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性一度”的微生物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水增金”是国家对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基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建设标准,依据多年课程建设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思路.发挥教研室工作职能,构建教研室教学共同体,依据专业培养需求设计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体现课程的“高阶性”;采用“互联网+”等线上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创新报告等线下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的“创新性”;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突出全程评价与实验技能考核,增加课程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提升课程的“挑战度”.
其他文献
了解3种淫羊藿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为淫羊藿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粗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新叶和老叶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3种淫羊藿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菌属主要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放线孢菌属(Actinomy-cetospora)、Kroppenstedtia属、泛菌属(Pantoea
磁场效应(magnetic?field?effects,?MFEs)指的是材料或器件的光电物理特性(包括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注入电流、光电流等)在外加磁场下发生的变化.?本文所述的是非磁性发光材料的MFEs,?其首先在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中被发现.?近十几年来,?MFEs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同时它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实验手段,?用以探讨有机半导体中电荷的输运、复合以及自旋极化等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MFEs不仅存在于有机半导体中,?而且在拥有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中
单分子器件电输运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是电子在分子独立的轨道能级内传输时因保持量子相干性,?从而在不同能级之间发生相互干涉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电子在单分子器件内透射概率的增加或减小,?在实验中体现为单分子器件电导值的升高或降低.?近些年,?利用量子干涉效应对不同的单分子器件进行调控在实验中被证实是有效的调控手段,?如对单分子开关、单分子热电器件、单分子自旋器件等器件性能的调控.?本文介绍了量子干涉效应的相关理论与预测、实验观测与证实,?以及其在不同单分子器件上的调控作用.
巴弗洛霉素(bafilomycin)是一类由I型聚酮合成酶装配合成的具有十六元大环内酯骨架的化合物,是研发农药和医药的良好母体.深海来源的卡伍尔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cavourensis)NA4能产生巴弗洛霉素,而较低的发酵产量限制了巴弗洛霉素产业化应用.明确前体来源是理性构建高产菌株的基础,为了确定卡伍尔氏链霉菌NA4中合成巴弗洛霉素重要前体甲氧基丙二酰ACP的来源,构建了甲氧基丙二酰ACP生物合成部分基因bafB-E缺失突变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野生株NA4中bafB mRNA
有机分子铁电材料相较于传统无机铁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不含重金属原子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原子厚度的二维无机铁电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备受关注,?然而二维有机铁电材料的设计与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设计了一种以环丁烯-1,2-二羧酸(cyclobutene-1,2-dicarboxylic?acid,?CBDC)分子为结构单元的二维单层有机铁电分子晶体.?由于CBDC分子晶体内部氢键的链状排布,?导致其块体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计
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TEOS为硅源制备了有序介孔二氧化硅SBA-15,?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有序介孔碳(OMC).?小角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测试结果均证实SBA-15与OMC具有高度有序的孔结构、相对较高的比表面积,?且孔洞平均尺寸分别约为7.5?nm和3.3?nm.?分别采用固相反应法和浸渍填充法制备了OMC/SBA-15复合材料和OMC@SBA-15及CuO@SBA-15复合材料.?随着OMC和CuO质量分数的增大,?3种复合材料中o-P s寿命 τ4和其强度I4均减小
通过评价香菇野生菌株发酵产多糖性能,筛选高产香菇多糖菌株.以采自长白山野生香菇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6株菌株和2株人工栽培菌株为出发菌株,对不同发酵培养时间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胞外多糖含量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体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胞内多糖含量和胞外多糖得率变化趋势不同,筛选的菌株CB0903培养至第14天时,菌丝体生物量为13.77 g/L,胞内多糖含量为0.3024 g,胞外多糖得率及其含量分别为3.30 g/L和0.2839 g,总多糖量为0.5863
为研究市售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分两个季节从雅安市雨城区采集351份生鲜猪肉样本,采用K-B法检测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技术对分离株的mecA基因、传统肠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基因、杀白细胞毒素基因、溶血素基因和脱皮毒素基因进行分析和agr分型.结果表明,夏、冬季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5.28%和28.69%;分离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受性最强;5种传统肠毒素的检出率为80%,sea、sed的检出率均为4.11%,seb、sec的检出率均为12.33%;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基因的检出
近六十年来,?以硅为核心材料的半导体技术,?特别是CMOS集成电路技术推动了人类信息社会的深刻变革,?但也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和工程极限,?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性碳纳米管具有高迁移率、超薄体等诸多优异的电学特性,?因此成为后摩尔时代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有力候选.?基于碳纳米管的碳基电子技术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在材料制备、器件物理和晶体管制备等基础性问题中也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其产业化进程从原理上看已经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碳基电子技术在后摩尔时代的本征优势,?综述
纳秒级高压脉冲电场的生物医学应用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相比于微秒和毫秒级脉冲电场,?高压纳秒脉冲电场不仅能够导致细胞膜结构极化和介电击穿,?产生膜电穿孔,?还可以穿透至细胞内部,?引发诸如细胞骨架解聚、胞内钙离子释放及线粒体膜电位耗散等细胞器生物电效应,?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及其细胞器生物电作用的物理模型;?然后对高压纳秒脉冲电场与细胞骨架、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亚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强调高压纳秒脉冲电场的细胞器作用与细胞死亡、细胞间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