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讲了这么多年,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医疗体制改革早已开始。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就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后来医院开始按床位或人头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
到了1985年又发出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的报告”,着重提出放宽政策,多方集资开拓医疗卫生事业的路子。有人说这就是促使医院走向市场,虽然报告里没有提出市场化,也没有把医院的公益性抹去,但是事实上由市场带来的弊病已经出现了。
新方案到底怎么去做,有没有亮点呢?我个人认为始终看不出亮点。
1992年,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几点意见,这被人们认为是把医院推向市场的最高文件。此后各种各样的分解收费出现了,医院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97年初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个决定也许是看到了市场带来的一些弊病,明确给医疗卫生事业定性。此后我们重新开始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了基层,开展社区医疗、开展农村新农合,执行区域规划。
进入21世纪之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凸现。医疗卫生改革30年,其实改革到最后,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少。
2006年9月,第二轮医改正式吹响了冲锋号,成立了协调组织,开始是14个部门参加到后来的16个部门参加,经过两年的快速行动,终于第一稿出来了。我们发现部门利益一直在斗争着,这种斗争不是为了个人斗争,而是部门利益。卫生部认为要关注基本医疗的提供,希望投入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而劳动社会保障部是主张从大病入手,而财政部是想着我要拨多少钱,这就是一个部门利益之争。
2007年11月,第一稿秘密见面。为什么说是秘密见面呢?因为当时我代表广东在南昌参加南中国片的讨论,会议规定内容不得公开。讨论的时间号称2天,其实是半天。半天能够对这个秘密报告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呢?
我们可以从最近协调小姐的变阵看出来,医改方案的制订可能又进入一个激烈的争斗之中。因為由一个副总理来担任组长,4个部门5个人担任副组长,部门多了,本来是倾听意见的很好组合,但是部门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去说话,所以4种声音,甚至5种声音由一个总理来敲定,能行吗?如果我们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在这2万5千多份的建议书里找一些确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工具或者是方法,医改将会一事无成。
整个的医改方案大家都很有意见。发改委制订方案的人说,“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是正常现象”,群众落后论又出来了。既然看不懂为什么要交给社会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倡执政为民,而政府报告又不体现出来呢?连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说医改新方案是五个特点:专、饶、涩、大、空。事实上里面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搞的我们看不懂,其实我也看不懂。
新方案到底怎么去做,有没有亮点呢?我个人认为始终看不出亮点。比如说全民医保是最大的亮点,你说是亮点吗?毛泽东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只不过我们是离的越来越远,越来越集中于少部分的人。也有说重新确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及政府责任,也当做是一个亮点,这些都是从报纸上摘录下来的,因为要支持新方案的推行总要找一点兴奋点。但是作为长期在医改问题研究上的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亮点,也有人说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作为一个亮点,这是亮点吗?很早就提出来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发展好。
所以,亮点乎?兴奋点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幸好这份报告是一个框架,既然是框架,那你就可以根据地方的要求来填充。
到了1985年又发出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的报告”,着重提出放宽政策,多方集资开拓医疗卫生事业的路子。有人说这就是促使医院走向市场,虽然报告里没有提出市场化,也没有把医院的公益性抹去,但是事实上由市场带来的弊病已经出现了。
新方案到底怎么去做,有没有亮点呢?我个人认为始终看不出亮点。
1992年,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几点意见,这被人们认为是把医院推向市场的最高文件。此后各种各样的分解收费出现了,医院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97年初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个决定也许是看到了市场带来的一些弊病,明确给医疗卫生事业定性。此后我们重新开始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了基层,开展社区医疗、开展农村新农合,执行区域规划。
进入21世纪之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凸现。医疗卫生改革30年,其实改革到最后,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少。
2006年9月,第二轮医改正式吹响了冲锋号,成立了协调组织,开始是14个部门参加到后来的16个部门参加,经过两年的快速行动,终于第一稿出来了。我们发现部门利益一直在斗争着,这种斗争不是为了个人斗争,而是部门利益。卫生部认为要关注基本医疗的提供,希望投入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而劳动社会保障部是主张从大病入手,而财政部是想着我要拨多少钱,这就是一个部门利益之争。
2007年11月,第一稿秘密见面。为什么说是秘密见面呢?因为当时我代表广东在南昌参加南中国片的讨论,会议规定内容不得公开。讨论的时间号称2天,其实是半天。半天能够对这个秘密报告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呢?
我们可以从最近协调小姐的变阵看出来,医改方案的制订可能又进入一个激烈的争斗之中。因為由一个副总理来担任组长,4个部门5个人担任副组长,部门多了,本来是倾听意见的很好组合,但是部门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去说话,所以4种声音,甚至5种声音由一个总理来敲定,能行吗?如果我们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在这2万5千多份的建议书里找一些确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工具或者是方法,医改将会一事无成。
整个的医改方案大家都很有意见。发改委制订方案的人说,“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是正常现象”,群众落后论又出来了。既然看不懂为什么要交给社会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倡执政为民,而政府报告又不体现出来呢?连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说医改新方案是五个特点:专、饶、涩、大、空。事实上里面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搞的我们看不懂,其实我也看不懂。
新方案到底怎么去做,有没有亮点呢?我个人认为始终看不出亮点。比如说全民医保是最大的亮点,你说是亮点吗?毛泽东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只不过我们是离的越来越远,越来越集中于少部分的人。也有说重新确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及政府责任,也当做是一个亮点,这些都是从报纸上摘录下来的,因为要支持新方案的推行总要找一点兴奋点。但是作为长期在医改问题研究上的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亮点,也有人说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作为一个亮点,这是亮点吗?很早就提出来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发展好。
所以,亮点乎?兴奋点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幸好这份报告是一个框架,既然是框架,那你就可以根据地方的要求来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