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林场是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国有林场文化是林场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林场的灵魂,是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可以传承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培植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内的自身的林场精神,对加快促进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为林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对引领林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两山”理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新理念、新方法贯穿林场文化建设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各项工作中,推动新时代国有林场文化建设。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贯彻“两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林场需要更多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位,发挥、展示林场功能,体现社会责任。一是林场施业区要因地制宜培植诸如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再配置民族、区域、历史、人文等元素。二是林场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中发挥功能作用,在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过程中当好样板,并主动参与所在行政区域内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或行动,为乡村绿化美化、乡村生态旅游提供支撑。三是在统一规划下开展林业生态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种苗、花卉、林下种养业、森林人家,建设稳定致富的“山上银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四是助力森林城市建设,在建设方案、模式、苗木、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优勢、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己,壮大林场经济文化发展。
创新是林场文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创新才能占得先机、取得优势、赢得未来。文化是国有林场的灵魂,是林场实现韧性发展的本质性力量,唯有以文化为林场注入新的力量,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林场文化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文化赋能基础之上。一是对传统林场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基因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在传承国有林场传统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等核心精神的肌理上,实现新的生长。二是把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融入到林场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结合新发展理念、新时代内涵,将林场文化传承、成果创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激发个体参与现实林场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并将新的文化要素持续融入林场发展,打造林场特有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使林场文化的特质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形成文化导向正确、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品牌鲜明、文化格调高雅、文化人才辈出的林场文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打造林场特色文化品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经营理念,突出文化重点,讲好林场故事,逐步形成符合林场及广大职工价值观的特色文化价值理念,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向着园区化、集群化、主体化方向发展,建设林区文化发展高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当前,要在林场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步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绿色环保、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林场要完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制定和行为约束发挥作用,把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约束、思想引导与制度保障统一起来,强化职工制度意识,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用制度建设助推文化建设。二是林场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图片、音像、资料等文化档案和数据库,提高林区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三是林场要丰富文化活动。发展壮大各种文体协会、社团组织,巩固和提高群众性文化协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文化团体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活跃林区文化生活。建立林区文艺人才库,大力培养林区文化骨干,为繁荣林区文艺创作提供有利条件。
坚持深学笃用,树牢林场文化建设“风向标”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两山”理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新理念、新方法贯穿林场文化建设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各项工作中,推动新时代国有林场文化建设。
坚持“两山”理念,明确林场文化建设“主抓手”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贯彻“两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林场需要更多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位,发挥、展示林场功能,体现社会责任。一是林场施业区要因地制宜培植诸如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再配置民族、区域、历史、人文等元素。二是林场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中发挥功能作用,在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过程中当好样板,并主动参与所在行政区域内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或行动,为乡村绿化美化、乡村生态旅游提供支撑。三是在统一规划下开展林业生态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种苗、花卉、林下种养业、森林人家,建设稳定致富的“山上银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四是助力森林城市建设,在建设方案、模式、苗木、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优勢、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己,壮大林场经济文化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培育林场文化建设“动力源”
创新是林场文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创新才能占得先机、取得优势、赢得未来。文化是国有林场的灵魂,是林场实现韧性发展的本质性力量,唯有以文化为林场注入新的力量,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林场文化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文化赋能基础之上。一是对传统林场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基因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在传承国有林场传统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等核心精神的肌理上,实现新的生长。二是把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融入到林场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结合新发展理念、新时代内涵,将林场文化传承、成果创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激发个体参与现实林场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并将新的文化要素持续融入林场发展,打造林场特有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使林场文化的特质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形成文化导向正确、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品牌鲜明、文化格调高雅、文化人才辈出的林场文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打造林场特色文化品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经营理念,突出文化重点,讲好林场故事,逐步形成符合林场及广大职工价值观的特色文化价值理念,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向着园区化、集群化、主体化方向发展,建设林区文化发展高地。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林场文化建设“软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当前,要在林场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步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绿色环保、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林场要完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制定和行为约束发挥作用,把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约束、思想引导与制度保障统一起来,强化职工制度意识,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用制度建设助推文化建设。二是林场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图片、音像、资料等文化档案和数据库,提高林区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三是林场要丰富文化活动。发展壮大各种文体协会、社团组织,巩固和提高群众性文化协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文化团体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活跃林区文化生活。建立林区文艺人才库,大力培养林区文化骨干,为繁荣林区文艺创作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