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尽管在外延上有所不同,但它们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同时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式开发。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代农业;资源和环境
  [中图分类号]F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08—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目前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
  
  1.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动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以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个概念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同时说明了循环经济需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1)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2)再利用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部件予以使用。(3)资源化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上述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2.循环经济的体系
  循环经济是对人类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循环经济从与人们的习惯认识相反的假设开始探索,将整个经济系统预想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而且,从经济系统总体来说是建筑在生物圈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的赘生物。总之,循环经济把整个经济系统,即把所有同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关联的活动作为生态系统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从这一点出发,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以最终持久生存下去,这就成为研究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循环经济是要借助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产业代谢的研究,找到能使经济体系与生物系统“正常”运行匹配的可能的革新途径,最终建立理想的经济生态系统。地球生命的最初阶段是一级生态系统,与其说是一个真正的“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简单地说,就是开采资源和抛弃废料,这就是形成环境问题的根源。
  在随后的进化过程中,资源变得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生命的有机物随之变得相互依赖,并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如今天我们在生物群落中所见到的那样。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也就是说二级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变得极为重要,资源和废料的进出量则受到资源数量与环境能够接受废料能力的制约。与一级生态系统相比二级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对资源的利用虽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效率,但仍然不能长期维持,因为物质、能量流都是单向的,资源减少而废料不可避免地不断增加。即呈现“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为了真正转变成为可持续的形态,生物生态系统进化为完全循环系统,在这种形态下,对一个有机体来说就是资源。只有太阳能是来自外部的资源,这可称作三级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众多的循环借助太阳,能够通过独立的方式,也可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总的来说,一个理想的经济生态系统包括四类主要行为者:(1)资源开采者;(2)加工者;(3)消费者;(4)废料处理者。由于集约再循环,各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人类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即呈现资源一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物排放一资源,即反馈式流程的循环经济。
  3.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
  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从来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课题。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和协调自然阶段。
  崇拜自然阶段是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无力。因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同时,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祸害甚至伤亡。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可是所能办到的极具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知识,这些知识鼓励人们进一步的尝试。
  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几百年来,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然而,把科学技术作为征服自然利器的人类在此时恰恰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把自然界当成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可以乱掷污物的垃圾桶,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严酷的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把自然界当作是人类的对生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应当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不断升华境界,提高自身素质,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以求得人类同自然的协调和谐,产生共荣。
  
  二、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换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农业循环经济倡导 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倡导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1.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并重,夯实循环农业基础
  要摆脱农业的弱势状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放在首要位置。我国是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国家,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资源消费大、环境破坏重等问题日益明显。以能源为例,我国能源效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我国创造的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相当于全球总产量30%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加快循环农业建设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一是突出林业的主体地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快人工草场建设。通过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防止土地面源和水体污染,开展土地复垦整理,规范资源开采。通过资源保护,实现永续利用;三是以减少工业“三废”污染为目标,加强对水质和空气的监测,实现农业的安全生产和无公害生产。
  2.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在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上下功夫
  发展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家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资产和竞争力。只有利用现代技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农业水利化,工程、生物、农机、农艺措施相结合,提高综合抗旱能力,才能规避自然风险,推进现代农业长足发展。只有搭建场县共建平台,采取“反租倒包”等形式,使土地实现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才能实现农业由传统型、分散型、粗放型向现代型、集约型、效益型的转变。只有抓住招商引资和产业延伸这两个关键,扩大源头企业规模,引导和鼓励增产不增耗,增效不增污,又在末端资源化,加快产品深层次开发,使废弃物尽可能转入新的生产流程,才能从大环境上和微观领域都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可持续,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使上一级企业既为社会提供产品,又为下级企业提供原料,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
  3.防止城市工业对农村的污染,以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带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源自于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农业之外的工业恶性生产。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2003年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发大会,各国政要齐聚里约热内卢研究环境问题。虽然《京都议定书》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规定减排指标,但是中国政府还是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了承诺。在防止城市工业对农村的污染上,要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从源头上节能降耗;二是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三是末端治理和废弃物回收。这样既减少了工业本身对环境的污染,也防止了对农业造成的危害,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式和理念。
  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加快制订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三是在经济结构战略性高速中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仪器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四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五是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六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责任编辑:唐守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5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40例,非感染组380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
卡尺是一种测量工具,可测量长度内径,外径和深度,并具有测量和检查功能。通用卡尺是最重要的检查和测量工具,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不确定度是测量操作的质量
在信息经济时代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要应对这样的竞争环境企 业必须快速分析并作出财务决策,而通过应用柔性财务管理系统,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146-01    新的形势下,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保持政治思想工作与时俱进的品质。  与时俱进,顾名思义,就是说要与时代前进的脉搏和实践发展脚步保持高度一致。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就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随着客观实践的不断发展而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认识到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个人情感认识、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从而引
目的了解近5年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真菌检出情况、真菌的临床标本、真菌种类及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
红外热成像远距离侦测技术的发展 ,需要制备大直径的红外锗单晶光学材料 .减少机械及热扰动是制备大直径的红外锗单晶光学材料的必要条件 ,通过静态热场的配置和采用水平放肩
用比较法研究分数Fourier变换.在给出分数Fourier变换的特性后,建立一类分数微分新结构谱.
ATP生物荧光法是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0年10月,将ATP生物荧光法用于监测手工清洗和手工加超声酶洗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其相对光值,判断其清洁度,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快速、经济实用的内镜灭菌方式,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方法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灭菌法、2.0%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法、戊二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