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什么喜欢捡垃圾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老师:
  您好!我父亲去世的早,母亲为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帮我们带孩子。如今60多岁的人了。两个月前,我们请了保姆照顾孩子照顾家,为的就是让母亲清闲清闲。可没想到的是,母亲却迷上了捡拾垃圾。其实,母亲有退休金,不缺钱花,我们工作都不错,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我觉得母亲捡拾垃圾很没面子,多次劝阻母亲也不管用。每天我下班回来,都看到母亲在整理那些垃圾。母亲隔三差五的还自己去垃圾站卖掉,回来高兴地告诉我今天又卖了多少钱。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看见母亲正在小区的垃圾箱翻检垃圾。我赶紧过去让母亲回家,可母亲就是不听劝,说什么也不肯走。我越说越有气,气头上还和母亲吵了一架。后来,因为怕我生气,母亲变成偷偷捡拾垃圾了。我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喜欢捡拾垃圾?
  读者 张岚
  张岚读者:
  你好!
  拾荒因为“心荒”
  来信说的这种老人喜欢捡拾垃圾的情况,还真是挺有普遍性。人们把捡拾垃圾叫做拾荒。通常的拾荒,往往是为了贴补现实的物质生活所需,补偿荒芜的生活状况。但是,很多老人拾荒并不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就是说,很多老人拾荒是因为“心荒”,他们拾荒实际上是为了排解“心荒”。用专业的话说,这些老人的拾荒行为,往往是心理补偿情结使然。也就是说,这些老人是因为心理需要不满足,而通过捡拾垃圾让不满足的心理缺失得到替代性的补偿。总之,虽说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肯定都存在着某种心理缺失,而通过捡垃圾这种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来获得心理满足。
  那么,老人捡拾垃圾可以补偿哪些心理缺失呢?
  一是补偿价值感的缺失。每个老人都曾经年富力强,曾经对社会和家庭都做出过许多贡献,但是,随着逐渐衰老,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是没用的人了。这种自我价值感的丧失,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很可怕的。怎样让自我价值感得到补偿?迷茫中老人发现了,拾荒可以重新让自己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也许垃圾卖不了几个钱,但那是自己价值的象征,能让自己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至于有些老人捡拾垃圾是为了环保等,就更是补偿自我价值感的积极选择了。
  二是补偿控制感的缺失。人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受到客观世界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因而,人活在世上,绝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主动的存在。就是说,人都能影响周围的生活,进而影响客观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控制感。然而,人随着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感到对生活越来越无可奈何,渐渐感到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失去控制力。这会使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惧。而在捡拾和整理垃圾的过程中,老人感到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自己还可以做主,自己还可以影响生活,从而补偿了缺失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三是补偿安全感的缺失。人到老年,不安全感会相伴而生。对许多老人来说,晚年生活是陌生的,是充满挑战的,是需要重新适应的。这,会让老人感到焦虑和不安。而子女陪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让老人感到枯燥、孤独和空虚,也增加了内心的不安。另外,我国现阶段的老人,对曾经苦日子的记忆,让他们内心深处不知不觉有一种隐忧。再有,对疾病、死亡的恐惧,也会增加老人的不安。缺少安全感怎么办?捡拾垃圾,让老人忙碌起来,填充了时间,充实了生活,也增进了人际交往,从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于是,内心多了几分安宁和踏实,让安全感得到了补偿。
  此外,有少数老人捡拾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比如,失智会有各种伴发症状,其中之一就是捡拾垃圾。这就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治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绝大多数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是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不能说是病态。
  換位思考 善意引导
  面对老人喜欢捡拾垃圾的问题,需要子女和老人两代人共同来应对。
  首先是作为子女需要正确对待。
  一是深入理解。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子女最需要的是深入理解,理解老人捡拾垃圾行为背后的补偿心理情结,不要简单否定和排斥,不要一味抱怨和斥责,更不要强硬粗暴地盲目阻止。这就是说,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要轻率地当成坏事,更不要当成丢面子的事。作为子女,应该学会心理换位,让自己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谅老人捡拾垃圾背后的种种心理需求。
  二是恰当应对。理解了老人捡拾垃圾的种种心理需求,子女就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迂回应对策略。比如,可以引导老人丰富生活内容,可以帮助老人发展兴趣爱好,可以抽出时间多陪陪老人,可以有意安排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样,可以让老人的心理缺失得到补偿,也就不知不觉间淡化了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甚至让捡拾垃圾的行为不禁而止。但是,如果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能消除,子女也不能盲目阻止,而要正面应对,在理解关怀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老人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害,也就可以顺其自然了。如果老人捡拾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就需要及时陪老人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了。
  培养兴趣 自我调解
  再有老人也需要主动调节。
  一是丰富生活。作为老人,自己也要学会主动自我心理调节。重要的是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容。退休了,年老了,要主动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继续自己的专业,探索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比如,为一个菜谱精心研究,为一个花种深入探索,都可以让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恰当安排。前面说过,捡拾垃圾不是坏事,更不是丢人的事。如果哪位老人觉得捡拾垃圾,能补偿自己的心理缺失,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自然可以我的生活我做主,不必强求放弃。但是,自己应该作出妥善的安排,比如时间问题,比如卫生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这样,既满足了自己心理需求,也不给别人增加负担。
  三是顺应自然。退休了,年老了,体衰了,不再年富力强了,孤独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了,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顺应自然,回到我们的内心,寻找心灵的价值,当好心灵的主宰,回归心灵的安宁。如此,我们也就不再心慌,也就获得了真正的心灵满足,又何必非要在拾荒中来寻求心理需求的补偿呢?
  希望我们的交流对你有所帮助。建议你在自我调整的前提下,与母亲交流交流,来引导母亲主动地自我调整。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在红军西路军中有这样一位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王泉嫒,她的一生可以这样形容: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针对河南省的300名农村、城市的教师所做的国家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表明,新课程标准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同与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一、研究背景rn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新西兰发起,美国、英国、澳大币.亚等20多个“OECD”成员国相继开展政府会计预算基础的改革.2008年的“次贷”危机再次使政府会计改革成为
期刊
本文围绕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现状、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及防范的具体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我国
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是云南民族大学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已出版了一系列在云南乃至全国学术界均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由和少英教授主编的《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既有对民
作为生长于齐鲁大地的优秀作家,张炜在他众多作品中都展现了齐鲁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影响了山东乃至中国上百年的齐鲁文化.《古船》作为他的经典小说之一,也为我们呈现了
2013年6月22日,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在长安大学举行,60余所高校研招部门与广大学子面对面答疑解惑。明年秋季学期起新入学研究生全面收费的问题,成为学生屡屡提及的
征诗:伟人毛泽东rn这个题目太大,同一题材的作品早已汗牛充栋,要不落公共之言也难.经过筛选出来的作品,上黑报板都是没有问题的.“一世言行千世誉,三分过错七分功”,内容绝对
为了解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临床表现,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采用回顾分析法,对30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分析。
吃过晚饭,我跟朋友来到学校的操场上散步,因为是假期,所以操场上纳凉的人并不多,两个不同的场景引发了我的深思……操场的西北角,有一家三口,年轻的爸爸妈妈说说笑笑地牵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