险明显增大,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