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盛开在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爱探索、爱创新。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创新意识,捕捉孩子创造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创新的乐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每一个科学问题,从中间获取知识而增强自己的创造力,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多数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回答问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被抑制了,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以“对不对”、“是不是”等为主要提问形式,而学生也就只回答,“是”或“对”等,学生解决问题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没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才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呢?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是: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潜能。
  一、形成自由、安全的集体创造氛围
  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方能进行。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为此,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宽松的余地,让他们能向自己兴趣的方向发展。其次,在空间上也要宽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条件,让学生更多、更早地接触实践。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从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生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结果是:
  长+宽+长+宽=长方形周长
  长×2+宽×2=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
  (长+宽)×2=长方形周长
  这些答案在成人眼里,没有什么了不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发现、创造。“长+宽+长+宽”的方法是那么普通“(长+宽)×2”不能不说也是孩子的一种创造。
  二、教给学生创造方法
  解一道应用题,我们不追求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而试图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不同答案,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
  ㈠鼓励求异、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首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首先要有求异的心理准备,习惯于不局限或固定模式解决问题,想别人未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找到的窍门,做到独辟蹊径。
  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很快记住口诀,需找出积9、18、27、36、45、54、63、72、81之间的规律,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发现:
  ①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即积与整十数的规律
  ②个位上的数是9——1。依次减少,而十位上数是以0——8依次增大
  ③每个积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之和都是9
  前两个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细心的观察不难发现,而第3条规律的发现让老师都不得不惊叹,求异思维带来创造性的发现。
  ㈡通过联想,举一反三
  联想是从一问题想到另一个或另一些问题的心理活动,学习数学只有在不断联想中,才能有所创造。有效的学习应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即不断地用已有知识解释新知识,再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结构是由很多的知识单元和开放的链组成,链就是知识的连接点。联想就是通过链去寻找与之相关的知识,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给学生创造机会
  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本领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也需要有这样创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机会,将学生置于创造的范围中,让他们去创新,去创造。当然,教师给学生营造的创造机会和条件要适当,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对老师提出“跳一跳才能摸得着的问题”通过思考,创造性的回答,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关键还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我教学生将1、2、3、4、5、6、7、8、9、10这十个数连加起来,看结果是多少。拿到题目,绝大多数同学采用1+2=3,3+3=6,6+4=10……最后得到结果55,也有两位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在他们的启发下,这样列出数式:10+1=11,9+2=11,8+3
  =11,7+4=11,6+5=11,11×5=55
  这种做法,显然闪耀着创造的光芒,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为之而感到精彩!全班同学都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喝彩。
  总之,学生的创造本领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本领渗透在点滴教学中,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创新,从而真正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创造思维火花不断绽放的舞台。
  【作者单位: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与课外是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关系,课堂知识的产生是对生活知识的抽象,而生活知识又是课堂知识的源泉,因此,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堂与课外相融合
目的:研究给药剂量及毛发颜色对豚鼠毛发中氯胺酮分布与代谢的影响。方法:豚鼠分高、中、低给药剂量3组或黑、棕、白色3组,单次和连续腹腔注射(ip)盐酸氯胺酮,给药后不同时间
2013年5月25日-27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成瘾与精神疾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饭店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协、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毒理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促使幼儿形成获取知识的兴趣、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应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做科学实
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天才之人始于孩提",因此,科学的渗透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
目的:探索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服务提供模式及存在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文献分析法及个人深入访谈法,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内MMT现状,并通过问卷调
一、问题提出  有意遗忘Muster于1965年提出。随后Bjork,Laberge和Legrand(1968)等人随后进行了深入研究,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遵循代价-收益原则,向被试呈现一定的材料,其中一些材料必须记住(to be remembered,简称TBR),一些材料必须遗忘(to be forgotten,简称TBF),这些材料主要通过指示符(记住或遗忘)呈现。在呈现材料的过程中,告诉被试
目的:了解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接受MMT期间是否存在滥用“冰毒”的行为及发生率,为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可能存在的隐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