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艺术都看不懂了,你还跟我说未来艺术?
别着急,作为科幻迷的你,可能已经掌握了欣赏艺术的特殊技巧。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1959年,英国科学家、小说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上提出了著名的“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认为科学与人文的高度分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写道:“……当现代物理学的大厦不断增高时,如今西方世界中大部分最聪明的人,对它的洞察也正如他们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
慕明,曾经的人工智能学生,当下的互联网从业者,尚在入门的科幻作者,利用动态规划写作。相信自己在作品中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过于宏大的愿望,希望用科幻作品连接分离已久的两个世界。
斯诺的质问,在如今这个知识总量爆炸、知识领域高度分化的时代仍然适用。而科幻小说,无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有力桥梁之一。从黄金时代到新浪潮运动,无数优秀的科幻作品关注着传统文学所忽视的科学母题,让我们可以思考这些看似脱离日常生活语境,却又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深刻见解。在传统文学日渐注重个人体验、越来越形式化的当下,科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回归了古典文学对某些我们当前面对的真正问题的关注,成为在文学领域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
而在视觉艺术领域,也有一群人,在做着类似的先锋性工作。与文学相比,現代视觉艺术的话语系统更加复杂,对观者的要求更高,但是在那些抽象的、看似难懂的作品背后,其实有着与科幻殊途同归的追求。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就把当时前沿的透视学和解剖学知识运用到了绘画之中,一改中世纪绘画对世界的宗教性描述,将一个我们现在看来更“真实”的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今天,即使是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普通观众也可以体会到古典主义油画的“栩栩如生”,具象性作品所反应的,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先验认知。
然而,进入现代以来,摄影、摄像等技术让“画得像”这一追求不再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尽管仍然有众多的艺术家试图拓展具象艺术最后的边疆,更多的先锋艺术家则进行了转向。他们仍然在探索如何表现这个世界,但是,就像是脱离了石块与树枝,转而借用符号与公式的数学,抽象成了视觉艺术的主要手段。
首先,艺术家使用抽象的方式开始关注现代化以来爆发式的科学进展。太空探索、物理学发现等传统艺术中前所未见的主题,进入了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在被称为未来艺术博物馆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匈牙利艺术家纳吉(Lázló Moholy-Nagy)用作品来表达光的传播、空间的扭曲等概念。这些作品初看令人一头雾水,但是如果了解到纳吉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并与科学绘图相对比,其意义就立刻鲜明了起来。实际上,这也正是包豪斯风格的理想之一,即把艺术家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状态中拯救出来,让他们成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包豪斯学院在传统造型艺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数学、心理学等课程。对当下以及未来世界的本质性表述,是他们的重要追求。纳吉的艺术作品不但描绘了当时的前沿科学理论,甚至凭借敏锐的直觉,以一种艺术的方式,预测了几十年后的科技进展。
更为有趣的,则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系列先锋艺术家,利用抽象的方式对人类视觉认知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作为“十四岁就画得跟拉斐尔一样好”的天赋英才,毕加索早年的写实作品已经达到了“画得像”的高峰,但是在一生之中,他从未放弃创新。在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七十岁高龄的毕加索,仍然勇于摒弃一切束缚,探索抽象与变形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他对委拉斯开兹的《宫娥》(Las Meninas)进行了几十次各种手法的变形,从色彩、形状到笔触、材质。毕加索进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从视觉认知的角度上来看,他试图将原作中复杂的信息维度压缩至最小。细腻的明暗变化被压缩成了鲜明的色块,柔和的曲线则被简化成干脆的直线。与原作相比,观众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端详画面,以重建符合其认知的形象,而这,正是艺术家所要追求的。
在艺术欣赏的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观者的那份子”(the beholder’s share), 即任何作品没有观者的参与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欣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观众自己要有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如果说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所呈现的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艺术美”,观者不用仔细观察体会作者的意图,不用调动自己的深层认知,也能模糊地把“像”当作“美”,那么毕加索的实验,正是以一种近乎强迫的方式,要求观众重新集中注意力观察思考。
如果说毕加索的探索还有些许具象艺术的残影,那么之后的纽约画派,或称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探索则更为极端。他们的手段其实与科学研究相似,即把复杂的传统绘画分解为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再以夸张的手法,探讨每个要素在视觉艺术中的认知反应。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在科幻小说中,作家也常常把现实中某个略显荒谬的单一因素抽离出来,逼向极致,接着静观其变,推导它最终可能形成一种怎样的局面。很多科幻作品中,这种还原论式的思想实验往往能让读者将作品与自身体验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唤起读者的思考。抽象表现主义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在彼得·沃茨的科幻长篇《盲视》中,有一个有趣的设定:吸血鬼之所以讨厌十字架,是因为他们的视觉皮层无法同时正确处理垂直和水平方位线段的刺激。而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交叉直角,直到人类发展出了欧式几何建筑学。这个设定的灵感来源,大概是视觉神经科学创立以来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样是在1959年,休伯尔和威泽尔(Hubel and Wiesel) 将微电极插入麻醉猫的初级视皮层,然后在置于猫前方的幕布上投射出一条光带,改变光带的空间方位角度,用微电极记录神经元的发放。他们发现当光带处于某个空间方位角度时,发放最为强烈。而且不同的神经元对不同空间方位的偏好不尽相同。这些指向不同方位的线条,是构成形状和轮廓的基础。 这项研究的重要之处,是解释了我们到底是如何“看见”的。这就是视觉系统的自底向上处理模式(bottom-up processing)。我们对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是一个从“解构”,到“组装”,再到“解读”的过程。 当眼睛聚焦观看实物或画时,视网膜上会暂时产生一个分辨率并不高的二维图像。最低级的视觉细胞或从中识别线条、边缘,或吸收特定的不同波长的光波给出色彩。这些零散的信息在上一级皮层得以整合,得到一个模糊的雏形。再往上传,大脑视觉中心清除不相关的细节,寻找效果一致的形状和色彩,抽象出实物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知识、记忆和联想,最后创造出一个详细、完整的“图像”。至此,遵循一个与相机成像完全不同的原理,我们才算“看见”了。
回到视觉艺术,如果说“画得像”的具象作品单纯地利用了我们经验中的先验模式,是一种“自顶向下”(top-down processing)的匹配,那么抽象表现主义则是在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试图还原我们真正观看的到底是什么,同时,也唤起我们以“自顶向下”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经验、联想,对图像进行理解。早在休伯尔和威泽尔实验的四十年前,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就在画布上做了类似的实验。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利用透视革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样,在蒙德里安的笔下,脱离了实体的,向各个方向发散的线段,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与我们初级视觉皮层上的表现方式一致。
蒙德里安晚年的工作更进一步将简单的线条与色彩结合起来,试图用两个最简单的组分,迫使我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来回跳跃,产生一种不依托于任何形象的运动感,而在心理学研究中,视觉信息加工的过程与眼动的关系密不可分。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人则把探索由线条转向视觉感知的另一个要素,抽离了一切形象和线条,以纯粹的大型色块,探索颜色对人类情绪的表达作用。对于自己的画风,他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体验。”这在近年的神经科学进展里也有据可循,负责颜色识别的颞叶下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与负责记忆的海马体(Hippocampus)、负责情绪的杏仁核(Amygdala),都有着直接通路。在杏仁核中,当中性刺激(譬如颜色)与某种愉悦刺激(譬如爱情带来的多巴胺)同时发生时,对愉悦刺激有选择性反应的神经细胞会把两种刺激结合起来,以至于在只有中性刺激(颜色)时,也会产生愉悦反应。
现在,我们可能对抽象艺术到底想做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然而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我们再次回到两种文化。科学家试图建造客观的模型来认识世界,而现代艺术家表达对世界的主观印象,这两者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一种抽象和简化的过程,都是大脑创造性的表现。同理,观赏者对艺术的品评,也是一个将我们平时对世界的认知,在艺术作品的指导下,抽象简化的创造性过程。正如爱因斯坦的弟弟,艺术评论家卡尔·爱因斯坦所说:“(抽象藝术)终结了视觉上的懒惰或者疲惫。观看,重新成为一种活跃的过程。”艺术家对观者的期望,是在这个日渐纷繁复杂的世界,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认知,来面对、理解、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视觉艺术的创造手段可能会进一步多样化,无论是已经发布的VR 绘画装置Tilt Brush, 还是初具原型的4D 打印装置,都可能给视觉艺术带来新的形式。视觉艺术的关注题材也会与最新的科技进展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曾经做过飞行员的特瑞尔(James Turrell)近期在上海布展,他呈现的光线和天空来源于飞行时的体验,这是任何古典时期的大师都不可能拥有的,当深空探索成为日常,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而视觉艺术的终极追求,也将会在认识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本质的道路上,继续一步步摸索着向前。机器人学泰斗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抽象是智能的关键,也是问题的难点。”他讲的是人工智能对问题进行抽象表述的能力,但我们或可从中窥见人类心智的秘密。我们是否有更高级的形式来理解或者呈现感知到的世界?认识我们自身情绪、理性、自我意识的关键线索究竟在哪里?答案,或许就在一幅画中。
主要参考书目:
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 Eric Kandel
The Paintings of Moholy-Nagy: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Joyce Tsai et al.
The Age of Insight: The Quest to Understand the Unconscious in Art, Mind, and Brain, from Vienna 1900 to the Present,Eric Kandel
《刘慈欣谈科幻》,刘慈欣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别着急,作为科幻迷的你,可能已经掌握了欣赏艺术的特殊技巧。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1959年,英国科学家、小说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上提出了著名的“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认为科学与人文的高度分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写道:“……当现代物理学的大厦不断增高时,如今西方世界中大部分最聪明的人,对它的洞察也正如他们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
慕明,曾经的人工智能学生,当下的互联网从业者,尚在入门的科幻作者,利用动态规划写作。相信自己在作品中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过于宏大的愿望,希望用科幻作品连接分离已久的两个世界。
斯诺的质问,在如今这个知识总量爆炸、知识领域高度分化的时代仍然适用。而科幻小说,无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有力桥梁之一。从黄金时代到新浪潮运动,无数优秀的科幻作品关注着传统文学所忽视的科学母题,让我们可以思考这些看似脱离日常生活语境,却又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深刻见解。在传统文学日渐注重个人体验、越来越形式化的当下,科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回归了古典文学对某些我们当前面对的真正问题的关注,成为在文学领域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
而在视觉艺术领域,也有一群人,在做着类似的先锋性工作。与文学相比,現代视觉艺术的话语系统更加复杂,对观者的要求更高,但是在那些抽象的、看似难懂的作品背后,其实有着与科幻殊途同归的追求。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就把当时前沿的透视学和解剖学知识运用到了绘画之中,一改中世纪绘画对世界的宗教性描述,将一个我们现在看来更“真实”的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今天,即使是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普通观众也可以体会到古典主义油画的“栩栩如生”,具象性作品所反应的,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先验认知。
然而,进入现代以来,摄影、摄像等技术让“画得像”这一追求不再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尽管仍然有众多的艺术家试图拓展具象艺术最后的边疆,更多的先锋艺术家则进行了转向。他们仍然在探索如何表现这个世界,但是,就像是脱离了石块与树枝,转而借用符号与公式的数学,抽象成了视觉艺术的主要手段。
首先,艺术家使用抽象的方式开始关注现代化以来爆发式的科学进展。太空探索、物理学发现等传统艺术中前所未见的主题,进入了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在被称为未来艺术博物馆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匈牙利艺术家纳吉(Lázló Moholy-Nagy)用作品来表达光的传播、空间的扭曲等概念。这些作品初看令人一头雾水,但是如果了解到纳吉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并与科学绘图相对比,其意义就立刻鲜明了起来。实际上,这也正是包豪斯风格的理想之一,即把艺术家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状态中拯救出来,让他们成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包豪斯学院在传统造型艺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数学、心理学等课程。对当下以及未来世界的本质性表述,是他们的重要追求。纳吉的艺术作品不但描绘了当时的前沿科学理论,甚至凭借敏锐的直觉,以一种艺术的方式,预测了几十年后的科技进展。
更为有趣的,则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系列先锋艺术家,利用抽象的方式对人类视觉认知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作为“十四岁就画得跟拉斐尔一样好”的天赋英才,毕加索早年的写实作品已经达到了“画得像”的高峰,但是在一生之中,他从未放弃创新。在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七十岁高龄的毕加索,仍然勇于摒弃一切束缚,探索抽象与变形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他对委拉斯开兹的《宫娥》(Las Meninas)进行了几十次各种手法的变形,从色彩、形状到笔触、材质。毕加索进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从视觉认知的角度上来看,他试图将原作中复杂的信息维度压缩至最小。细腻的明暗变化被压缩成了鲜明的色块,柔和的曲线则被简化成干脆的直线。与原作相比,观众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端详画面,以重建符合其认知的形象,而这,正是艺术家所要追求的。
在艺术欣赏的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观者的那份子”(the beholder’s share), 即任何作品没有观者的参与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欣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观众自己要有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如果说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所呈现的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艺术美”,观者不用仔细观察体会作者的意图,不用调动自己的深层认知,也能模糊地把“像”当作“美”,那么毕加索的实验,正是以一种近乎强迫的方式,要求观众重新集中注意力观察思考。
如果说毕加索的探索还有些许具象艺术的残影,那么之后的纽约画派,或称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探索则更为极端。他们的手段其实与科学研究相似,即把复杂的传统绘画分解为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再以夸张的手法,探讨每个要素在视觉艺术中的认知反应。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在科幻小说中,作家也常常把现实中某个略显荒谬的单一因素抽离出来,逼向极致,接着静观其变,推导它最终可能形成一种怎样的局面。很多科幻作品中,这种还原论式的思想实验往往能让读者将作品与自身体验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唤起读者的思考。抽象表现主义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在彼得·沃茨的科幻长篇《盲视》中,有一个有趣的设定:吸血鬼之所以讨厌十字架,是因为他们的视觉皮层无法同时正确处理垂直和水平方位线段的刺激。而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交叉直角,直到人类发展出了欧式几何建筑学。这个设定的灵感来源,大概是视觉神经科学创立以来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样是在1959年,休伯尔和威泽尔(Hubel and Wiesel) 将微电极插入麻醉猫的初级视皮层,然后在置于猫前方的幕布上投射出一条光带,改变光带的空间方位角度,用微电极记录神经元的发放。他们发现当光带处于某个空间方位角度时,发放最为强烈。而且不同的神经元对不同空间方位的偏好不尽相同。这些指向不同方位的线条,是构成形状和轮廓的基础。 这项研究的重要之处,是解释了我们到底是如何“看见”的。这就是视觉系统的自底向上处理模式(bottom-up processing)。我们对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是一个从“解构”,到“组装”,再到“解读”的过程。 当眼睛聚焦观看实物或画时,视网膜上会暂时产生一个分辨率并不高的二维图像。最低级的视觉细胞或从中识别线条、边缘,或吸收特定的不同波长的光波给出色彩。这些零散的信息在上一级皮层得以整合,得到一个模糊的雏形。再往上传,大脑视觉中心清除不相关的细节,寻找效果一致的形状和色彩,抽象出实物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知识、记忆和联想,最后创造出一个详细、完整的“图像”。至此,遵循一个与相机成像完全不同的原理,我们才算“看见”了。
回到视觉艺术,如果说“画得像”的具象作品单纯地利用了我们经验中的先验模式,是一种“自顶向下”(top-down processing)的匹配,那么抽象表现主义则是在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试图还原我们真正观看的到底是什么,同时,也唤起我们以“自顶向下”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经验、联想,对图像进行理解。早在休伯尔和威泽尔实验的四十年前,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就在画布上做了类似的实验。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利用透视革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样,在蒙德里安的笔下,脱离了实体的,向各个方向发散的线段,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与我们初级视觉皮层上的表现方式一致。
蒙德里安晚年的工作更进一步将简单的线条与色彩结合起来,试图用两个最简单的组分,迫使我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来回跳跃,产生一种不依托于任何形象的运动感,而在心理学研究中,视觉信息加工的过程与眼动的关系密不可分。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人则把探索由线条转向视觉感知的另一个要素,抽离了一切形象和线条,以纯粹的大型色块,探索颜色对人类情绪的表达作用。对于自己的画风,他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体验。”这在近年的神经科学进展里也有据可循,负责颜色识别的颞叶下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与负责记忆的海马体(Hippocampus)、负责情绪的杏仁核(Amygdala),都有着直接通路。在杏仁核中,当中性刺激(譬如颜色)与某种愉悦刺激(譬如爱情带来的多巴胺)同时发生时,对愉悦刺激有选择性反应的神经细胞会把两种刺激结合起来,以至于在只有中性刺激(颜色)时,也会产生愉悦反应。
现在,我们可能对抽象艺术到底想做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然而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我们再次回到两种文化。科学家试图建造客观的模型来认识世界,而现代艺术家表达对世界的主观印象,这两者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一种抽象和简化的过程,都是大脑创造性的表现。同理,观赏者对艺术的品评,也是一个将我们平时对世界的认知,在艺术作品的指导下,抽象简化的创造性过程。正如爱因斯坦的弟弟,艺术评论家卡尔·爱因斯坦所说:“(抽象藝术)终结了视觉上的懒惰或者疲惫。观看,重新成为一种活跃的过程。”艺术家对观者的期望,是在这个日渐纷繁复杂的世界,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认知,来面对、理解、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视觉艺术的创造手段可能会进一步多样化,无论是已经发布的VR 绘画装置Tilt Brush, 还是初具原型的4D 打印装置,都可能给视觉艺术带来新的形式。视觉艺术的关注题材也会与最新的科技进展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曾经做过飞行员的特瑞尔(James Turrell)近期在上海布展,他呈现的光线和天空来源于飞行时的体验,这是任何古典时期的大师都不可能拥有的,当深空探索成为日常,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而视觉艺术的终极追求,也将会在认识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本质的道路上,继续一步步摸索着向前。机器人学泰斗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抽象是智能的关键,也是问题的难点。”他讲的是人工智能对问题进行抽象表述的能力,但我们或可从中窥见人类心智的秘密。我们是否有更高级的形式来理解或者呈现感知到的世界?认识我们自身情绪、理性、自我意识的关键线索究竟在哪里?答案,或许就在一幅画中。
主要参考书目:
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 Eric Kandel
The Paintings of Moholy-Nagy: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Joyce Tsai et al.
The Age of Insight: The Quest to Understand the Unconscious in Art, Mind, and Brain, from Vienna 1900 to the Present,Eric Kandel
《刘慈欣谈科幻》,刘慈欣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