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具体应用,与语文教师共同商榷。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学生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四、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为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如我在讲《孔乙已》一文时,让学生表演孔乙已“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时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表演让学生把握了人物的迂腐清高、拮据而又穷酸的性格特征。我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构思精巧的小说佳作,去掉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猜测、续写;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我还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适合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学生
期刊
佘松简历1972年,生于安徽马鞍山。1997年,湖北美院国画系本科毕业。2002年,湖北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讲师。展览(部分)1998年,第四届
一、引言磷肥的施用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在我国许多试验的结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从江西修水试验站的肥料试验(表1),可以看出磷肥在茶叶增产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最为综合性、最为贴近生活的基础性学科,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语言和文字知识,同时也会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形的关键阶段,这必然决定了初中语文课在教学中的特殊重要性。  传统语文课教学以“老师照书本教、学生照老师学”为基本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了不利影响。现代语文课要
期刊
姆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的语文老师于永正也说过:“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是失败了。”细细品味这些话使我深深认识到: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不是简单地说教,也不是一味地批评责备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不露痕迹的教育。于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把德育自然渗透其中,使德育渗透与教
期刊
当前,在提高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中,增施氮肥是一项重要农业措施,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如何合理用肥是当前提高氮肥肥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At present, it is an important ag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习惯,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同志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许多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宝贵经验,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受益匪浅。尤其是他提出的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教学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促进学习者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以下策略应该尤其引起重视。一、重视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二、 重视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三、 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四、重视自主创新与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五、重视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关键词:学习环境 问题情境 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生活应用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