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当代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问题和不足,充分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创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基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学工作重要任务。
关键词 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提高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职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随着我国近年各类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宽,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也有了巨大改变,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当中出现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巨大缺失。现今企业在人才的引进过程当中,最为注重的人才的诚信程度、敬业精神、岗位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然后才是对人才的从业经验、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考量。因此,当今社会用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最需要人格、道德、品行等方面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也应当顺应社会的真实需要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向和侧重点,将学生的培养重点从理论知识和技能转移到职业素质上来。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当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建设,对于体育课堂教学外的高职院校体育活动的研究和开发还嫌不够。而阻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校内外一体进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激励制度、院校方的重视和支持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拖后了学生职业素质教学的发展脚步。以实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为主导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支持和载体,对于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有着巨大的意义[1]。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一)有利于内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国务院和教育部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将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作为强化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加强意志磨练的重要手段,并将加强校园体育教学当作实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和突破口,使校园体育教学提升为目前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突显在其对于人才的健康、就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关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体育职业性的具体表现[2]。
(二)体育活动促进职业素质培养
各类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中的特殊校园氛围,它以学生为活动开展的主体,以体育活动形式为途径,以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育需要为目的,以体育活动的感性实践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因此,中职院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和形成规模等发展规律是基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竟争力增强和社会适应力提高的实际需求,并与学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情况相吻合。
(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
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通过大量的体育课内外活动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的内涵,了解自身运动和生命的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所以,构建正向、良好的体育校园文化,对于推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具体教育教学实施模式还不够完善,应当加大培养模式的研究力度,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以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使命和任务[3]。
(一)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当中实施以课外体育锻炼、课堂体育教学和体育社团为主的考勤活动,举办体育文化主题活动、体育竞技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型的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设置体育选项课,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日常体育锻炼的优良习惯和理念。
(二)大力培养学生相关职业岗位素质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特征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发展学生各项社体基本素质的过程中,重视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社会工作当中的能力,如身体耐力、肌肉力量和心肺能力等。校园还可开阵野外生存、应急逃生、防身技能等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业岗位非智力因素能力
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使用室内或室外场地推行以团队或者个人为单位参加的各种拓展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包含竟争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坚韧耐劳意志等,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灵活性、注意力和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水平,并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长远的影响[4]。
四、结论
高职院校以体育活动为平台和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创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院校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与方向性,将体育教学同学生日后的就业有机结合,合理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优势,推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吉龙.民办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顾问.江苏省高职院校拓展训练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 侯歆.德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张春桃,张鹏.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0.11(6):213.
摘 要 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当代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问题和不足,充分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创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基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学工作重要任务。
关键词 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提高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职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随着我国近年各类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宽,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也有了巨大改变,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当中出现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巨大缺失。现今企业在人才的引进过程当中,最为注重的人才的诚信程度、敬业精神、岗位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然后才是对人才的从业经验、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考量。因此,当今社会用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最需要人格、道德、品行等方面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也应当顺应社会的真实需要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向和侧重点,将学生的培养重点从理论知识和技能转移到职业素质上来。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当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建设,对于体育课堂教学外的高职院校体育活动的研究和开发还嫌不够。而阻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校内外一体进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激励制度、院校方的重视和支持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拖后了学生职业素质教学的发展脚步。以实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为主导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支持和载体,对于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有着巨大的意义[1]。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一)有利于内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国务院和教育部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将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作为强化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加强意志磨练的重要手段,并将加强校园体育教学当作实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和突破口,使校园体育教学提升为目前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突显在其对于人才的健康、就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关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体育职业性的具体表现[2]。
(二)体育活动促进职业素质培养
各类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中的特殊校园氛围,它以学生为活动开展的主体,以体育活动形式为途径,以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育需要为目的,以体育活动的感性实践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因此,中职院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和形成规模等发展规律是基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竟争力增强和社会适应力提高的实际需求,并与学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情况相吻合。
(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
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通过大量的体育课内外活动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的内涵,了解自身运动和生命的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所以,构建正向、良好的体育校园文化,对于推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具体教育教学实施模式还不够完善,应当加大培养模式的研究力度,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以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使命和任务[3]。
(一)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当中实施以课外体育锻炼、课堂体育教学和体育社团为主的考勤活动,举办体育文化主题活动、体育竞技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型的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设置体育选项课,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日常体育锻炼的优良习惯和理念。
(二)大力培养学生相关职业岗位素质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特征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发展学生各项社体基本素质的过程中,重视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社会工作当中的能力,如身体耐力、肌肉力量和心肺能力等。校园还可开阵野外生存、应急逃生、防身技能等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业岗位非智力因素能力
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使用室内或室外场地推行以团队或者个人为单位参加的各种拓展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包含竟争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坚韧耐劳意志等,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灵活性、注意力和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水平,并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长远的影响[4]。
四、结论
高职院校以体育活动为平台和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创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院校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与方向性,将体育教学同学生日后的就业有机结合,合理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优势,推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吉龙.民办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顾问.江苏省高职院校拓展训练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 侯歆.德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张春桃,张鹏.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0.1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