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于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有效性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源于三个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地理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
  1. 教育改革的需要
  地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地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已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活动教学恰恰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开放性和创新性是保证学生主体性得以实现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表明了活动教学对学生发展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功能。
  2. 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活动教学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倍受重视的教学方式,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也把活动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与正文并列。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以现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其活动设置达一百五十多处,共三百五十多个活动内容,活动早已取代了书后作业。
  3. 我校地理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
  开展本课题研究,能帮助教师改变学科教学上,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轻思维能力、思维方式,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校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 学生发展目标
  新世纪的地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地理能力得到发展。我国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强调在课程理念上“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习方式上,提倡采取接受、模仿、体验、探究等不同学习方式,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在教学评价上,提倡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以及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2. 教师发展目标
  教学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发现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潜能。因此,“讨论和辩论便是学生获知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建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模式”:由“设计方案——展开讨论——尝试成功——回归实际”四个环节构成。通过科组备课——学科资源库——形成教案——听课评课——打磨案例——形成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案例集,使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包括动手画、动口说、动脑想。所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客观事实,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趣味性,能激发思维,产生灵感,加强合作学习。形成我校地理学科有效教学策略模式,并推进我校地理教学的发展,使学生能自主高效地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一)研究内容
  1. 备课策略的研究
  这是上课的第一步。老师的备课,再也不能像过去单纯地为传授知识而上课,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而备课中,就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设计。
  2. 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与学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统一。凡良师必深谙其理,要消除学生的方法障碍。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点拨开窍,既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動性,也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
  3. 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教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是为了使他们掌握知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是学习过程发展的内因。只有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才能掌握教材,思考,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4. 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模式在不同知识类型中应用的研究
  首先笔者根据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地理教材粗略地分成几类:
  (1)地理基础知识
  (2)世界地理分区
  (3)中国地理分区
  (4)国家
  表1简单明了地把各个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方式从理论基础、教学步骤、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这些活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适当的结合会使活动相得益彰。在教学中笔者针对学校、班级及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调查法: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地理教学效率的症结所在。
  2. 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查阅有关“活动教学模式”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寻找理论支撑。借助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实验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详尽的背景资料,并更新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
  3. 教育观察法:通过自己上课、听别的老师的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发与利用活动教学模式的情况,以获得需要的事实。
  4. 培训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如积极参加了区地理教研室开展的一课两讲活动,参加区继续教育由课题研究专家江涛主讲的“教育科研校本研究”的学习。   5.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
  6. 教学实践:在平時的课堂教学中推出高质量的教研课。
  7.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是指通过教育实践验证假设是否正确。通过课题研究验证活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
  8. 个案研究法:对值得注意的参与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前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三、研究过程、活动及成果
  (一)研究过程和活动
  第一阶段:准备制订计划、申报课题、开题论证。
  目标:启动课程研究计划,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
  ①向科组提出申请课题意向,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②规划课程计划,设计和制定开发措施: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收集有关文献及经验资料,落实阶段性开发研究措施。
  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课题开发与研究的具体方案、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
  目标:探讨地理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活动:
  ①开展一系列的地理课堂内外的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自己上了3节的校际公开课,听同科组10节课,其他科组10多节,到区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一课两讲”教研活动。
  ②编写课程教案,形成案例研究。科组分析问题,整合研究策略;每个年级骨干教师编写主题活动课程方案,做到目标明确,参与活动全过程,做好活动反思。向区级以上部门积极上交实践案例和研究论文。成果形式:课例、课件、论文、案例。
  师生继续收集各种资料,建立专题网站,进行中期研究成果汇报。各年级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课堂有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成果形式:文字材料、课例、总结材料。
  第三阶段:结题报告、专家鉴定。
  目标:形成地理学科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活动:整理活动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进行总结、反思。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简介
  1. 探索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1)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上课的第一步,教师则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整合课程资源,把握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对课堂教学的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的做法,在备课中重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备课标、备教材、备资源、备策略”,形成了我校备课的特色,建立了我校地理学科资源库,包括课件、图片、视频等素材。
  (2)设计了一系列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
  课题研究期间,笔者在初一年级开展了以课余活动为主的教学研究,并写成案例,其中《家乡的变迁》《华南板块交通沿线经济的发展调查》分别获得番禺区综合实践案例的二等奖和一等奖。
  2. 总结出教改的新鲜经验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其中《意外的收获》获广东省年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3.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生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学生与以往相比,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明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试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参加番禺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考试中,平均分超过镇同类学校10多分,超区平均近8分的好成绩。
  四、研究结论与观点
  (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活动中,我们不仅关注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关注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7、8年级地理的学生活动建议共有52条,这52条绝大部分是课外活动。我们的学生活动原则是:课内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内学习的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成绩也真正做到堂上40分钟就见效果。
  (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活动过后的回顾总结是提高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在每一次活动过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养成勤动笔记录的习惯,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了教师本身的教学教育理论。
  (三)今后研究设想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重视活动的“有效性”,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主动发展,这才是我们组织学生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一个地理老师如果能够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就都能够设计并组织好实用、高效的学生活动,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地理老师。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素质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素质教育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通过四个策略,提升学生科学素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从小树立科学思想。  【关键词】科学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
【摘 要】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采用评价符号,评价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评价符号;评价形式;评价主体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形式的作业评价让学生无动于衷,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评价功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呢?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进行
【摘 要】古诗词鉴赏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认真复习,要准确把握考点要求,明确考查方向,掌握鉴赏技巧。本文从诗词鉴赏中的形象解读出发,结合鉴赏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考诗歌鉴赏;策略;比较阅读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的命题,诗歌鉴赏已经成为一个亮点,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遣词造句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笔者谈谈
【摘 要】激励教育与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相契合,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开放,有助于开放性课堂教学开展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激励教育;开放性;课堂教学  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激励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激励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
【摘 要】根据小学生爱说的特点,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英语口头作文。英语口头作文教学中,要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想象获取丰富的表达材料,培养他们围绕中心话题进行具体表达的能力。这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以及日后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年级;英语;口头作文;教学  一、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口头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口头
【摘 要】本文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主线,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阐述养成良好习惯是时代给予老师们的核心教育任务的观念。这是一种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将会支配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美德,能促进人格优化,对社会群体、民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结合起来,根据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的优势,制定可行的养成规范的行为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反复的训练,最终达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 
【摘 要】网络的互动性、游戏的趣味性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其中,迷恋网络游戏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位“学习杀手”,它“夺”走了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正确使用网络。  【关键词】时间;学习;兴趣;网络游戏  我们不可否认网络能使我们获取大量的信息,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
【摘 要】随着番禺区开展“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和“电子书包”的推进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研学后教”和“电子书包”为我们摆脱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研学后教”和“电子书包”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意识;电子书包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校应在完成国家和地方所提供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对此,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进行了有益探索,认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确立特色校本课程;依托本区域优势,多方联动,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原有资源及做法,结合目标予以整合、提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所有的智能优势,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符合自己的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改革的思路。总结了当前教学过程中有用的教学手段,力求体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策略,在评价中形成自我认识,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古诗;教学  中国古诗内容丰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