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与构成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生活中,平面艺术的线条往往淹没在各种形状的面中。所以摄影作品中的线是通过摄影者的观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发现线,便发现了造型艺术的主要元素。苗新苗的摄影非常注重线条所构成的形式感,如拱桥与水面反射所形成的圆线,构成了如中国传统团扇般的画面;而花茎所形成的一道道竖线陪衬着娇艳的花朵,似乎隐喻着生命的成长、兴盛与凋谢的规律。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安徽省宣城市召开。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代表中国摄协作工作会报告,她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摄协2015年所做的工作,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报告指出,今年中国摄协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
超大变焦比镜头  佳能长焦数码相机一直拥有很不错的口碑,本年度新产品SX60 HS更是刷新了变焦比的纪录。与前代产品SX50 HS相比,SX60 HS的广角端从24mm扩展到21mm,长焦端从1200mm提升至1365mm,最大光圈则依然保持在F3.4-6.5。从风景到人像,再到远方的飞鸟,只需要一台SX60 HS即可囊括这所有的场景。  我们知道抖动是影响画面清晰度的大敌。特别是对长焦相机来说,
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中地位。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美好祝愿。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盼的就是丰收时那一刻的喜上眉梢。摄影师原文成以风光摄影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展现了高粱红、谷满仓、粮食堆积如山的农业丰收景象。
如果你热爱风光摄影,那么日落是一定不能错过的拍摄时机。但何时拍摄是一门学问,特别是对于本身成像能力有限的手机来说。此外,适当的裁切和后期制作也能让你的照片更为精彩。  日出和日落是风光摄影爱好者的黄金拍摄时间,但这一时间也极为宽泛。以日落为例,我们建议你从太阳还没开始落山时就进行选景试拍,然后在日落的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光线的变化,找到一个光线最优美、画面最简洁的瞬间。这时,即使一台手机也能拍出精彩
随着佳能EF11-24mm f/4L USM的推出,超广角的极限被推进到了11mm。此外,适马已有了12mm镜头,腾龙带有防抖的15mm镜头,甚至奥林巴斯都推出了等效14mm的超广角镜头。颠覆性的焦距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体验?就让我们用5000万像素级别的单反机身,对它们进行一次实力检测。
我们可以把风光摄影的拍摄步骤分为四步:取景、对焦、测光、曝光,取景就是画面的构图,构图好了开始对焦(见上月风光摄影的对焦技巧),测光就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曝光参数,而曝光就是按下快门即可。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掌握下面所讲的三个拍摄方法,人人都能掌握风光摄影的曝光技巧。  正确的测光方法吹动的蓝天 卢明娥 摄使用光圈优先向中曝光,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I镜头EF16-35mm 1
神秘的青藏高原是摄影人的圣地,雪山白云、民居寺庙、虔诚的朝拜者……无一不是摄影人追寻的拍摄题材。江苏摄影家陆平不断寻觅着青藏高原的个性化景象,找寻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性画面,他所拍摄的这组高原娃作品真切自然,不仅记录下高原孩子们的天真质朴的神态,更精准地提炼出高原地区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凸显了影像的延伸性。
早在E-P1发布之初,奥林巴斯就发布了一款17mm 1:2.8镜头,其视野等效全幅相机的34mm,与经典的35mm的视野非常接近,体积非常小巧,是一枚超薄镜头(俗称“饼干头”),因此颇受关注。但这枚镜头有着明显的缺点,它对焦速度慢、对焦噪声大,这些都使其不适合快速捕捉。由于光圈不够大,成像质量也谈不上特别出色,因此爱好者要求出新版镜头的呼声很高。  体积适中,便携依旧  直到2012年末,奥林巴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了色彩管理知识,还需要利用专业的色彩管理设备才能实现真正的色彩管理。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校色仪品牌和型号,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校色仪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品牌选择  首先,我们在选择时要对校色仪的厂商和品牌有所了解。在色彩管理设备领域,品牌并不多,大多是历史悠久而且在工业领域建树丰厚的大厂商,但是不同厂商在产品的专业度、精准度以及执行标准是不同的。首先,我们推荐的品牌是
光影与色彩是摄影的关键,光线的选择具有突出重点、勾勒形象、强化氛围、表达意蕴等作用,同时,光影与色彩也密切相关,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色温,也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周巧平对于用光与色彩的控制非常娴熟,尤其是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能够起到既丰富又简洁的视觉艺术效果。  拍攝贴士  用白平衡发挥个性色彩  白平衡对每位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经常调整白平衡的摄影者却并不多。我们知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