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褶皱思想的城中村街巷空间更新调查解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褶皱思想,以厦门城中村钟宅为例,从中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其街巷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在围合性、连续性和复杂性三方面,不同褶皱形态的街巷与其位置、功能和空间品质的关系,得出了不同街巷的更新需求程度。同时还发现了褶皱元素在街巷空间中的分布规律,提出了褶皱元素的更新策略建议。
  关键词:褶皱思想;城中村;更新;街巷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3-0056-65 收稿日期:2018-12-30
  1  引言
  1.1  社会背景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规划正在经历从“简单增量”到“存量优化”的转变过程,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及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这迫使城市发展要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安排新城开发与旧城更新的时序,将增量扩张与存量优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往的大拆大建等问题,都将在这一进程中得到纠正和改进。
  其中,存量优化的重点内容是城中村更新,它将是我国现阶段城市更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中村更新是以重新认识城中村存量为起点,是创建联系“昨天、今天、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一步。
  1.2  思想背景
  褶皱的概念是由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于1986年在其著作《褶子:莱布尼茨和巴洛克》(The Fold:Leibniz and the Baroque)中提出,他解释了褶皱形成的原因和构成物质实体的一般褶皱规律。基于这一思想,他率先在建筑设计中展开研究,指出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可以通过褶皱的建筑表皮来完成。后经众多学者开拓创新,褶皱思想逐渐形成理论,主要在建筑、城市空间形态等领域发挥作用。具体来讲,在建筑设计领域,褶皱思想多向建筑表皮渗透,随后扩展到建筑材料的表达;在城市空间领域,从“褶皱美学”的角度,把城市中的环境、建筑、地形、用地看做整体,展现了褶皱在城市空间的表现形式;在空间设计领域,出现了褶皱空间、折叠空间、褶皱界面等概念。
  总之,对褶皱系列的研究,多存在于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设计这样大尺度维度中,而针对具备褶皱性的小尺度街道空间,特别是特定环境中的街巷空间,研究案例还不多。
  1.3  案例背景
  廈门岛内的城中村,大概有40多处,面积约有1200多万平方米。在目前已经采取的“存量优化”行动中,多处于签约、拆迁、确定改造模式等阶段。然而城中村更新,不仅需要宏观把控,也少不了微观的研究。本文借助对厦门钟宅城中村街巷空间的调查解析,结合褶皱思想,思考小尺度空间的城中村街巷更新策略,为城中村空间更新提供具体的参考。
  2  研究范围和内容
  本研究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东临五缘湾,西临高崎机场,南近软件园。随着环岛路拓展段的建成通车,环东海域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的改善,为东部建设的启动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小学路、火炬路等街道。总面积约为82.34公顷,如图1所示。
  钟宅村街巷作为“城中村”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有着商业、交流休憩、交通出行等多重功能。掌握街巷空间的类型及特征,合理配置街巷设施和提高街巷的品质是城中村小尺度空间更新的重要内容。从褶皱角度出发,对钟宅村的街巷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更新策略。
  3  钟宅村街巷空间解析
  对钟宅街巷空间的褶皱性解析可以分为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中观层面主要是指街巷整体形态的褶皱,作用是了解不同类型街巷的褶皱性特征;微观层面则是指街巷内部空间的褶皱,其作用是了解形成褶皱空间的具体元素和分布特征,进而为优化街巷空间提供依据。
  3.1  中观层面的解析
  3.1.1  褶皱街巷的分类
  街巷具有的属性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结合褶皱思想,按照街巷具有的褶皱性,以其线型作为划分依据,把钟宅的街巷归纳为3种类型:平行直线型、角度折线型和曲线型。
  平行直线型街道的线型保持笔直,轴线感强烈,褶皱感主要由两侧的建构筑物形成,多为城中村的主要街道。角度折线型街道的线型为直线,但会在某处发生方向上的变化,这是通过两侧建筑立面的移动而形成。其发生变化的角度越大,褶皱感越明显。在方向发生变化的地方常常形成节点空间。曲线型街道的线型为弧线,褶皱感强烈,街巷空间变化丰富,在任何一处都可能出现节点空间,多为城中村的主要道路。
  3.1.2  褶皱街巷的分析因子
  研究选取围合性、连续性和复杂性三个主要因子对不同类型街巷空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得出不同褶皱类型的街巷被更新设计的需求强度。
  其一,围合性。是指由街巷两边的建构筑物围合形成的空间属性,主要借用芦原义信的D/H比值作为衡量空间围合性的标准(D为街巷宽度,H为沿街建筑高度)。当D/H<1时,街巷的空间围合性强,空间的氛围压抑。当D/H>1时,街巷的围合性开始变弱,广场感增强。当D/H=1时,街道的空间尺度较为宜人。
  其二,连续性。对于街巷空间而言,两侧建筑物断开的数量(K)、断口处建筑外墙高度(H)和建筑墙体纵向缺口宽度(W)影响着街巷的连续性,可用公式W/H=[w/h(l)+w/h(2)+w/h(3)+…w/h(k)]/K计算。当W/H<1时,街巷空间的连续性较好。当W/H=1时,空间处于平衡状态。当W/H>1时,空间的连续性较差。对连续性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街巷与位置的关系,以及不同位置的街巷所具备的不同特征。
  其三,复杂性。街巷的复杂性主要是指街巷的综合变化程度,这直接影响着人对街巷的喜好程度。环境心理学研究认为:环境变化会引起人的注意。适当的变化可以唤起人的关注和喜爱,过少或过度的变化则会使人产生迷茫和烦躁。调查研究主要从褶皱元素的数量,褶皱表现的程度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包括附属设施、整洁度,人流量,路面起伏及统一性。最终分析结果可以归纳为A(复杂性过强,变化过多,人的心理受到不好的影响)、B(复杂性适宜,人的喜好性最好)和C(复杂性较弱,不易引起人的关注)三级。   3.1.3  平行直线型街巷的解析
  调查选取6条不同位置和功能的平行直线型街巷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性”,即围合性、连续性和复杂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a.连续性和位置有关,外围道路的连续性较差,内部的道路连续性很强。b.围合感和位置有关,外围道路空间围合感易丧失,内部道路空间紧迫感强。c.复杂性和位置有关,外围街巷复杂性弱,内部街巷复杂性强,如图2、表1所示。
  3.1.4  角度折线型街巷的解析
  调查选取9条具有角度折线特征的街巷进行研究,除了对“三性”进行分析外,还着重对折角处空间进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a.靠近出人口处折角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没有形成视觉吸引点。商业性街巷折角处利用情况普遍差于生活性街巷。b.围合性和连续性均和位置有关,外围的街道的围合性较好,连续性适中。内部街巷空间有较强的紧迫感,连续性较好。c.复杂性和街道主要功能有关,商业性越强的街道,复杂程度越大,则褶皱元素叠加越多。而生活性越强的街道,复杂程度越适中。对于纯交通性的外围街道,则复杂性适中,让人满意,如图3、表2所示。
  3.1.5  曲线型街巷的解析
  调查选取6条具有曲线性质的街巷作为调查对象,除了对“三性”进行分析,还重点对空间形象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a.空间形象与街巷功能有关,生活功能的街巷空间形象简单,有节点空间的生成。商业功能的街巷空间形象较为杂乱,重点不突出,也不易形成有记忆的节点空间。b.围合性和连续性都与街道功能无关。c.复杂性与街巷功能有关,商业性质越强烈,其复杂性越强,越让人感觉杂乱,如图4、表3所示。
  3.1.6  小结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钟宅城中村街巷空间的特征,主要与街巷的功能和位置有关。a.街巷的围合性和连续性与其位置的关系更紧密。从三种类型的街道来讲,最弱的都是角度折线型,因此被更新的需求最强烈。而平行直线型与曲线型街道只需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更新。b.复杂性则与街巷的主要功能关系密切。商业性越强的街巷,其复杂性越强,褶皱元素就越多。具体表现为人流量大,地面层次多,空中设施多,建筑风格不统一等。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商业性街巷的褶皱元素,适当做减法。c.对于平行直线型,更新需要重点从两侧建筑的变化人手。对于角度型,更新要重视折角处的处理。对于曲线型则需要在适当地方突出节点空间,如表4所示。
  3.2  微观层面的解析
  基于褶皱思想,钟宅城中村微观层面的解析主要从沿街建筑物、围墙、街巷底面、街巷设施和街巷绿化景观这五方面展开。
  3.2.1  沿街建筑物
  城中村街巷空间主要由两侧建筑围合形成,建筑作为褶皱元素,其细节决定了街巷空间的使用和品质。调查研究从建筑立面、底部空间和建筑附属空间三方面入手,得出相关策略。a.钟宅村外部建筑立面需要进行城市设计引导,保证与整个城市层面的统一,尽量保持其特色。内部建筑由于产权、用地属性等问题,不宜做全部或大部分外观更新,只需要对主要商业街两侧的1-2层建筑立面做统一处理。b.明确建筑底部空间的使用原则。叠退形式建筑物适合出现在公共空间周边,扩大视域范围、丰富空间层次。对于数量众多的悬挑式要保持空间的利用率,而城中村里私搭空间应严格禁止。c.针对商业建筑外的街巷空间,要尽量减小其复杂性。对于住宅外的街巷空间则要保持其整洁性,留出小尺度休闲空间。而对于钟宅村里面的古庙,则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分级更新措施,如图5、图6和表5所示。
  3.2.2  围墙
  除沿街建筑物外,围墙也是城中村街巷空间形成的褶皱元素。不同的围墙既可以界定街巷空间,又可以识别所围合空间的性质。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相关策略,用于指导更新。a.钟宅村围墙主要位于外部。b.内部围墙主要与老住宅结合布置,保持和环境协调。c.外部围墙(除小学围墙)总体设置简单、生硬,與环境不融合,更新应该增强韵律感,加强围墙的可识别性,如表6所示。
  3.2.3  街巷底面
  街巷底面是形成褶皱空间的重要元素,包括地面铺装、台阶与缓坡、抬高与下沉等表现形式。它们可以用来界定空间、明确边界和引导行为。钟宅村街巷空间的底面表现种类较多,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如图7、图8和表7所示。
  3.2.4  街巷设施
  街巷设施属于点状的褶皱元素,它对丰富褶皱空间的功能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钟宅村的街巷设施调查,主要包括休闲设施和环卫生活设施。其中,休闲设施主要集中在公共广场周围,利用率高,但数量稍显不足,而在村内部节点空间则严重缺乏。环卫生活设施的布置则呈现出一种规律,即商业性街道付费设施多,垃圾桶少,环境差。而生活性街巷里,垃圾桶布置越合理,环境越好,生活越便利。公厕只出现在广场周围,数量少。更新时,增加公共空间休闲设施的数量和样式,合理创造内部街巷的休闲设施。缩小商业性街巷垃圾桶的服务半径,丰富生活性街巷的设施种类,增加公厕的数量,提高使用率,如表8所示。
  3.2.5  街巷绿化景观
  街巷绿化景观所形成的褶皱空间具有软质属性,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必然要有绿化景观去中和硬质环境。钟宅村街巷空间绿化景观包括绿地和水体两大部分,调査以点、线、面的形式展开。其中绿地多以点状形式穿插在街巷之间,呈现出无规律、无设计的状态。而水体仅仅在节点空间(澜海宫)附近呈面状铺开,水体环境差。在村外围靠近城市干道的过渡地带,则呈现出大面积的线状绿地。通过分析,提出以下更新策略。a.内部点状绿化,可与地形、古树、设施结合进行设计,可鼓励进行统一的垂直绿化。b.面状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水面治理,周边建筑装饰、附属设施布置等。c.线状绿地是城中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除了保证大尺度的绿地外,也需要在绿地上种植乔木,进行视觉上的遮挡过渡。
  4  街巷空间更新设计
  4.1  大尺度褶皱空间设计
  针对大尺度的空间更新,采用绿化、设施、铺装、台阶和水体的褶皱手法创造全新的公共空间,这可改善原空间水体脏、绿化少、设施杂、空间单调的缺点,如图9所示。
  4.2  小尺度褶皱空间设计
  根据人流热度分析,在生活性街巷中选取易于停滞或者有树木的节点空间,设置休闲设施、种植垂直绿化,采用铺装或利用台阶等褶皱手段,创造适宜的小尺度褶皱空间。例如小游园用台阶来分隔空间,方形空间用底面铺装引导空间,三角空间设置垂直绿化,优化空间环境,如图10所示。
  5  展望
  在“存量优化”的新常态背景下,城市的更新不可避免,但对于城中村,我们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对厦门钟宅城中村的调查过程中,能不断的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他们乐于生活在这里,却苦于不能提高生活质量。此次更新调查研究,就是希望能从细微的角度为他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大规模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设计,丰富城中村的空间更新。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山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多,灾害程度增加,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运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气象、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及时
期刊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简称立陶宛,位于东北欧,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西滨波罗的海,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全国划分为10个县,44个区,92个市,22个镇。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那斯、克莱佩达、首莱、潘涅维日等,立陶宛总面积达65300平方公里,人口350万。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正式成为欧
期刊
2017年12月23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成就,部署了2018年的工作任务。  五年来,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提高到2016年的36.6平方米,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26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显著,累计支持1469万户贫困农户改造了危房,农村生活
期刊
近年来,房产档案作为涉及民生最广的专业档案之一,其社会利用价值不断提升。它不仅在房屋的交易和登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抵押贷款、低保认定、房屋征收、小孩入学、办理户口,等等。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信息档案中心作为成都市房产档案的对外利用服务单位,不断思考和探索,在档案信息查询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方便群众的创新化道路。  一、关于档案信息的查询利用  (一)自助
期刊
摘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是对加快建立现代住房制度的精辟概括,是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现代住房制度;住有所居;房改  中圖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8)01-0028-30收稿日期:2017-12-15  1涵盖
期刊
2019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9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  1月份,各地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据初步测算,4个一
期刊
不动产登记难点解析  自我国各地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凸显出一些难点问题,需要从理论、实践等层面进行探讨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期专题对抵押权登记难点,以及登记错误赔偿模式进行探析。通过这些探讨,希望可以有助于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进程。  摘要:对最高额抵押权中的最高额是指被担保债权的最高限额,而非对抵押物的最大价值额度进行阐释,也对一处不动产上已经有最高额抵押权登记后,
期刊
摘要:成都市温江区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交付使用以及管理过程中,因开发企业资金问题、经营和销售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给政府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和负面影响。通过对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矛盾纠纷;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9138-(2018)01-0050-54收稿日
期刊
摘要:如何做好新时代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管理,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缴存职工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供资金支撑,不断满足职工住房消费资金需求,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住房公积金管理者面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对宜宾市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状况剖析,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资金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期刊
物业维修资金俗称“房屋的养老金”,是专项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在促进物业正常使用、实现物业保值增值、改善业主生活环境、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市物业维修资金制度始建于2002年,到2007年底正式成立市级物业维修资金管理机构——连云港市物业管理中心(隶属于连云港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专项负责市区维修资金归集、核算、使用等管理工作),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