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教育艺术;在教材的使用上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吃透教材,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唯教材”;“有权而不任性”,立足实际,适时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以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创造性地调整和开发,有效实现四位一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2-0064-03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也首次写入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由于教育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教育艺术。在教材的使用上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吃透教材,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唯教材”。以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创造性地调整和开发,实现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勇敢地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基于这一理论,众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参与编写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第4版,在继承前3版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以“情境 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利学利教,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力图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就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样,整齐划一的教材编写在统一标准便于管理的同时,由于地域特点、学生的城乡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着地方适应性不强的弊端。新版的教材较之之前的教科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算再完美的教科书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四位一体,教师要“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真正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在充分阅读教科书、了解其编写意图及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在确保课程目标能顺利达成的前提下,对学习的内容作些整合。选择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学习素材,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数学理解,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也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该如何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呢?首先,要有做创客的资本,即对教材的正确认识。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作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对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有权利和义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应当看到,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一大批专家、一线教师等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就像我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学习素材来替代,创设不出更佳的学习情境时,教科书应是最佳选择,我们不能为了单纯的创新而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最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笔者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一课内容时,通过反复多次的研读教材,对教材的解读如下:本节内容是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综合考虑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确立本课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为:①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②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③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教科书又选择了动物园各馆分布的平面图为具体情境,并提出两个问题进行探索。对于动物园的情境学生并不熟悉。为此,在设计教学时,就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了游玩砀山旅游景点的情境图。
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播放课前精心遴选的图片,并配以介绍: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砀山什么最为出名吗?我们砀山的酥梨闻名遐迩、誉满海外。种植面积达四十余万亩,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
梨园的景色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在刚刚闭幕的梨花节上开放了众多的旅游景点:梨树王、鳌头观海、瑶池烟霞、突山风景区、天鹅洲风景区……
大家要想尽情欣赏家乡的这些美景,那就需要先了解这些景点的具体位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同时情境又是他们熟悉的、引以为傲的家乡美景,引以为豪的积极情绪会促进他们愉悦地投入学习。
接着用多媒体出示砀山的旅游景点图。
由于教科书“情境 问题串”的素材呈现方式,能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展示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的主要脉络,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在设计新知探究环节时,也依据砀山的旅游景点图设置了三个层次问题。 第一,突山风景区在大隅口的什么方向?(给出的是不带任何数据的景点图)【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西北方向的理解】
追问:故黄映雪景点又在大隅口的什么方向呢?还能用西北方向表示吗?该如何描述故黄映雪景点在大隅口的方向呢?(依据学生的思维给出相应的角度)【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如何确定物体的方向】
第二,瑶池烟霞景点和朱温故居都在大隅口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给出标出角度的景点图,依据学生的思考过程标出相应的距离)
【设计意图:感知如何确定在同一个方向上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两个条件。并鼓励学生描述出其他感兴趣景点的位置,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第三,如果我们观赏完薛显墓,想去天鹅洲风景区,该怎样走呢?(多媒体转换路线图)【设计意图: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至此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基本完成,在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又能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既好玩又有用,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对教材的每一点个性化的创造都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漫无目的地改变教材是不可取的。在教材的处理上要真正做到:“大道至简,有权而不任性!”立足实际,量力而为,适时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力图实现“四位一体”。
由于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想方设法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孕育着契机?因此,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凸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发展学生,成就自己。
关键词: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2-0064-03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也首次写入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由于教育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教育艺术。在教材的使用上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吃透教材,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唯教材”。以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创造性地调整和开发,实现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勇敢地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基于这一理论,众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参与编写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第4版,在继承前3版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以“情境 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利学利教,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力图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就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样,整齐划一的教材编写在统一标准便于管理的同时,由于地域特点、学生的城乡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着地方适应性不强的弊端。新版的教材较之之前的教科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算再完美的教科书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四位一体,教师要“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真正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在充分阅读教科书、了解其编写意图及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在确保课程目标能顺利达成的前提下,对学习的内容作些整合。选择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学习素材,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数学理解,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也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该如何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呢?首先,要有做创客的资本,即对教材的正确认识。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作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对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有权利和义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应当看到,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一大批专家、一线教师等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就像我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学习素材来替代,创设不出更佳的学习情境时,教科书应是最佳选择,我们不能为了单纯的创新而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最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笔者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一课内容时,通过反复多次的研读教材,对教材的解读如下:本节内容是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综合考虑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确立本课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为:①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②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③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教科书又选择了动物园各馆分布的平面图为具体情境,并提出两个问题进行探索。对于动物园的情境学生并不熟悉。为此,在设计教学时,就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了游玩砀山旅游景点的情境图。
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播放课前精心遴选的图片,并配以介绍: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砀山什么最为出名吗?我们砀山的酥梨闻名遐迩、誉满海外。种植面积达四十余万亩,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
梨园的景色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在刚刚闭幕的梨花节上开放了众多的旅游景点:梨树王、鳌头观海、瑶池烟霞、突山风景区、天鹅洲风景区……
大家要想尽情欣赏家乡的这些美景,那就需要先了解这些景点的具体位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同时情境又是他们熟悉的、引以为傲的家乡美景,引以为豪的积极情绪会促进他们愉悦地投入学习。
接着用多媒体出示砀山的旅游景点图。
由于教科书“情境 问题串”的素材呈现方式,能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展示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的主要脉络,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在设计新知探究环节时,也依据砀山的旅游景点图设置了三个层次问题。 第一,突山风景区在大隅口的什么方向?(给出的是不带任何数据的景点图)【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西北方向的理解】
追问:故黄映雪景点又在大隅口的什么方向呢?还能用西北方向表示吗?该如何描述故黄映雪景点在大隅口的方向呢?(依据学生的思维给出相应的角度)【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如何确定物体的方向】
第二,瑶池烟霞景点和朱温故居都在大隅口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给出标出角度的景点图,依据学生的思考过程标出相应的距离)
【设计意图:感知如何确定在同一个方向上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两个条件。并鼓励学生描述出其他感兴趣景点的位置,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第三,如果我们观赏完薛显墓,想去天鹅洲风景区,该怎样走呢?(多媒体转换路线图)【设计意图: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至此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基本完成,在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又能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既好玩又有用,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对教材的每一点个性化的创造都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漫无目的地改变教材是不可取的。在教材的处理上要真正做到:“大道至简,有权而不任性!”立足实际,量力而为,适时做一名“跳出”教材的创客,力图实现“四位一体”。
由于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想方设法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孕育着契机?因此,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凸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发展学生,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