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新常态下中国消费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了首届年会。代表们针对当前新常态下中国消费经济的现状,结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畅所欲言,许多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一、新常态下中国消费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广东惠州经济管理学院汤跃跃、张毓雄认为,合作式消费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合作式消费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具有共享、开放、暂时和重复等特征。同时,合作性消费的实现需要供需双方的沟通平台、信任、交易动机以及赢利模式等条件;合作式消费在美、德、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迅猛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在中国,由于受技术、政策、法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合作性消费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在新常态下,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信任机制,大力宣传共享消费理念,将共享经济的理念融人城乡规划建设等措施是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西安外国语大学张璐、王敏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已成事实,在投资受限、出口跌幅大于预期之际,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加快形成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经成为共识。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陈朴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今后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驱动,但广东需求结构存在着消费比重偏低,尤其是居民消费比重过低的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广东居民消费比重低的原因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及政府集中,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还需有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努力改善消费环境。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慧芳、艾天霞认为,消费驱动、服务为主是新常态下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是服务消费的主流。山东大学左峰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并呈现消费额增长率中高速增长,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突出、消费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公共消费、生态消费迅速涌现等特征。在消费新常态特征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互动的逻辑,财税、产业政策、金融、民生等领域的制度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消费新常态的内在支撑,助推消费新常态,需要依靠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所产生的复合动力。为此,应该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提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激发消费愿望的供给,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上饶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徐和清认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消费的群体规模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农村特色文化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农村文化产业链上的人才瓶颈突出,农村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滞后。针对以上问题,应该着力探讨促进城乡文化消费均衡发展的策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文启湘、西安培华学院文晖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消费作为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托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应当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此,迫切需要推进消费转型升级,实现消费创新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文启湘、李忠飞认为,研究发展与提高消费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与提高消费力的主要路径在于: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提高人的素质;大力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广泛持久地开展消费教育,增强消费者权益维护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消费引导: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孔祥利、卓玛草认为,在面临着未来收支更大的不确定性上,城乡居民都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相对大于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城乡居民都有一定的惯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惯性更强,使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城镇居民。因此,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不确定性预期、倡导农村居民改变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降低中国居民高储蓄率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根本途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宁薛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研究所何德旭认为,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条件下的新常态特征,各种隐性风险(如高杠杆和泡沫化)随着条件的变化逐步表现出来,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王辉龙、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高波认为,当资产总收益为正时,居民家庭持有适量的房产有利于消费升级:当资产总收益为负时,增加房产持有量将影响消费升级。住房消费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由总资产收益率决定。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廖红君、西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粉认为,休闲消费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收入仍是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他们将样本分为东、中、西部讨论,进一步发现闲暇消费度和收入对东部农村居民的幸福感都有正向显著性影响,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来说,闲暇消费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重视中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湖南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粟娟、王凤玲认为,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和旅游产业生成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西安外国语大学王敏、张璐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消费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过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维权道路困难重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损害赔偿制度设计目标应当不仅仅是对已有损害的弥补,更是对将来损害的预防,若损害赔偿制度能够对违法经营者形成足够的威慑,消费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整个社会福利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王志涛、苏春、肖开红认为,消费者越偏好风险,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有效性越高,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等级和速冻水饺中金色葡萄球菌的风险等级就越低:消费者越厌恶风险、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有效性越低,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等级和速冻水饺中金色葡萄球菌的风险等级就越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贾小玫认为,中国网络购物产业环境从最初的网络零售,到C2C/B2C模式,再到实施开放平台策略后的B282C模式,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020模式,其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涵盖信息技术、在线交易、物流配送、金融支付、网络广告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包含技术层、商务层和社会层的完整生态系统。随着互联网商务的出现,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地位都在发生着改变,消费者不仅仅要关心网络经济运行的技术、信用、安全等问题,还要关心作为网络消费主体的消费者行为特征的改变。湘潭大学商学院韩雷、张磊认为,电商经济能促进人均消费增加,并使得消费跨区域集中,对私营工业企业具有市场开放效应,并带来企业运营效率(具体表现为营业收入和利润率)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集聚发展:虽然增加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但也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且无法降低居民失业率。因此,电商经济的效率毋庸置疑,但其公平性受限。
  三、家庭消费与消费质量
  湖南商学院陶开宇认为,在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大家也逐步意识到过度开发生态资源所带来的恶果和过多考虑个人得失的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带来的困惑。陕西师范大学的王张明、孔祥利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加快进行和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身份认同意识的增强、城市融入程度的加深以及消费信贷的完善都对城乡二元消费的弥合有着促进作用:而预期收入增长的不稳定以及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其排斥则固化了其二元消费模式,使农民工陷入到长期的消费困境当中。广州工商学院温燕萍认为,家庭消费是指家庭成员转化各种资源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等需要的过程,是反映一个家庭发展活力的“晴雨表”。但是,家庭消费并非仅仅属于家庭内务,其价值关乎国家形象。从人类进步的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生产力解放和消费的进化会相互印证。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往往会体现在人的消费的不断改善和提升上,而不断改善的消费力伴随生产力持续融人家庭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而家庭消费也是反映国民福利高低、地区或国家财力大小的缩影和名片。吴朝霞、张智颖认为,家庭抚养子女数量因素不仅会对城市居民家庭是否参与股市与风险资产市场决策影响显著,而且还会对他们持有风险资产的比重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相比未成年子女数量因素,成年子女数量因素对参与股市和风险资产决策及其占总财富比重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居民家庭参与股票市场与风险资产的参与率及其投资参与比重具有“生命周期效应”,在年龄上呈“钟形”特征分布。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蔡兴认为,中国预期寿命延长将导致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而养老保险水平和覆盖率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一效应。老年抚养比率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少儿抚养比率则对居民消费率无显著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何昀、谢迟认为:文化消费质量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但关于文化消费质量的已有研究严重欠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吴功亮、曾鹏、蔡悦灵认为,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来稳保经济持续增长。扩大内需,必须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助推力量,而“营改增”弱化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建立地方政府与其行政管辖区域内自然资源类国有企业的激励相客机制,既有利于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良性匹配,又有利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有序。本文引入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对地方政府与其行政区域内自然资源类国有企业之间建立激励机制的期望收益及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委托一代理条件下建立地方政府与
期刊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1990-2013年农村金融与经济相关数据,通过运用帕加诺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得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线性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作用弱化和功能退化,因此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造血机制,强化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输血功能。  关
期刊
摘要:建国初期,随着国内外战争的进展、工业化的推行,粮食征购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民的抵触心理剧增,在国家的长期利益和农民的当前利益面前,部分基层干部采取“强迫命令”的作法完成任务,使得党和农民之间产生了矛盾。为调和这一矛盾,中央从整训党员入手,加强对农村干部作风的纪检监察,同时调整政策目标,从源头上遏制“强迫命令”的发生。   关键词:统购统销;强迫命令;监察   中图分类号:D23;K27 文献
期刊
摘要: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编撰的“冯氏藏墨”之《翰墨丹青》中,新近披露了一件高昌出土的唐贞观六年魏徵重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五横幅长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冯氏藏墨中还有四件尚未刊布的高昌文书,其中有吐蕃文书、粟特文书各一件,其文物价值自不待言,期待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并作进一步探研。  关键词:冯氏藏墨;高昌文书;妙法莲华经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
期刊
摘要:仁智对举是先秦两汉的儒学史传统,孟子、班固则是把仁、智与圣结合起来并予以理想人格建构的突出代表。“仁且智”理念是孟子对理想人格所做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模式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所用的史学标准,两者具有前后相承、截断众流的儒学史关联。孟子对于性善论与“仁且智”的结合,显示了哲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卓识”一面;班固对于人性论与“圣-仁-智”的拆分,展现了史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常识”一面。
期刊
人物名片:彭南生先生,1963年生,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知名近代经济史专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科研部部长兼社科处处长,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教授是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彭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
期刊
摘要:马克思辩证法思想主要是通过持续关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神秘性”进而剖析“资本的神秘性”展开的。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性”的真正破解在于没有驻足于“纯思想的辩证法”论域或哲学范畴的抽象王国,而是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落在实处,即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惧”的资本运动的“辩证法”。并通过驾驭被黑格尔神秘化的所谓“理性的狡计”发现现代社会“狡计
期刊
人物名片:刘君德先生,1937年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华东师大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地名学会会长、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理事等。1980-1989年主要从事农业地理、山区开发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科学考察队第三分队队长,主持完成百余万字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
期刊
摘要:与现代西方价值哲学分立价值与事实不同,马克思思想境遇中的价值始终是作为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实然关系而存在的。依托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方法,批判性透视以往社会历史中的价值关系,揭示了价值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重表现形态,阐明了作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然关系的科学的价值概念。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价值;价值关系;实然关系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对其民事权利化的正当理由。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进行利益协调的价值判断方法显示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的法律制度支持足够充分。网络虚拟财产权物权说和债权说的争议是与民法规则的设计或适用不直接相关的纯粹民法学问题,且属于纯粹民法学问题中的解释选择问题。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更易于与债权、物权的既有通说观点相协调,解释成本较低,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还能就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