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培养机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机制逐渐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培训在组织、人员、任务三个层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建立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共同远景。
  关键词: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高职院校引进大批的理论素养较好、一定层次学历的人员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期以科学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但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机制逐渐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培训的现状
  1.组织层面保障激励不到位
  现今,高职院校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学分学年管理、综合素质考评、学生企业实习要求等制度使得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辅导员由于繁琐的日常工作给思政教育开展带来的巨大冲击,工作未得到认可、没有按劳分配、培训提升渠道少、面临多级部门考评等, 更不用谈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限的工作水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地开展。
  2.人员层面激发困难重重
  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是保证高校得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之一。外在环境的复杂多变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责和权限界定模糊,其作为教师的身份定位并未真正落实。当前的辅导员工作具个人经验能力欠缺、没有找到自身价值定位、实践经验缺乏、思路禁锢、地位低、压力大、后顾之忧多等弱势,相比专业教师而已,个人职业规划不明确,使得辅导员队伍呈现出流动性高的特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不能長期有效地开展。
  3.任务层面中心不明确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还存在由于个人待遇,生源的复杂,办学层次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辅导员招聘困难,而引起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学等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很少。辅导员不能科学地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导致自我思考和钻研时间少,理论基础薄弱、科研能力差,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深层次的研究,使得深入细致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减弱。
  二、“三化”培养机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学院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发展、成优的原因,着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为内容的“三化”培训机制。
  1.规范化开展岗位培训
  当前高职院校招聘辅导员条件为政治素质较好,对年龄、学历有一定要求,有学生干部经历、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同时结合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的要求,聘任的辅导员年龄多为较年轻,缺乏教师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规范化开展岗位培训。
  首先,高职院校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定向组织辅导员开展教师岗位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帮助他们深入掌握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规、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培育辅导员先为人师整体育人理念。其次,高职院校在学校、系部、所带专业的办学、建设和发展有着明显的职业特色,辅导员通过参加相关的专业针对性极强的知识培训,如培养方案、就业方向、职业定位、实习单位考察等等,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再次,高职院校应把握辅导员工作基础,规范辅导员应当掌握的政策知识、工作职责和方法,邀请资深辅导员分享工作方法和经验,如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奖惩规定、管理制度、资助政策、心理健康建设、职业生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等,了解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思想现状,通过长期规范化地培训来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2.专业化开展职业规划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性格特点并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他们有着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面对现实消极、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等表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更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更新与应用。
  高职院校应积极为辅导员搭建思政工作研究平台,推动其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使思政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政策形势学习、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提供多样化的进修培训等,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实效研究、组织辅导员进行工作案例总结等,这些均可作为成果进行辅导员间分享,学校存档甚至是整理成书籍发表。同时,针对辅导员岗位流动性大这一特点,高职院校应转变一贯的管理理念,将职业生涯管理理念贯穿于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中,开展完整的职业生涯理论学习,注重体现辅导员工作价值,完善评聘考核、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待遇制度,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职责与分工体系,提升核心职业能力,从根本上促使辅导员乐于在工作岗位上长期服务,更好地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3.系统化开展持续培养
  优秀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评价标准是随着其不同阶段的成长相应变化的,是一个能有效促使其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态标准。
  院校应把握这一要点,建立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重点加强培训与全员普及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的系统化的辅导员培训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地以提高辅导员专项能力为目的,如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高校教师等培训,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以及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树立其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化地切实推进和深化当前辅导员队伍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建立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共同远景。
  参考文献
  [1]袁龙喜 郑永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1).
  [2]覃干超 韦诗业.关于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3).
  [3]胡亮华 陆 虎.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外促+互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研究[J]. iSBC=>?g/3学报, 2013,(3).
  [4]赵新华. 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机制[J]. 文教资料, 2009,(7).
  作者简介:唐亭婷(1985-),女,侗族,广西柳州,研究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理工程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三化”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代中等技工教育中,汽车维修课程由于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教学资料,教师素质等等的限制,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技能方面都与当代汽修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汽车维修企业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这一差距,培养出为当代汽车维修企业所适用的专业技能人才,当代汽车维修中等技工教育课程需要改革,以实现校企间的紧密连接。  【关键词】课程
【摘 要】思维导图也称作心智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来对发射性思维进行准确的表达,其在药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药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本文就思维导图法在药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法;药学;教学;运用  思维导图法在形成初期,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随后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思维导图
摘要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的交流软件,他能够做到即时通讯,而且对于流量的消耗也是非常低的,在目前来说很多的校园学生都配备有手机,因此校园微信平台的建立,可以及时做到警民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地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以及大学生频频失踪的事件。为此,本文基于对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应用做一下探讨。提出建设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意义,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校园安全;警务平台;微信应用  一、校园微信警务平台
摘要: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化学科操作技能考试共有十五道题目,开展考前的操作技能培训主要面临三大难题:培训内容较多、培训课时有限、考生数量大且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分享了三年来为考生培训得出的一些教学心得与技巧。  关键词:化学技能证;中职化学;实训教学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主办,其中化学课程考试由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组
在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已经是一项增加竞争力的重大策略。而湖南卫视打着:“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口号,成功地打出了“娱乐化”的品牌,开创了一个独特的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多样化,手机智能化在课堂上除了听课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90后又有着独有的好奇心和开拓力,课堂上的他们思维极端活跃,但是这种活跃并不一定集中在学习上。课堂上如何将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关注黑板胜过平板,关注粉笔胜过手机就是现今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当中枯燥的形象,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则显得尤为重要。  我所采取的方法是利用逻辑思
课题编号:【20150814】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  作者简介:周庆(1982-),中学一级,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各校有着不一样的“教情”、“学情”和“校情”,因此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是优化课程结构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课程课时紧,生物实验的探究无法在课上全面展开。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结合浙江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开发了有关
目的:对西藏林芝疟区人群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揭示该地区人群G6PD缺乏状况,为当地的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1)对1986~2005年有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