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当前老师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应引导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真”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团队·互动”模式便是在这样的思考下诞生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在课堂互动中促进学生发展。《倔强的小红军》是该模式下的一堂研讨课,孩子的发言时间几乎占去一堂课的三分之二,而且有思考,有碰撞,成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孩子们正在学习运用自学“四要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交流。
生:请同学们看第六自然段“小鬼倔强地说……准备赛跑的姿势”,我联系上文,第二自然段介绍说他们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但当陈庚同志叫他上马骑一段路再说时,他却故意说成,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其实他根本就跑不过的。
生:前面介绍他时,说他是“黄黄的小脸”,可能已经生病,却要装做洒脱的样子。
师:嘉庆和宇涵同学联系上文,读出了小鬼的品质。
生:我有补充,请同学们先看第14自然段,“陈庚同志全明白了……”,小鬼这时已经快要不行了,但他为了不让陈庚同志看到这一幕,这时候能还能“把腰一挺”。
生:请同学们看第八自然段“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小鬼已经掉队,但这里小红军却说要等他的同伴,分明是装的,就是不想拖累陈庚同志。
师:潘泽宏和吕泽嵘同学抓住小红军的动作和语言品读。
生: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小鬼摆出一副……你快骑上走吧。”我们组从“满不在乎”、“微微一笑”读出了即使他的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但是他还是没骑上走。
生:我有补充,我知道小鬼为什么“微微一笑”,因为他要装成正常人的样子,是故意做给陈庚同志看的。
师:“微微一笑”这么细微的神态都能被你们抓出来,真不简单。
生: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那是深秋的一天……十分疲惫”。我们组从“长时间,荒无人烟,常常”读出陈庚同志的疲惫,陈庚同志是一个大人,他都感到十分疲惫,更何况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
师:吴宏宇联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体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有补充,这么疲惫了还一心为别人着想。
生:我补充关键词“深秋、太阳已经偏西”,这时候的小红军一定是冷极了,饿极了。
师:读书就该这样,在关键词句处停下来,多想想,你就会把文章读得深刻许多。
生:请同学们看第10自然段“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比你的还多呢。”我联系下文“他掏出来一看……几个牙印。”知道小鬼为什么要轻轻地拍了拍,如果用力拍,牛膝骨就会发出声音,他怕陈庚同志发现。
生:我有补充,第十三自然说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小红军一定非常饿,才会去啃难吃的牛膝骨。
师:一个谎言,几个牙印折射出的是拳拳的赤子之心。
生:请同学们看第5自然段“陈庚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陈庚同志是个将军,他都用命令的口吻说了,可小鬼还是决定违抗他的命令。
生:我妈妈告诉我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
生: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交流时,更是出现了不一样的个性化声音。)
师:真了不起,还会用名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真不错,懂得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这样的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其实这也是作者着力表现之处。作者通过描写小红军的动作、语言,还有昨天我们已品读完的外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小红军形象。
其实,作者在这里,还重点写了陈庚同志的表现,我们看看这句话。
出示:陈庚同志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师:从“终于”我们读出什么?
生:从“终于”我说读出了陈庚同志好不容易才被说服。
生:我从“终于”读出陈庚同志其实很难被说服,但小鬼死缠烂打也还是要说服他。
生:我从这里读出了小鬼不管要花多少力量,都要把陈庚同志说服。
师:课文的主角是小红军,为什么却要写出陈庚同志的努力呢?
生:这样更能突出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品质。陈庚同志是个老同志,但是最终都被说服了,可见小鬼的决心之大。
生:这是侧面描写。
生:以前我听说“姜还是老的辣”,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你们看,陈庚同志最终还是被小鬼说服了。
师:“自古英雄出少年”,别看小红军才十一二岁,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正是这样一股倔劲,才最终说服了陈庚同志。
虽然孩子的发言没有顺着文本的思路,看起来有些散,有些乱,但实际上孩子都围绕“大问题”思考,发表见解,有的还能够引经据典,甚至会质疑,形乱神聚。为什么这样的课堂能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呢?
一、大问题的设计是重点
“团队·互动”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在于“大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孩子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能否“动”起来,能否动得有语文味。问题的设置既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又要落实教学重点;既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又要注意设置的问题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
基于这种考虑,我在这节课里设计这样一个大问题: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精神?画出有关词句,并做简单批注。这个大问题紧扣了单元目标(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特点(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有利于孩子自读时投入到语文的思考中,交流时互相启发,学有所得。
二、把握课堂节奏是关键
“团队·互动”模式下的课堂有三个层次,即先自读,让孩子先有自己的思考,接着便是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占去课堂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几乎都在生生互动中将课往前推一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最后是以学定教的针对性重点引导和总结提升,将课推向深入。教师对这三个层次节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一节课能否走向深入,特别是课的第二环节。
在这一环节里,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要耐下心来,真正倾听孩子,不能急于出手引导,教孩子。我想这是这节课能如此精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首先,“展示”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展示”让孩子拥有“话语权”,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其次,这一环节的课堂基本处于生生互动环节,同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他们有丰富的共同语言,容易相互理解、交往与沟通。如果老师过早过多地介入,便会扰乱他们的思维,孩子的“情感流动”容易被阻断,学习积极性便会大打折扣。如果老师过早过多地介入,便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无法做到以学定教。
这一环节几乎是孩子的天下,我的心中没有预设的答案,只有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不需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方向上引,只需要满怀期待地分享孩子的思考。
当然,不能过早过多地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无所作为,当孩子的回答不小心偏离了大问题,将其拉回;当孩子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了结构化学习方法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我适时点评,引起关注;当出现个性化的声音时,我也及时推进;当有些东西孩子够不着时更应该出手助他摘到树上的果子。……
“团队·互动”模式提倡“真课堂”,“真学习”,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叶圣陶语)。“团队·互动”模式的课堂便是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的场所,让大多数孩子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中走进语文世界。
孩子们正在学习运用自学“四要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交流。
生:请同学们看第六自然段“小鬼倔强地说……准备赛跑的姿势”,我联系上文,第二自然段介绍说他们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但当陈庚同志叫他上马骑一段路再说时,他却故意说成,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其实他根本就跑不过的。
生:前面介绍他时,说他是“黄黄的小脸”,可能已经生病,却要装做洒脱的样子。
师:嘉庆和宇涵同学联系上文,读出了小鬼的品质。
生:我有补充,请同学们先看第14自然段,“陈庚同志全明白了……”,小鬼这时已经快要不行了,但他为了不让陈庚同志看到这一幕,这时候能还能“把腰一挺”。
生:请同学们看第八自然段“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小鬼已经掉队,但这里小红军却说要等他的同伴,分明是装的,就是不想拖累陈庚同志。
师:潘泽宏和吕泽嵘同学抓住小红军的动作和语言品读。
生: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小鬼摆出一副……你快骑上走吧。”我们组从“满不在乎”、“微微一笑”读出了即使他的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但是他还是没骑上走。
生:我有补充,我知道小鬼为什么“微微一笑”,因为他要装成正常人的样子,是故意做给陈庚同志看的。
师:“微微一笑”这么细微的神态都能被你们抓出来,真不简单。
生: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那是深秋的一天……十分疲惫”。我们组从“长时间,荒无人烟,常常”读出陈庚同志的疲惫,陈庚同志是一个大人,他都感到十分疲惫,更何况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
师:吴宏宇联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体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有补充,这么疲惫了还一心为别人着想。
生:我补充关键词“深秋、太阳已经偏西”,这时候的小红军一定是冷极了,饿极了。
师:读书就该这样,在关键词句处停下来,多想想,你就会把文章读得深刻许多。
生:请同学们看第10自然段“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比你的还多呢。”我联系下文“他掏出来一看……几个牙印。”知道小鬼为什么要轻轻地拍了拍,如果用力拍,牛膝骨就会发出声音,他怕陈庚同志发现。
生:我有补充,第十三自然说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小红军一定非常饿,才会去啃难吃的牛膝骨。
师:一个谎言,几个牙印折射出的是拳拳的赤子之心。
生:请同学们看第5自然段“陈庚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陈庚同志是个将军,他都用命令的口吻说了,可小鬼还是决定违抗他的命令。
生:我妈妈告诉我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
生: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交流时,更是出现了不一样的个性化声音。)
师:真了不起,还会用名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真不错,懂得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这样的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其实这也是作者着力表现之处。作者通过描写小红军的动作、语言,还有昨天我们已品读完的外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小红军形象。
其实,作者在这里,还重点写了陈庚同志的表现,我们看看这句话。
出示:陈庚同志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师:从“终于”我们读出什么?
生:从“终于”我说读出了陈庚同志好不容易才被说服。
生:我从“终于”读出陈庚同志其实很难被说服,但小鬼死缠烂打也还是要说服他。
生:我从这里读出了小鬼不管要花多少力量,都要把陈庚同志说服。
师:课文的主角是小红军,为什么却要写出陈庚同志的努力呢?
生:这样更能突出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品质。陈庚同志是个老同志,但是最终都被说服了,可见小鬼的决心之大。
生:这是侧面描写。
生:以前我听说“姜还是老的辣”,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你们看,陈庚同志最终还是被小鬼说服了。
师:“自古英雄出少年”,别看小红军才十一二岁,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正是这样一股倔劲,才最终说服了陈庚同志。
虽然孩子的发言没有顺着文本的思路,看起来有些散,有些乱,但实际上孩子都围绕“大问题”思考,发表见解,有的还能够引经据典,甚至会质疑,形乱神聚。为什么这样的课堂能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呢?
一、大问题的设计是重点
“团队·互动”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在于“大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孩子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能否“动”起来,能否动得有语文味。问题的设置既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又要落实教学重点;既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又要注意设置的问题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
基于这种考虑,我在这节课里设计这样一个大问题: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精神?画出有关词句,并做简单批注。这个大问题紧扣了单元目标(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特点(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有利于孩子自读时投入到语文的思考中,交流时互相启发,学有所得。
二、把握课堂节奏是关键
“团队·互动”模式下的课堂有三个层次,即先自读,让孩子先有自己的思考,接着便是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占去课堂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几乎都在生生互动中将课往前推一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最后是以学定教的针对性重点引导和总结提升,将课推向深入。教师对这三个层次节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一节课能否走向深入,特别是课的第二环节。
在这一环节里,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要耐下心来,真正倾听孩子,不能急于出手引导,教孩子。我想这是这节课能如此精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首先,“展示”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展示”让孩子拥有“话语权”,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其次,这一环节的课堂基本处于生生互动环节,同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他们有丰富的共同语言,容易相互理解、交往与沟通。如果老师过早过多地介入,便会扰乱他们的思维,孩子的“情感流动”容易被阻断,学习积极性便会大打折扣。如果老师过早过多地介入,便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无法做到以学定教。
这一环节几乎是孩子的天下,我的心中没有预设的答案,只有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不需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方向上引,只需要满怀期待地分享孩子的思考。
当然,不能过早过多地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无所作为,当孩子的回答不小心偏离了大问题,将其拉回;当孩子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了结构化学习方法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我适时点评,引起关注;当出现个性化的声音时,我也及时推进;当有些东西孩子够不着时更应该出手助他摘到树上的果子。……
“团队·互动”模式提倡“真课堂”,“真学习”,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叶圣陶语)。“团队·互动”模式的课堂便是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的场所,让大多数孩子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中走进语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