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下的网络谐音梗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谐音梗因其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在生活中各种玩梗现象层出不穷,有关谐音的研究有很多,谐音梗的研究却很少,鉴于谐音与谐音梗虽然形式之间有很大重叠,但在语用上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区别。本文以百度检索系统和谷歌搜索为语料来源,在谐音研究基础上,对一些网络谐音梗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谐音梗中的图形以及背景进行识别,进而对该图形-背景结构的语用效果进行分析。本文既对谐音研究进行了补充,又以具体实例帮助人们更好理解谐音梗及其语用价值,以便通过使用谐音梗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
  关键词:图形背景;谐音梗;语用效果
  1.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谐音梗的流行,各种谐音在广告,新闻标题,网络语言中层出不穷。有关谐音的研究也多了。人们从谐音的产生、使用、结构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对谐音的使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但是有关谐音梗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谐音梗和谐音虽都采用了同音替换,但是语用效果有很大差别。以前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分析谐音产生的原因以及谐音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对谐音梗展开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谐音梗的分类,然后通过具体实例对于谐音梗的类型,如何识别谐音梗中的图形与背景进行介绍以及采取这种图形-背景结构达到的语用效果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本文章的研究既是对谐音现象的一种补充,又以具体实例帮助听话人或读者更容易、更有效地理解谐音梗的产生机制,感受谐音梗的乐趣。谐音梗无处不在,采用谐音梗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语义效果,因此研究谐音梗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完成言语交际活动。此外,谐音不仅是一种修辞学现象,它同时涉及心理学、美学等学科,对谐音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跨学科发展。
  2.理论框架
  2.1图形—背景理论简介
  “图形—背景”是一种认知观,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主要用来研究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他们认为,知觉场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某一认知概念或者感知中最突出的部分, 即最吸引我们注意的部分。背景是指与图形相比,比较模糊、未分化的部分,它对图形起衬托、突出的作用。当我们看一个事物时, 通常会把这个事物作为感知上突显的部分,即图形,把环境当作背景。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们对事物直接體验的结果。图形和背景同时存在于知觉场中, 但它们两者不会同时被感知。
  图形—背景理论也可用于研究语言的结构。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不完全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而是由人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方式来决定的。语言表达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并对它们不断地进行梳理以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进行语言表达。“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显的部分,是认知的焦点。“背景”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物。例如,在句子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我们习惯于把书当作图形、把桌子当作参照物即背景。
  2.2图形和背景区分
  Talmy认为,图形背景的选择遵循一定的规律, 例如,图形多为动态的、体积小的、特征更显著的, 而背景多为静态的、体积大的、特征不明显的。具体的特征如下表:
  3.谐音梗
  3.1谐音梗的界定
  谐音梗,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指利用同音或近音的字词来代替原本字词来达到喜剧效果或巧妙地使用词语或句子,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双重意义, 令人回味无穷。其特点是生动活泼, 诙谐有趣。而谐音是指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两者之间形式有很大重叠,但在语用上有所区别。例如dd(滴滴)、886(拜拜喽)属于谐音,是为了交流简便而采用的同音替换。而孔夫子搬家——尽输(书)是为了达到喜剧效果采取的替换策略,属于谐音梗。
  3.2谐音梗类型
  笔者收集了500条谐音梗,对其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型谐音梗和语义变异型谐音梗。具体类型如下:
  3.2.1语音变异型谐音梗
  语音变异型谐音梗就是通过语音变异的方式构建谐音梗,由于汉语的声调系统很发达,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导致同音语素很多,比如yi是汉字中同音字最多的字,有“译、意、亿、义、异、议”等232个语素和字。这成为了谐音梗的基础。通过同音替换使语言鲜活,诙谐有趣。根据替换的成分不同,它大致可以分为成语型谐音梗、普通话型谐音梗、方言型谐音梗、外语型谐音梗、混合型谐音梗五种类型。
  成语型谐音梗是通过对原有成语中的字进行谐音替换,达到喜剧效果。例如:
  a我劝你改“谐”归正。(改邪归正)
  b什么水果容易走丢?榴莲,因为“流连忘返”。(流连忘返)
  普通话型谐音梗是普通话字词之间进行谐音替换,通常是断章取义、故意曲折前文的字词,来达到喜剧目的。
  a“要是有人属于我该多幸福啊。”“别闹了,没有人属鱼。”
  b我说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陆游气坏了,结果我家就 没办法上网了,你找欧阳修啊,欧阳修不好的话,你找王之换啊,王之涣不给换的话,你找蔡元赔啊。
  方言型谐音梗是用方言代替普通话产生的谐音梗。由于文化的融合会导致一些方言词流行,从而代替普通话,进而产生方言谐音梗。例如:
  a跟室友一起出去玩了回来,坐在客厅歇着,实在是太累,就拜托室友说:“帮我拿下hai子(重庆话鞋子的发音)呗,谢谢。”室友惊恐:“孩子?什么孩子?你什么时候有的孩子?”“哦,是鞋子。”
  b“贾岛问,是‘推’好还是‘敲’好,答:那要取决于你是哪里的人。”我:“蛤?”盆友:“如果你是东北人,那就是'忒‘好,如果你是台湾人,那就是’敲‘好的哦!”我……
  外语型谐音梗是指用汉语对应的同音字词来代替外语的词产生的谐音梗。我们只是对这些这些外来词进行音译,并不会考虑翻译成对应汉语的实际意义。例如:   a一个日本人来中国看牙医,结果和牙医打起来了。因为那个牙医说:“拔个牙咯?”
  b 其实“孔乙己”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排行老大,如果他排行老七就会叫“孔娜娜”了。(“乙己”谐音日语的“一(ichi)”,第一个孩子的意思;而“娜娜”则谐音“七(na na)”。孔nana就是排行老七)
  混合型谐音梗就是将汉语、外语或者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谐音梗。比如:
  a一只小鸭对小鸡说:“我喜欢你” 。小鸡说:“你duck 不必”。
  b吸血鬼喜欢吃辣吗?不喜欢,因为他们喜欢blood(不辣的)
  3.2.2语义变异型谐音梗
  语义变异型谐音梗就是通过语义变异的方式构建谐音梗,即利用词语的多义性, 假借本意, 实取其喻意, 借此说彼, 造成语义上的冲突, 营造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让人产生联想, 从而达到喜剧效果。例如:
  a你不要瞧不起我,虽然我没你女儿红,但我喝过女儿红。
  b你摸摸我衣服的布料,是不是做你女朋友的料。
  4.图形背景理论在谐音中的应用
  谐音梗究竟是怎样符合图形-背景理论的?我们怎样确定谐音梗中的图形和背景?Talmy 将语言中的图形、背景的特征进行了区分,如上表格。谐音梗的图形和背景也具备这些特点。首先,对于语音变异型谐音梗,由于谐音字词的替换,造成认知上不和谐状态,使谐音部分得到突显成为图形,而原有部分成为背景。其次,对于语义变异型谐音梗,是通过一词多义,使第二次出现的字词与第一次出现的字词语义上相矛盾,得到突显成为图形,而整个语境作为背景。
  4.1对语音变异型谐音梗的分析
  在图形-背景理论中存在着知觉场的划分, 即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在谐音梗中, 这样的两部分是明显存在的,对于通过语音变异的方式构建的谐音梗,由于替换了原有的成分使它与人们心中的固有模式发生了冲突, 造成的不和谐状态,使谐音成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 而原有的字词或成语就是背景, 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用来衬托图形。例如:年轻时候的程路不是老程,而是“少年老程”。(少年老成)这句话出自吐槽大会王建国,王建国使用“少年老程”替换了原有成语“少年老成”,“老程”与“老成”造成了认知上的冲突,使之成为知觉上突显的部分,而原有成语成为背景。通过这种谐音的方式,达到内涵的目的,从表面上来看,少年老程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当我们把它与成语少年老成结合起来看,我们就能理解王建国话语的言外之意,即程路年轻时也很显老。
  4.2对语义变异型谐音梗的分析
  在语音变异型谐音梗和语义变异型谐音梗中突显图形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在语义变异型谐音梗中, 由于一些字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可以表面上采用词语本意, 实则利用其喻意, 造成语义冲突,让人产生联想。语义变异型谐音梗中突显的图形必须以整个句子为背景才能感知, 整个句子是衬托图形的认知参照点。例如:你摸摸我衣服的布料,是不是做你女朋友的料。做你女朋友的“料”(能力)与衣服的“布料”(材料) 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两者之间的并置造成了语义上的冲突,构建了两个心理输入空间。女朋友的“料”是听话人需要花时间处理的信息,也是听话人感知的焦点,最突显的部分, 属于图形。整个语境是女朋友的“料”的背景。通过巧妙的运用“料”这个字不同的意思,让听话人在听到前一句话时,头脑中想象的是衣服的料子,随后听到当女朋友的“料”,达到反差的效果,以一种幽默的方式使得听话人明白了说话者想成为他女朋友的意愿。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谐音梗中“图形”和“背景”的选取都很重要。要想作为图形的谐音达到“突显”, 就必须要依赖背景, 与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样背景才能巧妙地烘托图形。
  5.图形—背景结构的语用效果
  5.1一语双关: 幽默诙谐
  谐音梗总是包含双重含义,根据心理学上的失谐理论,这种原有期待与实际信息之间的冲突失谐,就是幽默诙谐产生的原因。所以在听到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内容,就会产生愉悦感。例如:你知道为什么美女的房间一般都是乱的吗?因为毕竟是乱室佳人。听话人原本脑海中期待的是美女更勤劳、更喜欢整洁之类的故事,但接下来“乱室佳人”显然打破了这种认知期待,使得原本期待中的紧张就会一下子松弛下来,这一放松就产生了愉悦感。
  5.2新旧结合: 简单易记
  谐音梗以旧信息为基础传递新信息,具有简单易记的效果。谐音梗的创造者由旧信息引导出新信息,通过谐音的方式改动字或词, 使自己表达的内容成为图形,因而得到突显。虽然对原词进行了谐音上的转换,但总体上保留了部分原有词的形式,这让人看后有熟悉感,这种构词模式使我们既能发现新词与旧词的不同,从而抓住新词的语义核心,又因语义与原词截然不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使人過目难忘。如“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原句“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这就既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又传达了动员了大家一起打疫苗的新信息。
  5.3传递信息:反映社会
  语言是社会的反应,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相比于官方语言,谐音可以借助表情、漫画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更加灵活、生动地向大众传递社会热点信息。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为防控疫情打出的硬核标语,例如,一心移疫 (一心一意):表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战胜疫情的决心。疫不容辞(义不容辞):在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毫不推辞逆行而上的伟大精神。罩摇过世(招摇过市):只有戴口罩的人才能出入超市等公共场所。这些标语就是以梗的方式反应社会现状。
  5.4礼貌原则:婉转含蓄
  出于礼貌考虑,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完全有话直说,而是要礼貌委婉,这也就是英国语言学家里奇所提出的礼貌原则。现在的很多谐音梗,虽然看起来增加了听众的理解成本,不符合经济原则,却遵循了礼貌原则,比如,我们直接对别人说“好自为之”会显得很不礼貌,但说“耗子尾汁”既能表达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又以一种玩梗的方式,委婉含蓄。此外,用一些用谐音式的土味情话表白,例如宝,我今天去输液了。输得什么液?想你的夜。表达了说话人“想你”的心情,若听话人对说话人有好感,可以回答我也输了液,双方都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心意,若听话者对说话人并无好感,可以以听梗的方式来回应:你好油腻啊,来含蓄地表达自己拒绝的含义。   6.总结
  谐音梗具有幽默诙谐、简单易记、反应社会、婉转含蓄的语用效果,因而使得谐音梗成为一种流行。本文对网络上的谐音梗进行收集,探讨了谐音梗的区别,然后用图形-背景理论进行解释,扩宽了谐音的研究领域。以具体实例帮助听话人或读者理解谐音梗的区别以及产生机制,有助于更好进行言语交际。
  参考文献:
  [1]黄兵.网络谐音词的生成方式及语用功能[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13-117.
  [2]黄洁.谐音造词的图形-背景阐释——以“蒜你狠”系列为例[J].外语学刊,2015(04):12-15.
  [3]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04):24-31.
  [4]梁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16-119.
  [5]戚晓杰.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J].修辞学习,2002(03):21.
  [6]田龙菊.双关语的图形—背景阐释[J].外语学刊, 2010(01):45-47.
  [7]徐盛桓.隐喻建模:同一性视域下非字面义表达研究——以谐音词替代表达为例[J] 外语教学, 2017, 38(01):11-18.
  [8]Mulken, Renske, Hoeken. Puns, Relevance and Appreciation in Advertisemen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5,37:707-721.
  [9]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Joseph H.Greenberg(ed.).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4: Syntax[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625-649.
  [10]Ungerer, F & H. J .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 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作者簡介:朱奕诺(1997—),女,汉族,黑龙江,学生,硕士,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悲剧本质和价值的探讨备受哲学家、美学家、戏剧家以及文学家的关注。探讨悲剧的形态、发展及现代应用具有跨学科意义。研究悲剧理论之余,更要挖掘悲剧理论的应用价值,目前这方面鲜有学者涉足。研究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明确悲剧的价值所在;探讨悲剧理论的发展;以及悲剧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悲剧理论;悲剧文学;戏剧应用;悲剧价值  一、悲剧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在探讨悲剧观
期刊
摘要:海德格尔一声都在探索“存在”,他所提到的存在主义体现在其作品《存在与时间》中。在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困境与生活经验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进行预设。他将“人的生存”作为基础,批判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并且将意向学动态化、解释学化。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以及“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并且利用诗意思维把握世界,最终使得自身思想还乡。  海德格尔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关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整本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呢?本人就以前不久执教的绘本《一条聪明的鱼》导读设计来说说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绘本的。我想通过这本书的导读,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产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绘
期刊
摘要:古今中外,诗人都爱歌颂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充满新的生命,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中西不同的文化对春天的理解通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的《春》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作,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格律整齐和谐,极具浪漫的诗情画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感觉欢乐、活泼、幸福、和谐,是一首赞美春主题的典范。本文将主要从意象和韵律两个角度分析这首诗,深入理解诗人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这一
期刊
华夏五千年,历史恒久远,华夏大地将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艺术优雅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她以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儒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积累、所认同的精神准则。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他的儿子留下的精神基因。我们看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的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年年还
期刊
何谓活着?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短暂,几十年的光景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有时我们也会感慨人生是何等的漫长,漫长到我们也不知道这一生究竟要面临多少困难挑战,经历多少曲折坎坷。人生百态,每一种滋味我们都得亲身体验、用心品味。有成功的喜悦、幸福的甜蜜、生活的火辣,也会有失败的痛苦、遇挫的绝望、日子的心酸。或许在某个沉寂的黑夜里,感到困顿迷茫的人们也曾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何谓活着?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
期刊
摘要:目前中外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进行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围绕善与恶的主题展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的主要思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等为中心,从女巫--意识形态的代理、资本原始积累中的社会罪恶—个人野心、极权国家的统治三个方面探讨麦克白的悲剧性。本文探究了文本与现实、政治和历史的关系,丰富了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文本的结合研究和提供了更多《麦克白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不仅仅包含着很多艺术形式,而且涉及到了众多书法精品,这些文化经过世代流传至今,成为了璀璨明星。在历代书法名人中,颜真卿的知名度非常高,也是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书法大家之一,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成为了临摹的范本。颜真卿在他的书法艺术中融入了很多情感,可以说是其思想的充分展示,不仅仅体现的是当时文化繁荣景象,而且对于现代书法艺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重点
期刊
摘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方针。古代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历史的局限性,避免历史重蹈,我们吸取经验教训,提倡尚贤使能,用好人才。  关键词:人才;兴贤;用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如此真切,他希望能获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盛大壮丽的人才盛况。掩卷沉思,对人才有些初浅的认知。  一、古代人才如是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中的杰出者
期刊
我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时刻告诫自己要用整颗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身心的爱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做最美的自己,开最美的花  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逐渐退隐的时候,我还在灯下认真备课、批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