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点睛之石,开创新之花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呼唤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创造精神。创新教育是一项开发人潜能的工程,创造是人的本质特点,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投入这颗点睛之石,激起学生心中的探究欲望,荡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创设良好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对老师有感情,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如“试试看,你准能行!”“你积极举手,真勇敢!”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好趣、好奇、好异,他们对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必须加以保护和鼓励,它蕴藏着极强的创新意识。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教师提问:“课文最后,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往旁边一闪,狼扑了个空,来不及收脚,掉进小溪里淹死了。”还有的说:“狼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时候,猎人枪响了,狼被打死了。”众说纷纭,尽管有的说法很牵强,但是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答案。只有容忍学生出错,才能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启发求同辨异,点燃创新火花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学习的独创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课上,我总是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学生学完文章后,绝大部分学生对狐狸的狡猾、奸诈有了共同的认识。这时我问学生:“就这一课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你对狐狸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此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即展开讨论,随后说出了自己不同的认识。通过训练,学生能做到吸收信息、独立思考、扩散思维、产生新知。
  三、引导推陈出新,激发创新精神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其特点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推陈出新而非墨守陈规。这就要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倡导变向思维。变向思维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它有利于创造新思想、新理论。
  如:在教学《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我让喜欢海滨的学生和喜欢小城的学生自由结组。读课文后,让学生把读懂的内容画到黑板上。顿时,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左边是美丽的海滨,右边是整洁的小城。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两组同学相互查找图画是否有不符合课文内容的地方。学生通过再次读书后发现有些同学将海滨贝壳的数量和颜色画少了,因为书上说:“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有同学发现小城的花画少了,因为书上说:“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感到新鲜而有趣,一节课轻轻松松地便学下来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在兴奋活跃之中,不仅敏捷而且深刻。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想得多、想得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
  四、鼓励争论辩驳——放飞创新翅膀
  美国的华盛顿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辩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发现者、创新者。如《小学语文教师》曾刊载一名优秀教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在了解了文章的中心,理解了“体面”、“只讲体面”的含义,揭示做人道理之后,老师并没满足,接着搞了一个“实话实说”的辩论: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你想做谁?学生的讨论各显风采,各显真我:“花生埋在地里凉快,而苹果、石榴却在枝头遭受风吹雨打”。“苹果、石榴不仅长得好看,也很实用,不是很好吗?他们炫耀是有资本的呀!”“做落花生不符合当前的观念。我们要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长处。”“对,广告宣传不正是注重传扬优点吗?”“但公司招聘,更看重实力,有知识与能力就会被重用,光漂亮也是没有用的。”……停留在话题上的辩论已不仅仅是花生与苹果、石榴了,老师即兴引进话题“通过辩论,你们面对21世纪,应该做怎样的人?”……话题在延续,内涵在深入,学生的阅读反思及创新能力也正得到更好的拓展深入。所以说,“有争论才有独见,有发现才有创新”。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释放出创新教育的活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人普遍具有的素质,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当然,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地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同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形成创新人格,为今后在阅读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引导质疑的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质疑;引导;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与思维过程。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疑问引发  首先,
期刊
摘 要:“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那么怎样做好“读”在阅读中的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①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新课标》及教材要求。②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激发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与培养,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把思维培养放在核心位置。本文从分析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训练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培养;方法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见,思维方式是人
期刊
摘 要:现在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素质普遍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带来的学生难管理、难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师和班主任感到头痛的问题。我从事中职教育十余年,当过三届班主任,真实体味到了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在管理的过程中有过思考,历经探索。现愿将管理、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中职教育;赏识教育;自信;叛逆  有人评价当代的中学生敏感而任性,这有生理年龄和心理
期刊
摘要:在高考复习的紧要关头,语文课却“沦落”到最不受欢迎的地步,这岂不令人深思!高三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淹没在技巧和規律中变得简单机械,它仍需要生动灵活,需要师生保持激情和兴趣。基于此,我们可以从重视阅读背诵、重视交流表达、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等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还原语文课生动丰富的本色。还要科学引导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和重视意识,让他们从心里真正爱上语文。  关键词:高考复习;语文教学;激发兴趣;丰
期刊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即我们常说的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谈几点建议:  一、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个个有成功,人人有成就。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呢?本文以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为例,通过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注重转变学习差生鼓励学习好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均衡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在儿童画创作题材中,科幻画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该部分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所占比例还是较大。学生所描绘的对象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景物,想象画总习惯于联想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如画面常常表现家、学校、楼房、马路以及与游戏相关的内容,而对科幻的题材表现较少,往往是在参加绘画比赛时,在教师的提示下才会去画些科幻画。许多孩子往往在画科幻画时一筹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期刊
摘 要:“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校长要始终把“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愿列举如下和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师队伍;建设方法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尽快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