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静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压低的精神科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静态心电图检查假阳性率较高,动态心电监测可起到十分有效的鉴别作用。
[关键词] 精神科;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
[中图分类号] R741.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70-02
张长军等[1]研究表明,部分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显著升高,具有造成心肌缺血的潜在危险。笔者对227例精神科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phy,DCG)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动态心电监测对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的鉴别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227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153例,女74例,年龄19~68岁,平均(49.2±6.1)岁;其中失眠症74例,抑郁症27例,强迫症7例,焦虑症33例,神经官能症8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FCP-7101型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证实行胸前任意导联ST段在原有基线水平下移>0.5 mm或ST段与以R波顶点垂线的夹角>90°,呈下斜型>0.5 mm或的ST段与R波顶点垂线的夹角<90°,呈上斜型>0.5 mm。
1.2 动态心电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BI9800TL型动态心电监测工作站记录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常规胸部12导联,监测24 h。
1.3 研究方法
动态心电监测ST段下移幅度符合静态心电图检查标准,并持续时间>1 min者为心肌缺血阳性;伴有胸痛或劳累后胸痛并排除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其他心脏疾病者确定冠心病诊断。否则视为心肌缺血假阳性。统计分析动态心电监测结果,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
2.2 异常心电图统计
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心肌缺血是指由于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可激活心交感神经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心血管中枢,通过兴奋交感传出神经引起交感兴奋性反射,出现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现象使心肌缺血、缺氧和心绞痛加重[2]。心电图检查中ST段压低在早期判定心肌缺血、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的价值已经得到业内一致认可[3]。
精神科患者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特殊人群,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因素等外因和患者生理、遗传因素等内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主要以病态心理活动、变态的行为并伴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可能与精神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4]。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脏β受体兴奋,出现心率增快、不应期缩短、心肌收缩力增强、舒张期缩短、心脏回心血量减少,容易造成心肌缺氧而损伤;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周围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李盛夏[4]对358例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异常心电图较多,其中以心肌缺血最为多见,分析器原因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细胞内外钾、镁离子浓度和交换的异常而造成心肌的复极化障碍有关[5]。近年来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可以促进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从而使AMPK对心肌细胞ATP代谢和心血管内皮细胞对缺血、缺氧损伤的抵抗力降低[6]。
DCG监测又称Holter心电图,既能够扑捉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又能通过长时间对比监测排除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心电图假阳性[7]。本组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互为因果,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进行分析判断,同时也提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8]。
[参考文献]
[1] 张长军,穆俊林,李冲.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2):132-133.
[2] 刘俊,梁尚栋.心肌缺血与交感神经传入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12):1629-1632.
[3] 陈英,丁弘,徐欣,等.心电图ST段低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820-821.
[4] 李盛夏.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缺血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12):1083-1084.
[5] 赵树菊,魏静丽,韩群英.住院精神病人急性心肌缺血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142.
[6] Park S,Hong SM,Ahn IL,et al.Estrogen replacement reverses olanzapine-induced weight gain and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ovariectomized diabetic rats[J].Neuropsychobiology,2010,61(3):148-161.
[7] 郑守景.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4):52.
[8] 董晓玲.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4):50.
(收稿日期:2012-03-07)
[关键词] 精神科;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
[中图分类号] R741.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70-02
张长军等[1]研究表明,部分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显著升高,具有造成心肌缺血的潜在危险。笔者对227例精神科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phy,DCG)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动态心电监测对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的鉴别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227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153例,女74例,年龄19~68岁,平均(49.2±6.1)岁;其中失眠症74例,抑郁症27例,强迫症7例,焦虑症33例,神经官能症8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FCP-7101型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证实行胸前任意导联ST段在原有基线水平下移>0.5 mm或ST段与以R波顶点垂线的夹角>90°,呈下斜型>0.5 mm或的ST段与R波顶点垂线的夹角<90°,呈上斜型>0.5 mm。
1.2 动态心电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BI9800TL型动态心电监测工作站记录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常规胸部12导联,监测24 h。
1.3 研究方法
动态心电监测ST段下移幅度符合静态心电图检查标准,并持续时间>1 min者为心肌缺血阳性;伴有胸痛或劳累后胸痛并排除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其他心脏疾病者确定冠心病诊断。否则视为心肌缺血假阳性。统计分析动态心电监测结果,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
2.2 异常心电图统计
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心肌缺血是指由于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可激活心交感神经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心血管中枢,通过兴奋交感传出神经引起交感兴奋性反射,出现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现象使心肌缺血、缺氧和心绞痛加重[2]。心电图检查中ST段压低在早期判定心肌缺血、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的价值已经得到业内一致认可[3]。
精神科患者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特殊人群,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因素等外因和患者生理、遗传因素等内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主要以病态心理活动、变态的行为并伴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可能与精神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4]。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脏β受体兴奋,出现心率增快、不应期缩短、心肌收缩力增强、舒张期缩短、心脏回心血量减少,容易造成心肌缺氧而损伤;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周围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李盛夏[4]对358例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异常心电图较多,其中以心肌缺血最为多见,分析器原因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细胞内外钾、镁离子浓度和交换的异常而造成心肌的复极化障碍有关[5]。近年来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可以促进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从而使AMPK对心肌细胞ATP代谢和心血管内皮细胞对缺血、缺氧损伤的抵抗力降低[6]。
DCG监测又称Holter心电图,既能够扑捉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又能通过长时间对比监测排除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心电图假阳性[7]。本组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互为因果,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进行分析判断,同时也提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8]。
[参考文献]
[1] 张长军,穆俊林,李冲.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2):132-133.
[2] 刘俊,梁尚栋.心肌缺血与交感神经传入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12):1629-1632.
[3] 陈英,丁弘,徐欣,等.心电图ST段低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820-821.
[4] 李盛夏.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缺血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12):1083-1084.
[5] 赵树菊,魏静丽,韩群英.住院精神病人急性心肌缺血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142.
[6] Park S,Hong SM,Ahn IL,et al.Estrogen replacement reverses olanzapine-induced weight gain and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ovariectomized diabetic rats[J].Neuropsychobiology,2010,61(3):148-161.
[7] 郑守景.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4):52.
[8] 董晓玲.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4):50.
(收稿日期: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