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三国行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里兰卡
  
  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2005年8月30日,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一致表示,发扬中斯友好的优良传统,扎实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把中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会谈是在极为友好,充满情谊的气氛中进行的。这我们从他们的讲话中就可以感觉到。我特别注意到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表示,在新的形势下,中方愿与斯方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推动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其中的第四条说:“搞好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合作,支持斯里兰卡人民重建家园。中方将优质高效地完成斯里兰卡灾区重建项目,愿帮助斯里兰卡建设地震台网,培训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专业人员。”
  我想,四天前刚刚从斯里兰卡返回的中国慈善代表团的所有成员都会特别注意到这个消息,都会又想起我们在斯里兰卡那日日夜夜。
  
  军警的微笑
  
  2005年8月19日,中国慈善代表团再一次到斯里兰卡时,正值斯里兰卡处于紧急状态。这是因为就在此前7天,该国外交部长卡迪尔加玛在首都科伦坡被人开枪暗杀。
   紧急状态!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5月上旬,中国慈善代表团第一次到斯里兰卡时,我就注意到科伦坡街头用沙袋搭成的街垒,看到过街垒里和街道上荷枪实弹的军警。那时,斯里兰卡还没有在紧急状态之中。
   北京时间8月20日凌晨,我们到达科伦坡以后,来接我们的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一等秘书曹安胜就和我们谈到了斯里兰卡的“紧急状态”。曹秘书说,以前科伦坡街头军警的枪支都是背在身后,枪口是朝下的。现在,他们的枪都端在了胸前。如果遇到可疑的车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拦截检查。
   此后的8月21日上午,我们乘汽车赶往斯里兰卡南部海啸灾区的路上,我所乘坐的小型客车就遇到了军警的拦截。当时,我就坐在司机的旁边,正举着手中的长焦相机不时隔着挡风玻璃朝外拍摄。三个端着冲锋枪的军警警觉地拦截了我们的汽车。当端枪的军警看到我手中举着的是相机,而且是中国人后即刻微笑着招手放行。在此后的几天里,当我看到街上端枪的军警,当我向他们招手时,他们都会微笑着向我回礼。当有我们在的时候,他们常常又把枪支背在了身后,枪口也又朝下了。一次在街上,三个巡逻的军警,还关切地向我们的团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的全权代表张心国热情、细致介绍起在斯里兰卡期间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像斯里兰卡所有灾民一样,斯里兰卡军警也总是把最真诚的微笑捧给中国朋友。
   这样的微笑多好啊!所有的人都能感知微笑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它甚至能把钢铁融化,能化解枪支解决不了的纠葛与仇恨。我们多希望这样的微笑能更多更广,多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能决定战争、冲突的大人物能感知这种微笑。
  
   令人感动的开工典礼
  
  那个场面实在令人感动,令人难忘。
   一个中年妇女,为抑制难以平复的心情,用嘴咬住了自己的手指,出神、黑亮、一眨不眨的眼睛里似乎有泪花的闪光。几个孩子站在大人们的前面,最前面的那个大约只有八九岁,可看他的神情却像大人一样成熟。那孩子穿着一件漂亮、有民族特色的上衣,这是他节日里才穿的,对这里的海啸灾民来说,今天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日。那个怀抱婴儿的妇女也是那样神情专注。8个月前大海啸发生时,孩子还在娘的肚子里。娘虽然历尽艰辛,可还是幸运的,孩子更是幸运。孩子正在娘的怀抱里熟睡,他能感知此刻周围的一切,能感知母亲此刻的情感吗?遮阳棚后面的日头下,一位老年妇女撑着一把红白相间的花伞以抵挡阳光的暴晒,老人旁边一个年轻妇女抱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儿。孩子手里拿着三个彩色气球,母亲没有完全遮住阳光的脸上和她黑亮的眼睛里,则浸着一种深沉的微笑和思考。她们和其他百余名海啸灾民的代表都在一片刚刚平整过的土地上。这片平地将是他们新家园的休闲运动场。他们都全神贯注地面向前方。
   前方是一个临时搭成的主席台。主席台上高挂着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成的红色布标:中国——斯里兰卡友谊村的开工典礼。主席台上中方有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中国民间捐赠者的代表和中斯友谊村承建单位的负责人。斯方有斯里兰卡城市发展部部长、职业技能发展部部长和3位副部长。
   此时,斯里兰卡城市发展部部长DineshGunawardane正在讲话。他没有按讲稿说,声音洪亮且充满激情、充满让人深思使人振奋的情感。讲到最后,他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可依旧洪亮着、激情着,依旧使人振奋使人感慨。他在讲大海啸带给斯里兰卡人民的灾难,讲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友情,讲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怎样在灾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向他们伸出了强有力的援手,讲即将建设的中国——斯里兰卡友谊村的美好前景,讲斯里兰卡人民将怎样用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激励自己,奋发努力。他高声地、意味深长地说:“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
   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心国走近话筒,高声地把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为中斯友谊村开工典礼的祝辞传达给斯里兰卡的灾民代表:
   “2004年岁末那场震惊世界的海啸灾难给贵国人民带来的损失和痛苦,紧紧地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浩瀚的大洋隔不断两国人民的深情;滔天的巨浪掀不翻两国人民的厚意。为支援海啸灾区,中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对外援助捐贈热潮。今天,中华慈善总会代表千千万万的捐赠者,将5000万人民币捐给斯里兰卡灾区,为灾民修建‘中斯友谊村’,让灾民有个安居乐业的家园。这是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也是中斯两国政府和人民传统友谊的结晶。今天,‘中斯友谊村’开工了。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感谢斯里兰卡政府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衷心地祈祷:让幸福和安宁,和平与进步永远降临在印度洋璀璨的明珠——美丽的斯里兰卡上。”
   斯里兰卡的阳光总是异常强烈的,然而当范宝俊会长的祝辞在那空旷的酷热难捱的场地上回旋时,一股中国大陆特有的清凉的春风似乎轻轻吹拂过斯里兰卡朋友的脸庞。我又看见了他们那一双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能拨动人心弦,能刻在我们心上的笑容。
   印度洋海啸期间,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是由国家指定的接收中国民间对外捐赠的两个社会团体。在斯里兰卡海啸灾区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三个“中斯友谊村”就是用这两个社会团体接收的中国民间的捐款修建的。在“中斯友谊村开工典礼”上,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江亦曼代表这两个社会团体,代表惦记着斯里兰卡海啸灾民的千千万万个中国普通百姓向在场的灾民代表和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
   中斯友谊村能得以顺利开工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鼎力支持与帮助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善款的安全保障、有效运用,还是与斯里兰卡政府的接洽、合作、友谊村选址等方面,大使馆的同志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安排,派专人协助中国慈善代表团在斯里兰卡开展各项工作。中国慈善代表团每次到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都与大家会面、交流,并多次到友谊村施工现场考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中国——斯里兰卡友谊村开工典礼这一天,孙国祥大使与一等秘书曹安胜又亲临现场。
  2005年8月22日上午10点开始的这个会让人们永远记住的开工典礼隆重、热烈,又颇具斯里兰卡的民族特色。典礼仪式是在中斯友谊一村已经开辟平整出来,将做为新村田径休闲运动场的平地上进行的。通往简易主席台的土路上,用涂了红漆的椰树木棍搭成的牌楼上,挂着用中文、英文和斯里兰卡文字写着“中斯友谊一村”的牌匾。牌匾后面则写着“真诚、互助、世代友好”几个大字。牌楼两旁树立着中国、斯里兰卡两国国旗和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旗帜,还树立着“中斯友谊一村”工程建设概况介绍和新村建成后效果图的广告牌。
  斯里兰卡几位部长、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负责同志和中国民间捐赠的代表一同走来了。他们的前面,是两个身着民族服装和头饰、粉裙红衣的少女和两个同样身穿鲜艳民族服装,胸前挂着木鼓的男青年,边走边舞,边走边击鼓。大家走到埋有奠基石碑的土坑前,十把铁锨一起挥动。挥动铁锨,为中斯友谊村奠基的除有上述领导、代表外,还有建设灾民新村的中国建设集团的工人代表。而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和斯里兰卡城市发展部部长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工地上分别升起了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国旗。在走上主席台之前,来自中国的代表与斯里兰卡朋友一起接受了斯里兰卡几位佛教高僧有象征意味的祝福。走上主席台之后,他们又一起点燃了有着特别象征意义的火苗。那火苗燃烧在一根造型精美的金色立柱上。立柱顶端立着一只金色的雄鸡,中间镶有两个金色的八角托盘,托盘里放有点燃火苗的煤油和火捻。我没有来得及问清点燃这火苗的全部含义,但我想,它一定预示着中斯友谊村,中斯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美妙前景。
  
   新村告诉您
  
  中斯友谊村开工典礼的前一天,即中国慈善代表团到达斯里兰卡海啸灾区加勒(GALLE)的8月21日当天下午,代表团的同志们匆匆吃过午饭就赶到了“奠基”现场——中斯友谊一村的建设工地和灾民现在居住的帐篷区及今后相继建设的二村、三村进行考察,并对灾民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出资兴建的这些安置灾民的中斯友谊村,包括友谊一村、二村及三村,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这都是印度洋海啸期间中国百姓的捐款。
   友谊一村施工地点坐落在斯里兰卡加勒市郊10公里处。这里原来被茂密的次生棕榈和灌木林覆盖,可此时已经“三通一平”了。我们在这里上上下下地走,感受落差达20米的起伏地势。这样起伏的地势并非坏事,顺地势而建的新村一定很美丽很有特色。这里的表层土中混杂大量大体积的花岗岩孤石,使施工增加了很大难度。但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施工队伍。
   这个有着非凡意义的工程由中国水利水电集团总公司中国—斯里兰卡友谊村项目部承建。我特别注意到了这个项目的经理张耀正,他虽已年过5旬,可浑身上下都给人以壮年的感觉;他言语不多,却依旧能使人很快感受到他的热情与真诚。他个子虽然不高,大男人的智慧与力量却在他身上处处体现。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从事水电和建筑工程建设已经二十多年了。他所参与、管理的工程,每一个都得到了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目前,这个项目在斯里兰卡的中方人员有13人,多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我们看到了他们严谨的高效率的工作,看到了他們精心设计的友谊村整体规划图、单体建筑物设计图和公建设计方案。
   在现场,我们走进已经搭建起的工棚,看到中方人员与当地工人合作制作建筑用砖的情景。慈善代表团的同志对施工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大型的施工设备跟前,我为中华慈善总会的几位同志和在现场施工的中外方人员照了一张合影像。他们相互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曾舆亮也到施工现场了,参加开工典礼,考察、指导这里的工作。这位精通英文,拥有高学历和现代化管理经验的领导,很朴实,很善良。我看他很关心在那里的斯里兰卡工人,和工人们很谈得来,便拍下了他和公司其他几位领导与斯里兰卡工人的合影。那一时刻,我就特别注意到了斯里兰卡工人黝黑的脸庞上那美丽、灿烂的笑容。
  我们了解到,中斯友谊一村总用地7.47万平方米,拟建设平房住宅139套(每套建筑面积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67平方米)。每套平房修建前后院,院内占地240平方米。公建配套除当地政府要求设4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一处和建筑面积为880平方米集会议、培训、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厅外,还将建设诊疗所、商店和建筑面积为280平方米的托儿所。村内还将布置2—3处供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息的活动场地。中斯友谊一村主入口设在临靠通往加乐市区公路的一侧,为一处10米宽的室外台阶,经台阶步入友谊村中心广场。广场中央矗立一座中国——斯里兰卡友谊的纪念碑。广场内设小型停车场和公建设施。位于中斯友谊村的最高处设佛庙一座,让佛光普照村民。
  在对现在居住在帐篷区的灾民进行慰问、考察时,中国慈善代表团总能看到一张张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激的笑脸。一个大男孩儿,还拿出了自己绘制的一幅图画。图画上面,是他理想中的新家。尽管这还很幼稚的图画,比起即将建设的灾民新村要逊色很多,可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的美好期待、幸福的向往。代表团特别慰问了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为他们发放了一些贴补家用的现金。
  代表团离开时,村民们一直恋恋不舍地跟随。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他们依旧还远远地向我们张望……
  
  马尔代夫
  
  能在三天之内,在马尔代夫那样分散的群岛之国,把考察、磋商、签定协议等事项解决好吗?这里所要解决的是中国民间对马尔代夫的灾后重建的援助问题。回国的飞机票早已经买好了,所有工作必须在这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完成。
  
  “花环”的悲喜
  
  2005年8月22日,在斯里兰卡海啸灾区参加完“中国——斯里兰卡友谊村开工典礼”,中国慈善代表团和大使馆的同志便赶回首都科伦坡。23日清晨5点便开始出发到有印度洋上的花环之称的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位于斯里兰卡南方650公里的海域里,由露出水面及部分露出水面的大大小小1192个珊瑚岛(环礁)组成。整个地区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全名为马尔代夫共和国(Republic Of Maldives)。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不久的2005年1月8日,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为团长,由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卫生部,以及中国地震局等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赴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慰问考察团,在考察印尼海啸灾区之后便抵达马尔代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慰问考察工作。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经向马尔代夫提供了5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而后,又有大批救灾物资空运到这里。
  中国慈善代表团在马尔代夫的两天里,总能听见那里的政府官员和百姓谈起,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怎样及时向他们伸出了强壮而又温馨的援手。
  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平均海拔只有1米。大海啸中使这里的14个岛屿全部被破坏,海啸掀起的骇浪把很多岛屿整个吞没。在马尔代夫北部,一座曾有3500人口的岛屿海啸中被海水倾覆。首都所在地——1.75平方公里的马累岛也几乎一半被淹,巨浪冲击街道上的建筑物,拍打着总统官邸。只有28万人口的国家,12000多人无家可归。海啸对马尔代夫的经济支柱--旅游业造成了重创,20多个旅游岛屿被迫停业。印度洋海啸给这个国家造成高达数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马尔代夫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6.6亿美元
  马尔代夫海啸后的重建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中国慈善代表团此次到马尔代夫就是考察并确定为海啸灾民修建住房的问题。
  
  马累的记忆
  
  由于在首都马累很难找到住处和餐馆,中国慈善代表团所乘坐的飞机在机场所在的岛屿降落后(这个岛屿就只是一个机场),便乘船到了离马累较近的LAGUNA岛。大家落实好住处,放下行李,便即刻乘快艇返回马累。根据事先的安排,我们此时要去的是马尔代夫外交部。还在海里,还在船上就能远远地看到马尔代夫外交部大楼。这大概是马尔代夫最漂亮的一座建筑。首都马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而且经常有人微笑着感激地向我们提起,说这是中国政府援建的项目。这座大楼眼下还在建设中,不过已经接近尾声了。除去海边的一条路,马累的所有街道都很窄小,现在的外交部就在一条小路的边上。
  外交部的一位女性副部长和马尔代夫国家规划与发展部、财政计划部等部门负责同志一同热情接待中国慈善代表团和中国大使馆的同志。双方相互介绍、通报了各自的情况之后,便马上进入了实质性的磋商。为落实中国民间对马尔代夫灾后重建的援助,马方事先已经做了安排。他们计划把中国民间援建的灾民住房与政府的援助安排在一起。中国慈善代表团经过慎重的考虑、研究,觉得中国的民间捐助应该与政府的援助项目区分开来,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捐赠者的意愿,也可以更好地在马尔代夫留下中国百姓爱心捐助的印记。中国慈善代表团提出这个意见后,马方表示理解,并决定重新为中国慈善代表团提供可供选择的岛屿。而这一问题的决定,必须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部讨论,还要请环礁岛发展部负责人参加研究。马方即刻安排,当天下午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部,请上午参加研究的部门领导,并请环礁岛发展部负责人参加,共同商议新的重建方案。
  情况变化了,可在马尔代夫停留的时间没有变化。大家都为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些问题落实好而捏了一把汗。
  午饭时间到了,得找地方填饱肚子呀!
  您也许想象不到,无论是在马尔代夫還是在斯里兰卡,尽管中国慈善代表团是来为他们国家的人民提供援助的,可从来没有吃过他们政府或其他组织安排的一次饭。一方面,中国慈善代表团没有这样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这些国家好像也没有这样的习惯。相比在我们国家,似乎少了点热乎劲儿,可我们都觉得这样才更好。
  我们在一家门前写着12点开门的餐馆等,等到12点一刻,也没见有人来开门,便只好再重新找地方。总算找到了!拣最便宜的“盖浇饭”,再要上几瓶冰水。吃饱喝足,便马上去马尔代夫的建筑和公共设施部。
  在马尔代夫外交部外资司一位项目管理官员的带领下,我们先进入了建筑和公共设施部的会议室。马方各方面官员到来时,带来了大量资料和海图。他们显然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在他们提出的各种方案中,有一个方案引起了中国慈善代表团的特别关注。在马尔代夫的东北面有一个名叫Noomaraa的小岛,印度洋海啸之前岛上有居民633人,现在只剩下有500多。马方官员介绍说,这样的小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不太适合居民生存,也不利于政府的照顾、管理。他们计划把全岛居民迁移到东南面一个较大的岛屿FUNADHOO,这个岛原有居民1334人,现在增至1670人,可以容纳的居民数量是5000人,现已经成了省会岛屿。马方领导人说,印度洋海啸使得马尔代夫政府不得不加快迁移人口的速度。
  中国慈善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致同意这一方案,决定于24日进行实地考察。
  
  阳光下的美丽画面
  
  考察的重点应该是灾民将迁移到的岛屿FUNADHOO。同时,对灾民现在居住的岛屿Noomaraa也应该有所了解。FUNADHOO是离我们的住处比较遥远的一个岛屿,Noomaraa岛更是如此。如果乘船,两三天也未准能完成此项工作,而我们的考察时间却只有一天。所以只好改乘水上飞机来完成此项任务。
  24日上午,我们又一次从住处乘快艇到马累。水上飞机的码头在马累。在水上飞机场我们遇到三个人。一个机场的管理人员,是荷兰人;两位飞机驾驶员,一位年纪大一点的是澳大利亚人,另一位年轻小伙子是法国人。一个小而大的国际世界。飞机很小,只能坐下12个人。飞机的噪音很大,所以所有乘机的人都要佩带耳塞。
  飞机起飞了,我靠近窗口,从印度洋的上空俯视这美丽的,曾遭海啸摧残的千岛之国。太美了,那些神奇的小岛!
  蔚蓝蔚蓝的天空,碧绿碧绿的海水,还有那洁白无暇的细沙和细沙周围的淡绿色的珊瑚群,把一个个小岛衬托得无比美丽。小岛形态各异,该怎样形容它们呢?对了,它们是组成花环的花朵。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形状的花朵,马尔代夫就有多少像这些花朵一样美丽的小岛。当然了,也有的小岛更像是一只海豹、一艘军舰、一只大脚。我仔细看,并借助于我手中的长焦镜头。看到没有人居住的小岛长满了高大的棕榈、茂密的灌木;有人居住的小岛则在绿树丛中有一排排像群星一样亮丽的房屋。我还看到小岛周围深入海里的一串串像项链一样的小木屋,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看到大海之中和小岛周围的船只。这里,连结岛屿之间的交通工具是俗称的传统多尼船(Dhonis)。船只从船体、帆桁、钉、缆绳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树。现在,海中的船只类型更多了。从高空往下看,这些船只就像在是镶嵌在海面上的一颗颗钻石。
  啊,这样美丽的地方,人类怎么会忍心她遭受灾害的摧残!我们又怎能不抓紧工作,加快为这里的朋友重建家园的步伐!
  我们知道,史料上第一次出现马尔代夫的年代是公元150年。那时,许多来自东非、阿拉伯国家的船只,在航行中发现马尔代夫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停靠港,且深深被当地美丽、宁静的景致所吸引,进而迷恋地留在岛上居住。现在的马尔代夫居民基本上都是这些人的后裔,都信奉伊斯兰教。
  由于飞机无法停靠,也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没有登上灾民即将撤离的Noomaraa岛。但为使我们对那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飞机在该岛的上空,低空盘旋了三圈。那是一个椭圆型的小岛,茂密的树丛中只在海边的一侧有不多的房屋。我们清楚地看见并拍下了海边的房屋,还有在岸上歇息的小船,也看到在那里生活的居民。他们有的正在各处昂头仰望我们,也有一些人站在一起好像在商议什么。那里海边的房屋,大多是海啸平息后搭建的茅草屋,完全能看出它们的简陋与单薄。这样不多的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岛,确实很难抵御灾害的侵袭,也一定会有诸多的不便与困难。我们庆幸他们很快就要撤离这里,驶向安全、幸福的港湾。
  我们到达这安全、幸福的FUNADHOO岛时,岛上的居民已经在岸边等候了。我看见了他们,特别注意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也看到了来迎接中国慈善代表团的管辖这一片岛屿的省长、副省长,和FUNADHOO岛的行政长官。
  省长先是在省政府院内的一个凉亭里接待我们,他和中国慈善代表团的一位负责人坐在一张吊凳上。在那个岛,到处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吊床、吊椅。有的吊在树上,有的则用木棍或铁管搭成的架子支撑。那里的居民,无论大人或小孩儿都在这样吊床、吊椅或吊凳上歇息。省长高兴地坐在吊凳上,一边和我们一起喝着解暑的椰汁,一边和我们亲切交谈。而后,又到他的办公室与我们细致磋商。省长介绍说,他任省长的这个省管辖着55个岛屿,原来16个岛屿有人居住,海啸后其中一个小岛被毁坏,居民已经迁移到这个大岛。现在,只有15个岛有人居住了。其中最小的岛屿只有470人在那里生活。
  我们所在的岛是全省最大的岛屿。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岛屿,陆地由东西彩带一样的两部分组成,陆地的中间和周围则是美丽的珊瑚礁。中国民间援建的灾民新村将设在东面的一块陆地上。中国的民间捐助将有270万美元用在这里,计划建设86套房子。由于这里的居民都是几代同居一处,所以每套房子要三室、两厅、两个卫生间。另外还要建设一些公共设施,并设立记载中国人民与马尔代夫友谊的纪念碑。
  这里的居民主要靠捕鱼为生。捕鱼对当地居民而言是一项传统且永远也不过时的谋生方式。他们乐天知命,生于水湄,长于水湄,早已把鱼类当作是生命延续之泉,视为真主所赐予的宝藏。在马尔代夫,不同品种、各种形态的鱼,就是一道道奇特而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FUNADHOO岛的一家居民访问时,还吃到了这家女主人给我们的烤鱼,味道是十分鲜美的。这里到处都有高大的椰子树,还有居民种的香蕉树、木瓜树等果树。居民吃水主要靠雨水,所以家家都备有储存雨水的水罐和集雨的设施。我们援建的居民住房也一定要有这样的配套设施。除此以外的一切粮食、食品、日用品等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都要靠进口,靠从海外运进来。正因为如此,马尔代夫的除鱼和水果的一切物品价格都非常昂贵。同样,中国民间在这里援建的灾民住房,一切原材料也都要从我们国家运过来。在这个岛上,我们走进了一个商店,看到那里一半以上的货物都来自中国。那时,商店里的一个小男孩儿正冲着我们微笑。
  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中国慈善代表团一行考察了将建造灾民新村的地方,参观了已经建设好的房屋,访问了这里的学校和医院。代表团成员一致认为,中国的民间援助在这里为马尔代夫灾民建设住房、村落是适合的。
  在FUNADHOO岛和Noomaraa岛的考察结束以后,代表团乘水上飞机回马累,而后又乘船返回住处。当晚,便开始起草将提交马尔代夫政府的中国民间捐助援建马尔代夫灾民新村的协议书。
  8月25日,中国预定回国的当天下午,中国慈善代表团、中国大使馆同志和负责建设灾民的新村“中水电总公司”的负责同志到马尔代夫国家财政部,与该部第一副部长ASDULLA JIHAD、副部长RILUWAN SHAREEF商讨并签署中国民间援建马尔代夫海啸灾民住房协议备忘录。双方仔细协商后,很快就高高兴兴地签署了这个“协议备忘录”。而后,中国慈善代表团一行又赶到到马尔代夫计划和国家发展部,与该部部长Hamdun A.Hameed等具体商议建房问题。那时,我特别注意到不同肤色的几只大手,在同一张地图上比画的情景。我深刻感到了这一时刻的非凡意义,不失时机地按动了手中相机的快门。
  晚上8点,中国慈善代表团一行登机回国之前,马尔代夫财政部正部长忽然赶来了,与大家会面,再一次代表马尔代夫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百姓和慈善组织表示感谢。这是位刚刚上任不久的部长。下午,中国慈善代表团到财政部时,他因为有其他重要事情未能与大家见面。所以在这时特意赶来了。这位部长的到来,使中国慈善代表团又一次实际感受了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飞机从马尔代夫起飞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是一片漆黑。但我相信,中国慈善代表团每一个成员的心里,一定是一个阳光下的美丽画面。
  
  印度尼西亚
  
  赤道的阳光,那天显得格外残酷,而我们又不得不在这残酷的阳光之下。就是那天,我从当地的华文报纸上看到“印尼军舰向我国海上鱼船开火,造成手无寸铁的渔民一死两伤这一悲剧”的消息。那时,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正辗转于印度尼西亚的海啸、地震灾区棉兰、亚齐就中国民间捐赠帮助印尼灾民重建家园的事情进行考察并与印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磋商。
  那一时刻,我的心里猛地一震,片刻又重重地沉下去……
  我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中国百姓为印度洋海啸灾民踊跃捐款的情景,也记起在个别的一些汇款单写着这样的留言:“我不要将此款捐给印尼”的字样。就在那几天,我也曾接听过从很遥远的地方打来的一个电话。电话里一个急切的声音在说:“你们一定不要把捐款交给印尼政府!”
  我想,我们当中一些人有这样的情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很难忘记印尼某些势力,曾经对印尼华人血腥、毫无人性、令人发指的侵害。
  然而,我也能很深切地感觉到,更多的中国百姓都有着能容纳下印度洋的宽广胸怀,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大海啸中遭难的印尼百姓,当然也包括了其中的印尼华人。
  这时,我想起了印尼的一位老华人、印尼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统筹人廖章然先生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印尼的普通百姓还是很善良的”。他还特别提到,中国政府和中国百姓对印尼海啸灾民无私的、说话算数的救助,不但使印尼灾民感受了来自中国的关怀、温暖,使其中遭灾的印尼华人也得到了切实的帮助,而且使印尼华从心底升腾起一种未曾有过的自豪与慰籍,华人在印尼的地位似乎也提高了许多。
  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继续在印尼那依旧伤痕累累的土地上细致而艰苦地工作着。
  
  一个完全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慈善组织
  
  印尼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我们对这个组织应该不会陌生。2005年农历春节前夕,中华慈善总会代表中国百姓向印尼海啸灾民捐赠2000万人民币紧急援助,其中1000万人民币就是通过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捐赠给印尼海啸中的华人灾民。
  2005年9月20日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包括总会副秘书长和救灾、财务、宣传等方面负责人和“中水电”的代表一行5人,到达印尼首都雅加达,在和中国驻印尼使馆公使衔参赞谭伟文会面、交流后便在大使馆二等秘书李海生的陪同下,赶赴印尼华人灾民比较集中的集聚地——苏北省棉兰市。到达棉兰后,工作组一行放下行李便即刻驱车到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办公处,与该委员会各方面负责人座谈、交流。在他们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廖章然先生给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看了“华社”海啸赈灾以来的接收捐款和向灾民发放的档案。我们看见一个档案柜里放了满满的一柜整齐、详尽、清楚的档案材料,还有成册的发放现场的照片。在两个年轻女子的办公桌上的电脑里,我们还看到了保存的各种资料。廖章然先生特别介绍了中国民间捐助的1000万元人民币的使用情况,说中华慈善总会的捐助几乎占了“华社”全部善款的一半。在“华社”那干净、简洁的会议室,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负责统筹、财务、项目等方面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
  在棉兰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听到,而且看到、体验到,自海啸赈灾工作开展以来,印尼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的成员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们的财务工作的管理十分严格,收支完全透明化,所做的各种工作十分细致、扎实。他们妥善安置了亚齐来棉兰及附近地区的避难灾民7500人;有效地协助万达亚齐市政府做好疏渠安闸、整修临时房屋等项工作;向1500户灾民发放了援助金;解决了1000多名受灾华族子弟继续学习的问题和生活上的问题;向遭受地震和海啸双重灾难的尼亚斯350户灾民提供了及时的援助;灾后一直定期向亚齐、棉兰、尼亚斯三地灾民供应生活必需品,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等项工作。
  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对印尼华社赈灾委员会的工作十分敬佩,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地告诉中国为海啸受灾国灾民捐款的百姓,大家的捐款在这里完全地、很好地用在了灾民身上。
  就在那一天的上午,我们还在雅加达的时候,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谭伟文在向我们介绍“华社”时就说:“这是一个完全可以信赖的慈善组织。他们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全体委员不但极赋爱心和奉献精神,而且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们切切实实想为灾民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此次到印尼,主要是考察印尼海啸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落实中国民间捐赠对灾民住房、学校等永久性建筑的援助。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谭伟文在会见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的时候也曾介绍说,印尼灾区目前至少还有6万人居住在破旧的帐篷里。灾后重建的问题应该说是比较紧迫了,尽管此事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苏北华社的印尼华人早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他们和中国一些慈善公益团体及东南亚一些华人组织携手,已经落实的重建项目有:援建重灾区万达亚齐市孤儿院、国际学校、技能培训中心和在苏北省灾情很重的尼亚斯岛援建中学和小学。对于下一步的灾后重建工作他们也有自己很好的思路。他们认为,亚齐稳定和平的局面形成在即,如能帮助建造一些亚齐人民尤为喜欢的PESANTREN(习经院),将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援助偏远地区建小学校,犹如雪中送炭,意义很大;在信奉天主教的尼亚斯岛灾民家园兴建“印中友谊村”及孤儿院,不但可以改善灾民生活状态,还有助于非伊斯兰教和非佛教人士地位的提高;一视同仁地援助灾区不同教别、不同种族的人民,對促进族群融洽、改善并提高华人地位等有极大帮助。
  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十分赞赏“华社”在灾后重建中所做的贡献和他们重建工作的思路。张心国副秘书长说:“与你们合作赈灾,大家都感到安心、放心。”工作组成员、大使馆官员与华社领导细致研究了双方合作,在印尼灾区援建重建项目的问题。
  苏北省的尼亚斯岛在2004年12月26日的地震、海啸中与亚齐省同时遭受重大灾害。2005年3月28日再次发生地震,灾上加灾,仅华人的死亡人数就有600多,灾民1500多人,被毁坏的房屋350间。
  尼亚斯岛发生地震后,中华慈善总会曾及时拨付30万美元紧急援助。苏北省省长当时就建议在尼亚斯岛兴建“印中友谊村”。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完全同意这一建议,与华社领导细致研究了在尼亚斯兴建“印中友谊村”及其它援建项目的问题。
  中国的民间援助还将在亚齐省修建灾民新村,这些援建项目,中华慈善总会也将与苏北华社合作,接下来一天,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将在“华社”领导的帮助下,到那里与印尼灾后重建委员会官员接触。并进行实地考察。
  
  虽然依旧满目创痍,可小树毕竟长起来了
  
  我惊愕,我眼前的亚齐竟然与我们七个多月前见到的亚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我又看见了被海啸冲成一堆废铁的汽车,只是更加锈迹斑斑;又看见了倒伏的大树,只是已经腐朽;又看见了被海水浸泡着碎石砖块,只是那海水更加浑浊;又看见了丁零当啷的残垣断壁,只是更加使人伤感;又看见了废墟间的一顶顶帐篷,只是已经非常破旧。
  我用相机对准一个骑着摩托车在这里穿行的居民,我注意到他的眉头一直紧锁。看看,我们的眉头其实也一直未能舒展。
  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是9月21日清晨由棉兰飞到亚齐的。在印尼那样的群岛之国,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乘飞机,有时一天还要两次乘机,四次起落。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的廖章然先生和大使馆的李海生秘书陪同我们一起到亚齐。“华社”亚齐工作站的两位吴先生早已等候那里,并为我们安排好了在亚齐工作、考察的线路。根据事先的约定,中华慈善总会先到了印尼政府设在亚齐的灾后重建委员会。这里显然是一座新近建成的办公房,虽然比较简约,但也别致,环境也较好。办公房附近的空地上还放有一些崭新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未来之前,我们就听大使馆的同志和“华社”负责人说起这里的主任昆托罗,他们都说这位印尼官员很善良,也比较清廉。他曾多次听取“华社”等华人慈善团体的工作汇报,并协助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我们没有见到这位主任,听说是到外地去了。办公室里的人们都在紧张地工作着,除印尼人外,我还看到几个西方女士。该委员会的一位部门负责人接待了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一行和苏北华社负责人。他热情地介绍了亚齐灾后重建的一些计划、安排和进程。张心国副秘书长就中华慈善总会捐建灾民住房的意愿,做了简要而明确的说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在与大使馆领导会面时,大使馆领导曾特别提出,中国民间对印尼海啸的灾民的援助,要因地制宜,要结合、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重建项目。要搞好两个评估,一是对灾情的评估,二是对项目的评估。一定要多听听当地政府、群众慈善组织、当地灾民的意见。一定要充分尊重人家,满足人家的需要。透明、公开、合理、合法。根据这一意见,张心国副秘书长表示要在这里深入考察,充分考虑当地灾民和政府的意见,找出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同时向该委员会负责人提出,请印尼苏北华社协助中华慈善总会完成此项援助任务。印尼灾后重建委员会的部门领导则表示,尊重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意愿,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也同意由苏北华社协助中华慈善总会在亚齐和苏北进行的援助工作。根据我们的意见,他介绍了他们已经规划出的一些地块,又带着我们到了他们另一处办公地点。那里是他们设计人员办公的地方,有较为细致的规划图。我们特别注意到,那里每张图上都有许多人的签名。原来,规划图出来,既要有市长、省长表示同意的签字,也要有当地居民的认可的签字。所以说,这样的规划还是比较完美的。而要完成这项工作也并不容易。新区的规划是在废墟上进行的,而这里的房基地基本上都是私人的财产,所以首先要请原住户指认自己原来居住的地方,然后还要有邻居的证明,这样才能确定下来,才能进一步规划。而这里的原住民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令人痛心的变化。比如,我们在此之后的实地考察中,就了解到一个占地81公顷的村子,海啸发生前有居民2038人,现在却只剩下了437人。我们是午后到现场考察的,中午只在路边的小店匆匆吃了一点饭。顶着烈日,我们在一片片废墟上,时儿观察、询问;时儿奔走、思考。走着走着,我忽然注意到,曾经被海啸扫荡的土地上,一些树的种子已经发芽,已经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小树。透过我的长焦镜头,我还看到,十几个穿着职业装、穿长筒胶靴的妇女正在远处的废墟上,做着清理工作。尽管她们在那大片的碎石、积水面前显得过于单薄,可工作毕竟已经开始了。我还看到一些地方已经有人在开始盖新的房屋了,尽管有一种冷清的孤独感,可毕竟使人感到了一些活力。在那里,我们着重考察了两块地,一块是布奈·乌宗(PUNGE UJUNG),可以安置325户灾民;另一块是甘榜·勿浪(KAMPONG BLANG),可以建设110套灾民住房。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东北面一块可以建设600套灾民住房的较大的一片地蓝迪银(LAMDINGIN)。只是这块地还没有进行规划。相对已经规划好的土地,没有调查、规划的土地眼下还是多数,而调查、规划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当天下午5点,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又回到印尼灾后重建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与该委员会的副主任Eddy Purwanto继续磋商,最终在三份地图上签署了中华慈善总会在亚齐援建灾民新村的备忘录。
  负责签约的Eddy Purwanto副主任是个总在忙碌的中年男子,他微笑着表示,“亚灾后重建委员会”非常欢迎和感谢中方的援建舉动,并愿意给中华慈善总会的援建工作提供最大的方便与合作。他还充分赞赏了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所做的赈灾工作。
  我想,我也应该特别记录下“华社”的那位统筹人廖章然,这位已经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与印方磋商和实地考察时,一直担任翻译。他时而英语、时而印尼语、时而华语,说得十分熟练、十分到位,还写着一手非常漂亮的中国字。在废墟上考察时,他不顾年事已高,和我们这些还年轻的人一样东跑西踮。我们返回时天已经黑了。黑暗中,走在前面的他,左腿迎面骨忽然被一块支出的石块猛地磕碰。这无疑是很痛的,可他没有顾及自己,马上高声地告诉后面的人小心。
  那一刻,我的心底深处忽然升腾起一股酸楚楚甜腻腻的暖流。黑暗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废墟旁那些已经长起来的小树……
  
  历史不会忘记
  
  9月22日上午,在“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常务顾问团主席黄印华先生的安排下,大使馆李海生秘书和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一行到苏北省政府与该省副秘书长阿比富汀(Drs.Afifuddin Lubis)、省社会福利局局长沙厉尔、省社会福利厅副厅长、省赈灾委员会主任及财政负责人等会面。会见时,副秘书长阿比富汀(Drs.Afifuddin Lubis)特别讲到在5月飞机空难中遇难的该省省长。这位省长生前特别关心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友好交往。2000年省长曾在黄印华先生的陪同下,带队到中国广东等地访问。2005年3月当得知中华慈善总会援助30万美金帮助受灾的尼亚斯岛时,是这位省长首先提议修建“印中友谊村”。
  会面时,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组提出了进一步帮助尼亚斯岛修建“印中友谊村”的计划,这个计划中还包括修建国际学校、孤儿院等援助项目。苏北省政府对中国民间捐赠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欢迎、感谢,并将全力支持。政府同意,尼亚斯“印中友谊村”由“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协助兴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负责承建。“中水电”将把这些援建项目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
  历史不会忘记,印尼政府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中印两国人民的友情,不会忘记印尼华人的奉献。亚齐省教育局局长阿纳斯一次高度赞扬苏北华社赈灾义举的同时,讲述了一段感人的往事。他说:四十多年前,现在的班达亚齐也就是当年的哥打拉夜市。有一位成功的老板,热心的华人吴兴先生,为兴建学校,将自己大片的地产奉献给印尼国家。如今学校已毁,政府决定重新在这片土地上修建学校,作为培训师资的基地,也作为开展外语,包括华文教育的平台,以国际学校的形式出现,并命名为“吴兴国际学校”,以纪念赠送土地、奉献教育事业的吴兴先生。
  印尼现在有许多“国际学校”。所谓“国际学校”就是在学校进行印尼文、华文、英文等三种不同文化的教育。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印尼华人不会忘记,在那段印尼华人最黑暗的日子里,讲华语与贩卖毒品、私藏枪支同罪啊!
  历史毕竟在发展,社会也在文明的进程中一步步向前。
  
   就在我写完这最后一笔的时候,忽然传来印尼巴厘岛发生恐怖爆炸的消息。爆炸是在我们离开印尼两天之后发生的。这时,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在印尼期间让人记忆犹新的一幕:我们每次进入住宿的酒店时,汽车和行人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汽车每次靠近,机盖都要被打开,车厢内也要经过仪器的一次次的检查。负责检查的军警都荷枪实弹。那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会有恐怖事件发生。可这样悲惨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又有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被无端的残害了。我总在想,当今的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恐怖事件发生呢?而且多为自杀式的恐怖袭击,那些自杀者许多还是有知识的青年。我总在想,单靠没完没了的武力,能够彻底消灭恐怖主义吗?
  我又想起,我们在印尼传递的那种跨越国界的爱。
其他文献
大会开始的时候,大家似乎就已经看到、感觉到了这次研讨会非同寻常的意义。大会进行当中,当来自世界各国的慈善工作者、法律专家和来自中国全国各地的慈善工作者、专家、学者就慈善的法律问题进行比较、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时,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的大步前进的新的曙光。  会议开始的时候,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逐步走向法制社会,各方面的立法都在趋于规范化,然而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童年的时光对我来说忧多于喜,但它却丰富了我的人生。  小升初那年,我的成绩十分优异,但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我没有能够进入重点校,而是去了一所普通中学。每年减免一千元学习费用,用我的实际行动慢慢地取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信任。我在初一下学期当上了班长,并且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屡屡获得市、区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大家见了我父母总是高高地举起大拇指,父母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看到父亲那
期刊
2005年8月12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政局会议室内,“广西慈善总会扶持王金菊同学赴澳门科技大学学习座谈会”正在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广西慈善总会领导和恭城县政府领导及县宣传部、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嘉会乡政府、恭城中学、县慈善会领导和王金菊的父亲、哥哥及她本人共20多人。  家住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嘉会村豆腐榨屯的王金菊,父母体弱多病,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王金菊放假在家时只能到邻居姐妹家
期刊
时间:2004年4月18日  地点:川西北高原(青藏高原东南麓)  气候:天寒地冻,雪花飞舞,空气稀薄    天刚蒙蒙亮,在四川松潘通往红原县的山路上,一辆面包车如蜗牛一般喘着粗气,艰难地爬行着。这是一段高山峡谷路程,从松潘县的川主寺谷底到青藏高原尕尔台,由海拔2800米到3800米,60多公里盘升垂直距离1000米,汽车时而贴壁临崖,时而仰天攀援。车上的人一个个眉头深蹙,紧咬牙关,剧烈的颠簸和高
期刊
我的心灵世界里,总会隐藏着一个心跳,蓝色的,她很微弱,却又很明亮。  也许我是一个幸福却又不幸的孩子,物质生活丰裕,家庭温馨欠佳,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不多。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大了点是在阿姨家度过的,现在也只是短时间的和妈妈在一起。  也许因为我失去了好多年的母爱,我想补回来。那次妈妈离开我的时候,我想留住她却迈不出那一步,努力闭了闭眼,滚烫的泪水涌了出来。望着那远去的车影,没了,没了……回头看着那长
期刊
初秋时节,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留学生到中国修习汉语。他一未去北大,二未去清华,却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喜欢大连,大连的风光,大连的人。“特别是大连的义工,”这位英国青年因为激动而神采飞扬,“他们助人为乐的风尚,让美丽的大连锦上添花。这么说吧,是这里的义工吸引了我。”  大连义工的神奇魅力,居然使英吉利海峡的浪花涌到渤海湾来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更让我惊奇的是,起步早、服务十分出
期刊
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人,偶尔去工地,算起来还是在家的日子居多。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不甚了解。因为父亲似乎很少笑,至少我很少看到。所以,我有些怕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回避他。  那时我很贪玩,抓住机会便与小伙伴们东奔西跑。爷爷有时会看着我玩。如果让爸爸看到了,他就会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然后就冲着正向前跑的我喊:“青青,回家读书去,别乱走!扭伤了脚我可不管。”我也就只能悻悻地跟在他后面走了!就这样,只
期刊
傍晚,女儿还没有回家。我不时到门口张望一番,心里有些不踏实。觉得女儿最近几天行动有点怪怪的,中午还缠着我提前支取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孩子有钱可不是件好事,她会不会……我坐不住了,焦急地向学校走去。  放学后的校园显得有些空旷,我抬头向女儿所在的班级望去,教室里的灯已经灭了。我急匆匆地走出校门,发现前面不远处几个小不点儿一边走着一边议论着什么。哇,其中的一个小女孩不正是我的女儿么?我三步并作两步跨到女
期刊
毕沅,字湘衡,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好学,10岁已能写诗。他以《续资治通鉴》而名扬学林,学识渊博,著述浩繁,留有《传经表》、《经典文字辨证书》、《关中胜迹图记》、关中、山左、中州《金石记》等著作。  清乾隆31年(1766),毕沅在甘肃任巩秦阶道,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布政使。38年任陕西巡捕。50年调河南巡抚,不久升为湖广总督。  他在陜西时间最长,先后约达10余年。
期刊
为了促进河南慈善事业的发展,利用书画艺术筹集慈善资金,经有关部门批准,河南首家慈善书画院最近在郑州成立。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副省长刘新民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会后,来自省会郑州的30余著名书画家们挥毫泼墨进行了现场创作,开展了成立后的首次義举——救助百名孤儿笔会。这次活动是由河南省慈善书画院、大河报社、河南移动通信公司共同组织的。  慈善书画院是由河南省慈善总会主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