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名帖“三希宝帖”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世书法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
  其中,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一、“一希”《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行书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王羲之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28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乾隆十二年,乾隆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时为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
  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大量黄金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精品是故宮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如今“三希”中的《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二、“二希”《中秋帖》
  
  《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3行,共22字,无署款。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三、“三希”《伯远帖》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封信札,墨迹纸本。5行共47字,纵25厘米,横17厘米。此帖同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为清乾隆帝“三希”之一,然《快雪时晴》为摹本,《中秋帖》为临本,唯此帖为王珣的真迹,是晋人墨迹中最可信、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法书珍品。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其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贵,为研究晋代书法以及该时期笔、墨、纸张提供了可靠资料。
  王羲之作为“书圣”,垂范百代。但他的书作只以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然命运亦大抵相同。唯羲之族侄王珣有此短笺留在人间,实是不幸中的大幸,可以从中窥见“二王”行草书使转用笔的精微之处,这是刻帖和双勾填墨摹本所无法传达的。■
  (请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稿酬与样刊)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的媒体曾刊载读者来信,对在旧中国上海法租界上海复兴公园门口曾悬挂“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污辱中国人民的牌子事件是否真实深表怀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民间传说罢了,当不得真的。  事实上,据史料记载,“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耻辱牌,在旧中国上海滩确有其事,并非捕风捉影、人云亦云。    一、在法租界控制的旧上海复兴公园门口,曾悬挂“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污辱中国人民的牌子    那是晚清咸丰三年(18
期刊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十一日,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荷叶镇(今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一个叫白杨坪的偏僻村庄,诞生了一位对晚清历史影响颇大的人物——曾国藩。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直到他的曾祖父曾竟希和祖父曾玉屏这父子两代人时,曾家才成为当地乡间一个拥有100多亩土地的衣食无虞的小地主。他的父亲曾麟书是乡村塾师,屡试不第,43岁时方才进学,成为生员(秀才)。  据清人朱克敬撰的《瞑庵杂识》记载
期刊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注意,是“之一”,而不是“之首”。“初唐四杰”是如何排名的呢?“王杨卢骆”。王勃才是“初唐四杰”之冠。杨炯心里很是不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放言:“我為排在卢照邻的前边感到惭愧,而为排在王勃后面感到耻辱。”很多人都知道王勃,而未必听说过杨炯。杨炯纵然再有诗才,也绝对比不上王勃的。   所以,杨炯之狂傲,很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   再比如刘长卿。乍听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什么
期刊
“布衣将军”冯玉祥戎马一生,由普通士兵一路升至一级上将,一度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强者”,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雄极一时。在这样的一支虎狼之师里,众多将士感慨万千,纷纷言道:“冯大帅的兵,既好当又不好当。”  说冯大帅的兵好当,是因为在其部队里只要扛枪冲锋、服从将令,哪怕大字不识,也能生存下来,并有提升的机会。赫赫有名的国军名将冯安邦、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
期刊
一、美国大法官杰克逊主张以公正培育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诞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对于如何处置德国法西斯战犯这个问题,同盟国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活埋;有人主张不经审判就处决;苏联认为,所有穿过纳粹制服的德国人都应该枪毙,至少应该让他们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甚至连法治传统悠久的英国也建议把德国的主要战犯不经审判就处死。  美国大法官杰克逊力排众议,主张用法律让
期刊
作者的话:本文的主人公就是我的父亲,在1995年于82岁高龄时去世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向中小学生进行忆苦思甜,讲了上百场他亲身经历的劳工史。可是,生前他讲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讲不清当劳工的具体地点,开山洞干啥,最后的枪声是否还有其他工友生还及他回家的路线,日本在东北共抓了多少劳工。其实这样血腥的历史,父亲不会知道内幕。     这是1945年8月,东北“兴安北省”的一个劳工基地。  黑云张
期刊
一、清政府派舰赴英,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    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其次子乔治五世继承王位,定于1911年6月22日举行加冕庆典,并于24日举行隆重的海上多国舰队校阅仪式。清朝政府决定派舰赴英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  1911年4月21日。上海黄浦江杨树浦码头锚地。一艘排水量4300吨的现代巡洋舰准备出航。舰首右侧的舷壁上,有两个铜铸的汉字“海圻”,这是它
期刊
北宋时,宋真宗请他的宰相王旦吃饭,饭后顺带送了王旦一壶酒。  王宰相回家后,想看看皇帝赐他的是什么好酒,就拿了个酒杯,想倒杯酒来尝尝。他揭开酒壶,一看,我的天啊,哪里有什么酒,竟是一壶的珍珠宝贝。  王旦这下子为难了。皇帝老爷请客“送礼”,是要我发动大臣们支持皇帝老爷去泰山封禅呀。  这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的典礼,等于是皇帝给自己表功,必须是功勋极大的皇帝才有资格、也才敢去封的。比如秦始皇,秦始皇六
期刊
一、引文索图证源头    伴随着东西方列强对我国步步进逼的侵略,南海诸岛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晚清政府捍卫南海诸岛主权的斗争从此拉开了帷幕。  1902年,日本侵占我东沙群岛东沙岛,掠夺那里的磷矿资源。晚清政府责成广东当局与日本交涉,负责收回东沙岛主权。但是日本驻广东领事百般抵赖,不愿将东沙岛交还中国。  为了证明东沙岛属于我国,清朝两广总督张人骏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如王
期刊
东汉才子王粲文才出众,被后人誉为“七子之冠冕”,就是“建安七子”中的领袖级人物的意思。  当时文化界流行写诗赋,王粲文学上最拿手的就是赋,其中的《登楼赋》成为当时的流行作品,一度登上东汉诗赋排行榜的榜首。  王粲还有一个癖好,喜欢听驴叫、学驴叫,每次听到驴叫,他都如闻仙乐,如痴如醉。  王粲归附曹操后,曾劝刘表的儿子刘琮,以和平方式令其归降于曹操,避免了流血牺牲,这等不世之功,连曹操也深为感佩,视
期刊