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何不能救活比干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神演义》中,比干其实是可以不死的,因为姜子牙能救他。
  姜子牙还在朝歌为官时,曾用砚台当众打死了琵琶精,若非亚相比干出手喝阻围观群众,姜子牙难逃一顿暴打。之后,姜子牙又在比干的举荐下得以在纣王面前施展本领,最终被封为下大夫。可以说,比干对姜子牙有着知遇之恩、提携之情。
  后来,妲己准备陷害姜子牙,姜子牙算到自己当有一难,就潜逃了。逃离之前,姜子牙特意去比干府辞行,并留下一封书简,里面有姜子牙所画符箓一枚,并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他说:“您将大难临头,到时候可以看看这封书简,‘庶几可脱其危’,这样我也算报答您了。”
  姜子牙走了,比干对姜子牙所说的未来的大难全不在意,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了妻子儿女听。当纣王的取心诏令传来,比干张皇失措,忙去查看姜子牙留下的书柬,然后按照上面的说明,把符箓烧化在水里,把符水服下。这符水可以护心,因此比干被取心之后,血不流、人不死。
  被挖心的比干看似已经脱离险境。只是,他最终还是死了,死在朝歌北城门外,旁边是一个惊慌失措的卖菜大妈。那大妈卖的是比较少见的无心菜。比干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大妈回答:“人若无心,即死。”话音刚落,比干大叫一声摔下马去,胸腔鲜血崩流,当场死亡。
  姜子牙道术通神,在封神大战中,他死了多次,又一次次重生,连陷入红沙阵的周武王也在吃了丹药后死而复生。为什么他的仙符没有彻底救活比干呢?
  原著特别提到,当比干开口询问时,若卖菜大妈回答“人无心,还活”,那么比干就可以不死。所以姜子牙等于把比干的性命交给了路边的无名大妈。此举看似很公平,其实姜子牙从最开始就没有想救活比干。
  面对比干的提问—菜无心可活;人若无心,如何?卖菜大妈仿佛有两种回答:人若无心,可活;人若无心,必死。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人若无心,必死。这就如同问路人“人若被砍头将会怎样”,正常人绝对回答“会死”,而不会说“还能活着”。
  比干对姜子牙有恩,为何在比干有难时,姜子牙不出全力救活比干呢?
  因为比干是商朝的亚相,是支撑商朝国政的重要支柱,他的生死对商朝的国运至关重要,他一死就意味着商朝向崩溃的边缘又迈进了一步。既然比干的生死对于商亡周兴的大局至关重要,姜子牙便不会过多干涉甚至全盘推翻。而且早在姜子牙下山时,师父元始天尊就把封神行动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告诉了他:姜子牙72岁下山,必须在80岁时当上西岐丞相,在93岁时统率800镇諸侯讨伐商朝、建立周朝。如何在短短13年内壮大西岐实力、削弱商朝实力是姜子牙的首要任务,比干对他的恩情自然要往后排了。
  所以,姜子牙留给比干的仙符只是暂时延长了比干的性命,不知内情的比干家人对姜子牙感恩戴德,浑然不知姜子牙的“偿还恩情”并不意味着要救活比干。
  (更多精彩,请扫码阅读)
  编 辑/安 楠
其他文献
汪曾祺是个爱吃的人。  他上大学时失恋,窝在宿合两天两夜不愿动弹,后来被同学硬拉出去吃了一碗热乎米线,便找到了重生的力量。年老时他得了胆囊炎,确诊后,女儿问大夫:“今后烟酒可有限制?”大夫摇头:“这个病与烟酒无关。”听到这儿,汪曾祺也不难受了,捂着嘴直偷笑。连他临终最后一句话都是和“吃”有关:“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不只爱吃,汪曾祺还会做饭,家里的饭菜常年都是他做。  他自创过一道“
明朝皇帝似乎个个都是奇葩,不是残暴变态就是昏庸荒唐,什么“道士皇帝”“蛐蛐皇帝”“木匠皇帝”……放眼看去,没一个是正经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的政治环境太宽松。  明朝的政治环境宽松到了言官可以毫无来由地对皇帝展开人身攻击。弘治病倒了,不能上朝,言官就骂他怠政,是要做周幽王、汉灵帝的前奏;正德想到江南看看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群臣前堵后追,骂他是隋炀帝、宋徽宗;到了嘉靖时,海瑞更
链 接  《刺客列传》的开篇就记载,齐鲁两国在柯地会盟时,鲁国大臣曹沫手执匕首威逼齐桓公,要求齐桓公退还侵占的鲁国土地。在取得齐桓公的承诺之后,曹沫扔下匕首、回到自己的座位,神态如常。再加上管仲的劝说,齐桓公最终同意归还鲁国土地。  但事實上,齐桓公的退让也可能有其他考虑。他之所以在列国间得到霸主的地位,很大程度来自“尊王攘夷”的号召力,他自然要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一举动固然使齐国损失了
咸丰元年(1851年)秋,洪秀全趁官村之战的胜利,水陆并进,攻陷了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消息传人朝廷,咸丰震怒,诏令钦差大臣赛尚阿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反贼。于是赛尚阿将永安城团团围住,憋足了劲儿要来个瓮中捉鳖。这一憋,就是好几个月,“鳖”却迟迟没有捉出来。咸丰火了,谕令赛尚阿必须抓到洪秀全,否則严惩不贷。  赛尚阿果然没有辜负咸丰的期望,于第二年四月向京师发回捷报,称已经擒获太平天国第二号人物“天德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当李自成决定将崇祯下葬的时候,竟然发现无地可葬。  明朝的皇帝正常情况下应该埋在天寿山,但天寿山这样的风水佳地,到崇祯时已经被他的前辈皇帝占尽了。崇祯曾命大臣在京郊寻找新的墓址,最后找到的墓址竟然是后来清东陵所在的马兰峪。然而此时明王朝已经危如累卵,崇祯哪还顾得上这个,因此他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  李自成进京后,崇祯和周皇后的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有不少动作。晋孝武帝曾经亲自为臣子们讲《孝经》,助教全是最重要的大臣。  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因此,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给他扣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他颇有才能,怕他继位后会妨碍自己,想要污蔑他不孝从而废掉他,后来谎言被人当众戳穿,才没能得
厌烦儿童的喧闹本是正常生理現象,孩子的哭闹声能够引发人全身的应激反应,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增加等。可是当下厌恶儿童俨然上升为一种“社会病”。不但在中国,日本不少社区住户甚至抗议政府在自家周围建幼儿园,不可谓不极端。近年来国人越来越反感破壞秩序的行为,总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熊孩子”招人烦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熊孩子也分真假:一般的哭闹嬉戏是幼儿正常生长必要的,需要社会体谅、理解与容忍;四岁以上的孩子到处搞
凡尔登市地处法国北部,由法国高卢人建立,法国在这里曾战胜过无数敌人。在法国人心目中,这里是胜利和自由的象征,更是精神的高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选择这里作为重点突破对象,法国则派重兵死守,因此凡尔登战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两军阵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但这场惨烈的战役,却广受学者质疑。他们认为,争夺凡尔登从军事意义上讲,对法军和德军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北魏人元乂(yì)(一作元叉)虽“才术空浅”,但身份特殊,是北魏孝明帝的姨夫、灵太后的妹夫,他正是凭借这种身份得以平步青云,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孝明帝即位时年仅五岁,大权都掌握在其母灵太后手中。为了得到更多权势,元乂甚至与灵太后私通,之后更是私欲爆棚,把北魏朝廷当成自家的提款机,踏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政治上,元乂奉行顺昌逆亡的原则,肆无忌惮地排除异己,重用佞臣。某宗亲刚直正派,升官后没有像其他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公认最聪明的一位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债务的强烈反对者。他对债务深恶痛绝,自己的家庭财务却一塌糊涂,深陷债务危机。  反对国家债务是杰弗逊一直以来的战斗。1788年,他写信给乔治·华盛顿:“倘若我们没有信用,我们将被一个资源匮乏但是更有信用的国家打垮。”他对财政专员说:“我迫切地感到需要保留对外借款的权利。”在任副总统期间,他就提出了“取消联邦政府借款的权力”的主张。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