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加工与生产逐渐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质量与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改善产品质量,生产企业应当对机械加工精度予以高度关注。机械加工的精度会对企业产品质量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而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能够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企业必须对此予以关注。文中将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K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066-01
0 引言
注重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的关系探讨,有利于增强产品加工质量可靠性,降低机械加工中的问题发生率。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对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有效的机械加工工艺作用下产品的加工精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为机械加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机械加工精度
1.1 概念
①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在改变零件性能或外形尺寸中所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在该工艺应用中,若以零件加工中所处的温度状态为分类依据,可知冷加工及热加工隶属于机械加工工艺范畴。在机械加工作业计划实施中。为确保机械加工工艺应用有效性,则需对零件加工中的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定其工艺流程的同时注重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有效编制。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加工领域中的组织生产科学指导,确保零件加工中的粗加工、精加工等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为机械零件性能优化、尺寸形状有效性增强等提供保障;②机械加工精度是指机械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零件图纸所规定理想值的符合程度。若它们之间并不符合,则会产生加工误差,影响零件加工质量。机械加工中为确保加工精度良好性,则需从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位置精度三方面入手,给予加工精度良好性可靠保障。
1.2 具体内容
在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根据温度的不同将零部件加工的方式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虽然温度不同,但都运用相应的加工方式通过相关的零部件加工设备,比如通过机械车床和压铸机等来对零部件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加工人员在进行零部件加工之前,提前设定好参考指数,按照这个指数来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在零部件加工制造完成后,通过与以往的参数对比,可确保误差的参数与之前设定的参数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尺寸的精度、零部件外形精度以及零部件的位置精度等是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其中,零部件的尺寸精度是对零部件的形状大小进行加工限制来控制误差。零部件的外形精度控制是对零部件的外表进行加工,从而对误差的合理范围进行对比的过程。零部件的位置精度是对零部件的表面以及基准位置进行范围对比后,从而对加工误差进行合理控制。而在零部件全部工作完成后,通过对零部件出现的误差和合理误差范围,对零部件进行基本判断。如果误差过大,则会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其中,加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都会影响零部件最终的生产品质。
2、影响机械加工的因素
2.1 内在因素
机床自身存在的误差是影响几何精度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提升的加工精度,通常使用大型的组合机械来完成的加工工作。机械部件的安装是组合型机械的首要任务,并且各个零部件之间有着较为严格的配合精度,一旦出现机械部件没有安装到位或超出配合公差的要求的情况,将极大的影响的制造精度,并且如果存在零部件磨损的情况,则一样会影响的加工精度。
2.2 受力因素
零件通过机械设备加工时,为了更好的将待加工零件固定,需要对其表面施加一定作用力,如果待加工零件的表面受到过大的挤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待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所受的外力是不考虑在加工计算范围内的。通常来讲,一定程度的外力会作用在待加工零件的表面位置,但是相关机械加工工艺部门通常会对零件的受力情况有所忽视,但是外力会随着时间作用而逐渐累加,最终会对所生产零件的精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2.3 热变因素
刀具热变、工件热变形、机床自身结构热变形是机械加工工艺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三种热变因素。其中,由于零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刀具对其进行切割,所以刀具热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此外尽管零件的最终加工尺寸比较小,但是却需要用到尺寸较大的材料去进行加工,所以机械切割通常需要使用专用刀具来完成。为了按照加工图纸要求来切割所需要规格尺寸的零件,需要不断的对母材进行切割,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尺寸的零件。因此大量热能在反复切割过程中生成,导致零件因为一定程度的热量而产生形变,最终对零件的精度有所影响。
3、加工精度的提升策略
3.1 完善机械加工系统设备
加工精度的提升还需要依赖于完善的加工系统设备,设备对于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的加工精度,还必须要对于整个设备系统加以完善。具体来说,对于存在问题的加工设备,必须要及时地予以修缮或者是替换,使得设备能够满足加工的要求。同时还应该大力引进新设备,并且使得加工工艺与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相匹配,从而使得加工的精度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总而言之,要想进一步提高的加工精度,首先就必须要从完善机械加工系统设备入手。
3.2 减少外力对精度的影响
外力也是影响加工进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在加工的过程中,外力主要包括了挤压力和摩擦力,因此要想提高加工精度,还必须要对于外力加以控制,以减少外力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在加工之前,需要对于加工设备严格地进行检查,比如说检查设备固定的位置是否偏紧,从而使得设备和被加工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能够得以控制,避免外力对于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摩擦力的存在,而为了减少摩擦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适当的对于接触表面进行打磨,以尽量减少摩擦力,以控制摩擦力对加工精度所造成的影响。
3.3 合理控制加工温度
由于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被加工、刀具以及机床和构件都有可能受到热变形的影响,进而对于加工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由于热变形对于精度所造成的影响,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加工的温度合理地进行控制。而要实现对于温度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在对于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在摩擦作用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可以采用冷水降温的方式,在被加工和砂轮上浇上适量的水,从而对于温度加以控制,避免出现热变形。在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有效地对于温度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工的精度。
结束语
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受到温度、外力、几何误差、加工原理以及工件内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零件、产品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努力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将误差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从当前的机械加工情况来看,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包括直接减少误差法、误差补偿法、误差转移法以及误差分组法等,工作人员可以视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韩中喜.试论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化工管理,2017(03):202.
[2] 李琳,郭鹏.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96+98.
[3] 危春燕.机械加工中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研究[J].好家长,2017(03):224.
[4] 夏云才.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2):59-60.
[5] 汪帅帅,于晓文.浅谈齿轮轴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44.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K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066-01
0 引言
注重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的关系探讨,有利于增强产品加工质量可靠性,降低机械加工中的问题发生率。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对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有效的机械加工工艺作用下产品的加工精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为机械加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机械加工精度
1.1 概念
①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在改变零件性能或外形尺寸中所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在该工艺应用中,若以零件加工中所处的温度状态为分类依据,可知冷加工及热加工隶属于机械加工工艺范畴。在机械加工作业计划实施中。为确保机械加工工艺应用有效性,则需对零件加工中的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定其工艺流程的同时注重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有效编制。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加工领域中的组织生产科学指导,确保零件加工中的粗加工、精加工等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为机械零件性能优化、尺寸形状有效性增强等提供保障;②机械加工精度是指机械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零件图纸所规定理想值的符合程度。若它们之间并不符合,则会产生加工误差,影响零件加工质量。机械加工中为确保加工精度良好性,则需从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位置精度三方面入手,给予加工精度良好性可靠保障。
1.2 具体内容
在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根据温度的不同将零部件加工的方式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虽然温度不同,但都运用相应的加工方式通过相关的零部件加工设备,比如通过机械车床和压铸机等来对零部件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加工人员在进行零部件加工之前,提前设定好参考指数,按照这个指数来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在零部件加工制造完成后,通过与以往的参数对比,可确保误差的参数与之前设定的参数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尺寸的精度、零部件外形精度以及零部件的位置精度等是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其中,零部件的尺寸精度是对零部件的形状大小进行加工限制来控制误差。零部件的外形精度控制是对零部件的外表进行加工,从而对误差的合理范围进行对比的过程。零部件的位置精度是对零部件的表面以及基准位置进行范围对比后,从而对加工误差进行合理控制。而在零部件全部工作完成后,通过对零部件出现的误差和合理误差范围,对零部件进行基本判断。如果误差过大,则会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其中,加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都会影响零部件最终的生产品质。
2、影响机械加工的因素
2.1 内在因素
机床自身存在的误差是影响几何精度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提升的加工精度,通常使用大型的组合机械来完成的加工工作。机械部件的安装是组合型机械的首要任务,并且各个零部件之间有着较为严格的配合精度,一旦出现机械部件没有安装到位或超出配合公差的要求的情况,将极大的影响的制造精度,并且如果存在零部件磨损的情况,则一样会影响的加工精度。
2.2 受力因素
零件通过机械设备加工时,为了更好的将待加工零件固定,需要对其表面施加一定作用力,如果待加工零件的表面受到过大的挤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待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所受的外力是不考虑在加工计算范围内的。通常来讲,一定程度的外力会作用在待加工零件的表面位置,但是相关机械加工工艺部门通常会对零件的受力情况有所忽视,但是外力会随着时间作用而逐渐累加,最终会对所生产零件的精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2.3 热变因素
刀具热变、工件热变形、机床自身结构热变形是机械加工工艺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三种热变因素。其中,由于零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刀具对其进行切割,所以刀具热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此外尽管零件的最终加工尺寸比较小,但是却需要用到尺寸较大的材料去进行加工,所以机械切割通常需要使用专用刀具来完成。为了按照加工图纸要求来切割所需要规格尺寸的零件,需要不断的对母材进行切割,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尺寸的零件。因此大量热能在反复切割过程中生成,导致零件因为一定程度的热量而产生形变,最终对零件的精度有所影响。
3、加工精度的提升策略
3.1 完善机械加工系统设备
加工精度的提升还需要依赖于完善的加工系统设备,设备对于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的加工精度,还必须要对于整个设备系统加以完善。具体来说,对于存在问题的加工设备,必须要及时地予以修缮或者是替换,使得设备能够满足加工的要求。同时还应该大力引进新设备,并且使得加工工艺与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相匹配,从而使得加工的精度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总而言之,要想进一步提高的加工精度,首先就必须要从完善机械加工系统设备入手。
3.2 减少外力对精度的影响
外力也是影响加工进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在加工的过程中,外力主要包括了挤压力和摩擦力,因此要想提高加工精度,还必须要对于外力加以控制,以减少外力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在加工之前,需要对于加工设备严格地进行检查,比如说检查设备固定的位置是否偏紧,从而使得设备和被加工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能够得以控制,避免外力对于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摩擦力的存在,而为了减少摩擦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适当的对于接触表面进行打磨,以尽量减少摩擦力,以控制摩擦力对加工精度所造成的影响。
3.3 合理控制加工温度
由于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被加工、刀具以及机床和构件都有可能受到热变形的影响,进而对于加工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由于热变形对于精度所造成的影响,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加工的温度合理地进行控制。而要实现对于温度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在对于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在摩擦作用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可以采用冷水降温的方式,在被加工和砂轮上浇上适量的水,从而对于温度加以控制,避免出现热变形。在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有效地对于温度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工的精度。
结束语
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受到温度、外力、几何误差、加工原理以及工件内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零件、产品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努力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将误差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从当前的机械加工情况来看,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包括直接减少误差法、误差补偿法、误差转移法以及误差分组法等,工作人员可以视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韩中喜.试论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化工管理,2017(03):202.
[2] 李琳,郭鹏.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96+98.
[3] 危春燕.机械加工中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研究[J].好家长,2017(03):224.
[4] 夏云才.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2):59-60.
[5] 汪帅帅,于晓文.浅谈齿轮轴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