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目前我国是全球职业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把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项病种,职业病人群已经有从企业向农村发展的趋势。火电厂输煤系统是煤工粉尘类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场所,如何对输煤系统的粉尘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火电厂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分析输煤系统粉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达到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目的。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 A
一、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意义
输煤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卫生和集控远程监控系统的可视度,加速机械磨损,破坏电气绝缘,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或发生火灾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粉尘能够导致粉尘类职业病,粉尘类职业病是我国头号职业病,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发生而又没有特效治疗的职业性疾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后,粉尘会深入肺泡粘附在肺叶上,可引发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且易并发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气肿、肺部感染及肺部肿瘤等疾病,疾病晚期可由于呼吸循环系統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输煤系统的粉尘是导致粉尘类职业病的主要源头,如何做好粉尘治理工作,对于火电厂职业病防护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粉尘产生的部位及原因
输煤系统运行时,由于破碎、落差等原因,细小、干燥的煤尘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大量粉尘。
1、取煤设备工作时产生粉尘。目前,火电厂常用的取煤设备有斗轮机、翻车机、叶轮给煤机等。取煤设备工作时,松散的燃煤从储煤地点落到取煤设备上时,燃煤下落产生落差冲击,细小干燥的煤粉会飞起,形成扬尘。
2、导料槽喷粉产生粉尘
落煤管落差过大是导料槽喷粉的主要原因之一,输煤系统各皮带机在转运过程中,燃煤从一条皮带机头部落到下一条皮带机的导料槽内,落差一般在6~10m,燃煤在下落时形成的正压风,携带细小的煤粉,形成扬尘。
3、破碎设备打击形成粉尘。当煤进入破碎设备后,碎煤机利用高速回转的锤头冲击煤块,使煤在锤头与破碎板之间、煤与煤这间,产生冲击力、劈剪力等,大块煤会被破碎成小块,煤在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破碎设备旋转时产生正压气流,携带粉尘冲出破碎设备形成扬尘。
4、皮带及滚筒粘煤。输煤系统运行时,黏附在皮带上的煤粉在运行过程受抖动和风干的影响引起扬尘,当粘煤到各滚筒、托辊处时受皮带拉伸、改向和运动起风的作用产生粉尘。
三、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方法
1、除尘、抑尘设备的可靠投用
除尘器的使用可以使取煤点、落煤点、导料槽等处形成负压,将含尘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除尘器过滤箱体内,通过各种方法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到室外,达到降尘的目的。而抑尘设备多采用喷雾抑尘,将雾化的水喷到煤的表面上,既可以吸附煤尘,又可以控制扬尘,降低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2、导料槽综合治理
导料槽是粉尘防治的重点部位。第一导料槽要封闭式良好,不能有漏煤漏粉现象;第二导料槽中采用阻尼装置,煤落入导料槽中时,高速扬起的煤尘颗粒受到阻尼装置的作用跌落到皮带上,降低扬尘;第三头部、尾部使用挡皮,既可以实现阻止扬尘的作用,又可以使用导料糟形成封闭空间,配合除尘设备运行时,更好的实现负压效果,避免扬尘。
3、皮带与滚筒粉尘防治
定期检查维护常规清扫器,保证头道清扫器、二道清扫器、尾部空段清扫器作用良好。在拉紧口等改向滚筒前也要加装清扫器,使用优质复合聚氨酯清扫器,使清扫器刮刀与胶带紧密接触,多级清扫保证皮带工作面上粘煤清理干净。在尾部滚筒抛料的位置加装接煤板,使洒入滚筒中的煤带落到接煤板上,避免煤粉在尾部滚筒处反复抛洒,形成扬尘。
四、加强粉尘监管工作
每半年对输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粉尘浓度测试,并在现场监测点附近粉尘标示牌上填写测量数据;如测试不达标,设备责任人应分析原因,找出根源,进行治理,直到合格。加强巡检,发现漏煤、喷粉、扬尘现象及时登录缺陷工单,保证设备完好率。加强粉尘监管力度,预防工作表面化是做好粉尘治理的关键,始终狠抓设备和粉尘治理是搞好粉尘治理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输煤系统的粉尘防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火电厂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粉尘防治的监管力度,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法,进而改善防治效果。只有防治好粉尘污染问题,才能为火电厂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更为职工创造了健康的工作氛围,优化了设备的使用环境,延长了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任德智(1979—),男,吉林白山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 A
一、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意义
输煤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卫生和集控远程监控系统的可视度,加速机械磨损,破坏电气绝缘,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或发生火灾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粉尘能够导致粉尘类职业病,粉尘类职业病是我国头号职业病,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发生而又没有特效治疗的职业性疾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后,粉尘会深入肺泡粘附在肺叶上,可引发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且易并发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气肿、肺部感染及肺部肿瘤等疾病,疾病晚期可由于呼吸循环系統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输煤系统的粉尘是导致粉尘类职业病的主要源头,如何做好粉尘治理工作,对于火电厂职业病防护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粉尘产生的部位及原因
输煤系统运行时,由于破碎、落差等原因,细小、干燥的煤尘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大量粉尘。
1、取煤设备工作时产生粉尘。目前,火电厂常用的取煤设备有斗轮机、翻车机、叶轮给煤机等。取煤设备工作时,松散的燃煤从储煤地点落到取煤设备上时,燃煤下落产生落差冲击,细小干燥的煤粉会飞起,形成扬尘。
2、导料槽喷粉产生粉尘
落煤管落差过大是导料槽喷粉的主要原因之一,输煤系统各皮带机在转运过程中,燃煤从一条皮带机头部落到下一条皮带机的导料槽内,落差一般在6~10m,燃煤在下落时形成的正压风,携带细小的煤粉,形成扬尘。
3、破碎设备打击形成粉尘。当煤进入破碎设备后,碎煤机利用高速回转的锤头冲击煤块,使煤在锤头与破碎板之间、煤与煤这间,产生冲击力、劈剪力等,大块煤会被破碎成小块,煤在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破碎设备旋转时产生正压气流,携带粉尘冲出破碎设备形成扬尘。
4、皮带及滚筒粘煤。输煤系统运行时,黏附在皮带上的煤粉在运行过程受抖动和风干的影响引起扬尘,当粘煤到各滚筒、托辊处时受皮带拉伸、改向和运动起风的作用产生粉尘。
三、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方法
1、除尘、抑尘设备的可靠投用
除尘器的使用可以使取煤点、落煤点、导料槽等处形成负压,将含尘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除尘器过滤箱体内,通过各种方法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到室外,达到降尘的目的。而抑尘设备多采用喷雾抑尘,将雾化的水喷到煤的表面上,既可以吸附煤尘,又可以控制扬尘,降低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2、导料槽综合治理
导料槽是粉尘防治的重点部位。第一导料槽要封闭式良好,不能有漏煤漏粉现象;第二导料槽中采用阻尼装置,煤落入导料槽中时,高速扬起的煤尘颗粒受到阻尼装置的作用跌落到皮带上,降低扬尘;第三头部、尾部使用挡皮,既可以实现阻止扬尘的作用,又可以使用导料糟形成封闭空间,配合除尘设备运行时,更好的实现负压效果,避免扬尘。
3、皮带与滚筒粉尘防治
定期检查维护常规清扫器,保证头道清扫器、二道清扫器、尾部空段清扫器作用良好。在拉紧口等改向滚筒前也要加装清扫器,使用优质复合聚氨酯清扫器,使清扫器刮刀与胶带紧密接触,多级清扫保证皮带工作面上粘煤清理干净。在尾部滚筒抛料的位置加装接煤板,使洒入滚筒中的煤带落到接煤板上,避免煤粉在尾部滚筒处反复抛洒,形成扬尘。
四、加强粉尘监管工作
每半年对输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粉尘浓度测试,并在现场监测点附近粉尘标示牌上填写测量数据;如测试不达标,设备责任人应分析原因,找出根源,进行治理,直到合格。加强巡检,发现漏煤、喷粉、扬尘现象及时登录缺陷工单,保证设备完好率。加强粉尘监管力度,预防工作表面化是做好粉尘治理的关键,始终狠抓设备和粉尘治理是搞好粉尘治理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输煤系统的粉尘防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火电厂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粉尘防治的监管力度,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法,进而改善防治效果。只有防治好粉尘污染问题,才能为火电厂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更为职工创造了健康的工作氛围,优化了设备的使用环境,延长了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任德智(1979—),男,吉林白山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