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年参加中考评卷,虽说历年都有高分和满分的作文亮相,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思想平平,文采平平,教师、学生头疼作文。而平时语文课上繁琐的讲解,作文本上教师批的条条杠杠,都没有取得点石成金的魔力。这让语文教学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实质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呢?尽管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深切关注,高度重视,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可还是收效甚微。面临这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思考,认为造成这样的情况其实与我们语文教师的思想,观念,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很多语文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截然分离,未能有机结合,我认为这是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不高,水平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课文是例子、是样板,把写作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能够充分体现样板的作用,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
  
  一、从转变阅读教学的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被当作认知体还是生命体,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重要分水岭。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抄的知识结论的简单复制过程,学生成为了被动、反复训练的工具。如《白杨礼赞》,通常教学解题时,仅仅局限于对文章题目含义的解释而忽略了写作的渗透。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解题入手,阅读教学变得非常简明。“白杨礼赞”即就变成“礼赞白杨”,这就意味着抒情性强,粗观全文就知道这绝不是说明文或记叙文,而是散文。文体明确。为什么要礼赞白杨呢?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景美),形态特征(形美),内在气魄(神美),内容明确。文章仅仅是赞美白杨树吗?不是,而是借白杨树来礼赞、抗日的军民、民族的精神,主旨明确。表面上是礼赞白杨树,实际是礼赞人,这就是象征的手法。写作特点明确,这样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又明确了写作的要领,有利于学生了解文题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用美感教学引导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获取语感的过程,更是一个获得美的语感过程。这里所说的语感主要是指那些闪耀着美的光彩语言。如在教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室听二遍标准而带有深情的朗读,借助听的力量找到一些歌颂母亲的诗、词、歌、赋进行对比阅读,从这些美丽的语言上找到母爱的伟大。有学生告诉我说:母爱是我们一辈子用不完的财富。就这样,如果所接触的言语都是文章的精华,那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写作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就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模仿、在感知的基础上借鉴、在感悟的基础上创造。
  
  三、从选材入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好的主题,只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好的材料和表达技巧是文章成功的另一半。学生作文时。要么无材料可写,因为缺少发现的眼睛,没有沉淀;要么材料过多,缺乏提炼的功夫。这些能力,我们应当从阅读教学中培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一个选材典型的好例子。作者曾说:“在朝鲜时,我曾写过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面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帐,哪一个也说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除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也会是突出的。而今天我们讲到的这篇课文只选取了三个事例体现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当然好的材料还是要精心组织,结构成文。这些都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培养。
  阅读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在教学中,我强化学生的阅读自学性和自信心,同时我还不断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引燃阅读激情,既促进了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563100贵州省遵义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促进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
期刊
八年级下册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感悟颇深的散文。文章追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作者在遥远乡村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感悟到在荒寒、苍凉的生活环境中的那种人间真情。  文章不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但文中的几个人物却形象鲜明、各具特色,且引发我们感悟生活、思考人生。  先来看看小“牛汉”。聪明好学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他还没“上书房”之前,虽然“不识字,只认画”,被祖母嘲笑为“瞎狗看星星”,但还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教育领域同样也必须高扬“创新”这面大旗。教育不能单纯地成为文化知识传承的手段,教育是传承文明与创新的融合体。但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呢?我想教师应设计好严格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高中语文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学的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确定创造性
期刊
人们常说:后进生品行差、学习差、是无可救药的学生,甚至说成是癌症。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同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如果他们的自尊心一但受到了打击,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反正老师和同学都瞧不起我,不如来个破罐子破摔痛快一些。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任何伤害学生自尊,扼杀学生兴趣的手段,都会使学
期刊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形势下,如
期刊
创新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综观历史,人类历史的航船已驶入21世纪。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性质也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的改革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人类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学生的写作是当前语文教师一项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提不起写作文的兴趣。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乐写。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融入生活,力求写实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告诉我们生
期刊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让学生喜欢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行为能否产生应有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配合与否。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必须在仪表、谈吐等外部风度、气质方面能吸引住学生,进而在心理方面征服学生。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帮助学生。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有适当的风趣与幽默。多年的教学经历表明,相当部分初中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爱,首先是因为喜欢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应用写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可算多种多样。如:注入式、启发式、探究式等等,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我认为应有别于普高教学方法,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相对来说,这批学生文化成绩比普高学生差,基础不够扎实,对学习兴趣欠浓,信心不足,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况且就一个班内来说也是程度不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