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乐器的最终目的是以音乐的、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教学的目光不能停留在所谓的“技”的层面,演奏者的心理活动同样重要。意动原理固然不是万能钥匙,如果过于局限在主体内部的经验,可能会忽略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但其侧重于描述和理解的研究取向对于音乐这样的艺术学科来讲具有启迪意义,因而,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器乐演奏者的意动。
  【关键词】器乐教学;心理现象;意动
  一、什么是意动
  意动是心理的活动。意动心理学最早由西班牙的心理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所创立,他在《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1874)一书中首次提到心理现象的意动原理,认为“人的经验可以分为内在经验和外在经验,把外在经验转化为内在经验,使之成为内在的客观性,这就是心理现象。而实现这一转化的心理机制便是意动”。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本身。他将心理现象分为表象、判断和情绪(爱憎),并与物理现象做了区分。举例来说,我们看一幅画,“画”为内容,“看”则为意动。他认为,内容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意动(意识的动作、活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在他看来,意动以及意动的对象两者虽然属于同一现象,但却分属不同方面。意动代表的是一种心理的指向,一种意念,是使客体附着于主体的一种活动。意向性是心理现象区别于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意向性具有“内在的对象性”(immanentobjectivity),总是内在地“指向”某个对象,如欣赏音乐时,音乐是被内在地欣赏,所以心理现象“把对象包含于自身之中”,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意向性对意识对象又产生能动作用,具有主体性特征。
  二、器乐演奏中的意动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物质存在,或者说精神活动可以通过物理形式显现出来。两个相互不喜欢的人,多半不愿意坐在一起谈心,可见心理距离可以造成物理距离。音乐表演和创作以传情达意为己任,音乐家(以及诸多的非音乐家)的创作和表演,都是他们内心意念的外化。从宏观处说,肖邦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中的激愤,恐怕就不会有他的《c小调练习曲》;华彦均没有在旧社会底层的磨难与感悟,就不见得会奏出那首荡气回肠的《二泉映月》。从微观处讲,声音的长与短、明与暗、连与短,抑或是情感的张弛、起落,均是内部心理体验的外化。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器乐演奏是心理学与运动学的结合。其中,心理的部分可概括为内部动因(意动),运动的部分则属于物理外显(演奏)。器乐表演在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器乐技巧的学习与实际应用都离不开意识的参与。技巧(演奏技术)是诠释艺术作品的重要条件,技巧的习得与运用一直得到充分的重视。一般来说,技巧来自外在经验的自动化。把外在经验转化为内在经验,使之成为内在的客观性,这就是技巧形成的规律。
  演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不断练习与巩固,外部经验会逐渐向内在经验转化。在初始阶段,运动的成分居多。为了维持演奏的连续性,在这个阶段总是会用过多的力量、过多的肌肉,这带来一系列问题——紧张、僵硬、痉挛等等,并最终影响到演奏的流畅自然。在中间阶段,经过不同程度的认知的、观念的和运动的过程,技巧逐步实现熟练化和自动化,那些多余的、无效的甚至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逐步得以排除,运动因素逐渐减少,最终认知成分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反复练习,动作和声音的表象就会在大脑中逐渐建立起来,听觉(音响)、视觉(如乐谱)、触觉(乐器弹奏)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经验,演奏逐渐更多地内化为大脑内部心智的活动,动作会越来越连贯圆滑,而大脑内部的意念却能够自动地转换为相应的外部操作,达到得心应手的理想阶段。因此,音乐技能学习这一内外经验的转化过程就像是在做“加减法”。当技巧运用进入“自由王国”的时候,观念、情感、判断、爱恶——这些意识的活动,就成为演奏的主导性因素了。
  三、意动对器乐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音乐学习包括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理一运动领域(技能领域)。这里暂把器乐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二是运动。一般来讲,在器乐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者,较少从演奏者(受教者)的心理角度和已有经验来安排教学。这样做的优点是肢体运动机能得到了强化,不足之处是容易忽略“音”与“心”的内在联系,从而出现有“音”而无“乐(yue)”的情况。比较突出的现象,如教学过程中对“手型”的特别关注与提倡,而对音乐的感受却较少得到注意;较多地关注了识谱、指法、技术这些认知要素,却忽略了发展听觉和乐感。有许多琴童技术掌握非常好,但却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演奏技术联系起来,离了乐谱就对音乐一片茫然;有时可以听到流畅快速的音阶跑动,但缺少了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作曲家、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教授曾感叹:“发现学生能弹几百个page,却不会弹一小节;能弹无穷个音,但不善弹一个音;能弹很快的音,却不会弹较慢的音。”
  学乐器的最终目的是以音乐的、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即使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也概莫能外。教学的目光不能停留在所谓的“技”的层面。器乐教学要以内在心理过程为着眼点,注重启迪音乐心智,遵循音乐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视音乐学习为心理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动作操练过程,以改变那种被动、狭隘、浅尝辄止的学琴状态。
  固然,意动原理也不是万能钥匙,如果过于局限在主体内部的经验,可能会忽略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但其侧重于描述和理解的研究取向对于音乐这样的艺术学科来讲具有启迪意义。不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音乐教学,都需要遵循学习者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教学过程,而意动原理给出了一个值得参照的视角。有关意动原理在音乐表演与学习中的规律,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叙述了清唱剧(oratorio)弥赛亚第1部第3首作品《把一切山俗填平》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以及在其形成、发展的艺术长河中亨德尔为清唱剧艺术繁荣所做出的贡献;通过论述其在演唱上的艺术处理,探讨了如何把握这首作品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演唱风格;演唱技巧  亨德尔1685年出生于德国,从小酷爱音乐的他七岁便学习管风琴和作曲,由于对歌剧音乐的酷爱,1703年便从事
期刊
【摘要】舞蹈总是有相应的音乐对其伴奏,一段舞蹈要想表现出它的舞台效果需要有优美音乐的渲染。音乐与舞蹈是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是让人们从听觉上获得享受,而舞蹈则是让人们从视觉上陶醉其中。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应是息息相关、相互配合的,这样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文章通过对舞蹈音乐在段落结构、旋律、情感方面等几个因素与舞蹈表演之间的联系,来探讨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关键词】舞
期刊
【摘要】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作品55号。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由此被尊称为“乐圣”。  【关键词】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作曲  第三交响曲,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
期刊
【摘要】重视室内乐人才的培养,提高室内乐训练的效率,改善室内训练的方法是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将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从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音色的融合、声部的均衡以及演奏者之间的合作意识三个方面对木管五重奏的训练进行论述。  【关键词】木管五重奏;音色;声部;融合;均衡;合作  木管五重奏始见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古典乐派鼎盛时期,但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直到二十世纪初期,产
期刊
【摘要】印尼皮影戏,是印尼现存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在艺术形式、表演样式、戏剧情境上,与其他众多的舞台表演戏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着其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印尼皮影戏、中国京剧、流行话剧等舞台戏剧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在戏剧融合和试验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皮影戏;表演体系;包容;共生  凡是剧场类戏剧,都离不开选择演出样式、确立人物形象和营造戏剧情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和过程。而
期刊
【摘要】新课改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如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学生的漠视等,高中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析。新课改要深入,首先要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因此,我们在此谈谈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策略,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一、创新需要明白新课改的意义  音乐是高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在试听、试唱活动中初步获得音乐学习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音乐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从中获得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艺术,要根据初中音乐教学特点,以及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发展水平,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创设聆听情境,
期刊
【摘要】《田野的春天》是一首曲调欢快、歌词朴实的歌曲,表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三农政策”对农村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影响。文章从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本体出发,借咏物来揭示出它所蕴含的新农村欣欣向荣的发展和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高远立意。  【关键词】白描;音乐联觉;音乐视觉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在不施任何色彩的情况下,仅用墨线勾描形象。《田野的春天》是由曹勇作词,徐沛东作曲
期刊
【摘要】毕业答辩音乐会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全日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学位条件的必要考核内容,更是对该专业学生能否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恰当而完整地展现于舞台的综合检验。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升学情况,并对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将结合现阶段普通高校音乐院系毕业设答辩音乐会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应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显著的位置。然而,欣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的难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难以安静地倾听音乐;此外,他们生活阅历浅,抽象思维还处于稚嫩阶段,形象思维仍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他们难以用抽象思维去捕捉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音乐的美。“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