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远在天国养父的一封信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
  你可安好?你离开尘世到天国已整整22年了,如果你活着今年也才85岁。当我今天看到和你同龄的人幸福健康地活着,享受着国家对老年人低保待遇、高龄津贴、合作医疗保障,他们脸上带着欣慰笑容安度晚年的时候,我想起了你,想起了你们那一代人曾经的辛苦。
  我多次做梦梦见你,你依然穿着在“农业学大寨”时的那身衣服、用着那把在沙土里串得发光的项锄干活。但你从来不看我一眼,好像是有意躲着我,尽管我很想走近你,但是永远是隔着一段距离。这时,我在追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思考后,深深悟出埋怨之因,养父生前对我付出很多,还未得到回报就离开人世,心存芥蒂,所以在梦中用这种鄙视情绪发泄不满。你的发泄令我深思,令我醒悟,令我内疚。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天国里的爸爸,你对儿子的养育之恩儿子永远铭记在心,没齿难忘,本应好好报答你,给你一个幸福的晚年,但事与愿违,正当你刚刚步入老年就患上食道癌,还到了晚期。医生说:“你得的是恶性肿瘤,治疗率很低,即使手术也没有成功的把握。”所以你说:“不用花那么多钱动手术了,保持在家里治疗就行,能活到啥时就啥时吧!”我便尊重了你的意见,在家里给你治疗,一年后你离世。当没有了你的身影时我才感到很惭愧,为啥不送你进医院让你在医院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时的疏忽却是终生遗憾。生命是无价的,人活着哪怕还有一口气,都要用百分的努力去争取,这样才算是对生命的尊重。
  前天夜里我又做梦了,梦中你生我的气而去了四川,远离开了家乡,重操过去你那修鞋的旧业。梦中的天总是朦朦胧胧,你曾经修建的那两间旧房出现在眼前,门上你栽种的那些树木依然挺拔,枝叶郁郁葱葱,门前的小路洁白而干净地通向空旷的场上,空着的房子没有人居住,失去了它的意义。你养我小,我就应该养你的老,你这一走我又怎么来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呢?我内心很纠结,于是下决心去四川寻找你。便跋山涉水来到四川,成都大街到处都是人,我开始寻找你的下落,找呀找!找呀找!穿过茫茫人海,来到了江边也未曾见你的影子,我又沿着街道四处张望寻找你们修鞋人的法定地点,结果在一条街的尽头寻见了你,我叙说完来由,你毅然跟我回家了。回家后你总是躲躲藏藏地不愿与家人正面相处,时隔不久又不见你了,便四处寻找,总是找不到你,后来听人说你又去四川了,这次你又是背着我偷走的,我黯然神伤,心灰意冷,但也觉惭愧,可能是我伤害你太深的缘故吧。看来你已失去了在这个家居住下去的念头,人各有志,只有随你而去。我望着你离去的方向,凝视!凝视!久久凝视!只见月亮倚着深邃的天空透过云幔的窗口温柔地微笑。忽然南边的云层有一道霞蔚的亮光腾起,慢慢地、慢慢地向西方飘逸,我明白,那可能就是你远去天国的魂魄——
  梦醒了,心潮涌动,浮想联翩。养父是不愿意去往天国的,人间虽然苦,他依然留恋向往,他宁愿去四川给千千万万的人修鞋,也不愿意到天国去,但是疾病还是夺走了他的生命,是他魂归天国。这个梦是养父对苍天无情剥夺他生命的呐喊,这个梦是养父对曾经在人间抬田修地峥嵘岁月的叙说,这个梦更是养父对他自己苦尽甘未来的控诉,它告诫人们今天的幸福是前人艰苦创业得来的,一定要珍惜!
  天国的爸爸,现在的人间很美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像你那样有经济头脑的人,是很受社会尊敬的。活到现在你就会享受养老保险、就会有高龄津贴、就会有独生子女津贴,你还会享受二级残疾人津贴。这些钱完全够你生活享用了,得病住院还有合作医疗报销,所以活到现在的你们那代和你同龄的老人,他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再也没有“老来难”的担忧。今天,儿子在公交车上经常看到中年、青年、学生主动给老年人让座;春暖花开的和煦风光里,常见大街小巷有儿子用轮椅推着自己瘫痪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出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孝亲敬已成为当今社会最靓丽的风景。
  爸爸,这些是你生前的梦想,今天已成为现实,你该为你的那代活着的人享受到今日之福而满足、高兴、含笑在天国!
  祝爸爸天天快乐!
  责任编辑:刘高亮
其他文献
妻子怀孕数月,行动开始出现迟钝,最不能自如是晚上睡眠,必须仰面朝天,不能侧转,更不能“倒趴”。据说妻子做姑娘时,睡觉最不安分,经常蹬被子踢蚊帐的,有时翻身之际落空了还被摔到地上。自从妻子怀上宝宝之后,她就给自己定下一条戒律,一定要一个姿势睡到天亮,以保护宝宝不受挤压。  婴儿诞生的那一刻,令我刻骨铭心!  妻子隐隐阵痛了一夜,她还以为体内患了什么意外的疾病呢!因为是怀第一个孩子,妻子完全没有什么经
期刊
从西环路左拐进到克塔高速路,车子立马变得轻快。这条穿山路段直接凌空架设,和同样穿山的老路——省道201比,少了没完没了的弯道和上下坡,又无须会车,实在是跑得惬意。一个小时左右,就从托里县转道乡间公路,直奔裕民县而去。  还没到裕民县,忽然看到天空有大群大群的鸟。赶紧喊停,我家司机先生靠路边停车。我提着相机站在路边看天空飞鸟。来回变换队形的,不消说是大雁了,还有许多我辨识不出名字的鸟儿,它们一群一群
期刊
在办公室看报纸,窗外忽然飘来炸茴片、炸豌豆的香味。忽浓忽淡,熟悉亲切,沁人心田。寻“味”暗问,才知窗外家属楼里居然有人返璞归真地在“炸锅”。这久违的芳香,不仅撩得我垂涎欲滴。  小时候因为穷,平时想吃什么都很难。哪怕是茴片、豌豆和糯米泡块都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此,小孩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前的“炸锅”。  说到炸锅,技术性很强。在我们路北,大人们不管有多忙,古历年以前总会抽出一天时间炸锅——
期刊
父亲过了60岁,我们姐弟就坚决不让他种地了。  他闲不住,就天天打电话纠缠我:“你能不能买两瓶黄山头的酒到你们校长那儿说说,让我去你们学校当门卫。”要么就是半威胁我:“我准备到水泥厂去扛包去。”我很烦,有一天突然灵机一动就骗他说:“你写小说吧,你看,你教过民办,有点文学的底子,又经历坎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你写小说肯定成。”其实我的潜台词就是:“别没事想出去当门卫,就在家待着,但总得有个事做吧,写
期刊
老师是我高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课讲得好,对学生负责。在那动乱年代,就是他那句“吃饭饱腹一餐,学知识受用一生”的告诫拴住了中学生的懵懂。  还是先说那个自命题作文吧。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就用“犁把手”这个题目,写了一个女知青用耕牛学犁地的事。交了作文的第二天自习课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打开我的作文,用指头敲着“犁把手”,一脸严肃地问:是抄的吗?有参考吗?真有此事吗?……一连串的问号如
期刊
白鹭  来厦门的几个早晨,我是特地在海水未涨潮的时候去看白鹭的。  太阳刚刚升起,轮船还在地平线上,海水带着刚刚苏醒的倦意在有节奏的拍打中一点点为海滩演奏着背景音。我站在岸边,尽量慢慢地靠近那些停在不远处的渔船,看着一只只白鹭在上面或跳跃或扑闪翅膀,有的不时划过天际,给了晴天翠海一个白色的划痕。我曾问过一个此地的渔民这是什么鸟,她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是白鹭啊。  “你们这里没有海鸥吗?”  她忙着
期刊
全喜是我大叔,亲的。叫他全喜是冒大不韪的,村里人都这么叫,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辈分长的辈分低的,这是他的官称。听习惯了,吃屎的小屁孩咧着嘴、龇着牙叫他我倒也不生气了,只是觉得一股亲切,不是对叫他的人,是对全喜很亲切,他是我叔,我亲叔。  父亲兄弟七个,他排行老五,全喜老六。老大抗美援朝打瞎了双眼,在贵州一国有企业养老了,老二、老三命短,我没见过也没怎么听父辈提起过。在家的就剩四、五、六、七四兄弟了
期刊
十二月初的夜,有寒流从北方过来,钱塘江边的风带了明显的寒意,像杭州大剧院检票口那些陌生的眼神。这儿是苏丹的故乡,她曾作为合唱指挥专家、教育部专家无数次衣锦还乡,讲课,当评委,做电视节目,唯有这一次不是。  “我说吧,没有证件,他们不一定会让你进去。”妹妹说。  苏丹半埋在大衣衣领里的脸。妹妹的口气,有嗔怪,更多的是心疼,她心里所有的一切,妹妹都知道。  “我跟评委会一个老师说过的。可他怎么不接电话
期刊
今年的节令来得早,可心里总是迟钝着,以为时光还早着呢!不成想春已浓浓的很深了,这才被友人撺掇着走出淡漠,去了乡下。一到乡村,那春的热情不减反增,没有丝毫埋怨我们迟到的意思,依平日里惯常的样子层层叠叠、热热闹闹地包裹着来的人,整个儿就被氤氲着、感染着、蛊惑着,一时间,心情大好。  去的是一个叫的地方,是平利县的坝河和汉江交界的地域,随意选了两条沟钻了进去,不成想就是西河镇两个主要的村子。其中一个进去
期刊
每年我都会在春节期间回乡一次。可是现在,临近春节我却怕回乡了。是近乡情怯?不,我是怕一次次勾起心底的痛。  我的故乡是在淠河湾的宋台。宋者,缘于这里的人家大多姓赵,按照家谱记载,“国居三晋,姓首百家”,应是宋代赵匡胤的后裔。他们取自己国号为名,并沿用至今;台者,因为淠河湾过去经常发大水,人们为求自保,便把村庄的地基垒成庄台。所以,淠河湾的村庄不叫“郢”,也不叫“圩”,叫“台”。打记事起到走出家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