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紧跟时代的节拍,把握好学校的定位,明确好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的各类高级人才。
关键词:思德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环境 人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的栋梁之才。德是人才之本,德是水之源,才是水之波。德就是指一个人的人品、人格、道德、品质、情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之道。具体表现为诚信、廉洁、忍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对人有爱心,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仁义;才就是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领导艺术以及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牢固树立德育领先的观念。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特定的国情决定的。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国际国内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榮辱观、是非观混淆,缺乏社会理想和公共道德,对政治淡薄,对人生追求更加实利化。因此很有必要把德育领先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使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既教书又育人;在管理、服务中加强思想工作,做到德育与管理、服务相得益彰。在校园形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
2.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在“两课”教学中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紧密结合,研究并积极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精神,自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所应承担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感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教育,将守法教育与培育现代法制意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国际竟争意识,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学习和掌握参与国际竞争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要自爱、自尊、自信、自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经受曲折考验的能力,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
3.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文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德育的功能,它不仅深化了德育的内涵,拓宽了德育的视野,而且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
4.加强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灌注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校园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成果鼓舞人,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等,以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趣味中提升品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用思想政治教育之“神”来统领校园文化之“形”,使学生在参与和喜闻乐见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加强转变教育理念
1.完善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极其重大。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即课程设置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的成果,具有前沿性,让大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节拍。二是适用性。即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要将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按一定的合适比例同时兼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更容易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三是探索性。即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在国际竟争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四是综合性。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也呈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因而,高等学校的课程在适当分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综合性。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通识课程,让大学生能在各行各列中大显伸手。五是人文性。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同时,在各门课程中注意开发它的人文教育的价值,让大学生能把握住未来发展的方向,更能适应这个社会大家庭。六是个别性。即给学生以选修课程的选择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地得到发展,让大学生走向社会可以发挥一技之长。
2.提高师资水平,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确定上,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重视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依赖性强,应试倾向的学习策略明显。不少大学生不会学习。在课程教材选用上呆板、封闭、陈旧;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过分看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考试成绩指标等。
因此,提升师资水平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科技文化水平、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改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引导学生,要信任学生,要鼓励学生,要服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理论与实践,教师讲授与自学,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既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能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达到优秀的质量标准,让教风带动浓厚的学风。另外,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搞好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使教师站在学科的前沿,科学的前沿,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获取最好的教学效益。
3.加强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武器。加强自我评估,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招生制度、大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等需要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科研,高效率的管理。
4.营造教学环境是人才培养的保障。适应科技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判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营造学校浓厚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如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社会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创新实验和教师科研项目的科研活动。二是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加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解最新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训练,发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完善教学仪器设备,使之达到规定的标准,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确保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等设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网络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纸质期刊和书库、阅览室及其有关的设备,是同学们索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发建立虚拟实验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的数量规模,也可以给学生更方便的实验模拟训练场所。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既可以扩大授课的班级数,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容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全校的教学情况和各部门的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要建成一流的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一流的现代化精神、现代化的观念、现代化的制度、现代化的思想意识、现代化的道德情操、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关键词:思德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环境 人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的栋梁之才。德是人才之本,德是水之源,才是水之波。德就是指一个人的人品、人格、道德、品质、情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之道。具体表现为诚信、廉洁、忍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对人有爱心,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仁义;才就是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领导艺术以及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牢固树立德育领先的观念。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特定的国情决定的。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国际国内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榮辱观、是非观混淆,缺乏社会理想和公共道德,对政治淡薄,对人生追求更加实利化。因此很有必要把德育领先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使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既教书又育人;在管理、服务中加强思想工作,做到德育与管理、服务相得益彰。在校园形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
2.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在“两课”教学中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紧密结合,研究并积极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精神,自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所应承担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感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教育,将守法教育与培育现代法制意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国际竟争意识,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学习和掌握参与国际竞争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要自爱、自尊、自信、自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经受曲折考验的能力,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
3.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文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德育的功能,它不仅深化了德育的内涵,拓宽了德育的视野,而且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
4.加强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灌注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校园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成果鼓舞人,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等,以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趣味中提升品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用思想政治教育之“神”来统领校园文化之“形”,使学生在参与和喜闻乐见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加强转变教育理念
1.完善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极其重大。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即课程设置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的成果,具有前沿性,让大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节拍。二是适用性。即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要将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按一定的合适比例同时兼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更容易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三是探索性。即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在国际竟争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四是综合性。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也呈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因而,高等学校的课程在适当分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综合性。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通识课程,让大学生能在各行各列中大显伸手。五是人文性。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同时,在各门课程中注意开发它的人文教育的价值,让大学生能把握住未来发展的方向,更能适应这个社会大家庭。六是个别性。即给学生以选修课程的选择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地得到发展,让大学生走向社会可以发挥一技之长。
2.提高师资水平,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确定上,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重视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依赖性强,应试倾向的学习策略明显。不少大学生不会学习。在课程教材选用上呆板、封闭、陈旧;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过分看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考试成绩指标等。
因此,提升师资水平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科技文化水平、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改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引导学生,要信任学生,要鼓励学生,要服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理论与实践,教师讲授与自学,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既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能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达到优秀的质量标准,让教风带动浓厚的学风。另外,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搞好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使教师站在学科的前沿,科学的前沿,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获取最好的教学效益。
3.加强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武器。加强自我评估,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招生制度、大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等需要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科研,高效率的管理。
4.营造教学环境是人才培养的保障。适应科技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判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营造学校浓厚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如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社会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创新实验和教师科研项目的科研活动。二是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加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解最新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训练,发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完善教学仪器设备,使之达到规定的标准,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确保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等设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网络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纸质期刊和书库、阅览室及其有关的设备,是同学们索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发建立虚拟实验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的数量规模,也可以给学生更方便的实验模拟训练场所。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既可以扩大授课的班级数,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容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全校的教学情况和各部门的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要建成一流的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一流的现代化精神、现代化的观念、现代化的制度、现代化的思想意识、现代化的道德情操、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