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评论,包括有“第四媒介”之称的新媒介网络也不例外。作为网络互动的重要特征,评论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反映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反映着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介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联合成为可能。传统媒介由比较单一的媒介结构发展成多种媒介的大联合,各种媒介吸引借用其他媒介的优势,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之间形成了以相互结合为基础,以互动互补为核心的局面。而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使新闻评论又产生出许多新的形式。
报纸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整合之后,为新闻评论在网络上开辟了一块新阵地,成为报纸新闻评论的有效补充,而网络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扬各自优势,避各自短处,互补互动,实现了新闻评论的双声道运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报刊电子化与网络报刊化。将传统报刊的新闻评论内容展示于网络媒介,突破报刊媒介发行的地域限制,将传播范围最大化和效果化,让异地、异域的受众通过网络媒介也能了解其内容,形成向外辐射的影响趋势。同时,传统媒介可以从网络中发现新闻评论的议题,对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讨论话题、各种言论进行筛选、修正,提炼成可以在报纸上展现的新闻评论。从当前网络媒介的受众群体来看,不如报纸媒介的分布层面那么宽泛,借助报纸媒介的传播能够让精彩的声音得到更多层次的传播。
网络充分利用报刊资源。报纸媒介中新闻报道和评论可以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议题设置的重要来源。以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为例,观点频道中以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作为资源的栏目就有“报系观点”、“媒介言论”、“观点碰撞”等栏目,其中“观点碰撞”以新闻事件的点击、各方媒介评说链接、编辑留言和网友发表感言为主要框架,通过对热点和焦点新闻事件的抛出,将传统媒介,主要是纸质媒介的评论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论氛围和互动环境。
报刊与网络的联合行动。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联动配合评论,使多种媒介的评论能够相呼应,形成多层次、大范围的言论交流。可以是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联动,也可以是不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合作。传统媒介或网络媒介对其新闻事件的评论价值先作出判断,然后,在各自的媒介上展开评论,不仅在报纸媒介中请专家学者针对新闻事实发表个性化、独到的看法和意见,而且在网络媒介开辟专栏,让专家学者在网络媒介上与受众交流讨论,并且,报纸媒介还可以选取专家学者与网友们精彩的对话刊登。这种多媒介的大范围合作,一方面体现出新闻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媒介之间的评论联动,也容易形成有规模和气势的评论效应。
广播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刊是视觉媒介,人们通过视觉来阅读;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媒介;互联网也是需要视觉感官的媒介。然而,只有广播,诉诸单一的听觉信号,是属于一种非视觉的媒介。广播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接收实体经济便宜、接收方式简单和内容涵盖丰富等特点,为其扩展受众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网络媒介的迅速成长,广播媒介的对应政策同纸质媒介一样,选择了与网络媒介互动和结合,将自身所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和新手段扩大新的传播领域和范围。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
广播的网络版。这是传统广播在网络媒介上进行的延伸,拓展了自身新的发展空间,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了网络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使声音介质文字化、视觉化、形象化,打破了传统广播以声音为主要载体,以听觉为唯一感知渠道的形式。传统广播的传播在时间流程进行中播出,限定了受众该什么时候接收和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并要求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与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网络媒介在信息上的传播模式恰好与广播相反,体现异步性,通过存储信息的方式让人们在可能的任何时间来消费和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网络媒介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的缺憾。例如,中国广播网(www.cnr.cn),在该网站中提供了在线直播、网上点播和宽带视听等服务,通过直播或点播方式来收听节目。直播是广播电台实际播出广播节目的互联网传播形式。点播则将节目做成一个个片段,受众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关心的片段收听。
网络化广播。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这种形式跳出了传统广播的模式,真正发挥了新媒介广播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除了在内容影像化方面努力争取着自己的市场,在音视频内容开拓方面也有了发展。
传统广播的传者与受众界限分明,而广播与网络媒介结合后,传者与受众从原来点对点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受众的参与反馈的面和度有所提高。网络化广播的播出不照搬传统广播的新媒介形式,网络媒介电台主持人充分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在节目中提供短信评论、短信调查、论坛发帖、热线电话等多种结合方式说新闻,交流谈话,有很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网络广播集纳和享用传统媒介新闻资源,开展与传统广播电台的合作。网络媒介中的在线广播发展也为网络媒介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中国宁波网“天一网络电台”,发挥广播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各自优势,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电视新闻评论是形象化、视听结合的评论,这是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广播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和字幕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器官,音响及解说直接诉诸受众的听觉器官,传播符号的多样化和感知的多通道,使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具现场感、真实性和说服力,容易消除人们对被评论事件和人物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评论的内容。网络媒介可以单独或综合处理资料、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类信息,配备相关的图文背景关联为受众提供立体化的评论资源,为电视新闻评论超越自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视与网络媒介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电视的网络版。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电视媒介在网络媒介上设立可以进行视频播放的网站,提供电视节目的在线点播,从网络媒介向电视媒介转变。这类网站往往是对电视台节目的一种补充,可以是电视媒介的电子版,将自己或相关媒介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内容照搬到互联网上,将网络媒介的多种服务功能融入其中。如北京电视台的网络电视频道(www.btv-5.com)和深圳电视台的网络直播中心等。还有一种具有整合意义的网络电视网站,区别于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将电视台搬到互联网上,在线收看电视频道。如最近建立的“中国网络电视”网站(www.cwtv.com.cn),正处于探索阶段,节目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真正的电视相比,但这毕竟是媒介结合的新形态。①手机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因容量有限,则要求短小精悍。②
互动电视。这种方式使电视实现网络化功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易用性,且能保证画面的效果。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体育信息频道,主要提供体育比赛和另外一些相关信息的服务,观众在看一场体育比赛时,可以使用遥控器显示出一个选择控制菜单,进行分段收看和比赛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赛事背景、选手介绍、相关评论等的选择,使观众全方位了解这场比赛的所有信息。2004年11月17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网通“天天在线”宽带门户网站上开播一档网络电视互动直播栏目“说给女人听”,这档宽带电视“互动秀”节目的观众可通过宽带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与杨澜进行实时交流。“互动秀”是目前国际网络电视流行的一种直播形式,基于宽带网络,受众通过网络留言、电话和短信等方式提问,专家通过视频现场或远程连线即时交流解答。这种方式的结合,使电视媒介具有了很多网络媒介的特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媒介,克服了许多电视媒介先天的不足之处,这也是电视今后与网络媒介竞合的一种方式。③
电视利用网络媒介覆盖广的优势,快速拓展电视传播的新空间。网络媒介的应用增强了电视媒介的互动性。受众的互动行为延伸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前前后后,受众的随时参与成为可能。这使新闻评论的题材内容更加切合受众的实际需要,体现出受众的主动性和传播的双方互动性。
注 释:
①冷冶夫:《网络媒介对电视媒介的冲击》,人民网《学术研究》,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2915/32917/2444815.html
②殷俊:《博弈手机电视——1.渠道:探求合作共赢之道;2.内容:战略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7)。
③殷俊:《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袁静、邓若伊,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殷瑜,四川教育学院新闻系)
编校:张红玲
报纸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整合之后,为新闻评论在网络上开辟了一块新阵地,成为报纸新闻评论的有效补充,而网络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扬各自优势,避各自短处,互补互动,实现了新闻评论的双声道运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报刊电子化与网络报刊化。将传统报刊的新闻评论内容展示于网络媒介,突破报刊媒介发行的地域限制,将传播范围最大化和效果化,让异地、异域的受众通过网络媒介也能了解其内容,形成向外辐射的影响趋势。同时,传统媒介可以从网络中发现新闻评论的议题,对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讨论话题、各种言论进行筛选、修正,提炼成可以在报纸上展现的新闻评论。从当前网络媒介的受众群体来看,不如报纸媒介的分布层面那么宽泛,借助报纸媒介的传播能够让精彩的声音得到更多层次的传播。
网络充分利用报刊资源。报纸媒介中新闻报道和评论可以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议题设置的重要来源。以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为例,观点频道中以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作为资源的栏目就有“报系观点”、“媒介言论”、“观点碰撞”等栏目,其中“观点碰撞”以新闻事件的点击、各方媒介评说链接、编辑留言和网友发表感言为主要框架,通过对热点和焦点新闻事件的抛出,将传统媒介,主要是纸质媒介的评论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论氛围和互动环境。
报刊与网络的联合行动。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联动配合评论,使多种媒介的评论能够相呼应,形成多层次、大范围的言论交流。可以是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联动,也可以是不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合作。传统媒介或网络媒介对其新闻事件的评论价值先作出判断,然后,在各自的媒介上展开评论,不仅在报纸媒介中请专家学者针对新闻事实发表个性化、独到的看法和意见,而且在网络媒介开辟专栏,让专家学者在网络媒介上与受众交流讨论,并且,报纸媒介还可以选取专家学者与网友们精彩的对话刊登。这种多媒介的大范围合作,一方面体现出新闻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媒介之间的评论联动,也容易形成有规模和气势的评论效应。
广播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刊是视觉媒介,人们通过视觉来阅读;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媒介;互联网也是需要视觉感官的媒介。然而,只有广播,诉诸单一的听觉信号,是属于一种非视觉的媒介。广播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接收实体经济便宜、接收方式简单和内容涵盖丰富等特点,为其扩展受众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网络媒介的迅速成长,广播媒介的对应政策同纸质媒介一样,选择了与网络媒介互动和结合,将自身所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和新手段扩大新的传播领域和范围。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
广播的网络版。这是传统广播在网络媒介上进行的延伸,拓展了自身新的发展空间,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了网络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使声音介质文字化、视觉化、形象化,打破了传统广播以声音为主要载体,以听觉为唯一感知渠道的形式。传统广播的传播在时间流程进行中播出,限定了受众该什么时候接收和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并要求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与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网络媒介在信息上的传播模式恰好与广播相反,体现异步性,通过存储信息的方式让人们在可能的任何时间来消费和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网络媒介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的缺憾。例如,中国广播网(www.cnr.cn),在该网站中提供了在线直播、网上点播和宽带视听等服务,通过直播或点播方式来收听节目。直播是广播电台实际播出广播节目的互联网传播形式。点播则将节目做成一个个片段,受众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关心的片段收听。
网络化广播。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这种形式跳出了传统广播的模式,真正发挥了新媒介广播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除了在内容影像化方面努力争取着自己的市场,在音视频内容开拓方面也有了发展。
传统广播的传者与受众界限分明,而广播与网络媒介结合后,传者与受众从原来点对点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受众的参与反馈的面和度有所提高。网络化广播的播出不照搬传统广播的新媒介形式,网络媒介电台主持人充分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在节目中提供短信评论、短信调查、论坛发帖、热线电话等多种结合方式说新闻,交流谈话,有很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网络广播集纳和享用传统媒介新闻资源,开展与传统广播电台的合作。网络媒介中的在线广播发展也为网络媒介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中国宁波网“天一网络电台”,发挥广播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各自优势,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电视新闻评论是形象化、视听结合的评论,这是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广播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和字幕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器官,音响及解说直接诉诸受众的听觉器官,传播符号的多样化和感知的多通道,使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具现场感、真实性和说服力,容易消除人们对被评论事件和人物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评论的内容。网络媒介可以单独或综合处理资料、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类信息,配备相关的图文背景关联为受众提供立体化的评论资源,为电视新闻评论超越自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视与网络媒介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电视的网络版。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电视媒介在网络媒介上设立可以进行视频播放的网站,提供电视节目的在线点播,从网络媒介向电视媒介转变。这类网站往往是对电视台节目的一种补充,可以是电视媒介的电子版,将自己或相关媒介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内容照搬到互联网上,将网络媒介的多种服务功能融入其中。如北京电视台的网络电视频道(www.btv-5.com)和深圳电视台的网络直播中心等。还有一种具有整合意义的网络电视网站,区别于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将电视台搬到互联网上,在线收看电视频道。如最近建立的“中国网络电视”网站(www.cwtv.com.cn),正处于探索阶段,节目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真正的电视相比,但这毕竟是媒介结合的新形态。①手机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因容量有限,则要求短小精悍。②
互动电视。这种方式使电视实现网络化功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易用性,且能保证画面的效果。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体育信息频道,主要提供体育比赛和另外一些相关信息的服务,观众在看一场体育比赛时,可以使用遥控器显示出一个选择控制菜单,进行分段收看和比赛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赛事背景、选手介绍、相关评论等的选择,使观众全方位了解这场比赛的所有信息。2004年11月17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网通“天天在线”宽带门户网站上开播一档网络电视互动直播栏目“说给女人听”,这档宽带电视“互动秀”节目的观众可通过宽带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与杨澜进行实时交流。“互动秀”是目前国际网络电视流行的一种直播形式,基于宽带网络,受众通过网络留言、电话和短信等方式提问,专家通过视频现场或远程连线即时交流解答。这种方式的结合,使电视媒介具有了很多网络媒介的特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媒介,克服了许多电视媒介先天的不足之处,这也是电视今后与网络媒介竞合的一种方式。③
电视利用网络媒介覆盖广的优势,快速拓展电视传播的新空间。网络媒介的应用增强了电视媒介的互动性。受众的互动行为延伸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前前后后,受众的随时参与成为可能。这使新闻评论的题材内容更加切合受众的实际需要,体现出受众的主动性和传播的双方互动性。
注 释:
①冷冶夫:《网络媒介对电视媒介的冲击》,人民网《学术研究》,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2915/32917/2444815.html
②殷俊:《博弈手机电视——1.渠道:探求合作共赢之道;2.内容:战略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7)。
③殷俊:《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袁静、邓若伊,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殷瑜,四川教育学院新闻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