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转移瘤的CT及MRI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ongj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1年5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15例胰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等资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结节状或肿块状。CT平扫病灶呈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肾癌转移灶均呈高强化;肺癌及结直肠癌转移灶呈低强化,结直肠癌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强化。MRI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T2WI多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肾癌、纤维肉瘤转移灶各期均呈高强化,呈富血供表现;肺癌、结直肠癌转移灶动脉期及胰腺期均为低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可呈低、等或稍高信号,主要表现为乏血供。本研究结果表明胰腺转移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可以协助诊断。

其他文献
失语症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显得格外重要。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主要为体针疗法、头皮针疗法、舌针疗法及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药物、经颅磁刺激等。介绍近5年有关以针灸为主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相关治疗方法的当前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对其研究前景的展望。
患者男,69岁,主因尿频、憋尿困难、夜尿多3年余,2019年7月30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尿频、憋尿困难、夜尿多等症状,未予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为系统诊治就诊于本科,刻诊:神清,精神可,小便频数,日间排尿8~10次,憋尿困难,多饮后症状加重,排尿费力,每晚起夜4~5次,小便色清,量少,无尿痛、血尿、腰骶、会阴部疼痛等症状,纳谷不香,寐差,大便粘,舌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滑。既往脑梗死病史1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高血压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手段。然而随着各医家通过不断地临证总结发现,针药并用治疗本病能够有效缩短疾病疗程,减轻患者的病痛,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其显著的优势。针对目前临床上对于针药并治周围性面瘫还没有较为清晰地认识,故现根据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报道,分别从针灸联合中药内服、针灸联合中药外敷、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等方面经整理归纳和讨论分析,发掘针药并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临床价值。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新型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技术治疗13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时间(32±5) min,平均手术时间(218±61)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100~300) ml,平均术中获取淋巴结(30±12)个。术后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吻合口并发症。
患者女,22岁,小腿皮肤潮红4年,6个月前渐蔓延至整个下肢、前臂。皮肤科检查:下肢及双前臂可见弥漫潮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压之褪色。皮损组织病理:网篮状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散在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红细胞溢出;PAS染色显示,血管周围可见增厚的均一化物质沉积;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壁增厚,Ⅳ型胶原阳性。诊断:皮肤胶原血管病。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是个体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研究表明,MS与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色素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MS与相关皮肤病的联系。
目的分析胰腺的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沟槽组织和毗邻肠系膜上动脉的钩突断端手术切缘1 mm内发现癌细胞对胰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缘1 mm内发现癌细胞、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T分期、N分期、TNM分期、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缘1
介绍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肌炎——脂溢性皮炎样皮肌炎,其特点为患者有面部脂溢性皮炎样皮疹,常伴有Gottron丘疹、反向Gottron丘疹、技工手和皮肤溃疡,很少累及肌肉。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的脂溢性皮炎样皮肌炎患者更易出现肺间质病变/急进性肺间质病变。通过皮疹联合抗体检测可对脂溢性皮炎样皮肌炎进行早期诊断,早期积极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腔内治疗的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20例)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21例)。两组均获30个月以上随访。两组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4.8%,P>0.05)。但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术后30个月内复发率(60.0%比19.0%)、术后30个月内无复发时间中位数(19.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