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传播新二十四孝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肥东县撮镇中学老式宿舍楼里,住着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老爷子名叫徐民强,是一位退休教师。自1967年和爱人结婚后,徐民强一直对岳父岳母很孝顺。20年前,岳父、内弟相继去世,岳母的身体也慢慢变差,徐民强就把她接到身边照顾。
  因为妻子体弱,给岳母洗头、理发、剪指甲、洗衣被的活儿徐民强全包了。岳母想吃巢湖银鱼,他闲暇时会骑上自行车跑四十多公里买回来。岳母腰椎不好,他每天跪在床上,一次次用按摩器给岳母理疗,有时一跪就是两个小时,累得自己腿脚发麻,不能下床。
  在徐民强家中,板凳、椅子、床沿、阳台栏杆,都包着厚厚一层棉布,防止岳母碰伤。岳母平时爱看电视剧,可眼睛耳朵都不好使,看起来非常吃力,徐民强就常在家陪她看,一遍遍耐心给老岳母当解说员。2010年冬天,老人不慎跌伤腰部,卧床不起。细心的徐民强怕老人着凉,备了三个热水袋,手、胸、脚各一个,一天换三次热水。在他的悉心呵护下,老人房间没有一点异味,身上也不长褥疮。
  去徐民强家吃过饭的人都知道,他倒的第一杯酒,总是双手捧着敬给岳母,盛饭时也是第一碗给岳母,这个规矩20年来雷打不动。学校曾分给他一套嶄新的楼房,然而为了老人活动方便,他一直没去住。
  在徐民强看来,孝道就是好家风,孝道来自言传身教。徐民强的母亲是一位自立自强的传统女性,自他记事起,母亲就坚持把奶奶接来一起生活。在他儿时记忆里,母亲深夜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奶奶纳鞋底,病床前为奶奶喂饭喂药,寸步不离。母亲无言中传播的孝道在他这里得到了继承。
  2014年,徐民强在撮镇老年大学读到了《二十四孝》。仔细研读后他认为,书中诸如“扼虎救父”“亲尝汤药”等传统的“二十四孝”,已与时代渐行渐远,可操作性不强。徐民强萌生了撰写“新二十四孝”的想法。他结合亲身经历与感悟,花一个月时间写就了图文并茂的《新二十四孝细节说》。
  在徐民强的眼里,第一孝是“思无邪”,即行孝首先不能让父母担忧,因此子女必须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撒谎,不贪不腐,不行贿受贿,不赌博,不过量饮酒,安全行车,遵纪守法。徐民强认为,子女不自律,带来个人安全问题,便是对父母最大的不敬不孝。此外,他还非常注重现代人孝敬父母的微小细节,如经常带父母旅游,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定期为老人体检,记住父母的生日,尊重老人择偶等,他认为这些小事都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浓浓爱意,绝不可“以善小而不为”。
  2016年6月,撮镇镇政府印制该书在全镇普及发行,现已发行逾万册。撮镇一位东北籍打工者因为看了他的书,带着老婆孩子不远千里专程回老家看望父母。听到这件事,徐民强非常欣慰,他高兴地说:“如果老百姓需要,我还能写出几十孝、几百孝来,继续扩充孝文化的内涵。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期待‘新孝书’能够全国发行,影响更多的人!”
其他文献
在北大荒时,我献了一次血,那时我刚调到场部一中当教员没多久。  一中有个校工,姓杨。大老杨是个打杂的,成天不得闲,东跑西颠地紧忙活。都说真人不露相,一直听说老实巴交的大老杨是一中乃至整个场部的首富。据说他攒下了三千多元钱!  知青每月32元的工资一多半都花在吃饭上。大老杨和知青不一样,他很少正经吃饭,那他吃啥?他经常吃土豆、吃倭瓜,对付一下就算用过餐了。煮猪食的时候,大老杨近水楼台先得月,挑那煮熟
我心目中的妻子是李丽梅,但父亲心目中的儿媳妇是一个陈姓同乡的女儿.因为我和丽梅同姓的原因,父亲更加反对这门婚事.我不忍父亲生气伤身,只能忍耐,好话安慰他,暂不谈婚事.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发誓要在10年内将人送上月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要发动一次“癌症大战”,目标是在10年内根除癌症.尽管有大量癌症生物学方面的信息资料,但实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组建志愿军赴朝参战。当时,我在志愿军114师某连当文书。这年冬,为堵住李承晚军南逃之路,我连奉命穿插到三所里某无名高地阻击敌人。  我们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来到一片开阔地,可这片开阔地早已被美军和李承晚军布上了地雷。连长问朝鲜人民军派来的向导,有没有其他路可绕过去,向导说:“有条山路,但比这条路要多走四个小时的路程。”连长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没有时间去走那条山路!”他转过身
上世纪80年代,县里从各单位抽人,成立扶贫小分队,下乡扶贫;小分队又划分若干个工作小组,直接进驻到较为贫困的村队,于是我便成了县里下来的驻村干部,负责上下沟通,参加村里的大小会议,提一些建议,更主要的,是把单位很少的一点扶贫款用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所以,我们的入驻,还是受当地群众欢迎的。村里的领导班子,对我们也客客气气,生活上关照体贴。  日子波澜不惊地流淌着。这天,竟有人找上门来。他是
救人识佳人  老钱这年56岁,二线内退。妻子前几年病逝,老钱想重新找个伴儿,却一直没遇到合适的。老钱是高级工程师,除了内退工资,还抽时间接一些搞设计的活儿,挣的“外水”比工资还高。唯一的儿子结婚单过,儿子和媳妇都是高学历、高工资的精英阶层,不需要他帮补。钱没处花,就不免想办法消化。没有比旅游更能烧钱的,于是老钱就天南海北到处游玩。  这年冬天,像大多数游客一样,夏北冬南,老钱来到了海南三亚。  老
期刊
老年人想报团旅游,不仅要了解出行条件,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旅行团。  选择节奏舒缓的旅行团,避免报购物为主的低价团。老年人适合纯观光团,换句话说,即以人文、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品质团。相对低价团而言,纯观光团行程安排相对合理、轻松,且变相的自费购物机会少。  选择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出于对老年人身体的考虑,建议选择安全又时间短的高铁或者飞机。汽车过于颠簸,时间也长,行程中不确
期刊
耿留栓看上去并不像律师.rn他提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那是买东西时商家附送的,布袋子里面装着一个茶杯、一本俄语书(耿留栓学过几年俄语,现在总要抽点时间读一读),一个黑色大
期刊
原以为“老年戒得”较之“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要容易,其实不然,最近我经历一事,就看出了自己的差距。  二十多年前,我评了一级作家职称,正高。但我的工资走的是行政序列。若干年后,我的工资与走职称差距每月近两千元。闲聊起来,朋友都说我亏大了。我说没啥,我是省管专家,每月还给几百元。  “省管专家”全称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规格不低,是仅低于院士的省里最高专家称号。四年一批,考核合格连续“省管”,
期刊
徐奕茂老人以前是小学老师,1979年正式退休。四个孩子都在县城生活,他和老伴故土难离,留在老宅生活。退休后,忙碌了一辈子的他闲不下来,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上了种菜,整天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碌。青菜、萝卜、黄瓜,什么都种。自己菜园种不过瘾,又在山上开垦了不少小菜地。今年5月5日上午10点半,我找到徐奕茂,打算采访他时,他正稳健地穿梭于田垄间,用绳子将豇豆的藤固定在竹竿上。忙完农活,他才扛着锄头回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