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义问题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缺了“正义”二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脊梁骨是不可能被撑起的。“正义”二字在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虽然没有断过,但人们看待正义的视角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变化。
关键词:正义 柏拉图 理想国 视角
一、视角本身的分析
1.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世间之大,不见边际。但从人生存的角度看,生命都是当下的,世间之小,近在眼前。人的文化从人开始,依照逻辑和非逻辑的形式展开,而文字的诞生便记录了生命的种种。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的,文字不是事物本身,这必将导致文字无法精确定义事物本身。但好在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并非都需要精确到毫秒才可以展开。
2.站在思想的角度来看,世间种种凡被定义的,必将是狭隘的。但这不影响人去发展被定义的世界游戏。任何事物的问题,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站在我们人的角度就会疑惑为什么太阳会从东而升从西而落,但站在太阳本身的角度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或者即使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对太阳本身亦不是问题。再比如说战争,战争最大的矛盾就是和平,站在战争的角度看,战争才是最大的和谐运动模式。很多人一定会不同意事物本身是没有矛盾的这种说法,因为从模糊的角度来讲,事物本身是有问题的。但如果细细的去品味,任何所谓事物本身的矛盾,其实早已经不是事物本身的视角了。如果从模糊的角度来看,事物本身存在问题也是完全可以,因为这样的说法和之前的任何事物本身没有矛盾的视角已经不同了。
二、基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正义分析
1.同样我们讨论正义的问题,必然要牵涉到各种视角。以《理想国》为视角来描述的正义来看,则正义太过于“理想化”和“浪漫”色彩。理想國的正义建立再一切假设之上,这也使得理想只能永远是理想。柏拉图以城邦为切入点,来阐述正义,其认为城邦的建立的原动力来源于需求,那么正义也必将从需求中衍生。理想国的正义把人的可塑性降到单一的分工形式。不仅如此,比如其中从教育角度来看,城邦内任何有功能的人都将接受善意式谎言的教育。人性的七情六欲只剩“善”的一面。如果理想国真的存在,那么国内的人必将是长生不老的,因为肉欲站在柏拉图的角度是恶的,那人类的诞生必将终止。柏拉图式的城邦内,不允许悲的存在,如果“理想国”在中国,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将被打入“恶”的无间地狱。沙场上战士悲壮豪言,爱国诗人的悲情壮语,《诗经》中“无思邪”式的纯纯的男女之情也都将被打入冷宫。即使在西方也一样,如果理想国真出现在西方,那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将在焚书坑悲中幻灭。那么“悲”又从何来?
2.在柏拉图看来,诸多东西都是具备善恶。比如文中有一段描述城邦的保卫者:“关于金银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们,他们已经从神明处得到了藏在心灵深处的金银,他们更不需要人世间的金银。他们不应该把它同世俗的金银混杂在一起,让它受到玷污;因为世俗的金银是罪恶之源,心灵深处的金银才是纯洁的宝贝。”时至今日,对于“钱”这个问题,我们依然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很显然的,世俗的金银本身也是没有善恶的,金银的善恶只体现在使用它们的人的行为上。任何善也好恶也好,正义非正义也好,一旦脱离了人,那么一切也都将不复存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都将有可能产生善恶、正义非正义之举。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脱离了任何人联系,纯粹的物与物之间来谈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而把人的罪恶嫁祸给物,这显然是非常不妥的,这也是不正义的。不管是金银还是其他货币的发展与自然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性,但与正义与否是没有联系的。
3.《理想国》中提到:在一个有序的、以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目的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糕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不到正义。前者是幸福的,这点没有什么疑问。但对正义来说,事实上,在最糟糕的城邦里才最有可能也是最容易找到正义。
4.智慧一词本应该是包罗万象的,但在柏拉图眼中智慧却又有了大小之分,阶级之分。农业、木业等知识在其眼中根本不配用智慧二字,而只有治国之智才能用智慧一词。人在自己无限思维之中,打上一道道界限烙印之后,其思维和行为必然表现出这种痕迹。“柏博士”眼中,本是好端端的一个人,却被无形中拷上了三六九等的枷锁,这真是如此正义之事。假使几经轮回之后如果柏拉图能遇见马克思那应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5.柏拉图是大智者,但终究还是没能摆脱神授旨意的思想。倘若天犯了错,那正义之剑便要指向天,可惜他没有这样的勇气,而是美化了神。如果神真是完美的,那盘古为何劈开这一斧,这一斧子劈出了善恶、正邪、是非呢!或者上帝又为何造了人?难道是神闲的无聊开的一个玩笑吗?真正的正义应该开天辟地,神不过是完美化了的人或者未知的物,他们的存在与否是无所谓的,天地间一切存在必将接受正义的审判。
6.如果把《理想国》放在政治的立场看正义,那么这样的正义已经有不少历史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是如何的了。以史来看,正义的表现都在时刻的变化着,在敬天地、敬鬼神的年代,如果有为违天地那是天大的不正义,会被世人所唾弃或处于极刑。皇权神授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如若不死便是大不义。这在今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纲常伦理。以今日之视角看待古往之事,大多都是不义之举,或许未来之视角看待当下之事亦是不正义居多。
7.讲到正义不得不提下“墨家精神”。兼爱非攻,兼爱笼统的说就是博爱,非攻广义的讲可以是不行诸恶。墨家思想,只有兼爱才能非攻。仅此四个字远胜于柏拉图式《理想国》之正义。但可惜的是,其命运与《理想国》一样都只是理想。虽然墨家精神的兼爱式正义没有完全得到奉行,但其中却衍生出另一种正义之举——侠之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保留在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了几千年,它是生生不息的。看过武侠小说的人,曾经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影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快意斩恩仇式的江湖是没了,但扶个老奶奶过马路的事如今我们这个时代还是常有的事。 三、非正义、非经典的角度进行反思
1.可惜的是,为何世间大多这些经典式的正义为何都成了理想。我想应该是正义被带上了高帽离人都远了吧。如果把正义挂墙上供奉起来,那正义是否会保佑你呢?
2.如果我们站在“不正义”的视角的来看:纵观当今,“资本”被灌上了恶的性质,仇富之事屡见不鲜、对于财富的偏见可见一斑。但又有没人想过,如此凶横猛兽般的恶,却无处不充斥着;反观那正义呢?“资本”的恶为何会如此大行其道,因为它不“经典”。它融入我们生命之中了。今天的社会如果没有钱,可能连饭都吃不起,生存的保障需要资本这道保险杠。对于想活的人,没有“经典”人还可以活,但没有资本却不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种田园式的生活早已被资本吞没。如果把经典都从天上请下来,或许能实现真正的正义之邦。
四、以“心”的角度把握正义
1.道不离人,人却离道。正义亦是如此,世间永恒不变的是变。对于永远变化着的正义表象,不知道正义是什么。但人可以做的是管好自己,这一点与柏拉图的思路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保持好一颗平常心,但平常心却非常心。人世间勾人心魄的事情太多,而要在这万恶的大染缸里出淤泥而不染,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何等的勇气。
2.正义因人而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正义。天地之间这股浩然正气从来不会消失。人之初,如若是性本善,则不忘初心即是正义。
3.从言语文字的角度来讲,正义二字的理解非常简单就是弃恶从善。道理很简单,行动却艰难。如今社会,我们遇到一点事情,多数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钱了事,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最可怕的是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拿句玩笑话来说“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的套路”。人人都在套路中,唯独缺了一点真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完一处,又一处。从善之心虽说艰难,但也可以不艰难。一个善良正义的人最重要的是知,是要明辨是非。因为正义和善良是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邪不胜正就是这个道理!在把套路作为理所当然的事的环境里,选择套路还是真心都在于自身。
4.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正义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需要气量和心胸,更是一种智慧。因为我们经常处于一种颠倒流离的状态而不自知。因为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的好事不乐意做,想做大好事,而一些小的坏事无所谓做了又如何的态度。殊不知,这种心就是非正义之举。那什么又是大呢?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太多人不明白“大”的含义,所以说需要气量和心胸去施舍那一点点正义感,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心胸大、气量大反而不舍得一点点心胸和气量去做一件“小善”,都留着做“大好事”。这都是因为我们无知的心在作怪,缺乏平等心的智慧。
5.什么又是平等心?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如果你手头有一条细线,用力往两边扯,如果你一用力,扯断了,那我们该责备这个断点吗?如果这样,你再拿起断成两段的其中一段,继续往两边扯,再用力,绳子还是断了。你发现了吗?绳子的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断,对于绳子来说它本身是平等的,用禅的话来说,断点断的不是绳子而是我们的心!
6.正义之行既简单又困难。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来评价这件事。现在社会大多数人只看表象,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不过这些现象表面上来看无非就是名利与道德问题。但如果有在这些现象更深入一层了解就会发现就是人心的贪、嗔、痴、疑、慢在作怪。我们现在人大多数人讨论问题无非是围绕着事物利弊来思考,而几乎不从我们自身的内心出发去看问题。很多人会说就事论事,这一定是没错,但绝大部分人是没有理解就事论事的真正的意义的!就事论事解释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特性来评价是非得失。那么,我们具体实践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正义之举?比方说,涉及自身的利益的问题,你能无贪欲来就事论事吗,还是被利益左右而评价它;一件让你失去冷静的事,你能无嗔念来就事论事吗,还是让你的脾气来评价它;对于你喜爱的事物,你能放下喜爱之心来评价吗;一件你看不上的小事,能放下傲慢之心来就事论事吗?
五、结语
我个人一直认为正义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它是容不得瑕疵的。对于这个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外界的评价很多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对于自身我们还是能把握的。春夏秋冬,冷暖自知。对于一件正义的事,我们是带有功利心去做它还是看它,这个只有我们心中自己清楚。我们社会发展了,对事物的包容性强了、丰富了,这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正义和道德问题是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主心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如果缺了这块主心骨,那是非常可怕的!禽兽与人最大的区别还不是四肢的灵活度和大脑进化程度,而是是否具有正义和道德的区别。一个四肢灵活,大脑高度进化的人,如果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感,那比禽兽不知道要可怕多少倍。正义还是要从内心做起,放下外界的偏见,净化内心的执见。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包利民著,《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聂敏里.《理想国》中柏拉图论大字的正义和小字的正义的一致性[J].外国哲学,2010.
[5]《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关键词:正义 柏拉图 理想国 视角
一、视角本身的分析
1.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世间之大,不见边际。但从人生存的角度看,生命都是当下的,世间之小,近在眼前。人的文化从人开始,依照逻辑和非逻辑的形式展开,而文字的诞生便记录了生命的种种。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的,文字不是事物本身,这必将导致文字无法精确定义事物本身。但好在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并非都需要精确到毫秒才可以展开。
2.站在思想的角度来看,世间种种凡被定义的,必将是狭隘的。但这不影响人去发展被定义的世界游戏。任何事物的问题,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站在我们人的角度就会疑惑为什么太阳会从东而升从西而落,但站在太阳本身的角度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或者即使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对太阳本身亦不是问题。再比如说战争,战争最大的矛盾就是和平,站在战争的角度看,战争才是最大的和谐运动模式。很多人一定会不同意事物本身是没有矛盾的这种说法,因为从模糊的角度来讲,事物本身是有问题的。但如果细细的去品味,任何所谓事物本身的矛盾,其实早已经不是事物本身的视角了。如果从模糊的角度来看,事物本身存在问题也是完全可以,因为这样的说法和之前的任何事物本身没有矛盾的视角已经不同了。
二、基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正义分析
1.同样我们讨论正义的问题,必然要牵涉到各种视角。以《理想国》为视角来描述的正义来看,则正义太过于“理想化”和“浪漫”色彩。理想國的正义建立再一切假设之上,这也使得理想只能永远是理想。柏拉图以城邦为切入点,来阐述正义,其认为城邦的建立的原动力来源于需求,那么正义也必将从需求中衍生。理想国的正义把人的可塑性降到单一的分工形式。不仅如此,比如其中从教育角度来看,城邦内任何有功能的人都将接受善意式谎言的教育。人性的七情六欲只剩“善”的一面。如果理想国真的存在,那么国内的人必将是长生不老的,因为肉欲站在柏拉图的角度是恶的,那人类的诞生必将终止。柏拉图式的城邦内,不允许悲的存在,如果“理想国”在中国,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将被打入“恶”的无间地狱。沙场上战士悲壮豪言,爱国诗人的悲情壮语,《诗经》中“无思邪”式的纯纯的男女之情也都将被打入冷宫。即使在西方也一样,如果理想国真出现在西方,那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将在焚书坑悲中幻灭。那么“悲”又从何来?
2.在柏拉图看来,诸多东西都是具备善恶。比如文中有一段描述城邦的保卫者:“关于金银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们,他们已经从神明处得到了藏在心灵深处的金银,他们更不需要人世间的金银。他们不应该把它同世俗的金银混杂在一起,让它受到玷污;因为世俗的金银是罪恶之源,心灵深处的金银才是纯洁的宝贝。”时至今日,对于“钱”这个问题,我们依然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很显然的,世俗的金银本身也是没有善恶的,金银的善恶只体现在使用它们的人的行为上。任何善也好恶也好,正义非正义也好,一旦脱离了人,那么一切也都将不复存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都将有可能产生善恶、正义非正义之举。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脱离了任何人联系,纯粹的物与物之间来谈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而把人的罪恶嫁祸给物,这显然是非常不妥的,这也是不正义的。不管是金银还是其他货币的发展与自然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性,但与正义与否是没有联系的。
3.《理想国》中提到:在一个有序的、以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目的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糕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不到正义。前者是幸福的,这点没有什么疑问。但对正义来说,事实上,在最糟糕的城邦里才最有可能也是最容易找到正义。
4.智慧一词本应该是包罗万象的,但在柏拉图眼中智慧却又有了大小之分,阶级之分。农业、木业等知识在其眼中根本不配用智慧二字,而只有治国之智才能用智慧一词。人在自己无限思维之中,打上一道道界限烙印之后,其思维和行为必然表现出这种痕迹。“柏博士”眼中,本是好端端的一个人,却被无形中拷上了三六九等的枷锁,这真是如此正义之事。假使几经轮回之后如果柏拉图能遇见马克思那应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5.柏拉图是大智者,但终究还是没能摆脱神授旨意的思想。倘若天犯了错,那正义之剑便要指向天,可惜他没有这样的勇气,而是美化了神。如果神真是完美的,那盘古为何劈开这一斧,这一斧子劈出了善恶、正邪、是非呢!或者上帝又为何造了人?难道是神闲的无聊开的一个玩笑吗?真正的正义应该开天辟地,神不过是完美化了的人或者未知的物,他们的存在与否是无所谓的,天地间一切存在必将接受正义的审判。
6.如果把《理想国》放在政治的立场看正义,那么这样的正义已经有不少历史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是如何的了。以史来看,正义的表现都在时刻的变化着,在敬天地、敬鬼神的年代,如果有为违天地那是天大的不正义,会被世人所唾弃或处于极刑。皇权神授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如若不死便是大不义。这在今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纲常伦理。以今日之视角看待古往之事,大多都是不义之举,或许未来之视角看待当下之事亦是不正义居多。
7.讲到正义不得不提下“墨家精神”。兼爱非攻,兼爱笼统的说就是博爱,非攻广义的讲可以是不行诸恶。墨家思想,只有兼爱才能非攻。仅此四个字远胜于柏拉图式《理想国》之正义。但可惜的是,其命运与《理想国》一样都只是理想。虽然墨家精神的兼爱式正义没有完全得到奉行,但其中却衍生出另一种正义之举——侠之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保留在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了几千年,它是生生不息的。看过武侠小说的人,曾经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影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快意斩恩仇式的江湖是没了,但扶个老奶奶过马路的事如今我们这个时代还是常有的事。 三、非正义、非经典的角度进行反思
1.可惜的是,为何世间大多这些经典式的正义为何都成了理想。我想应该是正义被带上了高帽离人都远了吧。如果把正义挂墙上供奉起来,那正义是否会保佑你呢?
2.如果我们站在“不正义”的视角的来看:纵观当今,“资本”被灌上了恶的性质,仇富之事屡见不鲜、对于财富的偏见可见一斑。但又有没人想过,如此凶横猛兽般的恶,却无处不充斥着;反观那正义呢?“资本”的恶为何会如此大行其道,因为它不“经典”。它融入我们生命之中了。今天的社会如果没有钱,可能连饭都吃不起,生存的保障需要资本这道保险杠。对于想活的人,没有“经典”人还可以活,但没有资本却不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种田园式的生活早已被资本吞没。如果把经典都从天上请下来,或许能实现真正的正义之邦。
四、以“心”的角度把握正义
1.道不离人,人却离道。正义亦是如此,世间永恒不变的是变。对于永远变化着的正义表象,不知道正义是什么。但人可以做的是管好自己,这一点与柏拉图的思路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保持好一颗平常心,但平常心却非常心。人世间勾人心魄的事情太多,而要在这万恶的大染缸里出淤泥而不染,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何等的勇气。
2.正义因人而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正义。天地之间这股浩然正气从来不会消失。人之初,如若是性本善,则不忘初心即是正义。
3.从言语文字的角度来讲,正义二字的理解非常简单就是弃恶从善。道理很简单,行动却艰难。如今社会,我们遇到一点事情,多数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钱了事,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最可怕的是这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拿句玩笑话来说“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的套路”。人人都在套路中,唯独缺了一点真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完一处,又一处。从善之心虽说艰难,但也可以不艰难。一个善良正义的人最重要的是知,是要明辨是非。因为正义和善良是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邪不胜正就是这个道理!在把套路作为理所当然的事的环境里,选择套路还是真心都在于自身。
4.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正义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需要气量和心胸,更是一种智慧。因为我们经常处于一种颠倒流离的状态而不自知。因为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的好事不乐意做,想做大好事,而一些小的坏事无所谓做了又如何的态度。殊不知,这种心就是非正义之举。那什么又是大呢?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太多人不明白“大”的含义,所以说需要气量和心胸去施舍那一点点正义感,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心胸大、气量大反而不舍得一点点心胸和气量去做一件“小善”,都留着做“大好事”。这都是因为我们无知的心在作怪,缺乏平等心的智慧。
5.什么又是平等心?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如果你手头有一条细线,用力往两边扯,如果你一用力,扯断了,那我们该责备这个断点吗?如果这样,你再拿起断成两段的其中一段,继续往两边扯,再用力,绳子还是断了。你发现了吗?绳子的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断,对于绳子来说它本身是平等的,用禅的话来说,断点断的不是绳子而是我们的心!
6.正义之行既简单又困难。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来评价这件事。现在社会大多数人只看表象,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不过这些现象表面上来看无非就是名利与道德问题。但如果有在这些现象更深入一层了解就会发现就是人心的贪、嗔、痴、疑、慢在作怪。我们现在人大多数人讨论问题无非是围绕着事物利弊来思考,而几乎不从我们自身的内心出发去看问题。很多人会说就事论事,这一定是没错,但绝大部分人是没有理解就事论事的真正的意义的!就事论事解释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特性来评价是非得失。那么,我们具体实践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正义之举?比方说,涉及自身的利益的问题,你能无贪欲来就事论事吗,还是被利益左右而评价它;一件让你失去冷静的事,你能无嗔念来就事论事吗,还是让你的脾气来评价它;对于你喜爱的事物,你能放下喜爱之心来评价吗;一件你看不上的小事,能放下傲慢之心来就事论事吗?
五、结语
我个人一直认为正义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它是容不得瑕疵的。对于这个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外界的评价很多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对于自身我们还是能把握的。春夏秋冬,冷暖自知。对于一件正义的事,我们是带有功利心去做它还是看它,这个只有我们心中自己清楚。我们社会发展了,对事物的包容性强了、丰富了,这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正义和道德问题是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主心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如果缺了这块主心骨,那是非常可怕的!禽兽与人最大的区别还不是四肢的灵活度和大脑进化程度,而是是否具有正义和道德的区别。一个四肢灵活,大脑高度进化的人,如果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感,那比禽兽不知道要可怕多少倍。正义还是要从内心做起,放下外界的偏见,净化内心的执见。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包利民著,《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聂敏里.《理想国》中柏拉图论大字的正义和小字的正义的一致性[J].外国哲学,2010.
[5]《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