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约束子结构柱的整体框架多尺度抗火混合模拟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传统构件抗火试验无法反映周围构件的约束作用,而整体结构火灾试验成本高、通用性差、对设备要求较高等缺点,抗火混合试验则可以兼顾上述2种方法的优点,力求与整体结构火灾试验结果保持一致.本文以四层四跨平面混凝土框架为研究对象,将边界条件简化,采用数值方式模拟试验子结构柱,基于ABAQUS分别建立多尺度框架、传统受火柱模型和混合模拟模型,试验子结构分别为约束中柱和边柱,同时将分割界面延伸至上层柱中点及两侧梁反弯点,更好地反映试验子结构的约束条件.比较了3种模型的局部受火柱柱顶的高温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传统受火柱模型耐火极限相对偏低,对于构件抗火设计偏于保守;混合模拟模型与多尺度框架的耐火极限相对偏高,耐火极限结果更为精确;2种模型局部受火柱的温度、轴力、轴向变形和侧向变形等曲线均较为相似,证实混合模拟模型能够达到与多尺度框架同样的精度,从而证实了抗火混合试验用于抗火性能分析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对结构关键部位开展定期或连续应变监测,从而判断结构是否过载或损伤,是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突破结构传统应变监测方法布线量大、安装维护费用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提出RFID应变无线传感技术,实现无源、非接触式的无线应变测量.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基本原理,包括其主要硬件组成及负载调制数据无线传输方法.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三个方面:传感器设计思路、传感器工作频段以及有无芯片对RFID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了各类RFID应变传感器关键设计思路、技术难点,阐述了各自优缺点及应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本文依据第一时间在灾区获取的震害调查资料,概述了震区农村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构造特点,分别介绍了土木结构、砖混结构以及其他附属结构的震害现象,并对相应的震害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总结本次地震中各类房屋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房屋抗震能力的建议.
文中基于大阪盆地强震记录,分离S波和盆地次生波,采用传统谱比法和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二者的放大与盆地深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大阪盆地S波放大和盆地深度在短周期部分(0.1~0.5 s)相关性较强,长周期部分(1.0~3.0 s)则基本不相关;盆地次生波在短周期和长周期均表现很强的深度相关性;(2)在短周期部分,大阪盆地内S波的放大明显大于次生波的放大,在长周期部分,次生波的放大随着盆地深度增加逐渐接近S波放大,当盆地深度大于1200 m,次生波的放大高于S波的放大.(3)不同位置震源引起的盆地内S波和次
城市建筑群地震倒塌情境可视化对震前救援演习与救援预案制定、震后救灾效率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市建筑群地震倒塌情境可视化方法,重点针对倒塌建筑的动态可视化开展研究,包括:(1)基于历史震害资料,归纳总结了城市建筑可能发生的5种典型倒塌类型,并提出了倒塌建筑运动轨迹数据映射方法;(2)基于OpenSceneGraph的粒子系统提出了倒塌建筑的烟尘效果可视化方法.基于上述研究,以深圳宝安区为例开展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可视化方法可以实现城市建筑群地震倒塌情境的高真实感可
山火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严重危害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引发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山火预警研究方面,随着卫星网络不断成熟,借助遥感影像,选取预警指标,建立准确的预警模型,可构建完善的山火预警平台.文章分析2001-2009年历史火点数据,选取植被类型、绿度指数、高程、坡度、坡向和月份6个预警指标,利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预警模型,对某示范架空线路沿线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山火预警等级可视化地图.实现科学预测易发生森林火灾事故的地理位置,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本文以1993-2012年发生于中国大陆地区的156次破坏性地震为样本数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地震人员死亡预测模型以及其所采用的主要参数指标,从参数易获取性和预测精度二者均优的角度出发,采用划分地理区域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优选和组合,确定了一种以建筑物破坏面积、倒塌率、震中烈度、受灾人数为主要参数指标的人员死亡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国建筑物抗震能力指数作为修正参数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通过2013年至2019年的实际震例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文中提出的地震人员死亡模型的可靠性.
为了揭示由薄壁钢骨架和轻质混凝土组合而成的轻质楼板受火后剩余承载性能,以便对该楼板的火灾后修复提供参考依据,对5块简支内置钢骨架-预制轻集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在标准升温火灾后的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楼板在火灾损伤后仍具有较高的剩余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其主要影响参数不仅包括组合楼板的构造特征,而且还需考虑受火时的荷载分布及荷载值的综合影响.内置Y2型内骨架的试件较内置Y1型内骨架的试件,其受火后刚度和极限荷载均分别提高87.7%和82.2%;受火时承担全域均布荷载的试件较承担局域分布荷载的
寒冷地区的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经电化学除氯(ECE)提升其耐久性后仍将遭受冻融循环的环境作用.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电化学除氯后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除氯时间、粉煤灰掺量、外加剂等因素对混凝土冻融损伤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电化学除氯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因素的影响,建立电化学除氯钢筋混凝土冻融损伤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各试件呈现较明显的冻融损伤增大趋势;达200次冻融循环作用时,对比未除氯混凝土,除氯7 d、14 d的混凝土试件损伤层发展迅速,电化学除氯28 d的混凝土试件劣化最
为了解决斜拉桥低矮边墩的横向抗震难题,提出了采用X形钢挡块+活动球钢支座的准隔震约束体系.首先采用实体有限元对X形钢挡块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试验和解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为准隔震约束体系的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然后根据推倒分析提出了低矮边墩的位移损伤指标;最后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固定、活动和准隔震3种体系对斜拉桥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X形钢挡块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表明:低矮排架墩的位移延性能力介于1.0~2.0之间,宜作为弹性构件进行抗震设计;横向固定体系会导致低矮边墩出现3.0以上的位
在地震灾害事件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的破坏程度不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不同,掌握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的数量有利于做好地震风险管理.本文以怀来县城为例,采用监督分类中决策树(CART)分类法、随机森林(Random Trees)分类法对建筑物群进行了分类,并与实际调查及目视解译结合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监督分类的两种分类方法均可用于城镇建筑物群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