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线粒体Cytb和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金沙江中下游江段的圆口铜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393尾圆口铜鱼样本共检测出91个串联基因序列单倍型,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36±0.00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489±0.00009);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Median-joining网络关系图表明,金沙江中下游的圆口铜鱼单倍型不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但呈现出3个较明显的单倍型谱系分支(Clade 1、Clade 2和Clade 3),出现Clade 1谱系分支的时间大约在3.66 Ma,出现Clade 2和Clade 3谱系分支的时间大约在2.93 Ma;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不同地理群体内(占96.62%)和不同谱系分支间(占81.29%),不同地理群体间和不同谱系分支内部的遗传差异分别约占3.38%和18.71%;金沙江中下游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08—0.045,除屏山群体与其他群体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两两群体间均达到低等显著分化水平(Fst<0.05,P0.25,P<0.001);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表明,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野生群体在近期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扩张时间大约在0.0007—0.0004 Ma.综合分析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新世小冰川时期冰川的演化在金沙江圆口铜鱼种群历史动态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圆口铜鱼野生资源,作者建议特别关注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3个线粒体DNA谱系分支,并用于有效指导养殖生产.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南大学医学八年制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和案例式小班教学.鉴于分子生物学与现代精准医学的交叉融合发展,现打破专业限制,围绕“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主题,我校为医学八年制学生开设由“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师”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同台授课的双师讨论课堂.从教学内容、教师组合、课前组织到课堂实施,每一环节都精心安排.双师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特点,实现了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同台授课,突出了精准医学特点,推动了学生从“分子生物
全面开展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是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该文通过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校《生物化学》教材进行对比发现,生物化学课程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学科素养培养十分重要;从生物化学的绪论、糖代谢、酶抑制剂、mRNA加-等教学内容,挖掘出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产业兴国等思政元素,为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学提供教学实践参考.
欧洲鸡蛋污染事件爆发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残留受到人们较多关注.该研究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建立了畜禽肝脏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分析方法.样品经10 mL乙腈提取,150 mg PSA、100 mg C18填料净化后,将提取液直接进样分析,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上进行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校正曲线
课程思政是基于专业课程的育人创新模式.以本校医学类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课教学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程知识和思政育人教学设计与实践.在归纳提炼课程知识的前提下,以“细胞生物学发展历程、模式生物、转化医学、疫情防控”为思政载体,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应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自助套餐教学、自由演讲等多形式融合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能力与育人的协同前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
2021年10月13至15日,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学术盛会—第十一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在武汉举行.本届大会聚焦“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吸引到150余名国内外院士、资深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家单位的1100余名代表齐聚武汉,共同分享和研讨蛋白质组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人类健康重大问题寻求未来研究方向和解决方案.
期刊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但因知识繁杂枯燥,医学生的厌学畏学现象较普遍.本文以“胆固醇代谢”为例,围绕动脉粥样硬化主题重构教学内容,采取“应用→新知→应用”和“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融合,达到了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效果,并实现了知识、能力、思政共同培养的教学目标.
本教学团队深入挖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价值引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第二课堂中,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案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四结合”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四融入四结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开展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围绕着如何上好开篇的绪论课,本文从教学目标出发,探讨如何围绕生物化学发展史的思想源流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方法,并尝试从更高维度探讨认知层面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从绪论开始,就让学生在明确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能力训练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明确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国食品相关行业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亟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是“两性一度”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围绕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针对大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为调查短颌鲚(Coilia nasus)在三峡库区的资源现状,自2019年7—12月于三峡库区的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梅溪河、草堂河、大宁河共采集短颌鲚样本459尾,用以分析三峡库区现有短颌鲚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短颌鲚群体由1—6龄组成,1龄即可达性成熟,群体中1—3龄个体占比90.85%;群体平均体长为(16.57±0.21)cm,平均体重为(19.14±0.78)g;群体的体重-体长关系式为W=0.0038L2.957(R2=0.99),属于异速生长类型;雌性的Von Be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