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类型作品导读课型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单元教学、专题教学等教学模式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在这个背景下,类型作品导读这一课型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在这一课型的教学中,教学原则,上应该明确类型作品导读课型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使类型作品与课文选文有机统一;教学策略上应该重视教学前的预读找准文本的切入点,抓住选文的共同特点,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 新课程 类型作品 导读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type of work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course lesson-teaching    【Abstract】 The current class teaching, unit teaching, thematic teaching, and so the teaching model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this context, the type of work emerged REVIEW this lesson type. I thought that in this lesson-based teaching, teach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made clear on the type of work-based teaching objectives REVIEW cours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that type of works and texts selected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text; teaching strateg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eaching ago guiding reading of the text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starting point, grasp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text, concerns class teaching in divergent thinking.   【Key words】New course Type of work Guiding reading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新修订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标准》,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该“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又由于新课程所规定的选修模块教学的出现,对教材选择的余地增加了,因此,当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本的使用灵活度大大提高了。   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的提高就使课堂教学的课型更加丰富,单元教学、专题教学等教学模式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在这个背景下,类型作品导读这一课型应运而生。类型作品导读就是以某一类型的多篇文章作为教学对象,从作品的总体风格特点,阅读重点,作者倾向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作品进行了解,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关键,读出自己的理解。   这一课型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传统的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精讲细讲每一篇文章有它在体会文章语言、思想等方面的长处,但也表现出忽略作家作品整体风格,难以触及同类其他作品的短处。毕竟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读懂一篇文章,而是对文学作品有广泛的认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广泛的阅读,成为人生的习惯。二是新课程改革后,许多一线教师发现教学课时十分紧张。按照教材的安排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上下去,教完必修再上选修,与课改前相比课文数量增加了但课时却减少了。若依此教学,教师永远是被动的跟在进度的后面,对每篇课文的教学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效果不见得就好。三是当前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阅读文学作品没有时间、数量少、兴趣低。这一部分的原就在于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而真正的阅读体验绝不可能只是从一篇两篇文章中感受到的。下面笔者重点从类型作品阅读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谈个人观点。   1 类型作品导读课型的教学原则   1.1 明确类型作品导读课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总纲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对于类型作品导读课型教学也是一样。但所不同的在于,导读课有别于精读课,因此其教学目标也不同于精读课。这一课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不同的文本类型入手考虑,再按照新课标所倡导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原则来设置教学目标。如本人在教授《余秋雨文化散文导读》时,考虑到余秋雨的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散文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以《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集表现出一种对人生与文化的观照。以人文景观为载体表达了深沉的文化思考。那么学习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助于学生从情感与语言之外的另一个侧面——思想,去了解散文的文化魅力。从而体会一种对事物的深层的思考方式,一种情感之上的社会、道德、人性的思考方式。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我的教学重点就落在了三点上:了解文化散文的特征;体会散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学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所见所闻。   1.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既然是导读课,那么课堂的中心必然应该落在“导”上。这种导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在一篇文章中读哪一段、哪一行,这行这段的意义是什么。这种导是一种指导还是一种示范。就像婴儿学走路,父母不仅仅要指导孩子如何迈步,还要告诉他往什么方向走。对于一类的文本,教师应该让学生发现类型文本的主要特点,对这一特点的解读方式。而这一发现的过程应该充满探索的兴趣,如果完全由老师讲述,那就与一般的讲读课无异了。在导的基础上,也应该有一定分量的读。这里的读也是引导的一部分,即教师用自己的阅读体会去唤起学生的阅读体会。照搬鉴赏文章上的解读的导读课是失败的,只有用自己真诚的生命体验才能激发学生也真诚的去阅读。   1.3 类型作品与课文选文的有机统一。学生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有排斥情绪,一方面可能是时代原因所导致的思想脱节;另一方面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一个好的阅读氛围,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被割裂。类型作品阅读缺乏系统调控, 关键问题主要是课文精读教学的繁复。为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将经典阅读引入课堂,按照需要对教材内的讲读篇目和推荐的名著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在课内文章细读的引导下,学生又能够对同类的其他作品有大概了解,这就产生了对其他文章的阅读兴趣,也就将语文教学延伸向了课外。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三中选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教学时可以设计成类型作品的导读课程。将契诃夫其他一些同类型的短篇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渴睡》等篇目结合到课程中来,在解读别里科夫的同时,介绍其他小说中的小人物命运,对比他们的异同。这样,学生既对套中人别里科夫有详细的了解,又掌握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点,而且给课堂留下余味,让学生在课后从小说中具体了解那些小人物的故事。         2 类型作品导读课型的教学策略   对于类型作品导读的教学,在之前已有不少同仁涉足。从资料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些关于这一课型的教学方法。有教师提出了如:划线导读法、设问导读法、质疑导读法、表演导读法、谈感受导读法等不同的方法。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一定完全适用,而且一堂课也不可能仅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对类型作品的教学应该是以类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策略的。但作为一种教学课型他也应该有其中的共性。   2.1 重视教学前的预读。预习的重要性相信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而预习对于类型作品导读课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次类型作品导读课所涉及的文章绝不止一两篇。文章数量的提升就决定了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时间里进行细读。如果课前没有做较好的预读工作,往往课堂导读的质量就是事倍功半。只有学生在课前对所要设计文章有一个叫充分的理解,才能过后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脚步。小说散文如此,诗歌亦如此。这种读不是看一遍就算,而是教师应该布置一些预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在讲授《余秋雨文化散文导读》时,笔者要求学生要阅读所涉及的《自序》、《道士塔》、《风雨天一阁》、《西湖梦》、《废墟》、《阳关雪》等文章,并思考两个问题:①在余秋雨先生的眼中所看到的自然风物有什么共同点?②通过这些景观,余先生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对文化散文的大体特征能够有一个了解,也能在课前对文本中的有用信息进行一次筛选。这样,在经过课堂的引导,学生就能够较容易的掌握这类文本的精髓。   2.2 找准文本的切入点。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毕竟其接受能力与接受兴趣还不像成人那样较为理性。因此,在引入文本时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一上来就成本大套的砸给学生,往往让孩子对这一类型的文章产生厌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准切入点就是对阅读兴趣的保护。一个好的切入点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我们可以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范围里找寻切入口。在引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之前,我和学生从旅游的话题谈起。这是一个许多学生都乐于接受与表达的主题。从讨论旅游的目的到旅游的感受,再介入散文《西湖梦》。这之后,学生就能够从自己对西湖的感受与作家对西湖的感受的对比中发现文本的特色。要说明的是,这种切入点不是仅仅关系一篇文章,而要从所有选文的角度考虑。因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大部分与行走相关,所以笔者选择了旅游的话题。   2.3 抓住选文的共同特点。一篇篇文章细讲,一篇篇文章分析固然能对作品有透彻的理解,但却失去了从大局着眼的方向。类型作品导读课型所涉及的文章是多样的,但要讲明一个类型必然要抓住其中的共性。这种共性可以是遣词造句中的共同技巧,也可以是文章中共同彰显的思想特征。抓住共同特点,就抓住了类型作品的灵魂,引导学生掌握对这种特点的鉴赏方式,也就学会了鉴赏一类型的作品。余秋雨散文的特点在于他深刻的人文思想与独特散文笔法。那么在教学时我着重从这两点入手。一方面节选散文中具有小说特点的描写段落示范鉴赏,再让学生结合预读时发现的其他相似语段来品读。另一方面,摘取文章中表现作者思想的核心语句,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深意。如《风雨天一阁》中“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这样的语段,通过笔者的示范解读,学生就能明白景观与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领会同类散文的写作意图。   2.4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导读课的最终目的还是落实在学生的读上,这里的读是一种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个性解读。因此,类型文本导读课的教学尤其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散性思维的展示。这种展示表现为对类型作品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与批判能力。导读是创造的源泉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导读一篇文章时,应该尽量唤起学生的横向联想思维,让学生将作品与同类文章相联系理解。综合概括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作出明晰而简洁的概括, 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的重要手段。类型作品的解读绝离不开对共性的概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有助于类型文本的解读。批判是创造的起点。有了批判力便能辩证地吸收精华, 剔除糟粕。这种批判力的培养不是让学生停留在简单的“好”或“坏”的价值判断上,而是能够在此基础上谈出自己的理由,这才是思想深度的训练,高中生期望自己有深度,可以从这一方面进行引领。如此,才能保证类型文本导读的有效。   读懂课文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仅仅满足读懂是不够的,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学生“会读”才是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这样才可解一生之求。类型文本导读课型是新课程改革后产生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值得一线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地方还很多,还有许多关键问题留待大家一起在实践中去探究发现。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主动思维。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情境体验 思维能力 活跃气氛  Multimedia maks Chinese language class“Sm
期刊
小学科学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科学教学的特点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来掌握有关知识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声音、图像、文字集于一体的视听现代化技术,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悦耳动听的声音、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小学科学苏版科学教材教学中,大量使
期刊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和学生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叫语言交往,它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需要。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可以促使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去与同伴、成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人们语言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然而,当前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往往参差不齐。如说话意识
期刊
加入幼儿教师这个行列已经快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中,我目睹了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也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它的日新月异,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正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也常常在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算一个好老师呢?  孩子,是百花园中的小花,而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应全身心地去呵护、照顾、培育好每一朵小花,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一朵。让每个孩子笑得更灿烂!凡是来过我班的老师,都会感受到孩子对我的热情
期刊
锦丰镇是棋文化之乡,每年镇里都要组织全民进行下棋比赛,人们在饭后空闲之际都会下上两局。那如何把这一文化深入到幼儿园呢?我园的研究课题是早期阅读,我园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讨论,根据我园的研究课题,把下棋作为游戏活动与早期阅读互相整合,那我园是如何开展棋类游戏与早期阅读互相整合的呢?  1 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下棋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一走进小(1)、小(2)班走廊,你就会看到小班棋苑的牌子,走廊的一边
期刊
歌曲是传递人们感情的桥梁。一首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曲子或歌词,你若很是欣赏它,特别是曲子,使你产生在另一特定环境创作出颇具新意能感染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时的思想感情的词句,且又一时无法创作出好的曲来谱入你的歌词时,你不妨试一试借它曲填己词,任然可以收到你所需要的理想效果。  我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与所教的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自然是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传递着师生间的特殊情感的。几年前的当时,
期刊
【摘要】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看,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人堪忧,不少职高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就如何在教育中把握的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以及该项素质培养及对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心理素质  团队合作 诚信    1 自尊、自强、自信心理素质的培养    排除学生的失落感、恢复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职高生进步的立足点。心理学认为:“自
期刊
作为省级课题的子课题负责人,我的研究主要是“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元认知理学习能力培养层面。我校虽属于“三星”级学校,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水平。学困生较多,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评价方式、教学方法稍有不妥,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初步探索“学困生”的成因,逐步寻找到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学困生”有效运用学案的策略,其中运用的一些策略方法在学困生中
期刊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主要阵地,因而也是阅读教学的归宿。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很强的求知欲,那么,主张课外阅读就是一条很好的手段。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象前几年语文教学界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就非常地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最近几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图书资料的配置。这些都为课外阅读创设了良好的环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 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育第一线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实践证明,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