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扬弃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生的变化,更是世界历史向前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表现在国际力量明显对比、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全球治理理念转变,但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胸怀“两个大局”意识同样没有变。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044-0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历史长河,前瞻未来发展,结合中国实践与世界局势所作出的重要论断。不畏浮云遮望眼,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辩证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彰显马克思主义鲜明底色,也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世界人民开拓美好愿景。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关概述
马克思并未对世界历史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说明,但是概括起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整个人类的历史是从古至今的整体历史;二是国家、民族通过世界交往活动由分散、隔绝走向相互依存。并且世界历史的发展首先是从国家、民族内部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这种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国家、民族内部联系更加密切,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体。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随着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交往程度不断加深,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一些国家、地区为了扩大地盘和开展贸易,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经常发生,这些殖民扩张的行为使得地区间主动或被动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地区间的交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间的特殊性逐渐被消除,最终被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缔,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更为密切,生产力实现了极大飞跃,各国的经济交往和生产力的进步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区之间的矛盾,民族工业中的特殊性经常显现出来,单一个别的分工和交往与统一整体的联系产生了对立的现象,但是单一民族和国家、地区在发展时不得不依赖于整个世界,因此世界历史只会在形成后加快发展而不会终止。单一民族和国家、地区的特殊性有的被世界整体性所同化,有的在世界历史浪潮中得以保存继承,最终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二)马克思对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
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马克思开始思考世界历史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黑格尔的思想给予马克思极大的启示,尤其是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运动、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种辩证思维也成为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中的重要内核,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但是,马克思在继承辩证思维的同时也给予了批判,如黑格尔认为:“如果在哲学的視角下去考量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问题,就是承认理性主导世界,那么整个世界历史是合乎理性的、现实的进程。”[1]这就充分说明黑格尔的思想是以精神来引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甚至国家也是精神发展最终而形成的载体,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而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单个民族生产力、分工、内部交往的程度是判断各民族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2]世界历史向前发展是由于各民族国家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交往的加深,只有通过人的生产劳动,即实践才能形成世界历史,并非是黑格尔指出的理性精神。黑格尔将历史形态划分为儿童期的东方社会、青年期的古希腊城邦、成年期的罗马帝国与成熟期的欧洲世界。马克思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时代部落所有制、古典时代公社所有制、封建时代等级所有制、当代资产阶级所有制。这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角度划分了几种社会形态,同时与他的世界历史划分相呼应。这样的划分方法也昭示着未来世界历史的走向和终极目标是——真正实现人的解放,消灭资产阶级的“异化”现象。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
十九世纪,随着资本市场的积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发展到了繁荣阶段,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历史”加速发展,各国之间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深。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驻外使节工作会议时,首次作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3]在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形势下,谋求发展开创未来首先就要认清“变”。
(一)国际力量对比之“变”
二十世纪由欧洲国家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使得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丧失了主导全球的地位,也结束了欧洲掌握世界霸权的时代,国际力量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作为战胜国在战争中发展了本国经济、军事实力,主导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直接规定以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成为全球通用清算货币。虽然当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美国大国地位无人抗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构建的单边世界,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壮大,2018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全球占比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世界大国的位置因时而变、因势而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从过去的站起来、富起来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2019年,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中国对于世界的经济贡献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全球治理理念之“变”
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大国话语权也发生着变化,旧的全球治理理念逐渐被“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所代替,和平与发展一直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穷兵黩武、强权霸权行径是世界人民所不齿的,更不是人类和平发展之策,经历过战争风霜的民族更加珍爱和平,经历过民族磨难的国家更渴望发展。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4]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维护国际秩序,构建大国关系上的话语权逐渐变强,中国没有以“丛林法则”和“零和博弈”的思想来约束、威胁其他国家,而是向全世界传达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伙伴关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几大方面加强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积极行动。”[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践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向往和平发展的决心,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三)科技革命发展之“变”
时至今日,世界正迎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新挑战,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和智能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蒸汽机发明使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增强,从而向外侵略扩张,中国处于被压迫、被侵略的状态;二十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开始出现不平衡的状况,中国发展到了破冰的阶段。而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拥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强大优势,拥有改革开放积累下的经济基础,2019年,我国的制造业总产值就已经超过了美、日、德三国的总和,在航空航天、5G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走向何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存在着“变”的同时又存在着“不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不会变,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会变,中国在国际上的责任担当不会变。世界格局将会走向何方?这需要我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去思考,即“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探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从人类发展出路的角度评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去向”[6]。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变
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看,不确定性是发展的一大特征,但也是确定性的体现,未来趋势走向何方取决于各国对于单边与多边、合作与对抗、共赢与垄断是否可以作出正确选择,总体上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仍然是确定性的。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是巨大的,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战争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冷战结束后两大对立集团随之瓦解,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多边主义合作的势头出现,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改变;除了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成为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兴力量,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了不同角度的阐释,求和平求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关键,保优势保发展是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平是发展的基石,只有发展才能巩固和平的伟大成果,各个国家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文明冲突还在,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多边主义的正道不会中断。
(二)新兴国家的崛起势头不变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强大,第三世界的实力逐渐与欧美大国经济科技水平接近。西方大国开始强调“逆全球化”,采用冷战思维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打压中国的发展,扰乱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甚至有周边国家蓄意挑起主权问题破坏地区政治稳定。但世界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新兴国家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GDP总量的比重达到了40∶60,2010年升至49∶51,预计2030年将达到57∶43,南北国家经济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形成“北降南升”的局面。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新兴国家相比美日欧发达国家抵挡住了危机的浪潮,在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六十,而中国在其中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的交流合作,代表了新兴国家在国际上扮演着新的角色,因而只有建立更好的合作机制,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才能越来越适应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在稳定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担当重任。
(三)中国共产党胸怀“两个大局”意识不变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风云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首先积极统筹国内发展。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国外势力联合封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初步建立工业、军事体系,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框架,借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巩固提高了国民经济。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破冰阶段,中国人民在富强之路上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全面审视国内外大局,主动谋划。利用发展的机遇期、面对发展的挑战期,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又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尊民心重民情。
其次是统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面临著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但是发展伴随着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政治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抬头,经济上逆全球化、贸易壁垒持续存在,文化上文明冲突不断、“普世价值”入侵,都使得国家、地区间的和平与发展受到了威胁。在世界历史加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大同思想为理念,遵循“永远不称霸”的承诺,坚持倡导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国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视角去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把握住“变”与“不变”,以高瞻远瞩的姿态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碰撞融合,使我们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历史哲学[M].潘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3] 王静,吕腾龙.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30(1).
[4] 习近平.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7-26(2).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1.
[6] 陈宗海.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J].人民论坛,2021(2).
[7]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2).
作者简介:叶梓兴(1997—),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单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包桂芹(1966—),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中国化。
(责任编辑:马双)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044-0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历史长河,前瞻未来发展,结合中国实践与世界局势所作出的重要论断。不畏浮云遮望眼,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辩证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彰显马克思主义鲜明底色,也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世界人民开拓美好愿景。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关概述
马克思并未对世界历史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说明,但是概括起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整个人类的历史是从古至今的整体历史;二是国家、民族通过世界交往活动由分散、隔绝走向相互依存。并且世界历史的发展首先是从国家、民族内部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这种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国家、民族内部联系更加密切,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体。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随着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交往程度不断加深,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一些国家、地区为了扩大地盘和开展贸易,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经常发生,这些殖民扩张的行为使得地区间主动或被动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地区间的交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间的特殊性逐渐被消除,最终被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缔,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更为密切,生产力实现了极大飞跃,各国的经济交往和生产力的进步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区之间的矛盾,民族工业中的特殊性经常显现出来,单一个别的分工和交往与统一整体的联系产生了对立的现象,但是单一民族和国家、地区在发展时不得不依赖于整个世界,因此世界历史只会在形成后加快发展而不会终止。单一民族和国家、地区的特殊性有的被世界整体性所同化,有的在世界历史浪潮中得以保存继承,最终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二)马克思对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
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马克思开始思考世界历史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黑格尔的思想给予马克思极大的启示,尤其是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运动、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种辩证思维也成为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中的重要内核,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但是,马克思在继承辩证思维的同时也给予了批判,如黑格尔认为:“如果在哲学的視角下去考量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问题,就是承认理性主导世界,那么整个世界历史是合乎理性的、现实的进程。”[1]这就充分说明黑格尔的思想是以精神来引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甚至国家也是精神发展最终而形成的载体,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而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单个民族生产力、分工、内部交往的程度是判断各民族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2]世界历史向前发展是由于各民族国家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交往的加深,只有通过人的生产劳动,即实践才能形成世界历史,并非是黑格尔指出的理性精神。黑格尔将历史形态划分为儿童期的东方社会、青年期的古希腊城邦、成年期的罗马帝国与成熟期的欧洲世界。马克思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时代部落所有制、古典时代公社所有制、封建时代等级所有制、当代资产阶级所有制。这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角度划分了几种社会形态,同时与他的世界历史划分相呼应。这样的划分方法也昭示着未来世界历史的走向和终极目标是——真正实现人的解放,消灭资产阶级的“异化”现象。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
十九世纪,随着资本市场的积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发展到了繁荣阶段,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历史”加速发展,各国之间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深。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驻外使节工作会议时,首次作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3]在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形势下,谋求发展开创未来首先就要认清“变”。
(一)国际力量对比之“变”
二十世纪由欧洲国家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使得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丧失了主导全球的地位,也结束了欧洲掌握世界霸权的时代,国际力量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作为战胜国在战争中发展了本国经济、军事实力,主导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直接规定以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成为全球通用清算货币。虽然当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美国大国地位无人抗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构建的单边世界,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壮大,2018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全球占比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世界大国的位置因时而变、因势而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从过去的站起来、富起来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2019年,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中国对于世界的经济贡献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全球治理理念之“变”
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大国话语权也发生着变化,旧的全球治理理念逐渐被“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所代替,和平与发展一直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穷兵黩武、强权霸权行径是世界人民所不齿的,更不是人类和平发展之策,经历过战争风霜的民族更加珍爱和平,经历过民族磨难的国家更渴望发展。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系的走向,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4]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维护国际秩序,构建大国关系上的话语权逐渐变强,中国没有以“丛林法则”和“零和博弈”的思想来约束、威胁其他国家,而是向全世界传达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伙伴关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几大方面加强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积极行动。”[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践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向往和平发展的决心,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三)科技革命发展之“变”
时至今日,世界正迎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新挑战,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和智能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蒸汽机发明使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增强,从而向外侵略扩张,中国处于被压迫、被侵略的状态;二十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开始出现不平衡的状况,中国发展到了破冰的阶段。而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拥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强大优势,拥有改革开放积累下的经济基础,2019年,我国的制造业总产值就已经超过了美、日、德三国的总和,在航空航天、5G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走向何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存在着“变”的同时又存在着“不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不会变,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会变,中国在国际上的责任担当不会变。世界格局将会走向何方?这需要我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去思考,即“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探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从人类发展出路的角度评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去向”[6]。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变
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看,不确定性是发展的一大特征,但也是确定性的体现,未来趋势走向何方取决于各国对于单边与多边、合作与对抗、共赢与垄断是否可以作出正确选择,总体上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仍然是确定性的。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是巨大的,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战争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冷战结束后两大对立集团随之瓦解,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多边主义合作的势头出现,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改变;除了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成为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兴力量,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了不同角度的阐释,求和平求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关键,保优势保发展是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平是发展的基石,只有发展才能巩固和平的伟大成果,各个国家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文明冲突还在,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多边主义的正道不会中断。
(二)新兴国家的崛起势头不变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强大,第三世界的实力逐渐与欧美大国经济科技水平接近。西方大国开始强调“逆全球化”,采用冷战思维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打压中国的发展,扰乱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甚至有周边国家蓄意挑起主权问题破坏地区政治稳定。但世界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新兴国家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GDP总量的比重达到了40∶60,2010年升至49∶51,预计2030年将达到57∶43,南北国家经济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形成“北降南升”的局面。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新兴国家相比美日欧发达国家抵挡住了危机的浪潮,在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六十,而中国在其中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的交流合作,代表了新兴国家在国际上扮演着新的角色,因而只有建立更好的合作机制,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才能越来越适应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在稳定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担当重任。
(三)中国共产党胸怀“两个大局”意识不变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风云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首先积极统筹国内发展。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国外势力联合封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初步建立工业、军事体系,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框架,借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巩固提高了国民经济。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破冰阶段,中国人民在富强之路上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全面审视国内外大局,主动谋划。利用发展的机遇期、面对发展的挑战期,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又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尊民心重民情。
其次是统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面临著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但是发展伴随着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政治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抬头,经济上逆全球化、贸易壁垒持续存在,文化上文明冲突不断、“普世价值”入侵,都使得国家、地区间的和平与发展受到了威胁。在世界历史加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大同思想为理念,遵循“永远不称霸”的承诺,坚持倡导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国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视角去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把握住“变”与“不变”,以高瞻远瞩的姿态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碰撞融合,使我们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历史哲学[M].潘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3] 王静,吕腾龙.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30(1).
[4] 习近平.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7-26(2).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1.
[6] 陈宗海.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J].人民论坛,2021(2).
[7]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2).
作者简介:叶梓兴(1997—),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单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包桂芹(1966—),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中国化。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