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高校培养人才、企业运用人才的基础与平台。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因而,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学校与企业如何进行融合,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做出了一些不成熟的阐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1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的激烈,而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将知识转化成科学技术的根本,说到底21世纪的竞争便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与基础,企业则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而高校与企业是否能培养、重用并留住人才,是需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是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优势,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它是高校资源中最为精华的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的多寡与质量,决定了高校今后的活力与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1.观念相对落后。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观念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以“事”为中心,为人配工作、配岗位,从而忽视了为员工提高发展的平台,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健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用科学的、符合规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规划,因此造成了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没有做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来进行优化配置。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呈以下趋势:一方面,热门专业的人才紧缺,教师缺少编制,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另一方面,非教学科研人员比例明显过大,办事效率低下,形成了浪费资源的现象。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企业是人才尽情发挥能力的舞台、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建立竞争择优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培养和造就企业的精英,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开发的力度不到位。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解错误,单纯将人力资源管理当成是人事管理,而有些企业则将人力资源单纯地理解为就是为企业引进人才,而忽视了对企业人才的管理与规划利用。这样的现象在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因此造成了企业对人才认识不够、没有合理利用人才资源的现象,致使许多人才跳槽离开,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2.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只凭一纸文字来做出判断,过度相信个人档案上的一面之词,而对员工实际所具有的能力与知识水平却很少在意;在企业招聘时,无法做到公平、合理,在企业选拔、衡量人才时,不是看真才实学,而是比拼个人的人际关系;企业在引进人才之后,并没有对人才进行严格的考核,对其人品与人格没有清醒的认识;当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只是随意地将人安排到工作岗位中,没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内部业绩考核与晋升制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思想观念为指导,由于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高校还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观念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对二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时首要解决的便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让人力资源管理者明白什么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首重“以人为本”,只有尊重人才,充分培养与挖掘人才,才能重用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与激励制度
高校和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平台,应尊重人才和其劳动成果,在内部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制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公平、公正就要求高校和企业应以能力、学识、人格魅力和人品等为参考,在进行内部选评和晋升时不能注重潜在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希望和失望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科学、合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做到科学化、法制化与规范化,要切实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而不能随意地制定竞争激励制度,要严格按照工作岗位进行考核,从而实现能者有其位,庸者无其岗,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校企双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索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与基础,承担着“科教兴国”的重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便是充分调动校内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企业作为人才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承载着的是将知识转化成科技,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们需要的是新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规律的管理机制。
(一)建立以政府为引导,校企双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紧紧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及人才的储备便成了各国竞争的核心。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便成了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和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平台,不应该是割裂开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今的社会和国际形势下,政府可以对高校和企业进行引导,使二者建立互补、混合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合作机制。由政府引导,使企业建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由高校培养所需的人才,让人才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转化成科技成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二)建立互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企业是人才展示才华的平台,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互补性,我们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放在一起来进行改革。高校与企业可以建立战略合作的关系,即高校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则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提高可供实习的基地,将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其实就是将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丰富人才的知识储备又能锻炼其具体操作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混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实行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的混合编制,即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内部优秀的员工到学校来进行授课,将丰富的实践知识与能力教授给学生和老师,丰富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企业则可以聘请学校的优秀教师来企业任职,从而使教师丰富的知识得以发挥,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氛围,改变企业内部的浮于表面的制度,建立真正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四、结语
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对新型的校企双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以期可以建立更加完美的、高效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Z].2003,12-2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1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的激烈,而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将知识转化成科学技术的根本,说到底21世纪的竞争便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与基础,企业则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而高校与企业是否能培养、重用并留住人才,是需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是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优势,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它是高校资源中最为精华的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的多寡与质量,决定了高校今后的活力与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1.观念相对落后。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观念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以“事”为中心,为人配工作、配岗位,从而忽视了为员工提高发展的平台,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健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用科学的、符合规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规划,因此造成了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没有做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来进行优化配置。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呈以下趋势:一方面,热门专业的人才紧缺,教师缺少编制,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另一方面,非教学科研人员比例明显过大,办事效率低下,形成了浪费资源的现象。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
企业是人才尽情发挥能力的舞台、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建立竞争择优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培养和造就企业的精英,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开发的力度不到位。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解错误,单纯将人力资源管理当成是人事管理,而有些企业则将人力资源单纯地理解为就是为企业引进人才,而忽视了对企业人才的管理与规划利用。这样的现象在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因此造成了企业对人才认识不够、没有合理利用人才资源的现象,致使许多人才跳槽离开,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2.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只凭一纸文字来做出判断,过度相信个人档案上的一面之词,而对员工实际所具有的能力与知识水平却很少在意;在企业招聘时,无法做到公平、合理,在企业选拔、衡量人才时,不是看真才实学,而是比拼个人的人际关系;企业在引进人才之后,并没有对人才进行严格的考核,对其人品与人格没有清醒的认识;当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只是随意地将人安排到工作岗位中,没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内部业绩考核与晋升制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思想观念为指导,由于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高校还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观念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对二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时首要解决的便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让人力资源管理者明白什么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首重“以人为本”,只有尊重人才,充分培养与挖掘人才,才能重用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与激励制度
高校和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平台,应尊重人才和其劳动成果,在内部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制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公平、公正就要求高校和企业应以能力、学识、人格魅力和人品等为参考,在进行内部选评和晋升时不能注重潜在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希望和失望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科学、合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做到科学化、法制化与规范化,要切实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而不能随意地制定竞争激励制度,要严格按照工作岗位进行考核,从而实现能者有其位,庸者无其岗,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校企双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索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与基础,承担着“科教兴国”的重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便是充分调动校内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企业作为人才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承载着的是将知识转化成科技,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们需要的是新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规律的管理机制。
(一)建立以政府为引导,校企双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紧紧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及人才的储备便成了各国竞争的核心。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便成了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和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平台,不应该是割裂开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今的社会和国际形势下,政府可以对高校和企业进行引导,使二者建立互补、混合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合作机制。由政府引导,使企业建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由高校培养所需的人才,让人才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转化成科技成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二)建立互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企业是人才展示才华的平台,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互补性,我们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放在一起来进行改革。高校与企业可以建立战略合作的关系,即高校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则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提高可供实习的基地,将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其实就是将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丰富人才的知识储备又能锻炼其具体操作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混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实行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的混合编制,即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内部优秀的员工到学校来进行授课,将丰富的实践知识与能力教授给学生和老师,丰富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企业则可以聘请学校的优秀教师来企业任职,从而使教师丰富的知识得以发挥,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氛围,改变企业内部的浮于表面的制度,建立真正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四、结语
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对新型的校企双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以期可以建立更加完美的、高效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Z].200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