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路径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行音乐作为现代流行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兼具都市属性、文化属性、流行属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黑龙江地方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路径之间的关系,将极大地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黑龙江 地方文化 流行音乐 人才培养
  我国流行音乐人才专业培养前后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在促进中国音乐教育视野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的发展中,各省市的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将流行音乐与艺术教育综合发展相结合,从而开创了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的新纪元。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在地方文化元素和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已然成为模式转型的途径之一。黑龙江的各大高等院校在我国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将黑龙江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思路。在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互融共通的学理逻辑发展,深刻影响着黑龙江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创作、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等路径问题。
  一、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互融共通的学理逻辑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诞生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的美国,其后的发展中则逐渐孕育出叮砰巷歌曲、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等不同的类型。我国流行音乐最早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性人物有周璇、李香兰、王人美、白虹、白光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流行音乐再度复苏,代表人物有朱逢博、李谷一、郑绪岚、朱明瑛等。其后,西北风流行音乐、中国摇滚、新生代、校园民谣、国语流行、粤语和闽南语先后登场,共同形成了我国流行乐繁荣局面。但这一繁盛景象的背后,广大音乐人必须清醒认识到的一点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原创能力严重不足。早期流行音乐多借鉴欧美、日韩,不仅在创作版权、音乐旋律等方面多有欠缺,且未能为中国流行音乐的良性化发展奠定基础。究其根源在于,我国流行音乐过分吸收西方音乐的文化特点,而忽视了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挖掘。我们认为,从华夏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创造灵感,是点亮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盏明灯。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应到本民族的文化深处去挖掘资源。
  黑龙江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具有较多创新技术和高新技术含量文化产业园区的形成,黑龙江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得到极大改观。在这一背景下,黑龙江地区高等院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北上廣深和沿海发达地区先期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星海音乐学院等储备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黑龙江地区的黑龙江大学音乐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流行音乐系也相继涌现,成为推动地方音乐人才快速成长的主要推手。事实上,二者的结合正好昭示了我国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的主要走向。既在国际视野和本土文化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唯有通过系统整理、适度提炼,将为地方文化资源提供创造性转换、创造性发展的契机。但在这之前必须理清两个问题:其一,何谓黑龙江地方文化;其二,何种形式的黑龙江地方文化将在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就前者而言,“文化”的概念是必须首先界定的。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文化或者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就成为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概念,发展至今,文化已然衍生出“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九大领域的分支概念。就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而言,不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所作界定,它指出“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任何关于文化的界定,都是由选择的,而且也很自然会引起争执整理,甚至抵触。
  二、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要以课程设置为中介
  经过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文化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互融共通的可行性,这就为地方文化作为话语资源参与到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来。但还应看到的是,流行音乐的崛起是以现代社会城市繁荣之后的大众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在流行音乐诞生之初,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印刷工业相继成熟,在为流行音乐的诞生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也为受众接受和认可流行音乐创造了条件。而流行音乐自其诞生之初就具有都市化、大众化和商品化三重属性,则直接决定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创作的“期待视野”。
  具体来说,黑龙江地方文化中包括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杨小班鼓吹乐棚、鄂伦春族赞达仁、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号子、赫哲族嫁令阔以及蒙古族四胡音乐在内的各种地方音乐文化。一方面来说,是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另一方面,它们也是这一地域的人所展现的精神、物质、知识和情感。这些本土文化元素是农耕文化和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产物。现代多元文化的强势介入,曾使前述黑龙江地方文化遭遇传承危机。将其融入流行音乐的创作则不仅可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传承的问题,也将为流行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但将其纳入到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仍然要以课程设置作为中介来实现。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即使是部分院校采取多种形式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也未在根本层面上对课程设置形成较大冲击。事实上,地方院校在特色办学方面正可大有作为。教育部近来大力推进的金课建设正是一大契机,黑龙江地区流行音乐专业课可开设地方音乐鉴赏、地方音乐史、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学等课程。既可为地方文化传播打造平台,也可为流行音乐人才培养开锁新的路径。具体来说,可采用下述三种方式:其一,在现有的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课程中穿插地方文化元素,在强化学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既可充实原有课程,也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契机。其二,在现有的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课程中,以较为完整的教学单元介绍和教授地方音乐。这不仅是第一种形式的升级,也是在已积累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其三,结合前述两种方式开展渗透式教学,即不仅在教学课程的结构设置上做出调整,需对课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重新设计。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上海滩》到《铁血丹心》,流行音乐极大地满足了都市人日常生活的单调,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便捷获得、精神振奋的精神食糧。而流行音乐从制作、生产、销售都遵循工业化产品的基本原则,尽管它始终是以文化产品的面貌示人,但就其运作模式而言,却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有较大差异。认识到这一点,是开展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而流行音乐始终是作为我国社会流行文化发展的构成要素之一存在,故此,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流行音乐也会更新到何种程度。作为一种依赖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载体需要的是现代人利用既有资源不断进行阐释。因此,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要以课程设置作为中介,才能将各地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心灵世界联系在一起。
  三、流行音乐人才培养要以实践为导向
  音乐之所以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是由它构成的材料、呈示的方式、接受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正是它们决定了音乐艺术独立存在的方式。而这一特征在流行音乐中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得到体现的,这是由流行音乐自身具有的拒斥经典和非民间的艺术特性所决定的。正如学者指出的:“构成音乐这门艺术一切特性的基础在于它是经过选择、概括的声音作为其物质材料的。构成音乐的声音不同于我们日常可以听到的各种噪音,也不同于我们用于思想交流所使用的语音。”
  由此可见,以课程设置为中介的地方文化融入流行音乐人才培养必须始终强调以实践为导向。就黑龙江文化而言,应从两个维度来加以界定。其一,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是黑龙江地方文化的历史根基,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中,基于前者所具备“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则是前者的派生物。其二,黑龙江地方文化不仅囊括有这一地域的人所展现的精神、物质、知识和情感,更在于前述四种因素影响下,黑龙江地方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特征。概括来说,黑龙江地方文化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作为根基的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其次,是作为延伸的黑龙江地区历史文化;再次,是作为发展的黑龙江地区的当代文化。因此,黑龙江地方文化不是文化研究者所谓的“文化”,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仅就本文研究对象而言,它主要是指能够为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提供文化支撑、供给文化资源的精神符号,以及这一整套符号体系中所蕴藏的价值诉求。
  结语
  黑龙江地方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创作元素存在的,这一形式的地方文化为流行音乐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其次,黑龙江地方文化也是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存在的,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以创造性转换、创造性发展为奋斗目标为流行文化体系中的流行音乐提供滋养。再次,将黑龙江地方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仍需历经漫长的发展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整体态势并不乐观,始终未能形成较良性化商业运作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我国流行音乐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文化的起源》(Edward Rurnett 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8.
  [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注:本文系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流行音乐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课题论文 (课题编号:18YSB125)。
其他文献
储集岩相是以基本标志反映储集岩的沉积相、成岩变化以及油气显示面貌的。采用的标志包括:岩石学标志(沉积相、镜质体反射率),物性标志(三维孔喉比、配位数)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标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性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例诊断为药物性VBD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女1
2020年是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设立的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它是国内工科大学第一个半导体专业。1980年8月,为发展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
陕甘宁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处于东西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是我国重要的含煤、油气区之一。受不同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影响,其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类型多样。通过对露
1994年10月25—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在中国南京,联合召开了国际日本血吸虫分子生物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澳大利亚、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小波分析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在对多小波函数的选取、多小波选线判据以及多小波选线流程的论
稀疏表示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具有分辨力高等优点,但是对阵元个数要求高、低信噪比时估计性能恶化严重,不利于在实际系统中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信号特点的稀疏表示波达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校正的RBF神经网络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从提高预测精度的角度出发,本文采用具有较强拟合能力的RBF神经网络,对非理想条件下光伏出力进行预测。为了进一步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推出一款四输出多相同步降压型DC/DC控制器LTC7851/LTC7851-1,该器件具有在相位之间实现准确均流和差分输出电压检测功能。控制器
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在鄂尔多斯东部的陕北地区沉积了近千米厚的碳酸盐岩-蒸发岩地层。运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这套地层进行了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动力特征及形成环境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