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满族民间叙事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在研究方法及深度上皆有待进一步推进.而且,在数量有限的满族民间叙事研究成果当中,很多学者习惯于将东北满族的历史与文化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视,“统而言之”的概论式阐述.然而,居住于辽宁地区的满族由于自然环境、人口构成、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与吉林、黑龙江两地的满族支系有着许多相异甚至相左之处,具有非常鲜明的农耕生计及满汉文化融合特点.对辽宁满族民间叙事进行整理研究,对于推动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深化区域文化史的建构与探讨、增强辽东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实力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满族民间叙事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在研究方法及深度上皆有待进一步推进.而且,在数量有限的满族民间叙事研究成果当中,很多学者习惯于将东北满族的历史与文化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视,“统而言之”的概论式阐述.然而,居住于辽宁地区的满族由于自然环境、人口构成、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与吉林、黑龙江两地的满族支系有着许多相异甚至相左之处,具有非常鲜明的农耕生计及满汉文化融合特点.对辽宁满族民间叙事进行整理研究,对于推动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深化区域文化史的建构与探讨、增强辽东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实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当下,对于民间叙事的搜集整理和传承人口述历史的采录,在保护民众知识延续、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正确认知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基于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本研究采用分层级评述的方法,从遗产廊道的维度,对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点状”遗产、“面状”遗产区、“线状”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和未来角度就其整体价值或功能进行判断,进而对其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文化遗产价值科学评价、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贡献力量.
经济法具有“公私融合”的特性.作为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两种方式,行政配置侧重于国家控制,以强行性法律规范为主;市场配置侧重于意思自治,以自愿性法律规范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优势功能,以成本收益理论为逻辑点,以成本收益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比建设用地指标行政配置的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提出对建设用地指标再配置融合协调两种配置模式,摆脱传统行政法范式的羁绊,实现建设用地指标的最优化配置,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将高空抛掷物品行为单独入罪体现了刑法的保障性特征,正确解释和适用刑法第291条之二,方可与《民法典》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惩治和预防愈加泛滥的高空抛掷物品行为.高空抛物罪侵犯的法益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公共安全,而是社会公共秩序.高空抛物罪包含了对社会公共秩序法益的严重侵害可能性,是抽象危险犯,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则成立想象竞合犯,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对高空抛掷物品行为进行刑法规制,不影响建筑物抛掷物品侵权责任的承担.
黄河是一条世界公认最难治理的大河,治理黄河的路径取决于治理黄河的总目标.治理黄河的目标有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人类早期把防洪当作治黄的一元目标,春秋战国以来治理黄河的目标从防洪向开凿运河甚至作为一种战争的手段等多元化目标转变.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后逐步形成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黄河流域的生动表达,并依此构建了建设平安黄河、智慧黄河、文化黄河和幸福黄河的路径.
本研究以垃圾分类为关键词,从搜狐新闻语料库中按时间先后摘取了前五则有关垃圾分类的新闻报道,从及物性角度对垃圾分类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总结了垃圾分类新闻中及物性的分布特点:五篇新闻报道较多使用了物质及关系过程,其余四种过程占比较少;参与者多为垃圾分类、政府及居民、推行的举措等.这五篇新闻多使用积极词汇与垃圾分类搭配,体现了其对垃圾分类的推崇,表达了政府及民众对垃圾分类后社会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挖掘垃圾分类新闻话语背后的生态思想,研究认为所选语料符合斯提比的生态哲学观,为有益性话语.
姓名崇拜源自原始思维,与图腾巫术崇拜相联系,对其神秘信仰与道教幻术融合为方士所用.于姓名崇拜中细化出关乎姓名禁忌的民俗传统展现至文学作品中,衍生出若干“呼名术”相关法术名目,形成“姓名巫术”主题故事类型,并与小说“斗武通名”叙事模式相结合,一方面体现了战场上“师出有名”的思想观念,暗合儒家“名正言顺”文化信条;另一方面揭橥了后世通俗小说这类从“姓名”中做文章的叙事技法乃发端于六朝志怪小说“姓名巫术”主题故事类型的事实.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采取有效的载体传承和保护红色基因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以甘肃红色题材连环画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连环画对于弘扬甘肃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契机,以查阅收集甘肃红色基因资料、立足于社会群体多元化需求、创新红色连环画创作题材和手段、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创新投资机制、加速培育红色连环画创作人才、打造多层次的甘肃红色基因实践途径等为落脚点,提出了发展途径,从而为弘扬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科技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打造科技创新前沿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新时代辽宁省振兴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辽宁省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产出成效、创新支撑能力、创新创业环境方面仍存在短板.对此,辽宁省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从体制机制、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手,激发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助力辽宁省振兴发展大计.
“富民兴陇”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甘肃人民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真实写照,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积累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将“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价值分析和具体路径的探索,引导大学生把厚植家国情怀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标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实现从“富民兴陇”到“富民强陇”的积极奋斗者和践行者,推进甘肃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的跨越式发展.
熟作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在宋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批评中被频频使用,其中折射出有关论家的审美判断.宋末元初的方回对熟的审美尤为重视,其《瀛奎律髓》亦多以熟论诗.方回论熟的同时,又强调诗之新,熟与新两个维度相互兼济,对立统一,体现出诗学活法的精神,而从诗学追求的根本意义上看,又皆是为了建构诗之高格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