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tep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每位语文教育者在积极思考和探寻解决的问题之一。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我们慢慢发现,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那么如何通过学生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关键,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来源于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自信,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更好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极大地发挥,课堂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效能效应的体现。
  一、自我效能概念的内涵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其所处的环境。根据这一思想,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性质、来源、自我效能感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对任务的选择、遇到困難时的坚持性及努力的程度。
  自我效能不等同于自信,自信突出情绪化的自我肯定,自我效能则更强调自我认知,即对个人能力的理性判断,它受个体过去行为结果和成败经验的影响。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2)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3)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体验以及对新学习所产生的影响;(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早期的状况影响着以后的结果。
  自我效能感在决定和影响个体的同时也会受到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径。(2)通过观察榜样而得到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效能信念。(3)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体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4)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二、聋生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成因
  实践表明,聋生最明显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有恐怖倾向、焦虑,易冲动等,这影响着聋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成功的概率,其具体成因如下:
  (1)心理适应能力低下。据一份针对在校聋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聋学生占到总抽样人数的11.9%,而这些聋生中不良心理的表现却具有共性,根源就在于聋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差。一是先天的因素:生理残疾导致心理残疾,自卑,不自信,不敢面对现实;二是后天的因素:父母和老师的关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使他们在学龄阶段始终处于被“爱”的顺境,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积极情感的体验,而现实社会的竞争却是残酷的,因此他们一但遇到挫折或打击,就难以承受,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2)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单一化。传统教育教学评价以识记和再现的清晰度和准确性的展现为主,只重视外在行为目标的达成情况,而看不到行为动机和努力程度,诸如兴趣、个性品质、任务意识、行为动机等都被淡化。聋生擅长形象思维,加之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便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归因,而容易轻信他人的评价。一旦聋生认为失败是自己的能力不足造成的,他们就会产生自卑、焦虑的消极情绪以及逃避成功的倾向,其动机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便随之下降。
  (3)缺乏成功的体验。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对行为结果的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可等同待之,可学习障碍者仍很少得到关注,缺乏成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能提高人的期望水平,反之则降低人的期望水平。如果聋生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他对自我的认知就会持肯定态度。并诱发他走向更加积极的人生之路。
  三、如何培养聋生的自我效能感
  1、全面体验生活,形成自我概念。凡小孩子能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做。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亲自体验过生活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和安全感,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从教育学角度讲,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成就自己。
  教师要告知聋生:生活中并不全是真、善、美,并不因为你残疾,所有的人就都应该帮助你。既要让聋生感受到被爱的感动,也要让他们体会到歧视和冷落。只有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越完整,才能越容易适应将来的生活。
  2、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促进心智发展。所有心智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儿童的认知性学习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并不具有动机性,在他的心智发展过程中也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但反复的成功体验会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导致认知性学习动机的形成。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聋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和自豪。情境的创设要以“生活案例”为平台:任务如果过于简单,会降低聋生的自我效能感;难度过大,又会增强“习得性无力”;只有适中的任务目标,聋生才会有信心、有兴趣去完成它,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纯理性的说教,学生明白了道理,可是“言不能导行”;结合学生的自身现象来讲,似乎针对性太强,不能“举一反三”;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不仅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还能潜移默化地促使“成就动机”的形成。学生心智的形成是自身的知、情、意、行矛盾运行的结果,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搭一座引桥,铺一级阶梯,在情境创设中让全体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回味中促进心智的发展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3、活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评价措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同时存在8种智能。对学生任何潜在强项的确认,都可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学生都确实存在着与众不同之处,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的鼓励,帮助他们形成对自己各方面正确能力的客观评价,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对聋生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几点:
  (1)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例如面对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出错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一个鼓励的眼神,或给予如下评价“虽然你说的不完全,可是你的勇气值得大家学习”……
  (2)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
  (3)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引导他们成为自律学习者,形成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健康成长。
  4、正确的归因训练,重视心理疏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失败所进行的归因,其重要作用在于通过一定的期望和情感而影响后继行为的动机,因此不同的归因将对后继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事实证明:将失败归因为“方法不当”,可以把学生从失败中解脱出来;归因为“努力不够”,学生就会自责,从而增强后继行为的强化;归因为“缺乏能力”,学生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自卑、压抑。归因的结果是让聋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和较高的成功期望,积极归因的训练可以使聋生从小就形成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残疾人来说,无异于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的核心,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教育始终,以培养聋生的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聋生心理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在6—8岁之间,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较短,自控能力较差。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我们该从哪方面抓起,来促使学生学好语文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有序地学习、求知、发展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于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也归于自己的习惯。”作为刚入学不久的小孩子来说,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个日积月累,天长日久的过程,而坏习惯的养成仅在朝夕之间,作为低
【摘 要】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对塑造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人文精神,由于历史原因,有不少人知之甚少,很多老师存在重大误解。我们应在中学这一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机,不做表面功夫,真正做好人文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文学 人文 平等 尊重 情感体验 价值观  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指导人的行动,文学净化人的思想。”现在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求注重
“今后再也不当班主任了!”说实话,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当班主任的感觉就一个字“累”。真的,感觉心里好累好累,如果每个班级是一部活动的机器,那班主任就是其中的指挥中枢,为了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中枢可是一刻也不能懈怠。更关键的是,底下的“零件”可是一个个灵活得不能再灵活的活体,随时都可能找点什么状况来考验你的耐心和能力。于是乎,你得整天的把脑子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地,能不累吗?  说实话,我的班主任责任心源
我们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总喜欢“唱反调”。班级管理中我们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我们的学生却在反问我们,为什么班主任眼里只有制度、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细则,为什么班主任总是强调我们统一、整齐、规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届届的变换,一届学生有一届学生独特的特点,而我们用几年、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观念去看学生,自然与学生的关注点不一致,自然与学生的成长不合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难管
【摘要】化学实验是探索化学奥秘的有效途径之一,适当、灵活的运用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活用、巧用化学实验,并结合实际改进化学实验使学生直观、快乐的学习化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实验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综合素质    中学化学教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教学,它既遵循《教学论》所揭示的教学规律,同时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又必然产生其特有的教学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因此,“减负”已成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减负”实际上是给教师“增负”工作的粗浅尝试。  一.努力建立起民主.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严师,课下与学生一起下棋,做游戏,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学工作开展。  二.
“激情文,热写法”就是提倡学生在情绪激动、心潮起伏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姚竹青老师说,趁热快写,有感而发,这是写好作文的一大要诀。在激情难抑、热血奔腾之时提毫奋笔,纵情挥洒,通过写作来抒发一腔激情。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以热写法作文,犹如江河流水,一泻千里;又似山泉石潭,喷涌而出。这样子写出来的激情文章,往往有一种感动人征服人的力量。即便是一向害怕作文
吕叔湘先生说过:“在各科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  课堂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老专家的独到见解,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一个“活”字深深概括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也是我们语文教育者需要创造性地潜心研究的一大课题。  课堂教学需要“活”,是由以下特点决定的: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积淀着中华五千年文化
到基层学校进行常规教学检查和调研,是县级教研室的一项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小教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我县二十所小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检查,走进了几十位语文老师的课堂,并针对他们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梳理、思考。我认为,目前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经过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对基层老师能有所启示。  一、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名作,而剧中第三折窦娥临刑前在刑场上发下的三桩誓愿,则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这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三桩誓愿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血溅白练”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则是气候反常的表现,发生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因此,“三桩誓愿”简直有点荒诞不经。然而,自从《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