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份以来,上证综指下跌了200余点,跌幅超7%。导致股市暴跌的原因,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尚未表现出乐观迹象,货币政策依然从紧;另一方面是国际板即将推出,投资者担心这会让市场资金更紧。但是,更大的担心还在于,如果海外公司参照其境外估值上市,将会凸显A股股票的估值过高,从而引发市场估值的向下修正。
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尚处于历史低位,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5倍,深成指市盈率为20倍,但如果抛开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A股市场中大部分行业指数市盈率均在20倍到30倍之间,创业板尽管经历了大跌,但平均估值水平还在40倍以上。
相对于A股来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估值水平都较低。据统计,2009年的标准普尔500、道琼斯、香港恒生和英国富时100等指数,其整体市盈率水平在8倍~10倍之间;2011年上半年,这些海外指数的平均市盈率约12倍~15倍。
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保持10倍左右的市盈率,说明这种估值水平已经在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这是一个能平衡利益的估值,公司能以较为公允的价格获得融资,而股民也可以获得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
尽管持有股票的人不希望看到股市下跌,但真正的投资者却希望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股票。所以,我们很难判断股市下跌的“善恶”。在我们看来,真正给股民带来伤害的,往往是畸形的高估值的市场。2008年以来的A股暴跌,去年以来创业板公司的股价腰斩,不正是由于估值泡沫的破裂而引发的吗?
发表抵制国际板言论的人,往往是高估值市场的获益者。比如发行新股的公司和证券保荐人,市场整体估值高才能获得超额发行、获得巨额融资和大笔佣金。而这一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们(比如哄抬股价的机构、发行审批过程中的各个利益方),也都能从中分享收益,股票便宜了,钱怎么够分?
6月2日的证券时报网上刊登了一篇文章:《IPO融资成本最高14% 业内呼吁抑超募降成本》。文章指出,江苏省某家公司首发(IPO)创下了创业板的两个纪录:保荐费最高和融资成本最高。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费用共计5920.48万元,融资额共计4.25亿元,融资成本高达13.9%。其中,本次发行的保荐费高达3700万元。
这还只是显露在表面的股票发行成本,还有多少沉在水下的灰色成本?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只有高股价的超额发行股票,才能拿出近6000万来满足发行各方的胃口,同时公司的原始股东,也能在高价发行中实现巨大的财富增长。只是,这所有的“超额”利润,都是由股民来买单。
人性总是贪婪的,市场的高估值看似繁荣,但最终会毁了市场。从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管理层成千万上亿地疯狂抛售股票中,我们可以看到,畸高的股票估值给企业家们带来的赚钱快感,远高于经营实业的利润回报。它像毒品一样腐蚀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并进而损害经济发展的长远根基。
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A股的价值回归。据瑞银证券发布的报告称,目前有计划在A股上市的国际公司中,大多是可口可乐、IBM、宝洁这样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多年,其治理水平相对透明,没有必要为了上市而包装业绩。
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股票估值经过了长期的市场检验,三家具有全球行业领导地位的公司市盈率都在13倍左右。试想,如果这些公司也同样以十几倍的市盈率在A股上市,那么投资者们还会花几十倍市盈率的高价,购买那些销售规模不及其百分之一的公司的股票吗?
反对国际板的人,总是喜欢披着民族主义的外衣。很多人说不能让外国人在中国股市中圈钱,应该把国内的资金留给国内的优秀企业上市。但是,多年来在资本市场“圈钱”的国内公司,有多少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他们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又是什么?
习惯了在股市中“圈钱”的人,才会把上市融资理解为“圈钱”,但就算是这样,只要“圈钱”的前提是价值公允,就无可厚非。中国多年来津津乐道的“吸引外资”难道是在圈外国人的钱吗?中国每年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海外投资,难道也是让外国人圈钱吗?
反对国际板的人,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外国公司圈钱,而是外国公司的低价发行将会坏了他们圈钱的好事——如果A股的市盈率真的下来,上市后利益相关群体的一夜暴富、动辄上百倍市盈率的股价,都将成为泡影。
对于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的好坏在于能否以合理甚至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公司股票。国际板的推出如果能给投资者带来这样的机会,就是好事。在我们看来,一个有外国公司的好市场,比一个只有中国公司的坏市场,要有价值得多。
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尚处于历史低位,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5倍,深成指市盈率为20倍,但如果抛开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A股市场中大部分行业指数市盈率均在20倍到30倍之间,创业板尽管经历了大跌,但平均估值水平还在40倍以上。
相对于A股来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估值水平都较低。据统计,2009年的标准普尔500、道琼斯、香港恒生和英国富时100等指数,其整体市盈率水平在8倍~10倍之间;2011年上半年,这些海外指数的平均市盈率约12倍~15倍。
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保持10倍左右的市盈率,说明这种估值水平已经在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这是一个能平衡利益的估值,公司能以较为公允的价格获得融资,而股民也可以获得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
尽管持有股票的人不希望看到股市下跌,但真正的投资者却希望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股票。所以,我们很难判断股市下跌的“善恶”。在我们看来,真正给股民带来伤害的,往往是畸形的高估值的市场。2008年以来的A股暴跌,去年以来创业板公司的股价腰斩,不正是由于估值泡沫的破裂而引发的吗?
发表抵制国际板言论的人,往往是高估值市场的获益者。比如发行新股的公司和证券保荐人,市场整体估值高才能获得超额发行、获得巨额融资和大笔佣金。而这一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们(比如哄抬股价的机构、发行审批过程中的各个利益方),也都能从中分享收益,股票便宜了,钱怎么够分?
6月2日的证券时报网上刊登了一篇文章:《IPO融资成本最高14% 业内呼吁抑超募降成本》。文章指出,江苏省某家公司首发(IPO)创下了创业板的两个纪录:保荐费最高和融资成本最高。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费用共计5920.48万元,融资额共计4.25亿元,融资成本高达13.9%。其中,本次发行的保荐费高达3700万元。
这还只是显露在表面的股票发行成本,还有多少沉在水下的灰色成本?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只有高股价的超额发行股票,才能拿出近6000万来满足发行各方的胃口,同时公司的原始股东,也能在高价发行中实现巨大的财富增长。只是,这所有的“超额”利润,都是由股民来买单。
人性总是贪婪的,市场的高估值看似繁荣,但最终会毁了市场。从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管理层成千万上亿地疯狂抛售股票中,我们可以看到,畸高的股票估值给企业家们带来的赚钱快感,远高于经营实业的利润回报。它像毒品一样腐蚀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并进而损害经济发展的长远根基。
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A股的价值回归。据瑞银证券发布的报告称,目前有计划在A股上市的国际公司中,大多是可口可乐、IBM、宝洁这样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多年,其治理水平相对透明,没有必要为了上市而包装业绩。
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股票估值经过了长期的市场检验,三家具有全球行业领导地位的公司市盈率都在13倍左右。试想,如果这些公司也同样以十几倍的市盈率在A股上市,那么投资者们还会花几十倍市盈率的高价,购买那些销售规模不及其百分之一的公司的股票吗?
反对国际板的人,总是喜欢披着民族主义的外衣。很多人说不能让外国人在中国股市中圈钱,应该把国内的资金留给国内的优秀企业上市。但是,多年来在资本市场“圈钱”的国内公司,有多少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他们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又是什么?
习惯了在股市中“圈钱”的人,才会把上市融资理解为“圈钱”,但就算是这样,只要“圈钱”的前提是价值公允,就无可厚非。中国多年来津津乐道的“吸引外资”难道是在圈外国人的钱吗?中国每年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海外投资,难道也是让外国人圈钱吗?
反对国际板的人,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外国公司圈钱,而是外国公司的低价发行将会坏了他们圈钱的好事——如果A股的市盈率真的下来,上市后利益相关群体的一夜暴富、动辄上百倍市盈率的股价,都将成为泡影。
对于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的好坏在于能否以合理甚至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公司股票。国际板的推出如果能给投资者带来这样的机会,就是好事。在我们看来,一个有外国公司的好市场,比一个只有中国公司的坏市场,要有价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