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生阅读思维方法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自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考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且分值加大,这些无不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使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广的思维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反应,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下面的一些方法、途径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运用导语激活
  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池春水,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除用诗歌导入以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实物导入、设疑导入、猜读导人、反常导入等。阅读课中,只要我们因文而异——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通过诵读激活
  诵读激活,是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化课文的文字语言,从而对文章进行理解、品味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正确的诵读有助于领会课文内容,体味文中的感情。诵读时,“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通过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处理等听觉艺术,能把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和观点主张酣畅地表现出来。
  三、通过标题激活
  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因此,抓住它,往往能纲举目张,把握全文,窥见全篇,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可以把文章的标题作为激活点。第一步,抓住标题中的“游”字,引起学生对游踪,以及与游踪紧密关联的描写点、描写重点的思考。泰山游记,古今不乏佳作,本文之所以不落窠臼,独具风格,就在于写的是“雨中”登泰山。一个“雨”字引出一篇佳作,全文紧扣“雨”字,或明写,或暗点,不仅借“雨”写景,缘“雨”抒情,而且借“雨”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对上述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标题中的“雨中”二字激活。最后,抓住题目中的“泰山”二字,引导学生归纳雨中泰山的特点,并总结全文。
  四、通过多媒体激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化提供了实现的物质保证。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教师可一面启发学生思考:若给断臂维纳斯续上手臂,可以有那些姿态?一面将学生的设想投影在屏幕上,这样学生的思维便会迅速活跃起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的刺激,能够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使之燃烧起来,形成探究的燎原之势。
  五、通过文眼激活
  关于文眼,清人刘熙载《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指出,文眼即文章构思的凝聚点,是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之语,它往往能“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脉络”。因此,抓住“文眼”,常常能激活学生思维。
  六、通过讨论激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讨论能使学生享有独创成功的快感;作比量长短的思索;预习的时候集中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对于激发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确实如此,在讨论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有融合,有交锋,甚至有争执不下的驳难,但正是如此,才更易激起学生仔细探究阅读材料,寻章切点释疑的兴趣。
  七、通过示范和比较激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
  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进行比较阅读,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启发思辨的新思路,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于激活思维的比较点是很多的,如选材、结构、章法、技法、用语等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的比较,等等。
  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将其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七绝,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两诗的切入点、运笔和落点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相思,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怅惘,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荒寒黯淡,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激昂,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学生的思维会迅速扩展,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形成“叶叶相交通”的思维网络,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八、通过联想、想象激活
  爱因斯坦认为,联想和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在阅读中,教师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他们能联想出或再造出与语音符号相应的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文本的内容,获得对文章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
  阅读是以文字材料为对象的特殊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智慧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将文字符号负载的内容、信息转化为头脑里的认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巧”字上下功夫,“激”字上做文章,使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得以深化和优化,形成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扔些石头”、“播些火种”,在激活学生思维前先激活自己的教学思维,学生就会思维敏捷,教师本人的教学就会真正走出一条费力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学效果的捷径。
  综上所述,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且它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方法、途径综合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实现阅读的目的。
其他文献
首钢作为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为中国钢铁工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首钢
期刊
语篇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产物,是烙有作者个性特征的物化形式,反映着作者对特定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或客观世界等的主观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反映在语篇内在规定性中,即任
摘 要: 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性词语,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其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各不相同。有时,即使主客体相同,喻义也会有差别。要做到用词准确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更应知道词的内涵义,而词的内涵义又是由其所载的文化所决定的。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了解词的内涵义,对词的褒贬色彩掌握不准,就可能导致理解错误或语用失误。  关键词: 隐喻短语 文化
摘 要: 汉语自谦语通过自贬以表现对听话人的尊敬。汉语自谦语在英语中存在缺项,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汉语自谦语所包含的文化负载,关键在于处理好文本、译者与读者在文化层面上的关系。  关键词: 汉语自谦语 文化特征 翻译策略    一、汉语敬谦语的文化起源  中华文化讲究谦恭有礼,在语言上表现为敬语和谦语的使用。钱惠英(2005)指出汉语交际中的敬谦修辞有其文化渊源,即儒文化。“礼信仁义”思想深深影响并
新闻报道中普遍使用模糊限制语,它是新闻报道中的评价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来看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数量急剧增加,本文作者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服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 随书光盘 管理 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文献的载体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许多文献在出版纸质印刷品的同时,会随书附带一张使用光盘,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说明和详解,旨在帮助师生更容易理解所借图书的内容。随书光盘这种新的存储介质,将现
汞又名水银 ,是 1 0种主要有色金属之一。它具有在室内温度下为液体 ,银白而带浅蓝色 ,在它的凝固点零下 38 87℃以下为白色固体 ,在它的沸点 35 7℃以上为无色蒸汽 ,当增加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也急需打开教室的大门,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入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做人。“不关心广大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着与生活相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生朗读的目标要求:逐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它有助于情感传递,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读出声音来,读出情感来,读出韵味来,这比仅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提问“高消耗低收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旨在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提升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美国莫里斯·比格也说:“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这种民主气氛的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可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