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的问题生成就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地设置一些相关问题,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课堂;生成问题;引导
每次公开课、研讨课结束后,总能听到执教老师的不满:“想不到学生连这样的问题都不会”“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啊,言语中要么是学生太愚钝,要么是学生太奇怪,反正课堂提出问题都是学生的不是。其实,咱们老师不妨冷静下来细想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些“想不到”的问题?听课后认真思考,我认为具体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没有“吃透学生”
我们平时强调要“功在课前”,于是教师看教参、查资料,真可谓“吃透教材”。殊不知“功在课前”还要“吃透学生”。作为教师,你是否尝试过拿到一篇新教材,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只凭自己的感悟、探究,看能知道多少,再与教参资料进行对比,看我们还有多少不知道的。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要想“吃透学生”,解决“想不到学生连这样的问题都不会”的难题,教师就要把课堂预设尽可能地做到细处。在拿到一篇新教材之后,教师先自读、自悟,再与教参、资料比较,除了把我们要引导的重难点定位以外,还要把自己“想不到”的知识点定为学生“想不到”的预设,针对此探究引导的方法与策略,课堂上就会少出现因“想不到”而生成的措手不及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生成问题的引导
“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课堂上生成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因而教学的生成问题也增多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计,必须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从传统的“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以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所谓的“撒土不漏”,它指描述大体的轮廓,它是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实践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它更像是一步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我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引导学生体悟从雪松能生存下来的现象揭示的道理——面对困难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有时也要向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强调在困难面前要学会变通。当学生读懂并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时,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可这时有一学生突然站起来冷不丁地提出:“老师,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作何解释?”我心头一惊:是啊,项羽兵败,自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李清照作诗赞美他的“宁折不弯”的英雄壮举,与本文的“弯曲生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两者是矛盾的。可转而心头一亮,意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于是我这样组织教学: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你是个思考型的学生,老师真佩服你!那么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在充分肯定这个学生的同时,把问题踢给学生,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教室里刚开始静极了,但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学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来。
生:我认为项羽的举动不可取,如果它能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回到江东,招兵买马,重振旗鼓,寻找“反弹”的机会,卷土重来,还有获胜的希望。由于它“宁折不弯”,结果什么都没有了。
生:我以为项羽因兵败而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那么它“乌江自刎”就有颜面了吗?可见他输不起,只是悲壮而已,这并不是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我也认为此举不可取。
生:词人李清照只是“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壮举,一种悲壮的赞颂,并不一定要我们学习他的做法。
一生顿悟,小手突然举起。
生:老师,我想到了红军长征,当时红军那样做是为了积蓄力量,寻找机会大反攻。如果红军学项羽那还会有新中国吗?
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课后我反思,这就是课堂的生成问题,是稍纵即逝的智慧的火花,它给课堂带来了生命活力。正像叶澜教授说的:“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怎么办?老师要善于倾听、注意捕捉、判断、重组学习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形成新的且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因此,作为教师,“功在课前”“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用时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蹲下来看学生,把那些该想到的尽量想到,把那些“想不到”的“生成”,课堂才是新理念下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 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教育研究,2002(5).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草桥华沂小学)
关键词:课堂;生成问题;引导
每次公开课、研讨课结束后,总能听到执教老师的不满:“想不到学生连这样的问题都不会”“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啊,言语中要么是学生太愚钝,要么是学生太奇怪,反正课堂提出问题都是学生的不是。其实,咱们老师不妨冷静下来细想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些“想不到”的问题?听课后认真思考,我认为具体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没有“吃透学生”
我们平时强调要“功在课前”,于是教师看教参、查资料,真可谓“吃透教材”。殊不知“功在课前”还要“吃透学生”。作为教师,你是否尝试过拿到一篇新教材,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只凭自己的感悟、探究,看能知道多少,再与教参资料进行对比,看我们还有多少不知道的。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要想“吃透学生”,解决“想不到学生连这样的问题都不会”的难题,教师就要把课堂预设尽可能地做到细处。在拿到一篇新教材之后,教师先自读、自悟,再与教参、资料比较,除了把我们要引导的重难点定位以外,还要把自己“想不到”的知识点定为学生“想不到”的预设,针对此探究引导的方法与策略,课堂上就会少出现因“想不到”而生成的措手不及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生成问题的引导
“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课堂上生成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因而教学的生成问题也增多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计,必须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从传统的“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以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所谓的“撒土不漏”,它指描述大体的轮廓,它是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实践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它更像是一步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我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引导学生体悟从雪松能生存下来的现象揭示的道理——面对困难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有时也要向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强调在困难面前要学会变通。当学生读懂并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时,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可这时有一学生突然站起来冷不丁地提出:“老师,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作何解释?”我心头一惊:是啊,项羽兵败,自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李清照作诗赞美他的“宁折不弯”的英雄壮举,与本文的“弯曲生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两者是矛盾的。可转而心头一亮,意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于是我这样组织教学: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你是个思考型的学生,老师真佩服你!那么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在充分肯定这个学生的同时,把问题踢给学生,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教室里刚开始静极了,但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学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来。
生:我认为项羽的举动不可取,如果它能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回到江东,招兵买马,重振旗鼓,寻找“反弹”的机会,卷土重来,还有获胜的希望。由于它“宁折不弯”,结果什么都没有了。
生:我以为项羽因兵败而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那么它“乌江自刎”就有颜面了吗?可见他输不起,只是悲壮而已,这并不是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我也认为此举不可取。
生:词人李清照只是“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壮举,一种悲壮的赞颂,并不一定要我们学习他的做法。
一生顿悟,小手突然举起。
生:老师,我想到了红军长征,当时红军那样做是为了积蓄力量,寻找机会大反攻。如果红军学项羽那还会有新中国吗?
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课后我反思,这就是课堂的生成问题,是稍纵即逝的智慧的火花,它给课堂带来了生命活力。正像叶澜教授说的:“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怎么办?老师要善于倾听、注意捕捉、判断、重组学习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形成新的且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因此,作为教师,“功在课前”“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用时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蹲下来看学生,把那些该想到的尽量想到,把那些“想不到”的“生成”,课堂才是新理念下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 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教育研究,2002(5).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草桥华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